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2|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拾光點滴】如何拿捏「親密關係的界限」,才是對你我最溫柔的平衡?

「厭食症,焦慮症,加上前段感情完全毀滅了我身為人該有的尊重。」安安寫道。
「從前年我升上大學開始,有著飲食上的強迫症和厭食症,整個症狀在去年4月爆發,我就休學了。那時我是厭食暴食重複輪迴。當時的男友(他是聽障)表面上一直在支持著我,督促我吃飯等等。像是我們互相扶持,我幫著他翻譯手語跟生活上各種事,而我像是精神上要攙著他走路。但他在親密關係上一直控制著我,說我不該反對他的任何親密需求,去年5月份我拿了一個孩子。這時候大概像是已經到谷底,不能再下去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焦慮症那樣掛在懸崖上的恐懼之後隨之消失了。
其實這件事經歷的非常快,我該有的情緒好像都被快轉了,其實什麼都沒感覺到,只是儘速處理。而前任真正抹煞我的靈魂的事,是在這之後他並沒有把這當成一回事。
去年7月我身體調養好一點後就開始拼命工作,讓自己有掌控回生活的感覺。直到今年初我開始看很多心理學的書,3月開始諮商,之後飲食失控的狀況才減少。開始諮商後我也意識到我躲避情緒了多少年,從高中開始我變的孤僻,跟聽障人士交往一整年間我的人際也同時被按了靜音。同學說我講話像在打水漂,諮商師說我同時也是這麼對自己,不讓食物進入身體,不讓別人進入我的靈魂。
我還在諮商中,諮商每次給我的效果都很微妙,有時候異常平靜,有時候會讓我痛到失能,連上班都會崩潰那種(講到這雖然離題了,但我的狀況不太是怎麼處理情緒,而是怎麼感覺到情緒都忘記了),上班崩潰那次後的諮商我得到一個「沒關係」。那之後,我就冷靜了,因為我發覺我真的很渴望,自己身邊的人就算看見我這樣失控不堪,或是起什麼衝突,還是有人告訴我沒關係。就像《你不需要治療,只需說出口》這本書,作者的朋友瑪妮告訴作者:你知道我能生你的氣但仍然愛你。
我當過一面銅牆,誰的情緒都影響不了我,我也不想影響任何人,在我學習去感知情緒後,有時候反而像大火燎原一樣,告訴著自己學著傷害別人沒關係,但傷害到別人真的沒關係嗎?
我對於諮商的目標,希望有天也能像座湖,能蕩漾,也能止如鏡。」
-------------------------------------------------------------------------------------
親愛的安安你好,我感受到你們的關係極其親密,卻也變得不能沒有對方,即便關係開始造成傷害。
親密的關係未必代表有益,尤其是對方的狀態不佳,而我們維持同樣的親密。但這並非在說當伴侶陷落時,我們就要置身事外,這又太過疏離了。理想的狀況是,我們能夠提供扶持,而伴侶也能夠給予適當的回饋。但真的需要保持距離時,我們能夠稍微退後,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不會一起被拖下去。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經常會被認定為一種背叛,也會讓我們有罪惡感。因此,拿捏親密距離的平衡,不論是一同在苦難中翻滾,或是在必要時真的需要離開,都是每一段關係都在重新學習和調整的。
而在文字中,我感受到你非常需要一個人的空間,但同時,也很孤單。
這並不矛盾,想要有人在身邊是一種陪伴感,需要獨處是一種自在感,而銜接陪伴感與自在感的,正是我們對人的信任感。倘若身旁的人並沒辦法讓我們信任,那還是不要有人,自己才會感到安全。比起隨便找個人相處,但再次被傷害,寧可一個人孤單。
孤單讓我們遠離世界,把每個人變成一座孤島。因為一接觸到人就會被影響。尤其是情緒敏感的人,一接觸到外界,內心就是驚滔駭浪。不得已,只好在島上再建立自己的城堡,像是監牢的城堡,用厚厚的城牆圍住自己。但也真的沒有人能進來了。雖然偶爾會抱怨沒人關心,但內心知道,自己不敢再承受任何他人的話語,只要一想到有可能形成傷害,我們會再去城牆上架滿鐵絲網,草叢中推放荊棘,然後回到城堡,把自己縮進最安全的小房間中。
當我們爭取自己的空間,甚至用極端的方法排除他人的影響,大都是曾經失去過生活的掌控權。那讓人很不甘心,想要奪回自我的控制權。但對許多人來說,並沒有方法能夠自己作主,也不被允許自己作主,於是,身體就成了唯一能控制的選項。這常常是無意識的。像你和諮商師討論的:「我該有的情緒好像都被快轉了,其實什麼都沒感覺到,只是儘速處理......不讓食物進入身體,不讓別人進入我的靈魂。」
崩潰未必總是滿臉眼淚,有時候,那是一種內在的死寂下墜。
親愛的安安,我看見你試著從那堅固的城堡走出來,一方面猶豫著自己可能受傷,另一方面也擔心其他人被你所傷。但究竟什麼是傷害呢?當你表現情緒時,那可能是一種侵略性的攻擊,也可能是多替自己著想,捍衛自己的權利。通常兩種都有,對接收的人來說,對方肯定也會表達被傷害的不滿。但一個能夠瞭解你的人,當他感覺到你不是有心的傷害,甚至知道那不是傷害,他會能夠逐漸溫柔的對待你。當然,這需要時間,還有很多很多的溝通。
這時,你如何看待表現出情緒的自己呢?當我們的界限被入侵,肯定想要反擊,但若沒有明確的設立界限,那反而是對自己的傷害。但當我們表達自己的界限時,總是也會讓對方覺得受傷。這種受傷常常是一種「感覺」,也就是當兩人能理性溝通、互相理解難處時,這種「感覺」能夠慢慢消散,因為對方會知道,你有自己的需要,不可能總是為了他犧牲奉獻一切。
親密關係的界限,是對你我都溫柔的平衡。
兩人關係中,倘若能夠展開共情性的理解,知道「你」「我」之間的界限與需要,一段關係才能再往前推進。不但理解對方的需要,適時的接住對方,也能夠理解自己的需要,適時的給予自己喘息的空間。最重要的是,理解對方能理解自己的程度,才知道在這段關係中,自己想要與如何處在特定的位置。這也是心理治療中所說的,當有界限才有親密的原因。
說出口是一件困難的事,我們會被內心各種情緒拖住,將自己禁聲。但沒有說出口,反而讓我們委屈了。這是個兩難,每個人肯定都曾在心裡拉扯。
我們都不想要受傷,但傷口似乎有一種魔力,讓人變得更好,也讓人變老。一旦我們能接受勢必會有傷口,也許不會那麼害怕受傷,因為你會明瞭,這一切都是過程,而在過程中,盡可能成為善良的自己就可以了。
------------------------------------------------------------------------------------
◆暗夜中的光不需要多,一點一滴拾起就很好。
瞭解計畫內容,匿名分享你的生命點滴→https://forms.gle/RSxr5g8yXu1wwmxK8
Instagram :wesley.psy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莊博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