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9|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淺談工地門禁管制運用人臉辨識系統

      就在去年的時候,有幸去參訪一個位在南港,非常具有指標性的工地,一進到工地就被他們的門禁管制給吸引住。「好酷喔,是人臉辨識耶!」於是我就趕緊把它們拍下來。想不到現在居然派上用場了。因為目前我待的工地有計畫要裝設人臉辨識系統的門禁,長官委派我去深入了解,因此我小小研究了一番,將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
      過程中我找了三家廠商,比較他們的優缺點與費用,歸納出目前人臉辨識系統在工地門禁上應用的五個階段。
    攝影:Ken拔 (版權所屬本人,請勿複製使用)
    攝影:Ken拔 (版權所屬本人,請勿複製使用)

    第一階段 — 比對資料
      人臉辨識在使用之前,必須先建置勞工名冊,將勞工的照片、基本資料及職安卡、證照等資料建置進入資料庫內。當勞工進入工地時,人臉辨識機作為一個接收器,接收到人臉的這個訊號後,電腦則開始去比對資料庫內的資料,找到匹配的資料後,閘門就會自動開啟放行。這邊特別提一點,因應疫情關係,所以現在市面上的人臉辨識系統都開始支援測溫,甚至戴著口罩也都有辦法辨識。

    第二階段 — 紀錄數據
      放行後,電腦逐筆記下每一位勞工進出的時間點,將這些紀錄儲存在硬碟裡,作為原生數據。

    第三階段 — 歸納統計
      在建立勞工名冊時,我們就會將每一名勞工設定其歸屬,譬如說歸納為廠商名或是工項等,這需要看各工地管理的需求。不過我自己是覺得,最好是「廠商名」及「工項」都設定,方便未來區別使用。勞工名冊中設定了每一位勞工的歸屬之後,當每日早上勞工朋友一位一位地陸續進來,人臉辨識機歷經讀取人臉、比對資料、紀錄數據後,最後它會統計各歸屬的人數。譬如說「群X 模板 15工」、「立X 鋼筋 10工」等等,於是它就會自動統計出工地每天必須要知道的一件事,就是「各工班的出工數」。確認出工數其實就是在確認人力資源是否充足,足夠完成前一天收工會議上所預定的工作量。工程進度是由勞工所推動的,所以每日的出工數,基本上就決定了這個工程的進度。在目前這個「大缺工」時代,掌握每日出工數變得更加的重要了。   據了解目前市面上的人臉辨識系統大多都做到目前這個階段,有的甚至可以選擇一個時間區間,匯出某一段時間,某特定廠商的出工數,此項功能也真的是很便利,可以省去工程師去翻找日報表,然後自己做excel表統計人數的時間。

    第四階段 — 自動回報
      其實做到前三個階段已經滿足工地的基本需求了,但自動回報可說是錦上添花。有部分廠商透過Line notify的功能,就可以設定每天固定時間,自動在Line的群組裡回報每日出工數。實在是非常的懶人操作。當然除了可以自動回報出工數,也可以自動回報我們給它設下的條件,比方說:「黑名單、白名單或是溫度超標等等條件」。黑名單就是可能有某位勞工因為喝酒成性,你可以將它列入黑名單,只要它一入場就會自動回報。而白名單就是總經理偷偷來看工地的時候,也會自動通報。我覺得這個功能的靈活度其實很大,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第五階段 — 儀錶板圖像化資訊
      目前依我的調查,市面上還沒有廠商做到這個階段,倒不是技術做不到,而是因為圖像化資訊會因為每間公司想知道的訊息可能有所不同,所以需要特別客製化。而圖像化資訊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將點串成線,怎麼說呢?上述提到每日出工數,倘若我將其統計後畫成歷月出工數的折線圖,如此將點串成線,有線就有方向,有斜率就有強弱,如此就可以讓我們看見「趨勢」,而「趨勢」就是讓我們可以看見未來的一個工具。   而當多條「線」在一起時,自然可以形成「面」,面的形成可以帶我們看見一個「局勢」。比方說,有一家公司它同時在北、中、南三處各有一個工地正在興建,我們將這三處的模板廠商歷月出工數拿出來比較,如果出現不同的趨勢時,是不是就透漏了一個「局勢」的樣貌呢?

    執行力與現實壓力
      相信一定會發生一種狀況就是人臉辨識統計出來的出工數,和現場實際的出工數有落差。為什麼呢?我知道的原因大概有兩種,一種是勞工為了要躲避人臉辨識機,偷偷鑽圍籬或翻牆等方式進入,另一種就是控管不嚴格。當一個工班臨時找來一些黑工要來協助趕工時,因為他們是黑工,是不符合進場條件的,自然就沒有辦法建置他們的基本資料。但是如果公司又很要求現場工程進度時,這時候工地主任及工程師就會陷入工程進度及守護勞安衛的兩難中間。因此裝設人臉辨識機自然容易,只要花錢就能做到,但是嚴格控管這一件事情,卻是公司文化是否能夠支持的關鍵。談白說,如果連門禁都無法嚴格控管,你覺得工程品質還需要討論嗎?哈哈哈....

    未來展望
      有些人對於人臉辨識斥之以鼻,認為這不過是噱頭而已,實際上對於工地的幫助並不大。我認為會這麼想的人,是因為他只看到點而已,他只看到機器安裝之後,立刻所帶來的效果,卻沒有用更高的角度及時間觀去看待。但我必須說我接觸到業界很多的人,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這也是營造業一直無法有更大進步的原因。
    有時候我常在想,有沒有可能未來的工地就像無塵室一樣乾乾淨淨。
      在我心中的營造業,將會成為一個高科技應用的行業,高度運用AI及機械人取代大量且重複的工作,大數據的運算也提供我們更精準的判斷局勢的方向,讓營造業走向像電子業一樣的榮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關於工地現場的管理、營建成本控制、工程進度管理、營建業職涯分享。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