方格精選

你真的「感同身受」嗎?理解他人痛苦,從「傾聽」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年齡漸長,面對生老病死的機會愈來愈多,當周遭朋友的家人離世,或到醫院探視罹患重症的朋友時,都不知該怎麼安慰。
對年輕人的病痛,的確可以樂觀勉勵:「加油!」、「一定會好的!」但是如今更多時候是面對親朋好友的疾病末期,彼此都心知肚明不可能再好起來時,那該說什麼話呢?
或者面對憂鬱等精神困擾的朋友時,似乎也不能安慰說:「放輕鬆,一切都會過去的。」我知道,只是敷衍了事地說這些加油鼓勵的話,不只於事無補,往往還會加深對方的痛苦。

如何能理解他人的痛苦?

專家告訴我們,對於身處痛苦中心的人,最重要的是有人能理解他的痛苦——懂得「傾聽」,讓深陷痛苦的人不致陷入絕望。生理上的痛苦可以靠現代醫療技術與藥物處理,但是心理上的痛苦,沒辦法靠止痛藥的處方箋緩解。
面對痛苦中的親朋好友,首先要做的是陪伴。先不急著說什麼,而是靜靜地察覺對方所發出的痛苦訊號。這裡「察覺」的意思,不是用眼睛觀察,而是仔細聆聽對方在輕描淡寫或語言迷障背後的痛苦與恐懼。
因為痛苦的人不願隨便跟別人袒露自己的苦,他們只會想跟理解自己痛苦的人訴苦,因此跟對方建立溫暖的信任關係是很重要的。
不過,該如何才能理解別人的痛苦?
我們常說人應該有同理心,常隨口說我們感同身受,但是這些真的只是表面上的官樣話語。人非身歷其境,真的要感同身受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即便再怎麼努力站在對方立場思考,也沒有辦法真的百分之百理解當事人的心情。
日本安寧病房的小澤竹俊醫師就曾經表示,假如我對醫院的患者說:「你很痛苦吧!」這時候如果對方說:「我是個已經快要死的人了,但醫師你還有漫長的人生,你根本不能理解我的痛苦。」面對此場景,他是沒辦法反駁的。
苦思之下,小澤醫師發想出一種創見,建議安慰者可以轉換另一種思考方式,改變主詞「我」——既然「我」終究無法真正感同身受,那就改變主詞,將「我」變成那個「難過悲傷」的朋友,也就是讓對方將我當成能理解他的人,如此一來,就有辦法操作。只要想辦法努力「讓對方把我當成理解他的人」,而不是強求我們沒這種經驗的人去百分之百「理解對方」這種不可能的任務。
因此,再來的問題就比較簡單了:「我們要怎麼做,對方才會認為我們是理解他的人呢?」
答案並非是和對方聊開心的話題,也不是安慰他、鼓勵他,更不是為他詳細分析病況,希望提供一個較樂觀的復原希望,以上對解除痛苦毫無幫助。唯一有效的是,願意仔細傾聽對方的痛苦與悲傷。真正的傾聽,不只是單純的聆聽,而是透過聆聽來察覺對方的痛苦訊號。認同他的痛苦,讓他能安心地傾訴他的憤怒、他的怨恨……這些困住自己的絕望心情。
小澤醫師特別提醒,醫療人員與照顧者通常不會傾聽,因為他們太想了解病患,總是透過觀察來了解;且掌握了足夠的病情資料時,就會認定自己知道病人狀況,反而不會再去真正傾聽患者的心聲。

傾聽的三個步驟

第一步是察覺對方的痛苦訊號。將對方發出的訊號轉化成語言,然後把這些言語回傳給對方。這個步驟跟只是單純地重複或像鸚鵡般完全模仿對方的話有一點不同,也就是必須從對方言語中發現重要關鍵,然後用自己的言語來回覆。
第二步就是沉默。也就是對方聽了你的「訊號回覆」後,還沒開口講話之前,就保持靜默,安靜地等待。
最後是提問。這是為了使對方的想法更明確,也是希望讓對方能發現自己深埋心底真正的情緒。
小澤醫生也特別提到,這種以「如實回饋」為主的傾聽方法,看起來簡單,但是要做到卻非常困難。第一,因為每個人都想以自己想法回答對方的話,而不是換個方式回覆;第二,萬一對方的意思與自己的意見或價值觀完全相反時,我們真的很難「附和」對方的話。
當然,傾聽並不是要放棄自己的世界觀,勉強自己認同對方的意見;而是即便對方的意識形態和自己南轅北轍,我們還是可以察覺對方的痛苦訊號。比如說轉換成「讓你感到痛苦的是這個吧」這類的語言來回應,不是勉強自己認同,而是理解。
總之,面對深陷痛苦的人,我們真正能做的事並不多。大概只能陪伴在他身邊,然後讓自己成為對方可以訴苦的對象,讓自己成為對方絕望中的一點光明。

所有圖片來源:Unsplash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狗的魅力,來自於牠與主人生命相許的深情;而貓吸引人的地方,在於牠始終是神秘而令人遐想的。 有人說看別人養什麼寵物多少可以看出他的內心,而寵物的個性也可以呈現出主人的個性,你同意嗎?
這場革命的起點就是我們的餐桌。透過飲食的選擇,看到食物與環境的關係,進而找到人與環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有可能建構人類文明永續之路。
台南府城有著名的虱目魚粥、虱目魚湯,百姓的飲食習慣跟海岸濕地、候鳥生態,就這麼緊密相連,真是令人讚嘆的天作之合。這片廣大的溼地一年裡有半年提供人類養虱目魚,另外半年提供給黑面琵鷺及其他水鳥過冬的糧食。這種人與萬物共生共榮的環境,正是生態永續的典範。
被稱為「超級食物」是因為紅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它含50%的澱粉,40%的優良蛋白質,以及17%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是增加腸內益生菌的重要營養素,具有跟坊間高價的益菌素相同的功效。
許多朋友難免困惑,為什麼年輕人成長於物質最豐盛、生活最便利,訊息流通最快速的時代,應該能夠在這優渥的基礎上一展長才,怎麼反而出現了一大堆疏離甚至憤世嫉俗的孩子?
閱讀使我們對身處的世界保持「若即若離」、「既出世又入世」的態度。因為書,我願意投入紅塵奉獻心力;也因為書,我也可以逃回精神心靈的世界,與世無爭,自得其樂。
狗的魅力,來自於牠與主人生命相許的深情;而貓吸引人的地方,在於牠始終是神秘而令人遐想的。 有人說看別人養什麼寵物多少可以看出他的內心,而寵物的個性也可以呈現出主人的個性,你同意嗎?
這場革命的起點就是我們的餐桌。透過飲食的選擇,看到食物與環境的關係,進而找到人與環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有可能建構人類文明永續之路。
台南府城有著名的虱目魚粥、虱目魚湯,百姓的飲食習慣跟海岸濕地、候鳥生態,就這麼緊密相連,真是令人讚嘆的天作之合。這片廣大的溼地一年裡有半年提供人類養虱目魚,另外半年提供給黑面琵鷺及其他水鳥過冬的糧食。這種人與萬物共生共榮的環境,正是生態永續的典範。
被稱為「超級食物」是因為紅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它含50%的澱粉,40%的優良蛋白質,以及17%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是增加腸內益生菌的重要營養素,具有跟坊間高價的益菌素相同的功效。
許多朋友難免困惑,為什麼年輕人成長於物質最豐盛、生活最便利,訊息流通最快速的時代,應該能夠在這優渥的基礎上一展長才,怎麼反而出現了一大堆疏離甚至憤世嫉俗的孩子?
閱讀使我們對身處的世界保持「若即若離」、「既出世又入世」的態度。因為書,我願意投入紅塵奉獻心力;也因為書,我也可以逃回精神心靈的世界,與世無爭,自得其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你們有沒有遇過這種人,當你心情不好時,他看起來感覺想安慰你,但是說出來的話聽起來就像是挖苦、嘲諷你,讓你心裡感覺更難受。讓你有種想要痛扁他,把他的嘴縫起來的想法。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的增能對話方式,本文分享了一位高功能助人者如何走出痛苦,並呼籲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困難時,重視聆聽與陪伴的重要性,而不是急著提出解決方案。情緒的真正需要是一份同在與理解。讀者將得到一些實用的敘事治療技巧。 若對敘事有好奇,歡迎寄信或留言互動。
Thumbnail
當我們陷入困境時,其實最需要的是給自己一點溫柔和理解。就像是待朋友一樣,我們也需要對自己採取同樣的態度。這就是所謂的「同理自己」。 想像一下,你一整天都在辛苦工作,但最後卻因為一個小小的錯誤感到沮喪和挫折。這時候,別忘了給自己一些愛和理解。同理自己就像是一個溫柔的提醒,讓你停下來,接受自己的情感,
我們都不是當事人,自然沒辦法感受身受。即使有相同的遭遇也不見得能有同理心,對我們無足輕重的事,對當事人而言可能是足以壓跨她的那根稻草。 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回應身邊親近的人的需求時,產生的負面情緒是憤怒或煩燥。因為擔心,也因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自責。我們總覺得需要為對方做些什麼。 當你無從得知對方發生
Thumbnail
在憂鬱狀態裡,身邊的人該怎麼做、要怎麼說,才能讓感受比較好? 這篇文章以個人經驗,分享陪伴憂鬱伴侶時,可能一秒出事的踩雷安慰話;並依實際的相處與觀察,整理出幾個益於陪伴的心法,避開安慰時的雷點,減少彼此的心理負擔。
我覺得我能理解你說我如此容易崩潰,其實這句話就代表你所有的理解都是不理解,而是合理化。
知道現在不論我說什麼你都聽不進去,因為你生完涵涵後因壓大產生的產後憂鬱導致你到如今還是選擇逃避,更不肯真實的面對內心,偽裝著自己,看你這樣真的心疼又心痛,卻無能為力,因為這種情況只有你能幫的了你自己,你一直說你在做自己,但你確定嗎?如果真是再做自己,今天你不會去煩一些事,從以前你就是容易想法矛盾的人
Thumbnail
於是乎醫者可以做的,我覺得就是辨別眼前人是A、B還是C,是A就陪同理解自身受傷狀況,使其有清楚認知;是B就持續給予資源,拓展他的認知,使其心志越來越強大,做出對現況更好的選擇;是C就相對單純了,想盡辦法減少他負重前行的阻礙,互相學習,也一起見證生命經驗帶來的智慧與榮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你們有沒有遇過這種人,當你心情不好時,他看起來感覺想安慰你,但是說出來的話聽起來就像是挖苦、嘲諷你,讓你心裡感覺更難受。讓你有種想要痛扁他,把他的嘴縫起來的想法。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的增能對話方式,本文分享了一位高功能助人者如何走出痛苦,並呼籲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困難時,重視聆聽與陪伴的重要性,而不是急著提出解決方案。情緒的真正需要是一份同在與理解。讀者將得到一些實用的敘事治療技巧。 若對敘事有好奇,歡迎寄信或留言互動。
Thumbnail
當我們陷入困境時,其實最需要的是給自己一點溫柔和理解。就像是待朋友一樣,我們也需要對自己採取同樣的態度。這就是所謂的「同理自己」。 想像一下,你一整天都在辛苦工作,但最後卻因為一個小小的錯誤感到沮喪和挫折。這時候,別忘了給自己一些愛和理解。同理自己就像是一個溫柔的提醒,讓你停下來,接受自己的情感,
我們都不是當事人,自然沒辦法感受身受。即使有相同的遭遇也不見得能有同理心,對我們無足輕重的事,對當事人而言可能是足以壓跨她的那根稻草。 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回應身邊親近的人的需求時,產生的負面情緒是憤怒或煩燥。因為擔心,也因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自責。我們總覺得需要為對方做些什麼。 當你無從得知對方發生
Thumbnail
在憂鬱狀態裡,身邊的人該怎麼做、要怎麼說,才能讓感受比較好? 這篇文章以個人經驗,分享陪伴憂鬱伴侶時,可能一秒出事的踩雷安慰話;並依實際的相處與觀察,整理出幾個益於陪伴的心法,避開安慰時的雷點,減少彼此的心理負擔。
我覺得我能理解你說我如此容易崩潰,其實這句話就代表你所有的理解都是不理解,而是合理化。
知道現在不論我說什麼你都聽不進去,因為你生完涵涵後因壓大產生的產後憂鬱導致你到如今還是選擇逃避,更不肯真實的面對內心,偽裝著自己,看你這樣真的心疼又心痛,卻無能為力,因為這種情況只有你能幫的了你自己,你一直說你在做自己,但你確定嗎?如果真是再做自己,今天你不會去煩一些事,從以前你就是容易想法矛盾的人
Thumbnail
於是乎醫者可以做的,我覺得就是辨別眼前人是A、B還是C,是A就陪同理解自身受傷狀況,使其有清楚認知;是B就持續給予資源,拓展他的認知,使其心志越來越強大,做出對現況更好的選擇;是C就相對單純了,想盡辦法減少他負重前行的阻礙,互相學習,也一起見證生命經驗帶來的智慧與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