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想進一步說的是,不要輕易認為一家工廠的成長或消亡,不管是搬走還是倒閉,是一件無所謂的事情,尤其是在製造業上,太多需要累積的經驗跟技術。你沒有留下這些技術,全部都是買便宜的,最終的結果就是國內要用的時候,有錢都買不到。
產業分布來說,電子業除了幾個科技園區耳熟能詳外,前端的PCB分布在全國各地,供應商也往往不在園區,而是市區附近,真要畫地圖出來,用Google做回報系統會比較準。
筆者本篇想要讓各位非業內的人了解,產業分布跟影響到底有多廣。以上篇大圖修正後就可得到下圖這個景象。(以股票上市公司為主)
這只是很簡單的代表,以上市公司為主,PCB單純上下游指的是從銅跟玻纖布的上游,到下游電子零件相關。若要延伸下去,所有電子產品都與這相關,舉凡半導體生產跟 IC 設計、封裝,各種化學原物料貿易、供應商。真要說的話,根本就沒辦法一刀切割,說這些是科技業、那些是傳產。
這些讀者您若在業內,一定會說筆者寫太簡單了,隨便舉都幾十家。是的沒錯,光是上市公司就幾十家了,若連其他未上市的中小代工廠加起來,幾百家以上跑不掉,誰敢說他全面了解整個產業?這大概要問那些退休老前輩,當作聽故事了。
中小代工廠為何存在,及連動的產業
筆者大致要講的是後面,早期的 PCB 業者多半只涉足其中一兩項製程,更應該說是美國在台建廠後,根據需求去建置的各條生產線。之後隨著市場競爭,需求越來越大後,相互合併成為大廠,或是自行購置新的生產線,像楠梓電等具有多條生產線的,會被稱為「全製程」。台灣有全製程的廠商不多,原因說穿了就是技術不足,喝牛奶不需要買整頭牛回家,當你花錢請人代工還比較省,為何自己要蓋一條?
但隨著市場的飽和,有全製程的大廠變多,圖中所舉的幾家上市公司,筆者還在電子業走跳的時候,只聽到一兩條線,現在再查又多了幾條,稱不上全製程,但連在中國等地的工廠算在內,自製能力已經大幅提升。
那麼,中小代工廠為何存在?
第一,接單量問題,電路板的需求旺盛時可以餵飽所有廠商還剩很多,但淡季的時候可能慘到全廠整個月都沒啥事做。既然如此,產能無限擴充就是沒有意義的事情,不如將超出生產量的外包給代工廠。
第二,代工廠的技術不低,許多中型廠商的經驗還比大廠高,差別主要在於生產機械的新舊,原物料的配合能否到位。常常會有品質跟生產穩定度遠遠高過大廠的狀況。
第三,成本較低,只需要維護一兩條生產線的中小廠,維修成本相對低廉,也不需要維持太高人力。有些代工廠的線上組長接近萬能,可以隨時相互支援忙碌的產線,人力配置很低卻有效率。
這些中小型代工廠不大會在大型科技園區或工業區,常常在一些較舊或較小的工業區,形成一些聚落。一個工業聚落裡面,以 PCB 為例子不會只有做板子的業者,扣除因為租金順便進駐,像是鐵工廠等,還會有很多相關產業。PCB 由於設備問題,不大會有設備商正好在工業區中,但塑膠射出或是金屬加工,就會有許多小型鐵工廠(噪音)、原料堆放(體積)、貨運(就近),設立在同一區域中。
跟很多讀者想的不一樣,原物料運輸不會在港口或是離市區很遠的地方堆放,有些甚至就在市區中,不過這要看原物料本身的性質而定。化學藥水因為體積跟危險度,通常在工業區倉庫中,不危險但常用的就可能堆在住商區的公司倉庫裡。小型公司的實驗室跟檢測室,也多在租金較便宜的地方(不危險的設備),甚至就在住宅區中。
貨運行倒是多在交通要道附近,像是台1線(縱貫線)就有不少老字號,而他們不會說生意做得跟黑貓宅急便一樣大,10幾台車用電話南北追蹤位置,告知司機去工廠接送貨就好。中小代工廠的每一次出貨總體積並不大,自己就會備有數台小貨卡,更小的業務車就可以送,超出的才會外找。會找貨運行的,較多是貿易商,自己純粹做進出口,沒有養貨車,貨車司機通常就是廠長跟經理,不忙的時候線上組長也會去。
光只是原料—生產—運輸,就會衍生出非常多的需求,100人的工廠倒掉,會影響到10,000人的生計絕對不是開玩笑。做生意都是看到機會才下去做,一家10人小工廠會開起來,若不是發現有多餘的產能需要接,所以跑去成立,不然就是同行業的老闆決議要成立另一家小的。總之理由很多,不會是沒錢賺還硬要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