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職人觀點】問題解決能力的養成邏輯:理解、分解、再構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問題解決的能力如何養成?
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理解、分解、再構築。
首先,理解問題的脈絡,釐清現況、影響關係人與設定合理的目標。
這裡會用到背景知識、資訊彙整與目標管理的能力;隨著工作經歷的累積,前兩項能力大多會自然養成到基本程度,想要精進就需要刻意學習與練習。
而目標管理的難度,在於關係人對於合理目標的共識,特別是自己對這件事沒有決定權時,在目標設定上也增加了難度。當我們對現況與目標都有清晰的定義與定位之後,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問題的定義範疇。
其次,分解問題的規模與類型,找出最重要的問題先處理、簡單易執行的先解決,化整為零、持續往目標推進。
這裡會使用到的,除了背景知識與資訊彙整之外,還有敏捷思維、邏輯樹或決策樹與影響分析的能力。提升分解問題的速度與品質,關鍵在於切下去的第一刀,也就是能否找到好的切入點。讓你可以像庖丁解牛一樣,許多問題往往在這個步驟就迎刃而解。
最後,重新構築這些分解後的各類大小問題。
能處理的就轉化為明確目標的課題;不能或不好處理的就管理它,使問題帶來的影響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或是轉嫁到其他地方。
這裡會使用到的是課題思考、數據分析與專案管理、賽局等能力,當然背景知識與資訊彙整也需要。對了,你可能還需要商業思維,當問題不能解決時,重新看待這些問題;或者不僅僅是解決問題而已,還能同時創造出新的機會,化危機為轉機。
哇!要解決問題必須學會這麼多能力?那我不會這些不也過得好好的?

你會面對的難題,取決於問題解決能力的程度

說來弔詭,問題其實充斥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但我們不見得會認為那是問題,或者說是「自己」的問題,除非感受到「目標」與「現況」之間的「差異」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沒有設定目標,就沒有問題;不了解現況,也不覺得有問題。而差異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我們會習慣問題。比方說,日子還過得下去就不是問題,可能是因為沒有設定期望的生活水準是什麼樣的目標?可能是沒想過生活的現況是什麼模樣?也可能是月光族,生活剛好還過得去,雖然不滿意但落差不至於活不下去。
但是只要我們正視現況與目標,問題自然就會浮現在我們眼前。
嗯,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問題,並不需要複雜的能力就能處理。至於複雜難處理的問題,多數人只是持續承受著問題所帶來的影響、接受現況,所以不再是問題。
而工作上的許多問題也因為分工機制,讓每一個人扮演好各自的任務;同時透過機器自動化來簡化與處理規律性、可定義的問題。如果你不具備解決複雜困難的問題,也不會被指派去處理,所以多數人也不會覺得有解決問題能力不足的問題。
只不過隨著技術提升,困難且複雜的問題越來越多;或是環境驟變,出現了許多新問題來不及反應。這時候我們就會感受到問題解決能力的不足,比方說這一波疫情帶來的各種衝擊,包括經濟、政治、科技與職涯上都出現了過去不曾認真思考與解決的問題。

跨域的綜合能力,是提昇問題解決能力的飛輪

為什麼有些人在解決問題時,總是有獨到的見解、或是迅速地做出反應。
我想,是因為跨域的綜合能力,而這也是影響問題解決能力的一項重要因素。因為在一個領域的複雜問題,我們可能在另一個領域找到簡單的解決方案;這在我過往的經驗中也一再獲得印證。
但是,養成路徑應該是怎麼樣的?
通常我們可以從「看到的」案例來歸納出路徑,但這也只歸納。無法證實其關連性,更別說有因果性了;希望從某些人身上探究成功的秘訣,很有可能犯了倖存者偏誤而不自覺。
我認為不論是哪一條路徑,要抵達頂尖領域都不容易,因為要面對的是各式各樣的競爭者,他們才不會管你選的是哪一條路徑咧。
在現實中比拼的,就是所有能力、資源的綜合演繹。我們可能沒辦法選擇起始點,但可以決定朝向哪一個方向前進,路可以是自己走出來的。
沒辦法,為了生存。

跨域綜合能力養成的兩個建議

就我的經驗可以分享兩點,做為跨域綜合能力的養成建議。
首先,思維比技術重要。
思維可以累積、遷移,但技術淘汰的很快;在任何一個領域,盡可能地把思維本質摸到透徹。
當你轉換領域時,那是你唯一可以帶走的東西;至於技術,只要不在那個領域中,你會發現落後的比你想像的還快,尤其是在新興科技領域。
其次,對資源設限、對自己不設限。
所有的創新,往往是在極惡劣的條件限制下出現的。不要只想著如果有資源、有能力,我可以做到怎樣的局面;而是想著如果要抵達一個目標,我還欠缺什麼?有沒有機會補足?如果不行,能不能用其他方式交換、購買或取得?
現在所有習以為常、理所當然的事情,在從前都可能是令人不敢想像的。認清自己,選擇人多的地方、或是人少的地方,都是一種選擇,端看自己在哪個地方更感到舒適、更能發揮優勢?
沒辦法,為了生存!

劉奕酉|知識型自雇者、暢銷書作者、企業培訓顧問
擅長邏輯思考、數據分析、策略規劃、資訊視覺化與商務簡報,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職場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大型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不只給你知識,更給你贏得職場賽局的本事。 分享書選閱讀、全息圖解、職人觀點與萃取技術,讓你在知識變現的時代,獲得學習成長與高效產出的養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付出與回報或許有關聯性,但沒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存在因果性。​很多人覺得,努力與付出,應該與回報成正比。做得越多,就應該得到多一些的回報,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至少我也付出了疲勞。​ ​ 老實說,沒人在意你的疲勞。​
一直都有閱讀與學習的輸入習慣,到近兩年才開始刻意培養寫作的輸出能力,歸納了我在輸出上的一些觀察與省思,希望對於在輸出上遇到阻礙或是期望持續精進的內容產出者,能有參考與交流的價值。
你有在看TED的習慣嗎? 我有,不過近幾年看得少了。在TED上有不少的經典演說,除了知識內容的學習之外,對於溝通、演說或上台簡報都有相當價值的幫助。有十部相關的TED演說,我建議你可以收錄起來看看。
如何創造價值?如何讓價值被人看見? ​無論是職場工作者、還是自雇者,都必須面對的問題。沒有解決這些問題,就想著變現價值,不是不可能,只不過那叫詐騙。​有個「無有優廉跑」的概念雖然老掉牙、但充滿智慧,端看你如何理解與運用它。​ 這篇文章中,我會告訴你如何用商業思維,重新理解這個無有優廉跑的概念。
你是否覺得與人溝通是一件痛苦的事?每一次簡報都苦惱到底該說什麼?花了大把時間準備、蒐集了大量的資料,自信滿滿的上台去報告,卻總是叫好不叫座,看著台下面無表情、反應平平,只得到一句「辛苦了!」 或許你該重新思考一下你的溝通方式了。
你寫過履歷嗎?如果有人告訴你,自己寫履歷的經驗很豐富,不知道你會怎麼想? 雖然我準備履歷的經驗不多,但我做過非常多的提案、也面試過上百位的面試者,直到現在我也固定在大學內提供職涯輔導的服務;所以,我很清楚從檢視履歷的觀點,希望看到的是什麼?不想看到的又是什麼?
付出與回報或許有關聯性,但沒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存在因果性。​很多人覺得,努力與付出,應該與回報成正比。做得越多,就應該得到多一些的回報,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至少我也付出了疲勞。​ ​ 老實說,沒人在意你的疲勞。​
一直都有閱讀與學習的輸入習慣,到近兩年才開始刻意培養寫作的輸出能力,歸納了我在輸出上的一些觀察與省思,希望對於在輸出上遇到阻礙或是期望持續精進的內容產出者,能有參考與交流的價值。
你有在看TED的習慣嗎? 我有,不過近幾年看得少了。在TED上有不少的經典演說,除了知識內容的學習之外,對於溝通、演說或上台簡報都有相當價值的幫助。有十部相關的TED演說,我建議你可以收錄起來看看。
如何創造價值?如何讓價值被人看見? ​無論是職場工作者、還是自雇者,都必須面對的問題。沒有解決這些問題,就想著變現價值,不是不可能,只不過那叫詐騙。​有個「無有優廉跑」的概念雖然老掉牙、但充滿智慧,端看你如何理解與運用它。​ 這篇文章中,我會告訴你如何用商業思維,重新理解這個無有優廉跑的概念。
你是否覺得與人溝通是一件痛苦的事?每一次簡報都苦惱到底該說什麼?花了大把時間準備、蒐集了大量的資料,自信滿滿的上台去報告,卻總是叫好不叫座,看著台下面無表情、反應平平,只得到一句「辛苦了!」 或許你該重新思考一下你的溝通方式了。
你寫過履歷嗎?如果有人告訴你,自己寫履歷的經驗很豐富,不知道你會怎麼想? 雖然我準備履歷的經驗不多,但我做過非常多的提案、也面試過上百位的面試者,直到現在我也固定在大學內提供職涯輔導的服務;所以,我很清楚從檢視履歷的觀點,希望看到的是什麼?不想看到的又是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需要探索每個念頭,找出隱藏的阻礙。 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面對」。 面對問題比單純追求能力更簡單。 當我們選擇直視問題並尋找方法,理解問題的根源就變得至關重要。 因為真正的解決,不僅處理眼前的困難,還能消除後續的隱患,讓人無後顧之憂。 如果只是追求能力,看似解決了問題,但實際上,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會在遇到需要執行的事情,例如規劃任務、決定行程的時候直接動手進行,直接動手不能說錯,但是會容易失去方向,只知道要做這件事,但是如果不知道為何而做,或如何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這就有賴於不停地提問,先把問題列出來,用問題導向的方式完成任務,不論是問自己或問屬下,把所提的問題都能回答出來,才能在一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在分享高效率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確定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階段,有7個關鍵步驟:找出問題之王、找出關係人、分析問題的現況、明確目標、明確差距與代價、制定方案和行動計劃。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會遇到熟悉的問題,那些我們曾經解決過的難題。面對這些問題,腦海中最先浮現的往往是那些已被證明有效的「正確答案」。然而,這些答案也可能成為我們創新思維的障礙。 當我們一再依賴過去的經驗和解決方案時,我們的思維便被固化在一個狹隘的框架內。這種成見會限制我們的創造力,讓我們
Thumbnail
如果讀完大學還是只知道處理問題的話,低薪的威脅就在眼前了。
Thumbnail
《解決問題的人》這本書是丹尼·沃謝教授所寫,通過豐富的經營案例和不同背景、不同年齡的創業故事,展示了創業的多種可能性和實踐經驗。這本書強調,解決問題不是什麼神秘天賦,而是一種學得會的技巧,這樣的創業思維,也可以應用到日常生活裡,就能在創業和生活中做得更好,甚至實現夢想。
Thumbnail
陷入對問題之中 當我們面對挑戰和困難時,常常會陷入對問題的強調之中。我們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問題的分析、討論和訴苦上,而忽略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心態往往使得問題看起來更加龐大、更加棘手,而我們的信心也逐漸被侵蝕。然而,當我們轉變思維,專注於解決問題時,我們就會發現,原本看似無解的難
Thumbnail
解決問題的藝術:從問題的多面向到解決的巧妙之道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深入問題的本質。"一個問題研究到精深,就能出師"。 當我們面對一個問題時,往往會急於尋找解決之道,但這並非有效的方式。問題是多面向的,它們存在著無數的可能性,而我們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就像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而忽略了浸沒在水中的巨大
Thumbnail
「問題分析與解決」是經典不敗的職場暢銷課程 但仔細想想有時候「別去解決別人的問題」說不定比解決問題 還要難!
Thumbnail
許一個可以幫助願望達標的能力,提早美夢成真 最近看到大家因為新的年度,紛紛許下新年新希望,願望始終如一的我,許著萬年不變的健康快樂、永遠不嫌少的財富,還有個很大愛的國泰民安。 不過每當朝著願望的路上邁進,問題總是一個又一個接踵而來,我甚至都覺得也許先擁有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能還比較容易幫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需要探索每個念頭,找出隱藏的阻礙。 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面對」。 面對問題比單純追求能力更簡單。 當我們選擇直視問題並尋找方法,理解問題的根源就變得至關重要。 因為真正的解決,不僅處理眼前的困難,還能消除後續的隱患,讓人無後顧之憂。 如果只是追求能力,看似解決了問題,但實際上,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會在遇到需要執行的事情,例如規劃任務、決定行程的時候直接動手進行,直接動手不能說錯,但是會容易失去方向,只知道要做這件事,但是如果不知道為何而做,或如何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這就有賴於不停地提問,先把問題列出來,用問題導向的方式完成任務,不論是問自己或問屬下,把所提的問題都能回答出來,才能在一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在分享高效率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確定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階段,有7個關鍵步驟:找出問題之王、找出關係人、分析問題的現況、明確目標、明確差距與代價、制定方案和行動計劃。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會遇到熟悉的問題,那些我們曾經解決過的難題。面對這些問題,腦海中最先浮現的往往是那些已被證明有效的「正確答案」。然而,這些答案也可能成為我們創新思維的障礙。 當我們一再依賴過去的經驗和解決方案時,我們的思維便被固化在一個狹隘的框架內。這種成見會限制我們的創造力,讓我們
Thumbnail
如果讀完大學還是只知道處理問題的話,低薪的威脅就在眼前了。
Thumbnail
《解決問題的人》這本書是丹尼·沃謝教授所寫,通過豐富的經營案例和不同背景、不同年齡的創業故事,展示了創業的多種可能性和實踐經驗。這本書強調,解決問題不是什麼神秘天賦,而是一種學得會的技巧,這樣的創業思維,也可以應用到日常生活裡,就能在創業和生活中做得更好,甚至實現夢想。
Thumbnail
陷入對問題之中 當我們面對挑戰和困難時,常常會陷入對問題的強調之中。我們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問題的分析、討論和訴苦上,而忽略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心態往往使得問題看起來更加龐大、更加棘手,而我們的信心也逐漸被侵蝕。然而,當我們轉變思維,專注於解決問題時,我們就會發現,原本看似無解的難
Thumbnail
解決問題的藝術:從問題的多面向到解決的巧妙之道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深入問題的本質。"一個問題研究到精深,就能出師"。 當我們面對一個問題時,往往會急於尋找解決之道,但這並非有效的方式。問題是多面向的,它們存在著無數的可能性,而我們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就像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而忽略了浸沒在水中的巨大
Thumbnail
「問題分析與解決」是經典不敗的職場暢銷課程 但仔細想想有時候「別去解決別人的問題」說不定比解決問題 還要難!
Thumbnail
許一個可以幫助願望達標的能力,提早美夢成真 最近看到大家因為新的年度,紛紛許下新年新希望,願望始終如一的我,許著萬年不變的健康快樂、永遠不嫌少的財富,還有個很大愛的國泰民安。 不過每當朝著願望的路上邁進,問題總是一個又一個接踵而來,我甚至都覺得也許先擁有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能還比較容易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