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選擇性接觸理論的學者,發現「情緒」(emotion)會影響我們對資訊的接收、探求、分享。在網路時代,這會變本加厲,強化同溫層(echo chamber)以及陣地戰(trench warfare)。
但,不同的情緒,會造成不同的「選擇性接受」,以及不同的網路行為。決定情緒與反應的,一部分來自我們真實遭遇的危機,一部分來自讀者的個性和預先存在的政治觀點。當我們看到討厭或憎恨的政治人物的新聞時,我們的大腦已經有先入為主的情緒產生,這會決定我們會訊息的接收與反應。
在人類的部落時代,這樣的機制可以保護自己。曾經殺掉你族人的部落,裡面的人我們當然第一時間不去相信。實體世界裡曾經傷害我們群體的人,相遇時沒有把斧頭往他們身上砍就不錯了。但虛擬世界的憤恨,有時並沒有現實的基礎(你很討厭的政治人物,通常你完全不認識他、沒跟他近距離接觸過,而他的支持者可能是你的好朋友)。可是對某些人來說,對政治人物的厭惡,彷彿還大於職場上打擊你的競爭對手。
探索、思考會消耗能量,我們的大腦不喜歡做燒腦的事情(cognitive misers),寧可相信第一時間的情緒反應。在網路時代,這很糟糕,這讓我們容易陷入政治意見的極端化,不同極端的人難以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