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12/3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什麼政府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振興三倍券你花了嗎?

上面這則新聞有兩個重點,我幫大家整理與說明:
  1. 業者觀察三倍券流向,仍以民生產業為大宗,一如當初預估只帶來「替代性消費」,超市、量販通路對三倍券最有感,民眾大多購買米、油、衛生紙等。有夜市攤販認為毫無幫助,受益都是百貨商場。
  2. 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邱俊榮表示,政府結算時,把所有透過消費使用的三倍券數字都作為「成績」,但這不完全是「新增消費」。學者會另外進行調查,了解「替代性消費」與「新增消費」的比重,估算三倍券的真正效益。
我認為絕大部分的三倍券應該都轉往消費才對。但我先敘明,我家的三倍券拿去繳補習費了,並非是投入到消費市場。
經濟部中企處副處長蘇文玲表示,數位三倍券有162萬人已經全額使用完畢、拿到回饋金,累計消費額為94億元,平均每人消費5,791元,超過三倍券的3,000元,代表確實出現乘數效應。初步推估已帶動超過1,000億元消費。
業者的實際觀察,民眾的確是三倍券去賣場消費,而且以日常消費居多,看來的確是替代性消費沒錯。
然而,經濟部這樣的說明,我有很大的疑問,所謂的「乘數效應」並不是這樣被定義的。舉例來說,我原本就會花300元,這時候我拿三倍券的200元抵用,不能說300元的消費是被200元的三倍券刺激出來的,列為「乘數效應」,那是倒果為因的謬誤。所以經濟部這樣的說法,代表官員經濟學的認知是有問題的!於是乎,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邱俊榮才認為,政府結算時把所有透過消費使用的三倍券數字都作為「成績」,但這不完全是「新增消費」,講的就是指經濟部的說法有很大的謬誤!
三倍券的實質效益照理說應該是「邊際消費」才對,也就是日常消費以外的消費才算是被「刺激」出來的消費。
三倍券還有個心結就是「心理帳戶」。因為三倍券是透過花費一千元「購買」而來的,即是因為這樣,人民會因為是有償而視為皮包裡的新臺幣,而更加謹慎的使用,於是乎會大部分花在日常的消費,也就是替代性消費,邊際消費極低。
政府已經刻意的把面額降低為200元與500元,愈小額會讓人民花費得愈快,但這部分還是不脫日常的替代性消費。
面額愈小,替代性消費的比率愈高,當然花費的速度愈快,這稱做「面額效應」(Denomination Effect),即使是相同的金額,貨幣單位不同,主觀的貨幣價值也會不同,消費者持有高面額的貨幣時會更加珍惜使用,低面額的貨幣反額更容易花掉。
所以啦,政府印發的三倍券雖然已經考慮到「面額效應」,希望愈快流通愈好,但也因為是小面額,根本上替代了日常消費,實質的邊際消費或許根本不會被刺激出來。換句話說,如果真的要刺激出邊際消費,就要打破日常消費的「心理帳戶」,變成是另一個可供胡亂花費的邊際「心理帳戶」,這時候就是直接給與一大筆現金(或視同現金),面額愈大愈好才能打破「面額效應」的瓶頸,但是呢,流通速度就會減緩,且很容易流向進口商品消費(想一下GDP的結構),乘數效應還是會受到很大的抵減。
為什麼政府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而卻不知道人民的消費總是理性的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