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學習成長筆記 (薪水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第一次找工作的時候(2007年),我面試上了幾間,其中兩間月薪分別是 45K & 66K。若以金錢考量,肯定是去後者。但我當時選了前者,因為我考量到這是一場職涯發展,而非短期的利益,月薪年薪很重要,但是對第一份工作來說,最重要的是發展性。問問看自己哪種工作內容能夠做出興趣,對於你往後的發展會更好。

現在人可能因為變化快,要一份工作做超級久,已經很難發生。而我自己喜歡嘗試新的主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審視和學習,到市場上去驗證身價。
粗略的薪資走勢圖
工作一: 選擇45K的工作,一待就是六年,過程中經歷過幾次調薪,但其實幅度都不大。過程中發覺內心想要成長和轉換的念頭,找了前輩好好地討論過,若已經佔了一個不錯的缺,不要入寶山空手歸。過了幾年後,還是想要跳脫舒適圈,往外去嘗試更多事務。
心得: 第一份工作超級重要,如果重來的話,我會有不同的規劃。但不論如何,這段期間我的技能術的深度是有的,也算是滿足自己動手開發的慾望。
工作二: 到了新的工作,會被質疑前任工作是否能夠為新公司帶來利潤和成長,待了一年後離職。這段期間薪資沒有增長。過程中考了一些證照當作面試當做一些個人學習的成就 (有些公司會看這些,行動比嘴巴講有用),也有直接第一線面對客戶和需求端,做一些諮詢訪談,對於簡報、商業分析有一些幫助。
心得: 這份工作讓我從工程師轉往分析師,算是技能術橫向擴展
工作三: 到了一間業界稍有名氣的公司,擔任救火的腳色,也重新建立的團隊和流程,順利完成任務後,有獲得調薪和新的技能、職位。此時薪資再次成長,並且收到了跳槽的邀請。
心得: 我與多國文化的同事合作,算是增加了不少見聞,新加坡人做事就是比較精細。
工作四: 因為屁股癢和朋友推薦決定跳槽,加入了新創公司。這過程中,我學到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和想像的不同,老闆也可能不懂得當老闆,募了資就找人成立公司,但對於業務和實務面,給出了錯誤的方向和建議。
心得: 要小心來自中國的老闆或管理層,他們的誠信有待商確。加上之前偶而會從新聞上看到的行事風格,基本上就是受控於人,而且極度不尊重。
工作五: 可能因為有累積到一些善緣透過股東介紹去了一家不錯的公司 ; 其實工作幾年之後,都是靠介紹,人力銀行能幫的忙不多。這時的月薪已經相當高了,也超過了當初算命師跟我說的天花板 15萬 NT / Month.
心得: 薪資高的職位,會預期你的工作態度,與人的應對等。做事情、說話都是根據事實,而非情感。團隊中沒有"我",只有我們。
工作六: 因為太太希望能夠專心開課的關係,她期望我能夠補足他收入的部分,讓她無後顧之憂 ; 這段期間剛好為新工作設下了幾個條件: 薪資不錯、能增廣見聞、上班彈性、外商知名企業...。沒想到Headhunter 當天就幫我找到,兩個月後拿到 Offer (由衷感謝~)
心得: 再次成為救火團隊的一員,跳入一個坑,這次和印度、中國,多個團隊交手,過程蠻有趣的。薪資給得很有誠意,算是大幅增加。
與一些同學朋友們交換心得後發現,大概的 pattern都相同。 薪資的成長伴隨年資&職位,一開始不會太高 ,需要時間讓它發酵; 若一直高頻率轉換工作,會引起別人的質疑。每一份工作都要慎選,你會去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地方,並且在 30~35, 35~40 會有明顯的發展突破。根據觀察,很多人在 3~5年內就會升職,也因為累積的關係,都會往上一直挑戰突破新高度。
另外,談薪水也很重要! 不要當一個傻傻工作的人,不懂市場行情 ; 更不要當一個只會談薪水,卻沒有實質產出的人。
職位轉換,是快速提升薪資最直接的方式,但前提是,你是否能讓對方覺得你準備好了? (根據彼得原理,人總是在不適任的位子上,但請展現你的企圖心) 而自己對於新的挑戰,心態又是如何?
工作職場以來,我習慣自我紀錄工作內容和產出,整理出一份好的 Resume, CV, Portfolio ,且每次都讓面試官驚嘆資料的整理和描述能力。這其中的威力很巨大,一口氣就拉近你和面試官的距離。第一印象就是這樣建立的。資料整理的過程中,若發現進步的速度緩慢,那個訊號就來了。在同一個地方混吃等死,過於輕鬆,不是我的style。
有任何想法建議嗎? 希望這篇對您有幫助
avatar-img
1會員
1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保羅先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Careful ! 養小動物是讓你多了新的家人,也增加更多責任 
新手駕駛都必須面對的困境,有正確的觀念你就不怕了
兩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有人就算想死會,還不得其門而入...
生活從來不會無聊,會無聊的是人。 無聊時,你能夠面對一個人的獨處嗎?
有K前輩: 老闆是很忙的,當員工的有義務適當地跟他說該調整了...
Careful ! 養小動物是讓你多了新的家人,也增加更多責任 
新手駕駛都必須面對的困境,有正確的觀念你就不怕了
兩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有人就算想死會,還不得其門而入...
生活從來不會無聊,會無聊的是人。 無聊時,你能夠面對一個人的獨處嗎?
有K前輩: 老闆是很忙的,當員工的有義務適當地跟他說該調整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追求薪資成長沒有不對,只是有時候薪資並非我們找工作的唯一考量。除了薪資外,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在意的公司文化價值觀、主管風格、團隊氣氛、工作型態與角色、價值認同等事情。透過瞭解我們自己的工作價值驅動力以及內在動機,幫助我們判斷該選擇什麼樣的機會。
Thumbnail
我在入職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夢幻的高薪管理顧問職業、在華人擠破頭都想進的新加坡之後,反而陷入巨大的迷茫感。一直以來我都為著「考到好學校,拿到好工作」努力不懈,卻沒有人回答我「得到好工作之後,接下來呢?」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轉職只是為轉而轉?如何找到方向?除了轉職有無其他可行的方案? 與本文一起探討如何從自我盤點到探索機會,開啟職業發展新視野。
Thumbnail
「你有想過,即使換到新工作,很有可能至少有幾個月的薪水比現在少嗎?」 「對耶!的確很有可能……。」在進行履歷修改之前,一位年資將近 10 年的客戶這麼回答我的問題。 有時候我們真正需要的,也許不是自己一直以為的。
Thumbnail
在職涯中遭遇換工作的難題是常有的情況。這篇文章探討了一位在金融合規領域工作兩年的求職者,所遭遇的來自新加坡的資產管理公司的offer,新工作的優點包括更多感興趣的工作內容和較廣的職業發展前景,但也伴隨著現職年終薪水可能比較少等缺點。作者建議思考未來職涯發展的方向,並慎重做出選擇。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追求薪資成長沒有不對,只是有時候薪資並非我們找工作的唯一考量。除了薪資外,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在意的公司文化價值觀、主管風格、團隊氣氛、工作型態與角色、價值認同等事情。透過瞭解我們自己的工作價值驅動力以及內在動機,幫助我們判斷該選擇什麼樣的機會。
Thumbnail
我在入職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夢幻的高薪管理顧問職業、在華人擠破頭都想進的新加坡之後,反而陷入巨大的迷茫感。一直以來我都為著「考到好學校,拿到好工作」努力不懈,卻沒有人回答我「得到好工作之後,接下來呢?」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轉職只是為轉而轉?如何找到方向?除了轉職有無其他可行的方案? 與本文一起探討如何從自我盤點到探索機會,開啟職業發展新視野。
Thumbnail
「你有想過,即使換到新工作,很有可能至少有幾個月的薪水比現在少嗎?」 「對耶!的確很有可能……。」在進行履歷修改之前,一位年資將近 10 年的客戶這麼回答我的問題。 有時候我們真正需要的,也許不是自己一直以為的。
Thumbnail
在職涯中遭遇換工作的難題是常有的情況。這篇文章探討了一位在金融合規領域工作兩年的求職者,所遭遇的來自新加坡的資產管理公司的offer,新工作的優點包括更多感興趣的工作內容和較廣的職業發展前景,但也伴隨著現職年終薪水可能比較少等缺點。作者建議思考未來職涯發展的方向,並慎重做出選擇。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