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孩子不離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幾位朋友在不同日子竟也提起同一名字 – 李維榕博士。心內默記着她名字,其中一個朋友更說她的書不易找,可借我細讀。上月底台北閒逛,竟被我有緣遇上一本,立即拜讀,兩三天就把故事吃得腦袋飽飽。

raw-image

李博士厲害之處不在自誇:她不像時下乜乜物物心理學作家心靈雞湯作者一般強勢教你要當XXX便要YYY/只要XX做你便會YY/你要是懂XX便得YY般嘩眾取寵。她只是淡淡然用自己筆觸寫下一個又一個真實個案,然後聆聽,再耐心想着問題所在。很多時候她只是聆聽,並不熱衷一針見血式提供解決方法給病患及其家人,簡單問兩個問題,李博士嘗試把自己當成一面鏡,照清來問症者的不安和焦慮。

讀着她的《孩子不離家》久久未能平靜,也驚訝於她那強大的內心力量,為何可以支持自己日復日年復年細聽一個又一個比悲慘世界更悲哀的真實家庭故事。李博士喜歡化繁為簡,卻無寶不落地道出「孩子心理病,源於父母的關係」。 當然她筆下的都是比較偏激或邊緣的個案,但從窺探這些故事內容,不禁令人反思究竟身為父母的我們有否半點行差踏錯令子女活在惶恐之中。

反思令人成長。生孩子前人總是性急往前衝,很多事都如白駒過隙一閃即逝。有了孩子後家裏就像多了一面照妖鏡,每天照着自己,父母想避開看看當天心靈狀態都半點不能自已(除非終日往外跑,見不到孩子)。結果由孩子反映給自己的景象意外地把人生中每分每秒都凝住留在心坎久久不散。李博士說孩子就像是父母中間的凝膠,若果父母關係有裂縫,孩子會自動跑去修縫; 若果父母關係失衡,孩子必會把自己的重量加在較輕的一邊,好讓兩者較為平衡。這是孩子的潛意識也是其本能,若果父母不覺察,孩子可能長年用其弱不禁風的軀體承受着千斤頂,甚至心智上拒絕成長,心理毛病就在家中滋長着。

不說父母,就是兩個室友天天住在一起,都免不了有齟齬不合。李博士寫的一篇特別打動我心(大概):「夫婦關係有問題對小孩子當然有影響,但影響是好還是壞不在於關係能否修補或是否完結,而是夫妻面對問題時的態度和方法。一對成年人面對問題時是積極解決還是避而不談?是深入探討還是裝着和好表面沒事便算?這才是惠及還是傷害孩子心理之源。」她認為即使父母離異,若果處理得好,對孩子的傷害會較比裝着雙方沒事而把關係中種種問題掃在家中牀下底便算輕微得多。

這讓我憶起一個電台節目曾經引述過(出處不詳):美國一研究發現中學時擁有較闊社交圈子(也就是比較多朋友)的學生,在中年時的婚姻關係會比較美滿。這現象被演譯為因為從小編織豐富的交際網絡,年輕人從社交中學着處理人際關係,遇上不快時年輕人會有更多梳理自己情緒和處理關係的經驗,這些都讓他們日後面對婚姻關係時較能主動和成熟地解決矛盾。

不知孰真孰假,但聽起來也有點道理。若我斗膽把李博士的說法和以上出處不詳的研究結合,大概要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孩子除了父母對關係的處理手法要透明成熟之外,還要多鼓勵孩子交朋結友,從錯誤中學習成長。父母在處理關係上千萬要謙卑積極,兩人若果「火星撞地球」,別奢望孩子能平安獨立成長。群育方面無論孩子外向內向,多鼓勵其結交朋友,給予孩子和別人相處的機會,即使孩子之間有爭論,也視之為學習經驗。我不知道是否有父母總是喜歡把孩子當娃娃般捧在掌心疼,但既然父母未能陪伴保護下一代至死,培養其成熟心智不就更是送給下一代最好的禮物?「孩子不離家」聽起來很吸引,現實中卻是一個又一個的悲劇。所謂「啃老」,其實是由「啃幼」而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eresa Ho的沙龍
60會員
166內容數
本來以為一邊當媽一邊學做媽,怎知反過來被女兒每天調教的是小女子。所謂親子,原來是互動而非從上而下的教養。拋棄八股的君臣父子兄弟等包袱,原來當媽所得更教我驚喜萬分。有孩子的人,是上天多賜重活一趟的機會。把握這機會把點滴記下來,提醒自己無論當媽當爸當甚麼,最重要其實是當好一個人。
Teresa H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3
你可以覺得這只是小事一樁,但我告訴你這非事實。現實生活就是如此,人從四面八方而來,大家匯在一起各有背景,當中只要有一個人破壞制度,即使那破壞只是很小的一點,後果也可以很嚇人。
Thumbnail
2024/07/23
你可以覺得這只是小事一樁,但我告訴你這非事實。現實生活就是如此,人從四面八方而來,大家匯在一起各有背景,當中只要有一個人破壞制度,即使那破壞只是很小的一點,後果也可以很嚇人。
Thumbnail
2024/06/23
「she’s my rock you know?」成長期的我一直被祖母寵着,遇上甚麼不快,只要往祖母家跑:好吃的吃一大頓;不快的吐盡苦水;悶悶的往書櫃上拿起書看個夠;要學習時就跟着祖母有的沒的學着或編織或折紙或烹飪……
Thumbnail
2024/06/23
「she’s my rock you know?」成長期的我一直被祖母寵着,遇上甚麼不快,只要往祖母家跑:好吃的吃一大頓;不快的吐盡苦水;悶悶的往書櫃上拿起書看個夠;要學習時就跟着祖母有的沒的學着或編織或折紙或烹飪……
Thumbnail
2024/06/20
討論父母與子女之間責任和寬容的文章。
Thumbnail
2024/06/20
討論父母與子女之間責任和寬容的文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謝依婷醫師在兒童心智科執業十年,寫下這本的《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 看完其實心情有點複雜。 愛,是一個人長大的養分,但成長環境中帶來的傷,孩子往往也默默地承接吸收了。 父母關係的不和諧,同儕之間的人際困境,學業成績的考試壓力...等等,都是讓孩子深感焦慮與困住自己的議題。 一個個兒童心
Thumbnail
謝依婷醫師在兒童心智科執業十年,寫下這本的《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 看完其實心情有點複雜。 愛,是一個人長大的養分,但成長環境中帶來的傷,孩子往往也默默地承接吸收了。 父母關係的不和諧,同儕之間的人際困境,學業成績的考試壓力...等等,都是讓孩子深感焦慮與困住自己的議題。 一個個兒童心
Thumbnail
「心理師,妳有看最近建中生跳樓的新聞嗎?」坐對面沙發上的女士說著,我點點頭,知道她應該是想起以前的事情了。 其實兒子為什麼在高中時突然變得那麼叛逆,她心裡多少有底,她曾想和兒子溝通,但兒子回她「跟你們講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要照你們說的做?」兒子太明白跟自己的父母溝通根本沒用。
Thumbnail
「心理師,妳有看最近建中生跳樓的新聞嗎?」坐對面沙發上的女士說著,我點點頭,知道她應該是想起以前的事情了。 其實兒子為什麼在高中時突然變得那麼叛逆,她心裡多少有底,她曾想和兒子溝通,但兒子回她「跟你們講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要照你們說的做?」兒子太明白跟自己的父母溝通根本沒用。
Thumbnail
什麼是家呢?是我們受傷時感覺可以無條件包容我們的地方,是我知道你會一直都在,你會告訴我「孩子,沒事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支持你,會盡自己所能陪著你」。 但有多少家庭能提供給孩子這種安全感呢?
Thumbnail
什麼是家呢?是我們受傷時感覺可以無條件包容我們的地方,是我知道你會一直都在,你會告訴我「孩子,沒事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支持你,會盡自己所能陪著你」。 但有多少家庭能提供給孩子這種安全感呢?
Thumbnail
在與父母工作的過程中,常會聽到家有青少年子女的父母,對於和這年紀的孩子相處感到挫折與心累。 我們幹嘛這樣的關係怎麼辦呢?
Thumbnail
在與父母工作的過程中,常會聽到家有青少年子女的父母,對於和這年紀的孩子相處感到挫折與心累。 我們幹嘛這樣的關係怎麼辦呢?
Thumbnail
─有感前言 小時候我是寄養在親戚家,成長環境屬於問題極為嚴重的壓抑型傳統家庭,從小被灌輸「囡仔人有耳無喙」,導致長大很多心裡真正的想法無法正確表達,甚至不敢對長輩、上司表達自己的意見。由於從小父母離異,爸媽對我來說就只是個尊稱,還記得小時候,最愛爸媽過節時來看我,因為我就有好吃的糖和新衣服穿。
Thumbnail
─有感前言 小時候我是寄養在親戚家,成長環境屬於問題極為嚴重的壓抑型傳統家庭,從小被灌輸「囡仔人有耳無喙」,導致長大很多心裡真正的想法無法正確表達,甚至不敢對長輩、上司表達自己的意見。由於從小父母離異,爸媽對我來說就只是個尊稱,還記得小時候,最愛爸媽過節時來看我,因為我就有好吃的糖和新衣服穿。
Thumbnail
多年來我們家都不聊社會新聞,也不會浪費時間去看名人的八卦,但是最近卻跟著老婆大人追「比連續劇精彩」的八卦新聞,甚至鉅細靡遺尋找各家評論,看網路上創意十足的酸言酸語,也成了這些天我們家茶餘飯後的消遣。 蘭陽有約|李偉文的88與∞ Ep.18: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 —《教養可以這麼浪漫》
Thumbnail
多年來我們家都不聊社會新聞,也不會浪費時間去看名人的八卦,但是最近卻跟著老婆大人追「比連續劇精彩」的八卦新聞,甚至鉅細靡遺尋找各家評論,看網路上創意十足的酸言酸語,也成了這些天我們家茶餘飯後的消遣。 蘭陽有約|李偉文的88與∞ Ep.18: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 —《教養可以這麼浪漫》
Thumbnail
寫了幾本陪伴孩子成長的書,得罪不少老朋友。因為他們的老婆不時拿我當例子給他們壓力,其實大可不必,我覺得家長一定要放輕鬆,只有父母快樂自在,孩子才會有安全感,也才能正常的學習與成長。   周邊許多當爸爸的朋友都比我辛苦多了,從幫忙餵奶到接送孩子上下學、指導功課,樣樣都做,而我只是當個自然觀察家,向來只
Thumbnail
寫了幾本陪伴孩子成長的書,得罪不少老朋友。因為他們的老婆不時拿我當例子給他們壓力,其實大可不必,我覺得家長一定要放輕鬆,只有父母快樂自在,孩子才會有安全感,也才能正常的學習與成長。   周邊許多當爸爸的朋友都比我辛苦多了,從幫忙餵奶到接送孩子上下學、指導功課,樣樣都做,而我只是當個自然觀察家,向來只
Thumbnail
別以為我寫這麼多自己就拿捏得天衣無縫。讀到那揪心的一句「父母永遠都會比子女所需遲一點放手,有些地方甚至一直都不能放手。」時,我轉頭吩咐啃着《Harry Potter》的女兒:「女呀,若果你在生活上察覺老母有甚麼硬是叼着尾不放手,你得好好和我說清楚啊!」女兒點點頭,不知她有沒有聽懂,又埋頭進書本裏去。
Thumbnail
別以為我寫這麼多自己就拿捏得天衣無縫。讀到那揪心的一句「父母永遠都會比子女所需遲一點放手,有些地方甚至一直都不能放手。」時,我轉頭吩咐啃着《Harry Potter》的女兒:「女呀,若果你在生活上察覺老母有甚麼硬是叼着尾不放手,你得好好和我說清楚啊!」女兒點點頭,不知她有沒有聽懂,又埋頭進書本裏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