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3/1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01 真實的閱讀理解-《完美小孩》上篇

獻給完美小孩, 特別獻給不同的孩子...... ——艾可菲(Michaël Escoffier)

【書的緣分】
能遇見這本書,是在桃園平鎮的小兔子書坊(兒童文學書店)內看見,我的備課愛店,承蒙店主大管家aka兔媽(兒文所學姊)時常借我書籍、討論教學內容和兒童文學,書店亦有兒童文學相關活動和講座,有興趣的夥伴可以找時間去逛逛。
看見《完美小孩》的第一眼就深深打動我的心,不論是書名,或是那被置放於購物車中,帶著靦腆微笑看著讀者的孩子。畢竟自己小時候就曾以成為「完美小孩」為目標,為了得到大人的關注和喜愛、證明自己是個好孩子,特別特別特別努力呢。 (孩子說:「都跑到購物車上玩了,哪裡完美?」我回應:「所以你覺得他是自己跑上去玩的,還是被放上去的呢?」這就是圖像的閱讀理解能力啊。)
《完美小孩》文 / 艾可菲(Michaël Escoffier)圖 / 馬修莫德(Matthieu Maudet)
《完美小孩》 文 / 艾可菲(Michaël Escoffier) 圖 / 馬修莫德(Matthieu Maudet)

【完美+小孩=完美小孩?】
既然是閱讀理解課,我並沒有讓孩子們一開始就看見繪本(不然很容易從圖像連結故事),而是讓他們從「完美」和「小孩」各自聯想,看能連結、思考、感受到什麼。 「完美」有人想到聰明、強、明星、沒有缺點、全方位、不完美......; 「小孩」有人想到學校、功課、自己、媽媽、考試、老師、難搞......。
藉由這個小活動,孩子們已經為自己的腦袋暖好機後,我突然將白板上的「完美」與「小孩」相連在一起,趁著孩子一臉震驚。我趕緊向孩子提問:「那若是有一本書,書名叫做《完美小孩》,你覺得會是什麼樣的故事呢?」 孩子們此刻當然在腦中已經有千百種故事的組合囉,嘿嘿。
這時我才將謄打下來的繪本文字,發下去讓孩子閱讀。 同時小提醒:繪本的文字節奏很快、情節轉換也快,「言淺意深」是繪本文字最重要的內涵,通常需要搭配想像畫面,才能對文字有更深刻的理解。
《完美小孩》部分內文: 在一個晴朗的美好日子,杜先生、杜太太去「甲」。 乙:「午安,請問需要什麼?」 「嗯……我們想要一個小孩。」 乙:「一個小孩?沒問題,請跟我來!」 乙:「我們有各種款式和尺寸。上面那個是音樂天才……下面這個是數學天才。」 「有沒有最完美的小孩?」 乙:「請稍等,我確認一下庫存,因為完美小孩非常好賣。喔……還有一個,你們真幸運!」

【未知的「甲」和「乙」】
孩子A:「老師~甲、乙是什麼東西啦?」 孩子B:「這也太奇怪了吧,小孩哪有庫存啊!」 煉乳:「就繼續看下去吧!」(最喜歡鞭策激發小孩的想像力了) (大家也可以猜猜看唷!)
結果孩子們回答的「甲」和「乙」真的是超乎我的想像力啊:)
孩子們各種有趣的「甲」和「乙」 孤兒院/老師的答案還令我想到日本知名動漫《約定的夢幻島》
以這本書的文字作為答案來說:「甲」是「超市」;「乙」是「店員」。 但孩子們的答案又有何錯呢? 的確僅以文字來解讀內文的話,就會有這些猜測的可能性,也可以享受猜測的樂趣。我們時常認為閱讀理解是有標準答案的,畢竟我們過往的學習經驗/考試,都告訴我們一定要選其中一個選項作為答案。然而,真實人生的閱讀理解是不斷尋找答案的過程,用自己有限的資源去推測那個可能的答案。不需要太急著給予孩子標準答案,要相信孩子是能夠以自己所能理解的,去找出那個答案的可能性。

【幫文字裝上翅膀】
我們一般認為的閱讀理解,都只有文字上的閱讀理解,卻忽略了圖像/音樂/非語言訊息/色彩/味道...等的閱讀理解能力,甚或這些表達方式互相翻譯的轉譯能力。將文字轉換為圖,或將圖轉換為文字,亦是更高階的閱讀理解/寫作能力的展現。
因此我設計的閱讀理解其中一題的題目是:請你根據本文推測,並簡單畫出這句『乙:「我們有各種款式和尺寸。上面那個是音樂天才……下面這個是數學天才。」』的畫面為何。想當然爾,孩子們依然持續帶給我許多驚喜! (先別急著往下滑,大家一樣可以試試哦!)
孩子們推測的圖
這樣的閱讀理解,不是有趣許多嗎?當然有些題目還是適合以選擇題呈現,但多元的表達方式和沒有標準答案的提問,正是閱讀理解和寫作要訓練的能力之一,也是我所相信的。
中篇會來分享,孩子們是如何詮釋/定義自己認為「完美」的概念。
最後附上作者的的圖,你畫對了嗎?
有孩子提到「倉庫」和「貨架」的概念,非常精確呢!
*作者/繪者延伸閱讀:《醫生你好!》《我不想喝湯》《消失吧!》 *議題延伸閱讀:幾米《我不是完美小孩》

【課程資訊】 初階班(10902週六上午):適合小三~小六, 透過主題式課程,提升孩子對於「閱讀」、「寫作」的興趣與動機, 用閱讀寫作連結「自己」、「他人」與「社會」 (108課綱的核心素養:自主行動、溝通互動與社會參與), 一步步長出屬於孩子自己的樣子。 試上/報名連結:私訊粉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