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新時代的學習策略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30歲以前,必須找到你的生存之道。
這句話只告訴我們要做什麼,但不告訴我們怎麼做,真有趣,於是我就用自己做了個實驗,以下是我實驗的結果,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參考價值,但倘若你此刻正處於徬徨無助,不妨看看。
社會新鮮人,畢業就失業,那是因為畢業後如何走下去這事,學校根本沒教,因為就連老師本身,也只是這個體系的一分子,你是畢業了,但人生還是要繼續,未來要怎麼走,新鮮人都感到迷茫。以下是我統整的針對新鮮人畢業後,規劃未來方向的學習模型,我姑且叫他「新時代的學習策略」。針對不同的個人條件和特質的人,踏入職場的第一個件事,便是要清楚自己日後的發展方向。
為了更好瞭解自己,首先劃一張表,共有四個面向,每個面向滿分為三分(格子一格為一分。)。
新時代的學習策略 狀態評估表
以上是一張狀態評估表,這張表可以評估本身的狀態、專業的狀態、或未來學習的目標。

每一位新鮮人,都必屬於其中一種狀態

高認知:對於基礎認知豐富,但缺乏經驗和技術的,這是典型的大學族群。
高經驗:經驗值爆燈的這類人,通常很早就踏入社會,又或者是二度就業。
高技術:學徒、高職、技術學院生或從事手藝工作的族群。
這三種族群是我們最常見的接觸社會大門的起點,不管是學徒、大學生,或street-smart滿分的你、在開始時,都認為自己的人生如果「可以怎樣怎樣」就好,因為這時期的大家,都還沒真正體現出這個社會大眾認同的價值,那是什麼?那就是創意。
創意不是憑空捏造,也不是無中生有,可以付諸實現的創意才值得一談,而創意一次和創新不同,他不需要「新」,創意,你可以理解,你必須「創」造出有「意」義的東西,最起碼有人買單,有人需要這些創意。

創意從何而來?

創意既然不是憑空想像,創意是一文不值的,假如你的行動力是0,當然如果你的認知也是0的話,同樣是很容易鬧出笑話。
並不是你工作時間比較久,就代表你夠社會歷練發想創意;也並不是因為你唸書念的多,就能天馬行空,必須在綜合的條件下,才能激發出創意這種化學效應。
創意,至少一個面向填滿,兩個面向一分,才能激發出創意
高認知+高經驗:主管、管理者、項目策劃人通常都是這種特質。
高認知+高技術:實習醫生、研究員、警察等專業職業人員。
高技術+高經驗:領班、工頭、師父都比較常是這種點數配置。
總結要在有效的時間內,體現出創意的本質,就必須補充自己的不足。
創意 = 認知+經驗+技術

不是人人都是范特希

我們不需要羨慕他人,因為每個人都未必可以走同樣的路,但大家的目的都是一致的,所以從一開始,大家的起點都不同,隨後的職業發展方向也不同,然而並沒有說誰比較好,誰比較壞,只是大家的社會機能不同。

跨領域人才

T型人格,又或者叫做跨域人才,那真的是因為資訊爆炸之後的產物,其實只要掌握了當中的學習方法,人人皆能如何。
別誤會,不要馬上去報名才藝班,上課不會讓人馬上變聰明,正所謂老師來入門,修行靠個人。
跨領域創意其實是相當困難,首先,你必須在領域A得到至少7分以上,表示你對這個領域已經到達了頂級玩家的等級,然後同時擁有兩種等級玩家的身分,擁有這些特質的人,基本上應該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上發展的頗順利。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下一回我再分享如何利用這個表,設計出一套自學系統,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會員
44內容數
不寫煽情文字,沒有勵志雞湯,不設話題底線,徹底寫出瘋狂,讓我用最直接的文字,拆穿熱門話題背後的另一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最有趣的部分,也是最難的部分,創意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因為我們理解前因後果之後,重組再造的結果。
「我是個很內向的人。」 話音未落,朋友眼神中露出困惑,似乎在說著,是我搞不懂內向的意思,還是剛剛那句話只是一個梗,後面還會有下一句,確實,我接下來繼續說道。 「只是不討厭社交和陌生人講話。」 是的,我並沒有熱愛社交,只是不討厭,而且社交對長期面對單一工作型態的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寫作靈感來源,我可以
一場疫情,身邊不少朋友失業,像我這般年齡,三十來歲,多半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都處於「資深」階段,然後在多數人臉上看到的是滿滿的無奈和失落,為何明明自己是業界資深,但總感覺找不到出路。 此刻我腦海中付出一句話,我忘記是誰說的,如果有人記得,請告訴我,那一句話的大意是: 「忘記你擁有的,你才會找到當初
「我來做個比喻吧,台商都遷移到印度和東南亞了,如果台商是農場主,工人就是綿羊,有一些牧羊犬,農場沒了,牧羊犬可能還比較好,可以啃一些骨頭,綿羊就把毛剃掉,宰了。」 我冷
「你有什麼疑慮呢?」我問道。 「我很怕我學了這個以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 我眼前正坐著剛剛畢業的碩士生,他帶著些焦慮和不安,說出他內心的感受,然後低頭不語,安靜的坐在那,我知道我該說些什麼,但在我開口之前,腦海瞬間想起十二年前的某天,那時候的我應該和他一樣,一樣的年齡,一樣的徬徨。 我推開董事
職場上有一種人,或多,或少,你都可能會碰過,那就是規避者。 這種人從外觀上不好辨識,他可能是男,可能是女,可能是剛出社會的大學生,也可能是久戰職場的老油條,雖然他們業務能力並不出眾,但總能保持在業務水平之上,所以不管在外商還是本土企業,他們的影子,可說是無處不在。 規避者有強烈的原則和使命,他們堅
這是最有趣的部分,也是最難的部分,創意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因為我們理解前因後果之後,重組再造的結果。
「我是個很內向的人。」 話音未落,朋友眼神中露出困惑,似乎在說著,是我搞不懂內向的意思,還是剛剛那句話只是一個梗,後面還會有下一句,確實,我接下來繼續說道。 「只是不討厭社交和陌生人講話。」 是的,我並沒有熱愛社交,只是不討厭,而且社交對長期面對單一工作型態的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寫作靈感來源,我可以
一場疫情,身邊不少朋友失業,像我這般年齡,三十來歲,多半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都處於「資深」階段,然後在多數人臉上看到的是滿滿的無奈和失落,為何明明自己是業界資深,但總感覺找不到出路。 此刻我腦海中付出一句話,我忘記是誰說的,如果有人記得,請告訴我,那一句話的大意是: 「忘記你擁有的,你才會找到當初
「我來做個比喻吧,台商都遷移到印度和東南亞了,如果台商是農場主,工人就是綿羊,有一些牧羊犬,農場沒了,牧羊犬可能還比較好,可以啃一些骨頭,綿羊就把毛剃掉,宰了。」 我冷
「你有什麼疑慮呢?」我問道。 「我很怕我學了這個以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 我眼前正坐著剛剛畢業的碩士生,他帶著些焦慮和不安,說出他內心的感受,然後低頭不語,安靜的坐在那,我知道我該說些什麼,但在我開口之前,腦海瞬間想起十二年前的某天,那時候的我應該和他一樣,一樣的年齡,一樣的徬徨。 我推開董事
職場上有一種人,或多,或少,你都可能會碰過,那就是規避者。 這種人從外觀上不好辨識,他可能是男,可能是女,可能是剛出社會的大學生,也可能是久戰職場的老油條,雖然他們業務能力並不出眾,但總能保持在業務水平之上,所以不管在外商還是本土企業,他們的影子,可說是無處不在。 規避者有強烈的原則和使命,他們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職場心智成長的過程,從新鮮人到高階領導人的心態轉變。新鮮人應專注於學習和成長,而中階主管需培養領導力以激勵團隊。高階領導人則需塑造企業文化,確立價值觀,平衡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進而推動企業長遠成功。
1. 誤以為可以「選擇」業界或學界: - 當博士生時,很多人認為自己有能力選擇未來的職涯方向,無論是業界還是學界。然而,事實上,你每天如何利用時間,如何安排學習與研究活動,已經在無形中決定了你的職涯走向。每個半小時的利用方式,累積下來會塑造你的技能和經驗,進而決定你「適合」哪個領域。很多人不了解這
第一個能力是「製造知識」的能力。 做研究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很不同。 社群文章是傳播知識,寫的人不用做實驗, 只要收集資料,運用筆墨藝術,就能可寫出文章。 學術文章則不一樣。 學術文章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 要與相關的工作比較,呈現自己的貢獻等等。
Thumbnail
夏日豐沛的滋養,盛產畢業生的季節同時也是迎來大學新生。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和社會/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考量的方方面面以及如何取得平衡是每個人都各自有抱有期待的理想狀態,筆者認為找到自己的初衷、足夠的瞭解自己,評量核心價值、定義自己,是最被忽略但卻是最重要的事之一。
Thumbnail
就是說 18 歲以後的人生,很大概率是硬湊出「選項」來的,這種有限性就是做題目有的慣性。
Thumbnail
國中時期,是自我探索的重要啟蒙,此階段的生涯探索大致上可以分為3個重點: 現階段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很正常、探索需要時間的累積、找到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
Thumbnail
畢業後,沒有人再push自己應該做什麼,這讓我反思了人的本質,與成就不會自動找上門的道理。
Thumbnail
跨入2024年後陸續接到不少應屆畢業生提出的諮詢需求。從討論中我發現, 這些準職場新鮮人雖然展現了提前開始做就業準備的積極心態, 但卻不太清楚在履歷和自傳之外還需要哪些求職準備。在6月正式畢業之前, 我會建議利用接下來的幾個月進行這5個求職準備, 做一次市場、個人優勢、興趣、價值觀的全盤考量。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職業生涯規劃對於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並提供瞭如何找到方向感的方法。內容包括產業發展、職場關係、是否被聘用和找到職場方向感等建議。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職場心智成長的過程,從新鮮人到高階領導人的心態轉變。新鮮人應專注於學習和成長,而中階主管需培養領導力以激勵團隊。高階領導人則需塑造企業文化,確立價值觀,平衡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進而推動企業長遠成功。
1. 誤以為可以「選擇」業界或學界: - 當博士生時,很多人認為自己有能力選擇未來的職涯方向,無論是業界還是學界。然而,事實上,你每天如何利用時間,如何安排學習與研究活動,已經在無形中決定了你的職涯走向。每個半小時的利用方式,累積下來會塑造你的技能和經驗,進而決定你「適合」哪個領域。很多人不了解這
第一個能力是「製造知識」的能力。 做研究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很不同。 社群文章是傳播知識,寫的人不用做實驗, 只要收集資料,運用筆墨藝術,就能可寫出文章。 學術文章則不一樣。 學術文章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 要與相關的工作比較,呈現自己的貢獻等等。
Thumbnail
夏日豐沛的滋養,盛產畢業生的季節同時也是迎來大學新生。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和社會/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考量的方方面面以及如何取得平衡是每個人都各自有抱有期待的理想狀態,筆者認為找到自己的初衷、足夠的瞭解自己,評量核心價值、定義自己,是最被忽略但卻是最重要的事之一。
Thumbnail
就是說 18 歲以後的人生,很大概率是硬湊出「選項」來的,這種有限性就是做題目有的慣性。
Thumbnail
國中時期,是自我探索的重要啟蒙,此階段的生涯探索大致上可以分為3個重點: 現階段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很正常、探索需要時間的累積、找到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
Thumbnail
畢業後,沒有人再push自己應該做什麼,這讓我反思了人的本質,與成就不會自動找上門的道理。
Thumbnail
跨入2024年後陸續接到不少應屆畢業生提出的諮詢需求。從討論中我發現, 這些準職場新鮮人雖然展現了提前開始做就業準備的積極心態, 但卻不太清楚在履歷和自傳之外還需要哪些求職準備。在6月正式畢業之前, 我會建議利用接下來的幾個月進行這5個求職準備, 做一次市場、個人優勢、興趣、價值觀的全盤考量。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職業生涯規劃對於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並提供瞭如何找到方向感的方法。內容包括產業發展、職場關係、是否被聘用和找到職場方向感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