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靈療研究室:心智的所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處理一個個案,是個特別理性的朋友,處理過程中感覺似乎被什麼阻斷了,一路找什麼阻斷了他的感覺,找到了頭腦裡有一個無形的"什麼",好像是某種意識的存在,這存在用不斷的思考阻擋他去感受,不斷地探究到最後,目的是為了不要讓情緒能量失控。

我在幫助他覺察到這點後,才回到原本沉重的能量的處理上,那能量才被轉化掉。

我第一次很具體的看到心智阻擋一個人感知當下的狀況,並且描述出它的位置、型態以及作用,這讓我感到非常驚奇。

「修練當下的力量」這本書我認為是一本把心智談得非常清楚的書,他談到:「痛苦的強度取決於抗拒當下時刻的程度,而抗拒當下的程度又取決於你與心智認同的程度,因為心智總是企圖否定當下,並從中逃離。」

書中談到的痛苦之身,可以理解成潛意識中所有痛苦的集合體,它封鎖住我們大量的生命力,單純的運用我們與生俱來的覺察力,這痛苦集合體就可以被瓦解掉,然而因為有一個心智當它的保鑣,我們把覺察跟腦子裡想東想西混淆,甚至我們恐懼去覺察。

心智並非是不好的,一個人的心智強大能力可以把很多事情處理得很好,但就如同我們原本請AI來幫助我們做很多的計算,結果變成由它控制我們統治世界。

我們對於痛苦很容易去感覺到,但對於瘋狂的心智卻很難去意識到它的問題,甚至覺得腦子裡瘋狂運轉的思想就是我們自己,而它就像雲霄飛車已經把我們帶著暈頭轉向,遠離自己的心,如此,孤獨是必然的。

我們之所以對孤獨有負向的感受,並非各種外在人事物的排擠,而是內在我們遠離了當下遠離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麒麟鹿
1.6K會員
289內容數
當婚姻中出現外遇的問題,身為被背叛的妻子或丈夫,其心痛是痛到足以致命的程度,有人因此大打出手滿身傷,有人因此得癌症瀕臨死亡,而孩子們就是最無辜的受害者,我希望藉由這一系列的書寫,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我們可以把危機變轉機,把家從分崩離析的地獄,轉化成為愛的天堂,這一切都是可能的,從了解外遇機制開始吧
麒麟鹿的其他內容
2021/10/27
個性難改,因為它是眾多成功獲取注意力手段中,最後脫穎而出的特質。 人的世界裡,注意力是最重要推動世界運轉的力量,注意力在哪裡,哪裡就有商機,注意力在誰身上,誰就感覺很重要很被愛...各種為錢為情的競爭,背後都是一場注意力爭奪戰。 從小一鬧就有糖吃,養成火爆沒耐心的個性;大人脾氣暴躁,小孩乖乖閉嘴就不
Thumbnail
2021/10/27
個性難改,因為它是眾多成功獲取注意力手段中,最後脫穎而出的特質。 人的世界裡,注意力是最重要推動世界運轉的力量,注意力在哪裡,哪裡就有商機,注意力在誰身上,誰就感覺很重要很被愛...各種為錢為情的競爭,背後都是一場注意力爭奪戰。 從小一鬧就有糖吃,養成火爆沒耐心的個性;大人脾氣暴躁,小孩乖乖閉嘴就不
Thumbnail
2021/09/01
人心的矛盾 我在開始帶學生做很多操練與體驗內在轉化之後,很多朋友經歷了很大的蛻變,下面這位朋友有個坎坷的童年經驗,長大後很容易傾向讓身邊的朋友們予取予求,他操練轉化的效益非常好,但也來到了一個瓶頸,於是他找我做憤怒療法,第一次大量的清理了他父親帶給他的痛苦,他父親其實已經過世,但影響仍然非常深遠,他
Thumbnail
2021/09/01
人心的矛盾 我在開始帶學生做很多操練與體驗內在轉化之後,很多朋友經歷了很大的蛻變,下面這位朋友有個坎坷的童年經驗,長大後很容易傾向讓身邊的朋友們予取予求,他操練轉化的效益非常好,但也來到了一個瓶頸,於是他找我做憤怒療法,第一次大量的清理了他父親帶給他的痛苦,他父親其實已經過世,但影響仍然非常深遠,他
Thumbnail
2021/02/27
過去兩年我處理超過一百個個案,超過1000小時,許多個案都回饋給我很驚人的轉變,超越我之前對心靈療癒速度的理解。 我想有需要將我觀察到與理解的分享出來,讓對各種身心靈療法有興趣的同好有機會彼此交流。 還原心法其實只是基於一個原則,這前提只要涉略過身心靈領域的或宗教應該都聽過。 核心原則---一即全部
Thumbnail
2021/02/27
過去兩年我處理超過一百個個案,超過1000小時,許多個案都回饋給我很驚人的轉變,超越我之前對心靈療癒速度的理解。 我想有需要將我觀察到與理解的分享出來,讓對各種身心靈療法有興趣的同好有機會彼此交流。 還原心法其實只是基於一個原則,這前提只要涉略過身心靈領域的或宗教應該都聽過。 核心原則---一即全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你認為自己是誰?作者指出,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他們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說,他們相信自己是他們在頭腦中持有的思想和情感。 然而,我們的思想和情感只是我們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Thumbnail
你認為自己是誰?作者指出,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他們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說,他們相信自己是他們在頭腦中持有的思想和情感。 然而,我們的思想和情感只是我們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Thumbnail
這本書要探討的問題非常貼近日常生活:你常常會覺得壓力很大嗎?如果你覺得此時此刻讓你無法忍受,讓你覺得不快樂,從靈修的角度來說,可以怎麼做,保持內在空間的純淨呢?這個問題就是這本書要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這本書要探討的問題非常貼近日常生活:你常常會覺得壓力很大嗎?如果你覺得此時此刻讓你無法忍受,讓你覺得不快樂,從靈修的角度來說,可以怎麼做,保持內在空間的純淨呢?這個問題就是這本書要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在我們能夠正確、適當的運用理性思維的時候,我們的心智自然是威力無比、讓人類足以感到自豪的強大工具。然而,過度強調「思考」的結果,所帶來的副作用也是極具破壞性的:在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在控制自己的心智,反而是被自己的心智所控制了。於是,就像成了癮一樣,人們無法在任何時候讓自己停止思考,不斷地回憶著過去
Thumbnail
在我們能夠正確、適當的運用理性思維的時候,我們的心智自然是威力無比、讓人類足以感到自豪的強大工具。然而,過度強調「思考」的結果,所帶來的副作用也是極具破壞性的:在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在控制自己的心智,反而是被自己的心智所控制了。於是,就像成了癮一樣,人們無法在任何時候讓自己停止思考,不斷地回憶著過去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不斷有被雷打到的感覺,無法一次看完,感覺每個概念都是一個宇宙,等著我安靜體會與感受。如果要我試著比喻的話,就像看得懂的佛經一般,當你真正理解其背後的涵義,每個當下,都可以是開悟的瞬間。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不斷有被雷打到的感覺,無法一次看完,感覺每個概念都是一個宇宙,等著我安靜體會與感受。如果要我試著比喻的話,就像看得懂的佛經一般,當你真正理解其背後的涵義,每個當下,都可以是開悟的瞬間。
Thumbnail
「再放慢下來的狀態中,我可以真正體會和不同人相處是什麼狀況,並看清我接收到了什麼。我變得對處在我磁場內的人很敏感。我會感到頭痛或胃部糾結,我的心臟也會感到心悸。如果我仍舊跑來跑去試圖假裝自己是個顯示者,那些都是我不可能會有的發現。」 跟頭腦保持距離。 靜下來,生命自有安排
Thumbnail
「再放慢下來的狀態中,我可以真正體會和不同人相處是什麼狀況,並看清我接收到了什麼。我變得對處在我磁場內的人很敏感。我會感到頭痛或胃部糾結,我的心臟也會感到心悸。如果我仍舊跑來跑去試圖假裝自己是個顯示者,那些都是我不可能會有的發現。」 跟頭腦保持距離。 靜下來,生命自有安排
Thumbnail
過去,我看過不少關於童年受傷、情緒調整的書籍,雖然在書籍當中很多說法與分析都讓我覺得很有道理,獲益良多,但是總覺得這些很有道理的分析跟自身還有一段難以跨越的距離。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思想是頭腦的語言而感受是身體的語言。」這些困窘才覺得看到了出路。原來,思想的運作和情感、情緒的運
Thumbnail
過去,我看過不少關於童年受傷、情緒調整的書籍,雖然在書籍當中很多說法與分析都讓我覺得很有道理,獲益良多,但是總覺得這些很有道理的分析跟自身還有一段難以跨越的距離。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思想是頭腦的語言而感受是身體的語言。」這些困窘才覺得看到了出路。原來,思想的運作和情感、情緒的運
Thumbnail
最近處理一個個案,是個特別理性的朋友,處理過程中感覺似乎被什麼阻斷了,一路找什麼阻斷了他的感覺,找到了頭腦裡有一個無形的"什麼",好像是某種意識的存在,這存在用不斷的思考阻擋他去感受,不斷地探究到最後,目的是為了不要讓情緒能量失控。 我在幫助他覺察到這點後,才回到原本沉重的能量的處理上,那能量才被轉
Thumbnail
最近處理一個個案,是個特別理性的朋友,處理過程中感覺似乎被什麼阻斷了,一路找什麼阻斷了他的感覺,找到了頭腦裡有一個無形的"什麼",好像是某種意識的存在,這存在用不斷的思考阻擋他去感受,不斷地探究到最後,目的是為了不要讓情緒能量失控。 我在幫助他覺察到這點後,才回到原本沉重的能量的處理上,那能量才被轉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人際現象,有某一種人,他總是找你抱怨,說東說西,說他的感受跟想法,並且會充滿了對這個外在世界的評論跟批判,可是當你要對他說關於自己生活的遭遇時,他卻立刻地畫出界線,一副不想聽的樣子,並且不給予回應,彷彿你在說的事情,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人際現象,有某一種人,他總是找你抱怨,說東說西,說他的感受跟想法,並且會充滿了對這個外在世界的評論跟批判,可是當你要對他說關於自己生活的遭遇時,他卻立刻地畫出界線,一副不想聽的樣子,並且不給予回應,彷彿你在說的事情,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Thumbnail
「精神疾病,是當人遭逢巨大壓力時,不得不發展出來的應對方式。」 如果說精神疾病有一些正面功效,思覺失調就是讓他能夠還有一個假想的目標,能夠繼續撐著生活。
Thumbnail
「精神疾病,是當人遭逢巨大壓力時,不得不發展出來的應對方式。」 如果說精神疾病有一些正面功效,思覺失調就是讓他能夠還有一個假想的目標,能夠繼續撐著生活。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人際現象,有某一種人,他總是找你抱怨,說東說西,說他的感受跟想法,並且會充滿了對這個外在世界的評論跟批判,可是當你要對他說關於自己生活的遭遇時,他卻立刻地畫出界線,一副不想聽的樣子,並且不給予回應,彷彿你在說的事情,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人際現象,有某一種人,他總是找你抱怨,說東說西,說他的感受跟想法,並且會充滿了對這個外在世界的評論跟批判,可是當你要對他說關於自己生活的遭遇時,他卻立刻地畫出界線,一副不想聽的樣子,並且不給予回應,彷彿你在說的事情,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