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愛很痛苦......面對分手我進退兩難-離開關係怎麼談(欸心理師我問你03)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系列作前一篇傾聽伴侶教戰守則我提到有些伴侶會遇到,怎麼溝通都溝通不出結果的狀況,這時候,離開關係也是選擇之一,這次就想來跟大家討論:離開關係的溝通這回事。

  從開始讀心理諮商以來,我就常聽到的一個問題是:「我愛得好痛苦,我不知道該不該分手,也不知道怎麼分手......」,陷入這種情形的人形形色色都有,無論是發現兩人生涯目標不同、價值觀差異大、出軌、遠距離戀愛、家人反對、債務,等等等......

  幾乎可以說任何一種事情都會造成情感的破裂,而最困擾大家的似乎是「我要怎麼開口說要分手?」,甚至會一直拖著分不了。比較常遇到的狀況是,其實心裡已經很想要離開關係了,但想到要跟對方談分手的情緒衝擊,就要縮了回去,有些人會讓時間流逝,最後默默淡去.....也有人是累積到一個點後,大!爆!發!最後兩人不歡而散,或者有些夫妻走向對簿公堂的局面。

  那我們到底在離開關係時該怎麼談?這事情是可以談的嗎?

*分手是可以談的嗎?

  曾經有朋友問我說,作伴侶諮商一定可以讓來談的伴侶都和好嗎?要是有人是反覆出軌之類的事情,或是已經沒感情了,心理師要怎麼幫助這些人?

  我想先澄清,作伴侶諮商目標是在促進溝通,讓關係互動的更順暢,在這種目標下,大多時候我們的確會希望關係能更親密、貼近。但當諮商中的兩人都開始覺得繼續交往/婚姻並不是對兩人最好的結果時,心理師也不會像是和事佬一樣,硬要個案床頭吵床尾合,而是會跟個案雙方討論,如何在情緒可以負擔、不會誤解彼此的狀況下,談關係的轉變──分手。
  所以分手當然可以談,說得殘忍一點,分手其實是只要一個人想分就能分的事情。但要能夠好好分手,不想在分手後,彼此帶有錯誤、過度的情感負擔的話,談分手就是兩個人的事情了。

  道理是這麼講,可當「我們是不是要分手?」這個想法臨到面前,那種壓力之大真的不是那麼好應對,害怕、悲傷、感到背叛、無助、絕望、憤怒、憤慨,一次排山倒海而來,我們要如何站穩自己,好好談離開呢?
  
*分手是心理問題,不是現實問題

  這句話或許乍看之下有些奇怪,但我並不是說所有分手、離婚的伴侶心理有問題、有疾患的意思,也不是在說他們遇到的現實狀況不重要(離婚時需要討論財產、子女撫養等現實狀況也是很重要的)。
  我想說的是,真正在離開關係時,我們最需要討論的其實是我們的心理狀態,我們在溝通的過程中可能會提到無數過往的事件,但真正需要關心的永遠是「在這些事件/互動底下,我所感覺到的是什麼,是什麼樣的心理動力驅使我去行動。」

  
所以當我們在談離開關係前,或是正在面對(被)分手,我個人的建議會是找一張紙,把腦中想到分手時,所想到的各種人事物都寫下來,並且把想到該事物時最強烈的感受寫下來,假如有複數的感受就都寫下來,但可以用不同顏色劃記。這時候可以去看看,自己在各種事情當中,有沒有反覆出現一兩個情緒,而這就是你在感情中一直累積的初級情緒(或者我們用核心情緒來說明會更有畫面)。

  覺察初級情緒最大的優點是,讓我們在溝通的中途不會迷路。

  大家應該都有吵架的經驗,吵架中最可怕的狀況就是吵到彼此不知道在吵什麼,而分手作為感情中最重大的衝突之一,非常有可能吵到天翻地覆,然後什麼重點都沒講到......
  像是以下這個範例:
  「A小姐跟B先生是一對交往三年的遠距離情侶,最近半年來B先生認為A小姐跟公司的男同事過從甚密,盡管A小姐矢口否認,但B先生仍對A小姐的交友狀況感到懷疑,要求A小姐跟該同事斷絕一切聯絡。

  A小姐表示自己與男同事並沒有情愫,而且也不可能跟一個同事完全不往來,與B先生數次溝通無效後,A小姐開始對B先生越來越冷淡,認為B先生是個控制狂。
  而B先生則對女友的態度感到不滿,連這麼一點小要求都做不到,因此每次打電話去跟A小姐聯絡,都會忍不住在電話這頭大怒,並罵出侮辱性的字眼。

  久而久之,兩人感覺到彼此不適合繼續在一起了,但又掙扎、留戀著三年的感情,不知道如何才能好好結束。」

*害怕被傷害?害怕成為壞人?

  有看系列作到這邊的讀者,應該可以預測我接下來想說的話了......也就是這對情侶在吵的並不是「另一半跟誰講話」的這回事而已,這只是他們一直以來互動模式的一種變形,卡住他們的則是深層的情緒作用。

  B先生雖然表面上是暴怒、具侵犯性的樣子,但我們可以試著去想像一個人面對女友不在身邊的不安全感,還有看到女友對自己冷漠、不理不睬時的受傷;而A小姐表面上看起來很退縮,顯得像是不負責任的樣子,可是她的心裡也可能藏著很深的害怕,對於男友指責自己是壞女人感到脆弱。

  不過,一般人是很難坦承這些深層的受傷,或是擔心自己成為壞人的心情的。可是只要這些心情一日無法被呈現,這對情侶要談分手,也只會一直在許許多多的表面事物間擺盪......
  
  談到這邊我想要再次強調,一個相對好的分手,很難是單一事件(就是不要用一個簡訊就想分手的意思),更可能是一連串的討論,甚至需要一種儀式來見證。因為我們進入關係、維持關係都是付出心力的,那離開關係的心力也同樣重要。
 
*我就是我,但我還是讓你受傷了

  最後,想要跟大家討論的是,真的在談分手時,可以注意的幾個心態。分手的當下情緒一定是又急又滿的,所以我不認為以下內容是有順序步驟,而是一些在討論「離開」這件事的時候,可以穩住自己與彼此,不要錯誤傳達跟接受情緒訊號的提醒。

*「如其所是的表達自己」:
  
在一起的時候往往有許多的顧慮跟擔心,若是處在婚姻之中的話,更可能糾纏於兩個家庭系統間的動力。但關係的糾結往往正來自於這些顧忌,更甚者這些糾結還是造成兩人關係中惡性循環的關鍵。
  
  而既然我們要分開了,最好的溝通方式就是換一種能跳出過往循環的方式:誠實的面對自己在關係中的感受,回到兩個「人對人」的表達,而不是因為身為「男/女友」、「夫/妻」的角色身分,所需要表現的態度。當我們越能用初級情緒來溝通,就越少額外造成混亂的因素,也更靠近心底的真實。

  當然,如其所是的表達自己,一樣要善用「我訊息」,講的是自己的感受,而非對對方的評價。

*「對方說的是需求,不是指責」:
  
假如有人問我伴侶溝通最重要的訣竅是什麼,我會說:伴侶間的表達都是為了索要愛,都是對自己的伴侶有需要而發的。

  過去跟朋友、個案互動的過程裡,我不只一次的聽到有人告訴我:「我不知道原來她/他是在需要我,假如我知道了,我就不會再跟她/他爭下去了。」,但因為這些需要長得太像是攻擊、指責,甚至是侮辱,所以難以被第一時間辨別出來,或是被辨別出來了,也很難心甘情願地接受。因此在過程中要一再、一再地提醒自己這點。

  當然,也可能在理解了、感應了對方的真實想法後,卻還是回應不了對方的需求,這時更需要的是:接受自己是讓對方受傷的人。

*「接受自己讓對方受傷了」:
  
接受自己是讓對方受傷的人,並非是要人因此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讓對方予取予求,不是這樣的,這樣的關係也不會健康。

  我過去在學習伴侶諮商的過程中很被老師的一句話感動:「我就是我,但我還是讓你受傷了。」
  在伴侶溝通的過程裡,最可貴的是我們都能誠實的說出自己的心情,對方也因為看到這份心情,而願意為伴侶做些什麼。但,這些動作都應該發乎自我的意願,在自願的情況下,為了彼此的關係多負擔一點責任。

  當對方的需求跟自己的需求、自己對關係的想像相違背時,我們還是要勇敢的做出選擇,離開這段關係。同時,我們也要認知到自己基於自己需求的選擇,是會讓對方受傷的。

  不需要去否認這件事情,也因為否認才是對關係最大的傷害。好好的看到對方的受傷心情,去感受它,再順著自己的感受自然的表達。也許我們並不能在現實中做什麼補償,但同理對方,且真誠的回應(可能還是要道歉),才能讓彼此不留遺憾與怨懟。
 
*「不否定,好好哀悼感情」: 
  在分手中否定自己、對方、過往關係,都不是那麼好的做法,因為已經發生的事情並不會因為否定而有任何改變。
  我們能做的是,在充分表達自己的情緒與需求,發現兩人對於關係的想像不一樣,確認對方並不是可以陪伴自己在關係中共舞的人後,仍有風度的感謝對方曾願意一同前行,然後留一點時間給彼此哀悼曾經的付出、經歷的時光。

  人生從來沒有承諾過我們付出就會有回報,但我們可以因為共同珍惜過往的回憶,而感到不虛此行。

※參考閱讀:
一、離婚典禮新聞
二、療癒親密關係,也療癒自己(張老師文化)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因為這些社會的「教誨」,確實讓部分的直男,感覺到自己總是要符合一個又一個更高的標準,而且從小到大都充滿了壓力。因此,當多元性別在爭取權益、甚或指責「男性」是造成其他性別壓迫的來源時,他們就會跳起來捍衛自身,他們也感受到負擔了許多的壓力、折磨,同時他們也要自己高呼從來沒有意圖要去傷害其他性別族群。
許多情侶爭吵,其實都是在吵「我才沒有妳/你講得這麼差!」,吵到最後,都是在吵爭吵中彼此詆毀、攻擊、中傷的那些事情,所以請放下互相指責的動力吧。試著用「我們的關係遇到一點問題,妳/你可以跟我一起解決看看嗎?」的態度,大家會發現你的伴侶,比你想像的更有能力面對你們關係的困境。
需要有一個人先站到子女的身邊,不因為拒學的問題而跟子女對抗。我發現很多父母在這種時候會忘記眼前的子女仍然是「孩子」,反而變成雙方像是敵人一樣,若是我們能在這種時刻,看到那個受傷、困惑的孩子,我想各位父母們應該都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到,你的子女現在需要你的呵護、引導。
覺察自己的重要性,用白話的比喻就是在做事前準備,像是打球、跑步之前會檢查自己服裝、鞋子有沒有穿對、鞋帶有沒有綁緊,也會伸展身體感覺一下自己狀態是否良好。同理而言,當我們今天遇到情感的衝突、內在的挫折時,也要像面對一場球賽一樣,把自己給整理好,才能知道自己面對困難時,自己有什麼資源可運用。
「孤味」,在2017年的短片版中,有段臺詞詮釋這個詞是代表著專心致意把一件事做到最好的意思,電影版中則沒有對這個詞有多的解釋,但片中一種孤獨而生、自己專心過著生活的氛圍,無需言語也表達得淋漓盡致。盡管,也是這個「不說」成為了劇中母女四人共同的心病與折磨。
以角色特質而言,我得誠實地說,我是不喜歡這類型角色的。因為這種角色會帶著你沉悶、苦澀、無奈終至無言,可也始終,沒人有真正的機會能接觸到深層的他,他像是一個沒有未來,只活在過去的人。
因為這些社會的「教誨」,確實讓部分的直男,感覺到自己總是要符合一個又一個更高的標準,而且從小到大都充滿了壓力。因此,當多元性別在爭取權益、甚或指責「男性」是造成其他性別壓迫的來源時,他們就會跳起來捍衛自身,他們也感受到負擔了許多的壓力、折磨,同時他們也要自己高呼從來沒有意圖要去傷害其他性別族群。
許多情侶爭吵,其實都是在吵「我才沒有妳/你講得這麼差!」,吵到最後,都是在吵爭吵中彼此詆毀、攻擊、中傷的那些事情,所以請放下互相指責的動力吧。試著用「我們的關係遇到一點問題,妳/你可以跟我一起解決看看嗎?」的態度,大家會發現你的伴侶,比你想像的更有能力面對你們關係的困境。
需要有一個人先站到子女的身邊,不因為拒學的問題而跟子女對抗。我發現很多父母在這種時候會忘記眼前的子女仍然是「孩子」,反而變成雙方像是敵人一樣,若是我們能在這種時刻,看到那個受傷、困惑的孩子,我想各位父母們應該都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到,你的子女現在需要你的呵護、引導。
覺察自己的重要性,用白話的比喻就是在做事前準備,像是打球、跑步之前會檢查自己服裝、鞋子有沒有穿對、鞋帶有沒有綁緊,也會伸展身體感覺一下自己狀態是否良好。同理而言,當我們今天遇到情感的衝突、內在的挫折時,也要像面對一場球賽一樣,把自己給整理好,才能知道自己面對困難時,自己有什麼資源可運用。
「孤味」,在2017年的短片版中,有段臺詞詮釋這個詞是代表著專心致意把一件事做到最好的意思,電影版中則沒有對這個詞有多的解釋,但片中一種孤獨而生、自己專心過著生活的氛圍,無需言語也表達得淋漓盡致。盡管,也是這個「不說」成為了劇中母女四人共同的心病與折磨。
以角色特質而言,我得誠實地說,我是不喜歡這類型角色的。因為這種角色會帶著你沉悶、苦澀、無奈終至無言,可也始終,沒人有真正的機會能接觸到深層的他,他像是一個沒有未來,只活在過去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每次都在想,他怎麼忍心這樣對我 本來好好的感情,為什麼下一秒就崩塌、就不愛了 分手一段時間了,我常常還是會這麼想著
Thumbnail
探討戀愛中的矛盾情緒,以及分手後的心理糾纏。無法忘懷的過去和未來的不確定性交織在一起,使人無法釋懷。
Thumbnail
粉絲的朋友A跟前女友交往三年, 後期兩人因為工作的關係變成遠距離, 最後A提出分手; 兩人分手後仍有來往, 前女友甚至會希望到家中跟A一起過夜, 然A卻會對此感到恐懼, 甚至出現類似恐慌症發作的情形; 面對這樣的情況, A要如何才能走出提分手的罪惡感呢?
Thumbnail
我曾陪伴無數的伴侶,我試圖找出這五個分手的徵兆幫助你,協助你探索是否要繼續走下去。今天我們將討論一個許多人可能曾經面臨或正在面臨的問題—到底要不要跟伴侶分手,這個問題對我們的幸福至關重要。
Thumbnail
想分開,是因為不想再痛苦,但是我也知道,分開,真的很難。
Thumbnail
一直以來幫忙過很多快要分手的情侶,和好如初。只能說會吵到快分手,讓我幾乎可以斷言,兩個人的溝通模式大有問題,需要調整。 很多女生此時找上我諮詢,希望我能幫忙她們和伴侶和好,但不幸的,她們的眼光與檢討都放在伴侶身上,若任由這樣的認知模式下去,分手幾乎可以說是是鐵定的事。 來諮詢的人,通常自
分手可以分為臨時起意和深思熟慮兩種情況。本文介紹了在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情況下,如何讓想要分開的老公或男友後悔。包括出奇制勝、癢癢撓和虛擬他三招,為你修復感情提供有效的建議。
Thumbnail
分手不單單會對被分手者產生影響,也會對分手者產生或積極或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了分手對雙方的影響、不同的分手方式,以及如果要分手,應該如何用適當的方式結束關係。同時提到了幾個問題,幫助人們判斷自己是否確實需要分手。也給出了分手過程中應如何表現、如何建立合理邊界。
Thumbnail
分手的方式影響未來心理。瞭解前任的心理狀況,並試著體諒對方的脆弱,是照顧伴侶遇到前任時的一件重要事。
Thumbnail
如果你有過轟轟烈烈的愛情,曾一起為了感情,無視一切困難,努力排除且找出在一起的方式。那麼這段難以忘懷的感情,後來或許是對方不喜歡而分開,或其它原因,這對很多人而言是最難放手的。 畢竟,相愛需要兩個人同意,但分手卻是一個人就能決定的事。 分手後,該堅持,還是想挽回? 這沒有標準答案,
Thumbnail
我每次都在想,他怎麼忍心這樣對我 本來好好的感情,為什麼下一秒就崩塌、就不愛了 分手一段時間了,我常常還是會這麼想著
Thumbnail
探討戀愛中的矛盾情緒,以及分手後的心理糾纏。無法忘懷的過去和未來的不確定性交織在一起,使人無法釋懷。
Thumbnail
粉絲的朋友A跟前女友交往三年, 後期兩人因為工作的關係變成遠距離, 最後A提出分手; 兩人分手後仍有來往, 前女友甚至會希望到家中跟A一起過夜, 然A卻會對此感到恐懼, 甚至出現類似恐慌症發作的情形; 面對這樣的情況, A要如何才能走出提分手的罪惡感呢?
Thumbnail
我曾陪伴無數的伴侶,我試圖找出這五個分手的徵兆幫助你,協助你探索是否要繼續走下去。今天我們將討論一個許多人可能曾經面臨或正在面臨的問題—到底要不要跟伴侶分手,這個問題對我們的幸福至關重要。
Thumbnail
想分開,是因為不想再痛苦,但是我也知道,分開,真的很難。
Thumbnail
一直以來幫忙過很多快要分手的情侶,和好如初。只能說會吵到快分手,讓我幾乎可以斷言,兩個人的溝通模式大有問題,需要調整。 很多女生此時找上我諮詢,希望我能幫忙她們和伴侶和好,但不幸的,她們的眼光與檢討都放在伴侶身上,若任由這樣的認知模式下去,分手幾乎可以說是是鐵定的事。 來諮詢的人,通常自
分手可以分為臨時起意和深思熟慮兩種情況。本文介紹了在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情況下,如何讓想要分開的老公或男友後悔。包括出奇制勝、癢癢撓和虛擬他三招,為你修復感情提供有效的建議。
Thumbnail
分手不單單會對被分手者產生影響,也會對分手者產生或積極或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了分手對雙方的影響、不同的分手方式,以及如果要分手,應該如何用適當的方式結束關係。同時提到了幾個問題,幫助人們判斷自己是否確實需要分手。也給出了分手過程中應如何表現、如何建立合理邊界。
Thumbnail
分手的方式影響未來心理。瞭解前任的心理狀況,並試著體諒對方的脆弱,是照顧伴侶遇到前任時的一件重要事。
Thumbnail
如果你有過轟轟烈烈的愛情,曾一起為了感情,無視一切困難,努力排除且找出在一起的方式。那麼這段難以忘懷的感情,後來或許是對方不喜歡而分開,或其它原因,這對很多人而言是最難放手的。 畢竟,相愛需要兩個人同意,但分手卻是一個人就能決定的事。 分手後,該堅持,還是想挽回? 這沒有標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