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這篇想要給各位一個觀念,不是只有到戰爭開打才有「時序的概念」,所有的計畫,只要跟時間有關都需要。在我們高談台積電超強生產低價晶片前,也得先問問投入了多少時間人力與金錢,才有今天的結果。
上週講的,有人可能會覺得很怪,一般訓練養成等等,怎麼會列到戰略時序上,這是因為所有的事物都是由基礎組成,而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特別容易忽略這點,或以為自己很懂了。
但其實並沒有,學歷越高的往往越不清楚現狀怎樣構成,很容易以為,蓋棟房子要多久、生產個食物要多久,似乎都是既定的。這只有做那行的人才會曉得實情並非如此,故筆者為何常講,我們得要常常問那行的專家,修正自己的認知。
沒有一套走天下數十年不變的,會跟你堅持他十年前的想法,尤其是技術想法一丁點都沒變的,都請小心。
前置準備,都來自基層一項項累積
上一篇稍微提了點,對於怎樣評估一套戰略計畫,前置時間的準備,是來自很多基層的累積,這篇來提實際運作的一些狀況。
例如,高山國今天想要進攻平原國,需花3天抵達。所以,平原國的防禦計畫,會不會寫出一個前提是高山國1天就能抵達的?基本上不會,你說難道不能料敵從寬,非得要制定3天的計畫嗎?
呃,我們不是反對這概念,而是平原國制定防禦計畫時,若已經知道高山軍最快3天才能抵達,沒有道理要求本國要1天完成所有防禦準備。因為動員需要時機,運送裝備到補給站也要時間,把軍隊開到防禦位置駐守也得要時間。如果平原國的金幣淹腳目,那在前線蓋了數萬大軍駐紮的基地,當然是沒差。
但真實世界,很少有國家具有如此雄厚的財力,可以支撐這種防禦計畫。真有這種財力也會先用於擴張,把防禦圈往外推。
那平原國會怎麼做?要先評估很多東西,像是國土遼闊,發布動員令把各地的兵員招集,到各地的兵站集合,最快需要1天。而平原國的東西南北中央五區域,軍隊的跨區移動需要2天,那麼假設前線在西邊,這合理的計畫應該怎麼寫較好呢?
因為高山軍3天才能抵達,所以發現有侵略的跡象時,開始發布動員令直到全軍集結,平原國最快就7天,是無法趕上防守的。所以合理的計畫,不會是全軍集結再說,而是西邊區域的軍隊先前往各防守陣地,並開始搭建各種野戰工事,等其他區域的援軍花上再花2–4天抵達。
簡單說,就是跟平原國的動員速度,軍隊移動速度,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如果平原國平時就有做好徵招演練,跟跨區移動演習,可以確實掌握這個時間,那麼作戰計畫就可以越詳細,不會用天來算,而是以小時為單位。
合理的計畫,必然依照時序制定
換句話說,平原國如果沒那財力,卻有人整天跟你說要料敵從寬,敵人可以出發後半天就攻入國境,要依此制定超前部署的計畫,若他不是白痴,當他是高山國間諜可能錯不了。
實際情況,可能更為複雜,例如高山軍的騎兵部隊1萬,1天半就可以抵達,步兵強行軍也要2天半。那麼平原國就可能會在平時就多花點錢在西邊的防禦上,軍隊的訓練準則,西邊軍團可能著重在對付騎兵,避免第一時間被突破。
筆者的意思是,軍隊的進攻跟防守,都有時序存在,你必須依照這個時序,去制定合理的計畫。而各種需要訂立的時序,總跟你的軍隊編組有關,好比高山軍騎兵1天半後抵達,那麼平原國守軍應該先把反騎兵裝備帶上,而不是什麼都料敵從寬,全部都準備妥當一次搞定,或把國家蓋成鐵桶一樣密不透風。
若我們去看冷兵器時代的各種戰例,常會發現進攻方,到了第幾天攻下哪個城鎮,就放慢速度,或者乾脆後撤不打了。因為他可能發現,這個城鎮的防禦跟事前想的並不一樣,所以很可能敵軍已經預知我軍即將進攻,早有所準備了。
那麼,依照原本的計畫,先攻下A城鎮,再進攻B城市,隨之攻入敵方首都,這個順序就可能出現大麻煩。
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