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1|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既愉悅又憂傷|品嚐海明威《流動的饗宴》

(一)一部文學自傳
1954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文豪歐內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他膾炙人口的小說如《妾似朝陽又照君》(一名《旭日依舊東升》)、《戰地春夢》、《戰地鐘聲》、《雪山盟》、《老人與海》等均改拍成電影,頗為國人所熟悉。透過小說與電影,海明威給人的印象為支持參戰,而且是喜歡飲酒、戀愛、狩獵、捕魚的一條硬漢。他在辭世前三、四年才動筆撰寫生平僅有的一部自傳──《流動的饗宴》(A Moveable Feast),然而這部自傳只記錄了海明威1921年至1926年期間在巴黎的生活;當時海明威剛在文壇嶄露頭角,日子過得雖不富裕卻很快樂。直到他死後三年,此書才與世人正式見面。
書中對現代運動主將龐德(Ezra Pound)、「失落的一代」命名者史坦茵(Gertrude Stein)以及美國小說家《大亨小傳》作者費茲傑羅(Scott Fitzgerald)等人,在巴黎的生活及其與海明威的往來,都有深刻而生動的描繪,相當引人入勝。不過,《流動的饗宴》有許多關於海明威閱讀與寫作的片段更值得我們注意,那不但有助於讀者對海明威創作長河源頭的了解,相信這對於有志寫作的年輕朋友來說,也深具指引功能吧!
(二)寫作的苦心孤詣
1921年至1926年在巴黎的這段期間,海明威雖然擔任加拿大「多倫多星報」駐歐特派員,但他主要仍是在寫小說。巴黎的咖啡館聞名全球,海明威經常在上午保持冷靜、清晰的頭腦,到氣氛怡人的咖啡館寫作,工具則是幾冊筆記本、兩枝鉛筆和一個削鉛筆器,就這樣,海明威許多傳世之作就在咖啡館的大理石桌面完成了。
海明威寫作的原則是,保持孤獨,盡力去寫最熟悉的題材及真實的故事,不寫無聊無趣的東西。他認為,如果為了銷路而寫作,則和「出賣靈魂」沒有兩樣。尤其是寫長篇小說,須慢慢醞釀,讓壓力逐漸增加,直到不得不寫的時候才動筆。他的文字力求精簡,不依賴形容詞,凡是花俏的修飾字眼,一律剔除。他主張「大巧若拙」,試圖摒棄一切技巧,以塑造代替描述。若省略部分而能夠加強故事張力,使讀者感覺出絃外之音,他會毫不猶豫地大刀闊斧。於是,以記者起家的「新聞體」成為海明威文體的鮮明特色。當然他也深知,光靠簡單、真實的句子,不足以使小說達到該有的深度和廣度,所以他寫作時,更加用心經營,往往花費一整個上午才寫了一段。
他每天都規定進度,必須寫出一點成果才停筆。寫作順利時,他形容自己像隻瞎眼的豬在灌木叢裡覓食,讀來令人會心一笑。碰到瓶頸時,他會坐在爐火旁,用手擠壓小橘子皮,讓汁液滋進火苗外緣,看那藍色的火燄噗哧作響;或者起身俯視巴黎各種建築物的屋頂;有時則做點運動,讓身體疲倦,或是和愛人親熱,海明威認為,這對寫作都很有幫助。停筆之際,他心裡一定已想好了,接下來要寫些什麼,這樣,第二天就能繼續寫下去;而且停筆以後直到第二天繼續寫作的這段時間,海明威完全不去想正在寫的東西。這時他為了慰勞自己,會喝上一口美酒(晚餐後、寫作前和寫作時,他絕對不碰酒),或是出去逛逛巴黎,看巴黎人釣魚、賽馬,去傾聽別人的談話,默默觀察一切,或是到博物館欣賞畫作。更重要的是,他以閱讀來使自己的心思不在作品上打轉,不使自己喪失創作能力。最後,當他完成了較具份量的作品,海明威如此形容自己:「總有股被掏空了的感覺,既愉悅又憂傷。」接著,他會去品嚐美食醇酒,於是那股被掏空了的感覺消失了,他又愉快起來,開始進行下一步計畫,而這往往是另一趟的旅行。
(三)改稿與退稿
初稿完成,海明威在改稿方面下了很大的苦功,以《妾似朝陽又照君》為例,海明威幾度修改,經出版公司編輯看過後,他又重改一遍,當好友費茲傑羅讀到全稿時,那已是經過徹底修改和刪節了的,海明威向他解釋:「在我重讀並加以修改之前,不值一看。」足見其對文稿之慎重,可謂「一詩千改始心安,頭未梳成不許看」。又,《流動的饗宴》是海明威依據早年留在巴黎麗池飯店的兩箱筆記本和手稿所寫,一九五七年於古巴動筆,不久帶回愛達荷州繼續寫,二年後去西班牙時也帶在身邊,接著又帶去古巴,再攜回美國,直到1960年春在古巴完稿,同年秋,於愛達荷州作部分修改後才大功告成。從這樣「慎重其事」的寫作態度,我們看到了文豪誕生之不易。
海明威寫作初期,投稿並不順利,剛辭去記者工作時,他以為自己的短篇小說寫得不錯,應該能夠出版,不料寄出去的每一篇都被退稿,於是海明威自我解嘲,他的稿子只有在德國才賣得出去。所以說,作家是被退稿磨出來的。連海明威都是如此,有志寫作的人當然更不必為了遭到退稿而退怯、放棄。
(四)閱讀的重要
《流動的饗宴》還有許多章節與「閱讀」有關。比如不寫作的時候,海明威經常手不釋卷。他說,寫作告一段落,腦子空空的,就必須讀點書,以免在繼續動筆之前仍為作品傷神或焦慮。他經常利用看書來消磨白天或夜晚的餘暇時光。當他沒錢買書,幸好可以在「莎士比亞書店」的租借圖書館裡借書,他為自己能讀到世上所有的好書而高興,甚至於到外地旅行或度假時也一定帶上幾本;而臨睡前讀書更是海明威長期以來養成的好習慣。
海明威於《流動的饗宴》提到非常多的作家與書,而其中最令他欣賞的作家有屠格涅夫、D·H·勞倫斯、托爾斯泰、費茲傑羅、修武‧安德森……等。最妙的則是──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海明威自承,一直很難理解杜斯妥也夫斯基,他感到疑惑,為什麼這樣一個文筆拙劣到令人難以置信的作家,怎能如此深深地打動讀者?不過他也肯定,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說寫出了人性的脆弱與瘋狂、邪惡與聖潔,以及賭博的愚蠢。為了弄懂杜斯妥也夫斯基,他下定決心重讀一遍,並且打算隨意閱讀,希望在不知不覺中讀了進去。海明威的用功,由此可見一斑。
不只是嚴肅的作品,海明威也接納史坦茵的建議,看有關「開膛手傑克」及其他謀殺案的消遣小說,且讀得津津有味,他覺得書中角色真實可信,情節和恐怖氣氛像真實發生過似的,深深被其獨特風格所吸引。
所以說,閱讀對於寫作是多麼的重要。寫作如果喻為一口井,閱讀就是井水了,唯有不斷地閱讀,井才不致枯乾,創作靈感也才源源不絕。《流動的饗宴》中的海明威,便是絕佳的例子。
(五)寶貴經驗談
《流動的饗宴》裡,海明威記錄了他在巴黎居住的那段歲月,雖不是完整的自傳,而且海明威甚至希望大家把這本書當作小說來讀,但我們卻從中獲知海明威的喜愛閱讀以及其寫作習慣、態度、文學見解……等等,這都是最寶貴的創作經驗談,也是本書的精華所在,無疑為愛好文藝創作的年輕朋友,提供一個極其美好的文學饗宴。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