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31|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職場與皮鞋的完美搭配

「台灣」,70 年代聞名全球的製鞋王國,隨著近年來代工紅利的消失、勞工短缺、薪資上漲等環境因素,導致產業技術外移到中國、越南、菲律賓等地,當時製鞋王國的美名,也只能悄然的遺留在現代人的回憶之中。
在台灣有一群人一直默默地守護著這個擁有輝煌歷史的產業,希望將原本的「代工」思維轉型成「工藝」技術,把製鞋工藝的溫度傳遞給更多的消費者,讓更多人可以認識到台灣製鞋的態度與工藝的價值。隨著這些人的努力,消費者也從一開始「舒適好穿」的需求思維,逐漸轉變成要求「美觀時尚」的個人化態度,而這個消費者在說的不是別人,就是我自己。
在我出社會之後,很多的場景都需要有一雙皮鞋陪伴我,比如上台報告、見重要客戶、陪老闆跑案子等等,一雙舒適又體面的皮鞋絕對可以幫你的誠意與專業加分。但我一開始的時候有一個滿可愛的迷思──

好看的鞋子通常不好穿!

也不知道哪來的想法,覺得好看的皮鞋就像女生穿高跟鞋一樣,高跟鞋很漂亮但穿起來不舒適,所以當時我並沒有很在意皮鞋的外型,只在意一個最大的重點,就是穿起來一定要舒適好走!因為做業務的我,每天都要行走一定的距離,尤其是拜訪位在雙北的客戶,那每天至少是一萬步起跳,如果買了一雙好看但華而不實,不耐走的皮鞋,那走起路來一定會很辛苦,也因此一直和好看的紳士牛津鞋沒有緣分。
過了幾年,我發現「Steve Jobs」20 年來在新 Iphone 的發表會上永遠只穿著一件牛仔褲+一件黑上衣;「Mark Zuckerberg」的衣櫃裡只有一種灰色的圓領 T-Shirt 搭配牛仔褲,這些科技業或新創公司大佬們根本沒人在穿成套西裝了!取而代之的是,皮鞋與牛仔褲的混搭風格,強調休閒與商務兼容的「商務休閒風」穿著在台灣開始流行起來。
當你發現新創公司從 CEO、CTO 一直到員工,每人都是一件素色的 T-Shirt 搭配牛仔褲,「商務休閒」 以然成為台灣新創公司的員工制服。而牛津詞典對於商務休閒一詞也有著自己的詮釋:「一種穿著風格,不比傳統商務服裝正式,但仍舊試圖給人專業和商務的印象。」所以我認為商務休閒並不是真的要你從頭休閒到尾,
而是如何讓自己看起來毫不費力的有型,才是商務休閒的真諦!而皮鞋,成為在千篇一律的穿著中突顯個人風格的最佳單品
因此,為了更專業更商務的外在形象,我正式擺脫了以舒適好走為主的一般皮鞋,正式踏上專業有型的手工紳士牛津鞋之路。
不過手工皮鞋的價格是一般量產皮鞋的 2~3 倍,一開始我是有點抗拒的,直到我在現場看到手工牛津鞋所展現出來的皮革質感、精美的雕花工藝以及流線的皮鞋外型,我立刻被它所散發出來的獨特個性吸引,而穿上它之後,隨著時間推移,我逐漸體會到手工皮鞋帶來 3 個很棒的生活體驗
  1. 舒適
  2. 自信
  3. 儀式感

不管何種鞋子,「舒適」已經是必備的功能

誠如上述所提到的,我一直有一個迷思,認為好看的鞋子通常不好走,而這一個迷思就在我穿上手工皮鞋之後,消失殆盡了。根本超好穿的啊!手工皮鞋不管是「包覆感」、「彈性」以及「舒適度」都堪稱上品,雖然它是屬於有跟的鞋子,但卻一點也不難走,走起路來反而還符合人體工學,每一步都穩重且踏實,每次穿上手工皮鞋走路,我都會刻意放慢我的步伐,喜歡感受每一次鞋底落地後再抬起的輕微彈力,根本沒有什麼難走或不舒適的問題,只恨我的迷思讓我太晚遇見它。
工作「自信」源自於皮鞋散發的獨特個性
很多人都知道我在新創公司上班,不意外的,平常上班穿著就是很標準的商務休閒風格,一件 T-Shirt、休閒西裝外套再搭配牛仔褲成為我的穿著代表,在藍色的牛仔褲底下我最喜歡搭配蜜棕色的手工牛津鞋,藍色與焦糖色完美襯托出自身的精神與活力;
牛仔褲與蜜棕色牛津鞋的完美搭配
而帶有跟的牛津鞋,也讓我穿起來的體態更加穠纖有自信,不管是出門談案子、開會報告或是商務聚會,我總喜歡這樣搭配,也許這些場合對我來說是有點壓力的,但只要穿著自己喜歡的手工皮鞋,這樣的自信來源是「由外而內」的,可以幫助我在眾多的商務場合中表現得更好。
由內而外的散發自然自信

善用「儀式感」會強化你的職場表現

如果今天有重要的會議、難搞的客戶或是需要上台演講的場合,我就一定會穿上手工皮鞋,對我而言這就是一種職場生活的儀式感,因為我知道今天的我需要更多的自信心,每當我穿上手工皮鞋的時候,彷彿被它制約了,它的外型使我的自信心得以增加;它穿起來的強烈包覆感,讓我知道今天這個場合非常重要,我需要表現得更加成熟與穩重,這就像有些人會穿必勝內褲或是夜店戰服一樣,這些其實都是儀式感的一種,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將手工皮鞋帶入到你生活中的儀式感,你就會發現它真的可以讓你的職場表現獲得加分。
而最近有幸和林果良品的創辦人曾信儒(以下簡稱:曾)先生進行訪談,他就是我文章開頭提到默默在台灣守護製鞋工藝的一群人之一,我們聊到了 2 個現況,我認為挺有意思的,在這邊和大家分享:
  1. 消費年齡層原本為 25 歲~35 歲,近期有逐漸下降的趨勢。
  2. 想了解皮鞋製法的消費者越來越多了,產生許多知識型的交流
這 2 個現況我認為對整個製鞋工藝產業來說,都是好事。消費年齡層降低,代表台灣的紳士文化已經逐漸年輕化,很多人可能在大學階段就願意嘗試購買手工皮鞋,加強自信的同時也走出自己的風格;而消費者在知識型的交流變多了,也代表著皮鞋工藝所呈現的溫度,已經傳遞給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消費者不再只是單純關注於鞋款的造型,而是願意瞭解在造型背後,製鞋職人們所凝聚的一針一線,所渡過的一朝一夕。
皮鞋工藝所呈現出來的溫度讓穿上鞋的人們,可以在職場或工作上獲得更多的自信與能量,而這份自信與能量也會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深入了解皮鞋工藝的文化,我想,這就是職場與皮鞋的完美搭配,形成了一個善的循環吧。
林果良品皮底工藝 - 消失的縫線
(上圖為林果良品皮底工藝 - 消失的縫線)
而訪談的最後,我問創辦人林果良品接下來對自己的期待是什麼?
曾:「我們從紳士鞋出發,接下來林果良品不排除從單純的消費行為轉為紳士生活的體驗,比如住宿、皮件用品等等。」
我:「這會不會變成一種風格,林果良品風。」
曾:「可以,這很林果。(笑)」
林果良品臉書粉專
林果良品Instagram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