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倖存者:《滅頂與生還》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詞彙: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背後會填補上怎麼樣的註釋字句,或者那鮮明到不用文字強加著墨,你在腦海中自然就會迸出一幅關於倖存者的圖像。可能衣衫襤褸、虛弱無力,眼神是對於極權納粹的畏懼與仇視,身體上種種疤痕都是人性遺跡、然後輕易被歷史、道德與正義種種大概念淹沒。細想之下,你會明瞭這些形象都脫胎自影視戲劇、展覽講座,或者來自誰的話語形容之中,因為集中營前所未見的歷史創傷太難以接受、太過於誇張與疼痛、也因此它最好被拿來證成人類的恆久特質,是腐敗、是貪婪、是容易趨勢附利的證據;而壯觀宏大敘事的另一面是煽情、誇張,容易被取材挪用到各種載體,追求知識或娛樂都讓倖存者的面貌更加模糊──所以,到底什麼是倖存者?這是普利摩‧李維(Primo Levi)在《滅頂與生還》(I sommersi e i salvati)當中首先要釐清的問題。
《滅頂與生還》/普利摩‧李維(Primo Levi)著/時報文化/倪安宇譯
  自從1945年從奧許維茲─莫諾維茨集中營裡生還之後,李維花費整個餘生去思索這次經驗的意義,為什麼是我?為什麼這個世界會發生這樣的事?其中也包括了自身倖存者的身份,我應該怎麼定義這個標籤?更重要的是,整個世界是以什麼方式理解或要求倖存者?從《如果這是一個人》(Se questo è un uomo)回憶錄般的書寫過往到《休戰》(La Tregua)的脫營後返家過程,他的思考同步於時光緩緩前行,逝世前夕所出版的《滅頂與生還》與其視為總結,更接近於心靈地標,矗立於此,告訴世界我已扛負整座集中營前行到這裡了,而前方仍有路。
  《滅頂與生還》採用主題式的書寫形式,各篇聚焦於關乎集中營的記憶、灰色地帶、溝通等概念,剖析了集中營那些對人殘忍、壓榨以及痛苦經驗對人所造成的身心形變,這包括整個集中營世界中的上下游、特遣隊、護衛隊和身邊的人,更包括書寫者自身。「人的記憶很奇妙,但作為工具並不可靠」,不僅僅是納粹加害者會透過自我欺瞞、變造事實,模糊說謊和真實的心理意義來躲避譴責,受害者亦會以避談創傷、刻意遺忘來逃離那曾經的修羅場。然對應到書寫者李維自身儼然有些矛盾,一如托多洛夫( Tzvetan Todorov,法籍保加利亞裔歷史學家)於序中所言「我們每個人都有為自身利益利用記憶的傾向」:李維的書寫脫胎自實際刻血肉上的經驗,經驗積澱為記憶,我們如何能保證書寫來自於記憶的單向徑路,而非坐實倖存者的記憶對於筆尖指手畫腳?
  換言之,無論是有意或無意,每個人或許都加工過自我記憶,特別是建立於集中營的粗礪經驗,他深知相關記憶有可能在時光之中逐漸湮滅、被過多重述作品混淆錯置,就算是每日回想默記也有可能僵化麻痺,因此其書寫更顯得節制與自省,不濫用倖存者的身分踩在道德高點大聲疾呼正義、要求懲惡,也對抗著那些應該要逃離、應該要反抗的天真刻板印象:我僅僅是個歷史見證者,不會更多,也沒有更少。
  個體被命運拋進集中營,面臨到和外界社會全然不同的運行模式,權力以更加粗暴、無理的方式展現,與人類習慣簡化彼此陣營的敘事不同,那是無法單純分出好壞優劣的〈灰色地帶〉,人們初入集中營時會遭受毆打、羞辱,那些暴力來自於同屬囚犯的管理者,他們擁有多一點點食物或空間的微小特權,然而就是這些微乎其微的特權使讓他們無法放手,讓他們得以離溺斃遠一點。特權是人類始終無法擺脫的傳統,我們始終有「某種程度的控制欲望」,盤根錯節的權力關係構成了集中營主體,無法輕易論斷對錯,而這也是李維想闡述的重點之一,在多次被想像與呈現的集中營裡,人的心理狀態、運行結構和更進一步的責任歸屬從來不是精確分割的黑與白。
 「……『我們』失去了界限,競爭者不再是對立的兩方,也不再有明確的單一邊界,取而代之的是模糊不清的諸多邊界,甚或是每一個個體與個體之間不計其數的邊界。」
  集中營中的個體如單子般存活,溝通因語言上的差異而失靈,無法理解施暴者所下達的指令而遭受更多折磨,失語更帶來思想上的衰弱無依;承受以暴力為唯一目的的無用暴力,人被羞辱、退化到成為牲畜,而牲畜無法擁有一次尊嚴的死亡。〈溝通〉與〈無用的暴力〉兩章中,李維詳實描述了集中營的外部困境,而我們應該要如何理解如今看來非常規、甚至用戲劇性來形容的那些苦難?獵奇式的觀光不可行,人們常用的憐憫同理卻也未必適用,因為對李維而言,集中營內外完完全全是相異的世界,那些外界心理學家建構或臨摹的心理圖樣,沒辦法完整解釋他們經歷特殊傷痕後、內心裡的焦慮和愧疚感。
  〈羞愧〉一章中精細解釋了那些倖存者們複雜的心靈迷宮,為什麼確認脫逃的那一刻心裡全然沒有喜悅,僅有愈加深層的憂慮?為什麼在營中不選擇自殺,反而是出營之後才選擇自我了斷?為什麼明明是何其無辜的受害者,卻仍會感到某種羞愧感?這一切來自於上述所言內與外的道德落差、人與牲畜的差異和時刻存在的自我指控。為什麼是我的永恆疑問不僅只套用在「為什麼是我遭逢厄運」,也可以改寫成「為什麼是我獲救」,兩者同樣難受。
  「我們每個人(我說的是廣義的『我們』,即全人類),都有可能取代別人,竊取他人的人生。那是一個假設,但是讓人備受煎熬……」
  某種程度上,存活者或多或少都因著集中營中其他屍體的庇蔭過活,而那也像是覆蓋在彼此身上、揮之不去的陰影。印象最深刻的羞愧,來自於無神論者李維坦承的一次禱告。當他拿著資料卡走過委員會面前,等待被判定送去毒氣室或者留下來繼續勞動,那時候他感到「需要尋求協助和庇護」,但他隨即察覺這樣的舉動是褻瀆而低劣,「那是一個沒有信仰的人所能做到的最大程度的不敬」。無可諱言,擁有信仰的人似乎比較能抵抗磨難,當詮釋世界的權柄並不握在自己手中,人便不必為了找到那些為什麼而屢次修改生命的模樣,可以挪用現有答案去回答曾發生的痛,但這並不是李維想要的──進集中營之前,他不相信神;集中營之後,他更不相信神,此中的「更」耐人尋味,從此角度觀之,雖然他說同為倖存者的友人讓‧埃默里是和全世界打架的鬥士,但李維自身也非寬恕者,他也做出了對抗,希望人能解釋神無法解釋的惡。
  當《如果這是一個人》被翻譯成德文時,李維意識到這正是自己記錄集中營經驗的核心目的之一,他渴望理解那時候實際進入集中營、或以不看、不聽、不說方式成為加害者共犯的德國人在想什麼?他們看見的、所理解的會是怎麼樣的歷史?值得注意的是他對於德國納粹的審判訴求,比起那些顯而易見的頭號領袖,李維更在乎那些迫於生存進入灰色地帶的囚犯兼管理者,以及在整個屠殺過程中始終緘默的德國群眾。淪於形式的紐倫堡審判之後,他不要求欲將所有罪犯都償命的偏激正義,也非鄉愿認為所有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李維所堅持的是,加害者與受害者始終不同,拒絕以「美學的裝腔作勢」去模糊兩者的邊界,而正義是細膩區分、計量這之中每個人所做過的惡到底有多少,僅此而已。數封來自德國讀者的回應促進了這個過程,在李維看來,有些人仍然為自己的投機辯護,宣稱被希特勒的華麗詞藻給騙了;但也有人對於自己國家造成這樣的災難感到慚愧,試圖彌補傷痕,
  無論何種應答,這都是理解的第一步。
  集中營作為人類標誌性的重要事件,已在各式媒介中重複闡述過千萬次,卻沒有哪一次完美重現當中所有個體的實際感受,自然不可能,也沒必要,李維所做,僅是修補那些縫隙中或溢出或匱乏的經驗,然後再次提醒各個時空狀態下的讀者,歷史不僅是完美複製的袖珍模型,亦非各種宏觀抽象概念的鬥競場,人無法從單一視角鳥瞰全局,必須一步步虛心自省地靠近,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認識。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59內容數
關於文學、歷史、哲學、社科的種種思考,試圖從堆疊的文字中找到需要被思考的問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給個問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憂國〉蘊藏著當時代日本文化的時代基底,普遍認為不可能並存的私慾與大義,在中尉生命最後的動作中融合。三島由紀夫曾認為〈憂國〉是他人生中渴望達到的至福,「然而,可悲的是,這種幸福極致,或許終究只能在紙上實現」,對照他最後的抉擇,那樣的死的確非常甜美。
  包裝成所謂電玩小說,應該是行銷抓準的關鍵字,綜觀全篇除了〈雲蹤〉一篇以電玩為主幹敘述,其餘作品更多像是某種後現代的拼貼,將各類型元素鑲嵌進敘述之中,各色名詞駁雜,像是關乎公路電影的討論、魔獸世界中德魯伊的會心幽默、日本代謝派的建築模型,電玩自然也是當中戲弄的一種擺飾。
艾老用了一個概念來形容我們,無關優劣好壞的價值判斷,無有蓬勃或衰敗的分野,卻也無從用任何附加標準計量或框架。
  托翁沒辦法書寫一個直陳自我信仰破口的非信徒,意謂著許多人也同樣無法難以正視宗教或意識形態對自我的壟斷,他筆下的懷疑是安全的、是應對過的攻訐,因而也就如此,他已經走到了他所認定的遠方。
  文學在崩壞世代的存在意義是什麼?大概是個問出口就已猜想到答案的問題,回答若非過分羞赧自卑,便是有之乎也者的華麗膨脹感。
「唯有把各個學科的故事整合成一個質感細膩的敘事,才能薈萃出精妙的認識」
 〈憂國〉蘊藏著當時代日本文化的時代基底,普遍認為不可能並存的私慾與大義,在中尉生命最後的動作中融合。三島由紀夫曾認為〈憂國〉是他人生中渴望達到的至福,「然而,可悲的是,這種幸福極致,或許終究只能在紙上實現」,對照他最後的抉擇,那樣的死的確非常甜美。
  包裝成所謂電玩小說,應該是行銷抓準的關鍵字,綜觀全篇除了〈雲蹤〉一篇以電玩為主幹敘述,其餘作品更多像是某種後現代的拼貼,將各類型元素鑲嵌進敘述之中,各色名詞駁雜,像是關乎公路電影的討論、魔獸世界中德魯伊的會心幽默、日本代謝派的建築模型,電玩自然也是當中戲弄的一種擺飾。
艾老用了一個概念來形容我們,無關優劣好壞的價值判斷,無有蓬勃或衰敗的分野,卻也無從用任何附加標準計量或框架。
  托翁沒辦法書寫一個直陳自我信仰破口的非信徒,意謂著許多人也同樣無法難以正視宗教或意識形態對自我的壟斷,他筆下的懷疑是安全的、是應對過的攻訐,因而也就如此,他已經走到了他所認定的遠方。
  文學在崩壞世代的存在意義是什麼?大概是個問出口就已猜想到答案的問題,回答若非過分羞赧自卑,便是有之乎也者的華麗膨脹感。
「唯有把各個學科的故事整合成一個質感細膩的敘事,才能薈萃出精妙的認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我們不只是「找到佚失的計畫」將它撿起來做,而是當我們看見人的歷史、身體的歷史與物質的歷史時,我們發現我們處於的是受壓迫者的歷史。在神學世俗化的過程中,受壓迫者從猶太人、古代奴隸擴展或轉化為了無產階級。但敵人一直還在,人始終在受苦,所以馬克思主義者高喊解放、所以班雅明必須認真考慮救贖問題。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Thumbnail
改編自真人真事,以二戰後的西伯利亞戰俘營為背景,一段關於二戰戰俘的故事。 1945年8月,大日本帝國戰敗。 滯留於滿洲國的日本軍遭蘇聯軍流放至千里之外的西伯利亞,被迫關在收容所中進行勞動改造,學習共產主義,在惡劣的環境下,大多數人逐漸失去求生意志,更有不少人因不堪負荷,失去性命。
Thumbnail
李維:「當眾排便都是一種巨大的痛苦──這是文明並未為我們準備的創傷,在人類尊嚴上的深深傷口,一種下流而不祥的挑釁,同時也是蓄意而不必要的兇殘體現。」──《草莓與灰燼》〈牲口列車〉,263 頁。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是由曾在集中營存活下來的弗蘭克所著,書中記錄了在集中營遭遇的非人經歷,並創建了「意義治療學」這個新領域。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 尋找生活方向的人:對於那些感到迷茫、不知道該往哪裡走的人 2. 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如果你對心理學有興趣,《活出意義來》會給你帶來大量的啟發。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作者是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維克多·弗蘭克,他在此書分享自己在納粹集中營的經歷;並分析集中營倖存者的心理特徵。 整本書以敘事性的方式講述作者在集中營看到的故事,讓讀者透過這些故事及心理分析的內容去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   書中一段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曾經在二戰納粹集中營中,經歷了如同地獄般的生活,但是在那極度惡劣的環境中,他因為心裡強大而活下來 這本書是他在倖存後的回憶,第一部分書寫在集中營中的經歷和想法;第二部分則是談到意義療法 以下列出書中部分的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近期,閱讀了一本與二戰時期集中營有關的書籍–《活出意義來》。以心理層面去探討那些非人道的遭遇,我很喜歡其中作者下的註解,大意大致為:他們能剝奪我們外在的自由,但卻無法奪去我們內在的自由。以此核心概念出發,也與電影《依然相信》欲表達的理念有所關聯;我們無法逃避命運拋來的苦難,但我們能夠抉擇如何面對,只
Thumbnail
本來決定讀小說好好放鬆心情,結果月中買下這本書就按捺不住翻開。光從書名可見,這本書與輕鬆愉快絕緣。吁~就讓我的腦袋繼續喝苦茶吧! 此書的作者 — 普利摩·李維是尤太裔的意大利人。青年時期參與反法西斯游擊隊的行動之際,不幸被民兵逮捕。 為免遭到槍決,他只好承認自己是尤太人,以換取送往集中營的機會。
  我們不只是「找到佚失的計畫」將它撿起來做,而是當我們看見人的歷史、身體的歷史與物質的歷史時,我們發現我們處於的是受壓迫者的歷史。在神學世俗化的過程中,受壓迫者從猶太人、古代奴隸擴展或轉化為了無產階級。但敵人一直還在,人始終在受苦,所以馬克思主義者高喊解放、所以班雅明必須認真考慮救贖問題。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Thumbnail
改編自真人真事,以二戰後的西伯利亞戰俘營為背景,一段關於二戰戰俘的故事。 1945年8月,大日本帝國戰敗。 滯留於滿洲國的日本軍遭蘇聯軍流放至千里之外的西伯利亞,被迫關在收容所中進行勞動改造,學習共產主義,在惡劣的環境下,大多數人逐漸失去求生意志,更有不少人因不堪負荷,失去性命。
Thumbnail
李維:「當眾排便都是一種巨大的痛苦──這是文明並未為我們準備的創傷,在人類尊嚴上的深深傷口,一種下流而不祥的挑釁,同時也是蓄意而不必要的兇殘體現。」──《草莓與灰燼》〈牲口列車〉,263 頁。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是由曾在集中營存活下來的弗蘭克所著,書中記錄了在集中營遭遇的非人經歷,並創建了「意義治療學」這個新領域。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 尋找生活方向的人:對於那些感到迷茫、不知道該往哪裡走的人 2. 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如果你對心理學有興趣,《活出意義來》會給你帶來大量的啟發。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作者是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維克多·弗蘭克,他在此書分享自己在納粹集中營的經歷;並分析集中營倖存者的心理特徵。 整本書以敘事性的方式講述作者在集中營看到的故事,讓讀者透過這些故事及心理分析的內容去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   書中一段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曾經在二戰納粹集中營中,經歷了如同地獄般的生活,但是在那極度惡劣的環境中,他因為心裡強大而活下來 這本書是他在倖存後的回憶,第一部分書寫在集中營中的經歷和想法;第二部分則是談到意義療法 以下列出書中部分的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近期,閱讀了一本與二戰時期集中營有關的書籍–《活出意義來》。以心理層面去探討那些非人道的遭遇,我很喜歡其中作者下的註解,大意大致為:他們能剝奪我們外在的自由,但卻無法奪去我們內在的自由。以此核心概念出發,也與電影《依然相信》欲表達的理念有所關聯;我們無法逃避命運拋來的苦難,但我們能夠抉擇如何面對,只
Thumbnail
本來決定讀小說好好放鬆心情,結果月中買下這本書就按捺不住翻開。光從書名可見,這本書與輕鬆愉快絕緣。吁~就讓我的腦袋繼續喝苦茶吧! 此書的作者 — 普利摩·李維是尤太裔的意大利人。青年時期參與反法西斯游擊隊的行動之際,不幸被民兵逮捕。 為免遭到槍決,他只好承認自己是尤太人,以換取送往集中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