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學歷背景與工作環境的關係,文青懶媽以前不明白,原來英文的學習與運用,對許多人來說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也許是因為一直以來我們的學習方式,大多只有兩個走向:
前者讓你痛苦不已,完全無法理解為何第三人稱後面的動詞一定要加個s,為什麼那邊有什麼是There is/ there are,而不是there have?
後者讓你一開始笑著學習,對英文敞開心房,卻隨著時光推移,學習的內容越加艱深,在覺習內容不再有趣後,你對英文的興趣全失。
若沒有以興趣為依歸,或有其它的動力做牽引,如何能維持英文的學習?
Photo Credit: Ben White from Unsplash
今天,懶媽要說的是,也許我們可以用更輕鬆的方式,跟著孩子一起,重新擁抱英文的學習,並為英文的學習或習得上,打下更紮實的基礎。
語言的學習,是一條漫漫長路,不進則退。
又像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肩膀越厚實,站得越穩看得越遠。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J.S. Brunner強調「結構」於學習中的重要性,提出「螺旋式」學習法,強調個人的學習歷程應循序漸進,由具體到抽象、簡單至複雜、由動作表徵至符號表徵等,已學習過的內容應在下一階段重複出現,以此為基石逐漸擴大範圍;學習時,要讓孩子發現不同教材、與不同事物間的有效關連,隨著學習難度漸漸升高,終而完善整個學習過程。
語言的學習亦是如此。
為什麼我們容易忘記英文單字,不單是因為不常用,更重要的是這單字在我們的記憶中未留下夠深刻夠廣闊的足跡。
你記住了一個單字,但你完全明白這個單字的所有用法嗎?還是這個單字只在限定的語義及上下文中對你才有意義,你才能明白它的用意。
從小開始,養成「閱讀、聽讀」英文繪本、讀本的習慣,從簡單的內容開始,與孩子一起透過圖像串聯語言、文字,利用「繪本、讀本」的內容與圖片,打造「類情境」的英文環境、創造「類習得」的語言學習模式。
在打好基礎的英文理解之後,接著便可以透過聽力與閱讀的並行,同步累積語言實力。
在已知的單字、句型基礎上,以《i+1》的方式,讓複習與學習同時並進。i是舊有的基礎,而1可以是新詞,可以是舊句型的複雜化,可以是舊詞新義的應用,也可以是利用新句型複習舊單字的作法。
在語言的學習路上,父母切莫被短暫的效果樂昏頭。
語言需要大量的應用,也唯有在「應用」中,才發揮其效益。
熟能生巧,由簡入繁,打造穩固的基礎並維持學習的興趣,英文學習的路才走得長久。
怎麼開始?你問?
懶媽要說,一切的一切,都從共讀開始。
很簡單,卻也很難。
簡單的是兒童讀物都用字簡單沒有艱深的道理、華麗的詞藻、複雜的句型。
難的卻是每日不輟的持續共讀,不因一開始沒什麼效果而放棄,不因孩子的表現而斥責;抱著無心插柳的心境,像灌溉一株玫瑰,日以繼夜。
Photo Credit: Casey and Delaney
from Unsplash
身為父母的你,不該放棄共讀,你才有立場向孩子展現、示範你的態度,激勵他們持續不輟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