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王丹:幸福比苦難更容易被看到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編輯配圖,這不是我家豆豆。Source: pxhere
雖然幸福和苦難聽起來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生活狀態,但其實就感受而言,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可以去界定何為幸福,何為苦難。對每一個具體的個人來說,他們都有各自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對於幸福或是苦難的定義,而這些定義,往往就是一種感受。
套用一句唯心主義哲學著名的話:
幸福只有當你覺得幸福的時候,它才存在;同樣,苦難也只有當你覺得苦難的時候,它才存在。

幸福可以很簡單,在苦難中亦然

一切,其實都是感受的結果。
王安憶在我眼中,王安憶是中國當代數一數二的傑出作家。她的傑出,就在於她可以細膩地描寫出這樣虛無飄渺的感受,但是卻又扎實地成長在人心中的東西,例如她的著名的短篇小說〈蚌埠〉。
2013年於香港書展演講的中國作家王安憶。(香港貿發局影片截圖)
她寫的是插隊的知青生活,其中有一段是寫到她從插隊所在的貧窮的農村小村莊去省城合肥開會,途中經過蚌埠。
去過安徽的人都知道,蚌埠是一個中型城市,熱鬧但並不繁華,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典型的三線城市。這樣的城市,在「文革」期間,可以想像一定是灰暗破敗的,事實上也確實是。但是王安憶回憶了自己住進蚌埠一家普通的招待所的感受,那是我看過的最平淡而又深刻的內心描寫。她寫晚上回到房間上床關燈,準備睡覺:
有燈光透過棉布窗簾映進房間,這種微明的夜晚也是熟悉的。半醒之中,心裡浮起一個明晰的思想,那就是,這世界依然有著正常的生活,一種不是享樂卻也絕不受苦的生活。我們這些被拋在動盪的世事裡,不知何始,不知何終的孩子們,就是在蚌埠,這個中轉的城市,度過了一個溫存的夜晚。
偉大的文學家,就是可以用筆,大到寫出一個時代,小到寫出人性的細微之處。這一段描寫,就已經具有這樣的書寫格局。為什麼這麼說呢?了解「文革」歷史的人都知道,其實那是一個極為殘酷的時代,生活中按理說不可能有什麼「幸福」可言。就是在〈蚌埠〉中的主人公,其實也是從上海那樣的大城市,下放到窮鄉僻壤,吃盡了苦頭的人。
按理說,這樣的人,他們體會到的,應當是無窮無盡的苦難。可是生活不是這麼簡單,在王安憶的筆下,僅僅是一個比農村環境好一些的城市,一個能有乾淨的床單的房間,就已經是回到「正常的生活」。而僅僅能回到「正常的生活」,就令人感到如此的「溫存」。這種溫存的感受,就是某種程度上的幸福感。王安憶在小說中乾淨俐落地總結為:
「幸福生活很簡單,就是洗一個熱水澡。」

反抗者追求理想的實現,不是一時的感受

再沒有什麼,比這樣的內心刻畫更能幫助我們理解歷史和社會的了。
通過這樣的描寫,我們可以看到,人的反抗心理,其實是很難形成的,因為不管是多麼動盪的社會,總也會有安靜的一個角落,在那樣的角落,因為有著跟動盪的外面的世界的對比,你可以很容易在苦難中找到幸福。其實,那不是真正的幸福,那是你感受到的幸福。
但是對很多人來說,能有這樣的感受就足夠讓他們留戀和滿足的了,如果因為反抗,連這樣的感受也失去了,他們會覺得得不償失。
所以,反抗,通常不是因為幸福或者苦難這樣的感受形成的,因為你總是能找到幸福。真正的反抗者,一定還是那些內心中有精神世界意義上的理想的人。他們無所謂幸福還是苦難,他們追求的,是一種超越感覺的東西,這個東西那就是理性。
理性會幫助這些人領悟到,很多幸福,其實不是幸福,那只是一種感受而已,真的幸福,不能建立在感受上,而是要建立在實實在在的,可以恆久存在的基礎上。於是,那個基礎,而不是「幸福」,才是反抗者追求的目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89會員
247內容數
作為一個寫作者,「王丹隨筆」這個空間,能夠讓我書寫的內容不被媒體的意識形態或流量給綁架,不需為了追求點擊而譁眾取寵,真正深入書寫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給每位讀者。除此之外,我希望在這裡不是單純的「我寫你看」,能有更多機會與讀者們互動,接受讀者的要求,批評。(當然,表揚也可以XD)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全球聚焦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貿易戰的時候,中美之間的另一個戰場已經靜悄悄開啟。目前還處於初期階段,但未來一旦展開和深化,必然比貿易戰更加驚心動魄。 這個戰場,就是軍備競賽。
看來我當初的感覺的大方向還是正確的:國民黨氣數已盡,差不多也就這樣了。是什麼讓我對自己當年的預測重新產生了信心的呢?就是國民黨最終推出了韓國瑜作為2020年的總統候選人這件事。韓國瑜出征,說明國民黨確實已經不可能東山再起了。
「藍綠一樣爛」聽起來很中立客觀、很理想主義,因而很鼓動人心。然而,如果我們認真分析一下,你就會發現,其實,這種論述是一種騙人的話術。而「超越藍綠」這個口號聽起來很令人嚮往,但它本身也存在很多可能性,是我們不能不去警惕的。
現在的中國年輕一代,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李鵬是何許人也了。不過從中共研究的角度看,他還是值得我們去了解的。因為這個人,其實充滿了象徵意義,堪稱中共的符號性人物。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李鵬身上具備了一些特點……
在他的《古老的敵意》一書中,北島曾經談到過自己在美國的一段切身經歷,當然,是不愉快的經歷。他曾經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書,那是一份比較穩定的工作。他很需要這份工作,因為那時候他獨自養家,身邊還有一個女兒。然而,出於他沒有詳細交待的原因,這份工作「被系裡來自台灣的老闆炒了魷魚」。談到失去工作之後的辛苦
有人為偉人寫歷史,有人為國家寫歷史,賽門・蒙提費歐里的《耶路撒冷三千年》洋洋灑灑、中文版厚達670多頁,是為一座城市寫歷史。但他的筆下展現給我們看的畫面,卻又遠遠不侷限在一座城市的歷史之中。
在全球聚焦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貿易戰的時候,中美之間的另一個戰場已經靜悄悄開啟。目前還處於初期階段,但未來一旦展開和深化,必然比貿易戰更加驚心動魄。 這個戰場,就是軍備競賽。
看來我當初的感覺的大方向還是正確的:國民黨氣數已盡,差不多也就這樣了。是什麼讓我對自己當年的預測重新產生了信心的呢?就是國民黨最終推出了韓國瑜作為2020年的總統候選人這件事。韓國瑜出征,說明國民黨確實已經不可能東山再起了。
「藍綠一樣爛」聽起來很中立客觀、很理想主義,因而很鼓動人心。然而,如果我們認真分析一下,你就會發現,其實,這種論述是一種騙人的話術。而「超越藍綠」這個口號聽起來很令人嚮往,但它本身也存在很多可能性,是我們不能不去警惕的。
現在的中國年輕一代,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李鵬是何許人也了。不過從中共研究的角度看,他還是值得我們去了解的。因為這個人,其實充滿了象徵意義,堪稱中共的符號性人物。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李鵬身上具備了一些特點……
在他的《古老的敵意》一書中,北島曾經談到過自己在美國的一段切身經歷,當然,是不愉快的經歷。他曾經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書,那是一份比較穩定的工作。他很需要這份工作,因為那時候他獨自養家,身邊還有一個女兒。然而,出於他沒有詳細交待的原因,這份工作「被系裡來自台灣的老闆炒了魷魚」。談到失去工作之後的辛苦
有人為偉人寫歷史,有人為國家寫歷史,賽門・蒙提費歐里的《耶路撒冷三千年》洋洋灑灑、中文版厚達670多頁,是為一座城市寫歷史。但他的筆下展現給我們看的畫面,卻又遠遠不侷限在一座城市的歷史之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痛苦,是心智的「幻想」。真愛,真正的喜悅,並不會產生痛苦。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以一位哲學家和年輕人對話的形式探討阿德勒心理學,強調人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主張改變思維角度以獲得幸福。文章內容包括決定論&目的論、課題分離、獲得勇氣、接納自我等主題,說明改變思維勇於追求幸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追求幸福是人們想做的事情,因為幸福能帶給人們愉悅感,由於幸福的定義很主觀,我們該怎麼去理解屬於自己的幸福是什麼?
Thumbnail
會寫下這篇文章是源自於幾個月前被古賀史健和岸見一郎詮釋的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所感動,書中主要為年輕人因為覺得自己很不幸,偶然間看到哲學家提出 : 「人人都可以獲得幸福,世界很簡單」的理念,從而感到忿忿不平,前往尋找哲學家理論所展開的故事。 讀書的過程就像品嚐一個檸檬千層塔,書中的每個篇章
【幸福】 ●幸福的定義? ●怎樣的人容易獲得幸福? ●人在什麼時候感覺最快樂呢?
Thumbnail
製造快樂的第一步,是走進痛苦。 這話千萬別被叔本華聽到。他在《人生智慧箴言》主張, 人不應專注於快樂,而是要盡量避免痛苦。更指出「約束造就幸福」,表示一個人若見識越廣,其操心、願望與恐懼也隨之增加;而一個人若見聞越少,則越幸福。 當然,趨樂避苦是人性之一,但逃避不應被作為幸福學格言。安慰時我們
Thumbnail
不快樂一部份是由於社會制度,一部份是由於個人心理,後者是本書裡想談的。作者集中在一般不受著外界苦難的人身上,提出治療日常煩悶的方法。
Thumbnail
電影「終極追殺令」裡瑪蒂達問:「人生總是這麼苦,還是只有童年如此?」       萊昂:「總是這樣。」   很多年前,作家張愛玲接受某個採訪時曾說:「人生是在追求一種滿足,雖然往往是樂不抵苦的!」   我不太清楚張愛玲說這話的背景,但是卻讓我想到鹿橋所著未央歌書中女主角藺燕梅的話:「人生實在甜
Thumbnail
所有描述人的歷程當中最困難是心境。 心境是經歷一切事物所綜合的感觸,較複雜與抽象,難以形容。
痛苦,是心智的「幻想」。真愛,真正的喜悅,並不會產生痛苦。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以一位哲學家和年輕人對話的形式探討阿德勒心理學,強調人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主張改變思維角度以獲得幸福。文章內容包括決定論&目的論、課題分離、獲得勇氣、接納自我等主題,說明改變思維勇於追求幸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追求幸福是人們想做的事情,因為幸福能帶給人們愉悅感,由於幸福的定義很主觀,我們該怎麼去理解屬於自己的幸福是什麼?
Thumbnail
會寫下這篇文章是源自於幾個月前被古賀史健和岸見一郎詮釋的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所感動,書中主要為年輕人因為覺得自己很不幸,偶然間看到哲學家提出 : 「人人都可以獲得幸福,世界很簡單」的理念,從而感到忿忿不平,前往尋找哲學家理論所展開的故事。 讀書的過程就像品嚐一個檸檬千層塔,書中的每個篇章
【幸福】 ●幸福的定義? ●怎樣的人容易獲得幸福? ●人在什麼時候感覺最快樂呢?
Thumbnail
製造快樂的第一步,是走進痛苦。 這話千萬別被叔本華聽到。他在《人生智慧箴言》主張, 人不應專注於快樂,而是要盡量避免痛苦。更指出「約束造就幸福」,表示一個人若見識越廣,其操心、願望與恐懼也隨之增加;而一個人若見聞越少,則越幸福。 當然,趨樂避苦是人性之一,但逃避不應被作為幸福學格言。安慰時我們
Thumbnail
不快樂一部份是由於社會制度,一部份是由於個人心理,後者是本書裡想談的。作者集中在一般不受著外界苦難的人身上,提出治療日常煩悶的方法。
Thumbnail
電影「終極追殺令」裡瑪蒂達問:「人生總是這麼苦,還是只有童年如此?」       萊昂:「總是這樣。」   很多年前,作家張愛玲接受某個採訪時曾說:「人生是在追求一種滿足,雖然往往是樂不抵苦的!」   我不太清楚張愛玲說這話的背景,但是卻讓我想到鹿橋所著未央歌書中女主角藺燕梅的話:「人生實在甜
Thumbnail
所有描述人的歷程當中最困難是心境。 心境是經歷一切事物所綜合的感觸,較複雜與抽象,難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