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7|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如果要帶一箱書出走—《貝加爾湖隱居札記》的隱世書單

台東有人在家民宿的書櫃/二零一九年/崎路
台東有人在家民宿的書櫃/二零一九年/崎路
Quand on se méfie de la pauvreté de sa vie intérieure, il faut emporter de bons livres.
  若我們害怕內心匱乏,那就帶一些書。   所以席爾凡.戴松(Sylvain Tesson)前往西伯利亞森林裡隱居半年之前,他擬出了一張書單,帶了一大箱的書前往貝加爾湖。他仔細解釋了他選書時的考量:
  若是以為隱居就是能用力讀艱澀的書,那就大錯特錯了。   旅行時不要帶與目的地相關的書。
  於是他帶了充滿幻想的書、哀傷的書、感性的書、冷酷的書(三島由紀夫)。帶一些與森林生活有關的書,比如森林裡的傳奇故事(魯賓遜漂流記)、道德(奧爾多‧李奧帕德以及梭羅)、哲學與詩(尼采、叔本華、斯多葛主義Stoïciens),偶爾需要放鬆,需要一些刺激的冒險或犯罪推理小說。最後,幾本鳥類、植物、昆蟲圖鑑,好認識接下來的新朋友。
  他的書單(中文部分參考中文版貝加爾湖隱居札記之翻譯)如後,算一算總共有六十七本書。裡面有許多看起來十分吸引人,在這本隱居扎記內也時不時引用討論。但有些書真的滿出乎意料,比如說我一直無法想像用法文讀老子道德經。戴森後來在雪豹那本書裡就引用了道德經,可能就是這時候讀到的東西吧。無論如何,我們看到了戴森靠哪些書陪他度過在冰雪裡遺世獨立的六個月。艱澀哲學書、野外冒險故事、許多越來越被推崇的自然文學、有些也許根本沒有其他譯本的法文書籍。
《地獄提道》Quai des enfers/Ingrid Astier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D.H.勞倫斯 《致死之病:關於造就和覺醒的基督教心理學闡述》/齊克果 《雪中的足跡》/艾利克 羅姆Érik l’Homme 《行腳舞台劇》/Philippe Fenwick 《艾格菲亞的後續消息》/Vassili Peskov 《印地安溪流紀實》/Pete Fromm 《醉心於上帝的人類》/Jacques Lacarrière 《禮拜五》/Michel Tournier 《淡紫色計程車》Un taxi mauve/Michel Déon 《閨房裡的哲學》/薩德侯爵Sade 《吉爾》Gilles/Drieu la Rochelle 《魯賓遜漂流記》/笛福 《冷血》/楚門.卡波堤 《在小木屋住一年》/歐拉夫.康鐸Olaf Candau 《婚禮》/卡謬 《墮落》/卡謬 《自己當島主》/湯姆尼爾Tom Neale 《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盧梭 《我的一生》/卡薩諾瓦 《世界之歌》/尚.紀沃諾 《富凱傳》/保羅.莫朗 《札記》/亨利.蒙特朗Montherlant 《七十而褪,第一部》/恩斯特.榮格 《叛逆論》/恩斯特·榮格 《戈耳迪厄斯之結》/恩斯特.榮格 《取向、毒藥和酒醉》/恩斯特.榮格 《非洲遊戲》/恩斯特.榮格 《惡之華》/波特萊爾 《郵差總按兩次鈴》/詹姆士.凱因 《詩人》/麥可·康納利 《血染月亮》/詹姆士.艾洛伊 《伊娃》/詹姆士.哈德利.蔡斯 《斯多葛主義哲學家》 《紅色收穫》/達許.漢密特 Dashiell Hammett 《物性論》De la nature/盧克萊修Lucrèce 《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默西亞.埃里亞德 《意志和表象的世界》Le Monde...,/叔本華 《颱風》/康拉德 《頌歌》/謝閣蘭 《宏瑟傳》Vie de Rancé/夏多布里昂 Chateaubriand 《道德經》/老子 《瑪利八德哀歌》/歌德 《短篇全集》/海明威 《瞧,這個人》/尼采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尼采 《偶像的黃昏》/尼采 《星宿、雪與火》/約翰.海因斯 《最後疆界之人》/灰鴞 《論獨居小屋》/安東.馬賽爾 《在世界的中心》/布萊斯.桑德拉爾 《草葉集》/惠特曼 《沙郡年紀》/奧爾多.李奧帕德 《苦煉》/瑪格麗特.尤瑟娜 《天方夜譚》 《仲夏夜之夢》/莎士比亞 《溫莎的風流婦人》/莎士比亞 《第十二夜》/莎士比亞 《圓桌故事》/克雷添.特洛伊 《美國黑盒》/莫里斯.丹特克 《美國殺人魔》/布列特.伊斯頓.艾利斯 《湖濱散記》/梭羅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米蘭.昆德拉 《金閣寺》/三島由紀夫 《我答應》/羅曼.加里 《遠離非洲》/凱倫.白列森 《冒險家》/喬瑟.喬凡尼
  那你呢?如果要帶一箱書出走,你會選擇哪些書呢?
  其實這樣的經驗應該每個人都有過。帶本書在通車路上讀、三天小旅行背包裡塞幾本書、出國搭飛機漫長十幾個小時更是得先準備好...愛書人總是會想要帶上一本書,但到底要帶上什麼書才適合?戴森是時間拉長了,把書箱也放大了,六個月這麼長的時間軸內,沒有人、沒有其他資訊管道,只剩書本能回應我們心靈的空虛。會需要什麼呢?會需要找到苦思不解的答案、需要紓解喜怒哀樂、需要學習新的知識、或甚至只是轉移注意力隨便什麼東西。還可能需要什麼呢?
  上一次認真打包書是為了要出國讀書一年。出國前已預期會十分想念中文字,而且中文書絕對不是在國外能輕易找到的,因此一定要帶幾本書(儘管明明往常一年也看不到幾本書,這時候卻突然覺得十分重要)。怕忘記中文能夠多鮮豔,因此帶上了甘耀明的《殺鬼》。會需要家鄉,因此帶上了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如果需要暫時忘記自己身在異國受苦受難,就靠《熊與夜鶯》。會想念台灣的山,因此帶上了劉宸君的《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出國後請託朋友又帶來了黃麗群的《我與狸奴不出門》以及江鵝的《俗女養成記》,有兩位大姐姐的文字陪我面對這個世界多少無奈牢騷或歡欣大笑,多少令人欣慰。朋友特地遠洋寄過來的《植物獵人的茶道之旅》,在逛過歐洲的植物園後看一個英國人如何追尋中國的植物。
  如果真有一天我要隱居,要帶哪些書呢?得要能帶我離開現地、彌補想念;讓人大笑又要分擔悲傷。靠書本提醒自己世界有多寬廣美好,也靠它梳理生命中的一切。好好讀一讀世界經典名著似乎是個好主意,或者找找世界各洲各洋不同的故事。
  但必須是看得懂的書。哲學家們可能就先緩緩吧。
參考書目: 《Dans les forêts de Sibérie》. Sylvain Tesson. folio 5586, 2013. 《貝加爾湖隱居札記》。席爾凡.戴松著,梁若瑜譯。木馬文化出版。2020年六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