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4/2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停止你的討拍行為!I 情緒排毒的注意事項

年關剛過,你是否受夠了要應付親戚、長輩的局面?
我本身是沒有這樣的困擾,倒是在社群媒體看到不少這類的抱怨與發洩,或許有的人能感同身受,但另外一些人則會感到排斥,對!我就是,尤其是在年節時分這種類似經驗重複出現時。
雖說每個人都有言論自由,但類似抱怨、發洩、討拍的情緒言論,對其他人卻是毫無任何價值可言,我以前曾經寫過一篇「停止你的抱怨行為!」是針對抱怨者本身來寫,而這篇就是轉向說明,為何我們不須聽見抱怨發洩的情緒言論。
......
「光是抱怨就能解決問題嗎?」 「人都需要情緒的出口嘛」
我想兩邊的立場都會有人支持,不過先別管那些意見,假設抱怨真能解決問題,那會是如何達成的?以及在過程中有需要其他人當作聽眾嗎?

問題
抱怨文的出現,最直接的就是說明了作者你遇到「麻煩」,但之後別人該怎麼與你互動,全看你如何描述遇到的狀況。
我同意我在這方面的毛*特別多,但是當我把一篇文章描述的狀況了解過後,還需要多次詢問才能了解狀況時,那就是文章沒把問題理清楚,而只有把問題說清楚,無論是尋求建議或是分享經驗,別人才明白該如何回應你。
至於有沒有處理問題的意願?或就只是透過文章來抒發情緒而已,這有不妥嗎?這稍後再說。

然後呢?
說完了故事,可能順便宣洩了情緒,可以就這樣打完收功嗎?根據狀況不同,麻煩可以是解決了沒解決、或是被放置了
解決的麻煩可能是以前被霸凌的經驗,或是終於跨過的心理障礙,作為過來人的經驗分享,也許順便抱怨沒有改變的XX(自行帶入),但只要是有一套存活方式,都能成為後來人的道標。
遇上沒解決的麻煩,通常是帶著問題來求救,或糟一點的帶著麻煩來求問題。網路上好人很多,至少想當好人的人好多,有誠意的求教通常都能得到一些建議,有沒有用再說,至少有明確的需求英雄才有用武之地。
上述兩種通常不會被當作抱怨,或至少不太會散播負面感受,但要是上來發文卻根本無所求,只是訴說著自己的感受與情緒,與其說你遇上了麻煩,倒不如說問題本身已經不是重點,你是來尋求認同與情緒的出口的,這就是不感興趣的人反感的點,到底發了這篇文求什麼用。

認同
人或多或少總是想得到別人的認同,現實中越不得意就越發需要人陪同,而當找到了一個共同點,這種共同性就能療癒且聯繫彼此,但這份共同點是什麼?
共同人性認同強調彼此的共同特質,藉由凸顯同樣的特點,不只是互相連結,更張揚彼此的特質,以同樣的理性思考、價值觀互相吸引;與此相對的共同敵人認同,則是著眼於共同遭遇的困境,不友善的環境、討厭的人事物,這樣吸引到的人,只是增加對目標的厭惡,取暖完世界依舊讓人心寒。

互惠
通常有些意見會說「不想看你就跳過嘛」的這種話,但這就像嘴巴能關上,而耳朵卻不能選擇不聽,眼睛也是。
文章寫出來就是要給別人看的,除非你的文章從頭到尾都放在自己的部落格鎖著,否則就算只是貼在FB個人頁面,只要開放別人就看的到,有人看就代表這篇文章不該是貼出去就完事了。
情緒言論是不能產生互動的,尋求建議或是分享經驗,這些都是一方付出、另一方獲得,只有發洩,別人無法從此帶走任何價值,對於個人確實是成本最低的發洩手段,因為情緒都讓別人吸收了,如果希望藉由發洩言論找到認同,那麼遇上否定的意見也是合理的吧。
*關於描述狀況的文章以前也寫過兩篇 完整敘述的必要我又不是那個意思 I 論誤會的來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