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職場絮叨:溝通中的「態度堅定」。

若在工作上屬於監督、管理的角色,要怎麼在各種詭譎狡詐的謊言中挑出錯誤,並且承擔萬人皆醉我獨醒的壓力,讓自己的論點得以立足,最近深深的學到了一課。
語氣要和緩,但是態度堅定
「阿~ 好抽象」,初次聽到這句話的反應,主管正邊泡茶邊跟部門同仁們曉以大義的時候說了這句話,但當我親身經歷一些被挖坑、被陷害的事件後,明白了要能結論出這句簡單的話,完全是實戰經驗的累積。
這麼說起來,工作上為什麼總是強勢、講話大聲、吵架王會讓人感覺到不舒服,先不論他講的對不對,影響別人情緒、思緒跟干擾發言等等的行為,往往會讓人造成不尊重他人的負面印象,直接先被貼上不禮貌、不理性、無法溝通的標籤,即便事實上他的個性沒有想像中的討人厭、講的內容也很有道理,不過就是想強烈的表達自己的立場,不想被別人推翻,但是不諱言帶有情緒的講話方式在職場上是非常吃虧的。
我自己在工作中最常遇到的困擾,就是業務單位往往會為了業績試圖提出遊走規範邊緣的方案,擺明了就是明知故犯,而我必須耐著性子、絞盡腦汁回覆一個可以控制公司風險又不會讓業務單位來吵鬧的做法,這中間的往來就非常重要了,以往常常聽到業務單位的說明後會馬上感到心臟狂跳、氣火攻心,最近漸漸整理出了有效整理自己立場的方式,在溝通過程比較不會因為情緒而慌了手腳:
  1. 《冷靜思緒》不管深呼吸、敲手指或抽菸等方式,想辦法先找到理智,可以在腦中殺對方千萬次,但是喜怒不要形於色,我們永遠不會知道風水怎麼轉的。
  2. 問題根源事出必有因,冷靜後應該要想清楚問題的根源;被指責的原因是什麼?是對方未告知?還是中間溝通有問題?
  3. 《比例原則》找出原因後,以自己為優先考量,衡量自己要付出多少心力解決,若能快速解決當然很好,但超出能力範圍千萬不要自己包攬在身上,避免其他情緒產生衡量點是客觀的層面:自己手上有多少資源可以說服對方、或者自己在公司的角色(只是經辦其實應該由主管處理)、或跟自己手邊其他事情比起來需要先處理嗎?或會影響自己的考績嗎?或這是公司的歷史共業,根本不需要自己承擔等等。
  4. 《決定溝通方向》想一下自己如果做了下一步想要達到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有問題一定要先跟主管溝通出一致的結論再對外說明。建議最終目的要與《比例原則》一起考量後再決定。
  5. 《留下記錄》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溝通過程一定要留下文字,電話中講的內容都會被人主動或被動的遺忘掉,重要工作中千萬不可不留下記錄。
這套方式在工作中遇到任何問題大致上都可以使用,而且在問題發生當下可以降低一點焦慮感,「態度可以堅定不移是因為有目標」,花一點時間了解問題根源及思索對自己有利的溝通方向,朝著設定的目標前進,才不會在溝通過程中被對方牽著鼻子走,也可以快速理清問題全貌後向問題根源出擊,提升工作效率。
不過,若是以監督單位主管的高度,除了「態度堅定」還要有「強勢」的成份,而那份「強勢」的印象在公司而言是必須樹立的威嚴,同時對監督單位的經辦也是一層無形保護,俗話說換個位置就會換腦袋,主管還是得有主管的樣(ㄐㄧㄚˋ)子阿!
後記:
其實某種程度上我是蠻羨慕講話大聲、吵架王這種性格的人,第一絕對不會吃虧、第二 只要有實際能力、戰績,別人就不會輕易的攻擊你(因為大部分人性=欺善怕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可惜我沒辦法成為職場戰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Emily.W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