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11章】無之用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經文:
王弼本: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帛書(校):
卅楅同一轂,當其无,有車之用也。撚埴而為器,當其无,有埴器之用也。鑿戶牖,當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為利,无之以為用。
楚簡: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三十,取曆法月數;輻,為連結轂與輞(輪外框)的木條;轂,為車輪之心,有孔洞以便連接輻。轂需中空,才能連接輪軸,車輪才能轉動。
當其無,即指轂的中空,因為中空,才發揮車輪的效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埏,用水和(攪和)土;埴,黏土。
用水和土製成的陶器,需裸空,才有裝盛的功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戶,門戶;牖,窗。
建屋因為有空間,人才得以出入,空氣才能流通,鑿出空間,空間之無,才能顯現屋室的作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有」是物的存在,物的存在有其意義跟效用,它會有利於某事,但效用不限於「有」,有時它隱含的「無」卻擁有實際意義上的功用。
換句話說,事物有兩種面向,一是由實體形象所產生,二是衍生於形象之外。顯現形象稱為「有」,無顯象稱為「無」,直觀的「有」易分,隱晦的「無」難察,我們通常只看到「有」而忽略「無」的影響。
「有之以為利」,事物呈現它的形象,便於人對它產生解釋,讓人易於賦予其意義與用途;「無之以為用」,事物未顯現的面貌,容易被忽視,以為「沒有」,所以誤認為無用,其實「沒有」之處,才有妙用
圖片來自goout.hk
有之利與無之用
聚焦地說,「有」講存在,「有之利」講存在的意義;「無」指「有」的相反,即沒有存在,「無之用」倒不是講真無(完全空無)有何作用,而是指「有中夾帶的無」或「與有相互依賴的無」,所產生的功用。
沒有「有」的真無,毫無一物(連意識也不存在),一切變得沒有意義,更談不上作用,所以「無」要有作用,則需與「有」共存。例如:陶瓷中空,方能納物,但若無陶瓷,就失去儲存的意義。
「有之利」也不一定完整,事物存在雖然有意義,但不一定符合預定的效用,有時「當其無」,事物才能顯現真正的意涵。譬如:陶瓷實心無中空,也許它能墊物,但卻失去裝盛的功能。
「有之利」與「無之用」加總,才是事物的整體意義。
無之以為用的隱意
衍伸到人與人的交流,人給出之物是「有」,背後隱藏的真相是「無」,「給出之物」包含實體物、言語、眼神、甚至是散發的磁場,皆是從人所出之物,但這些是「有」,即使是看不到但察覺到的氣氛,都可能僅是「有」,而「無」,可能是導致這些「有」存在的真正原因,也就是真相,是整體意義的核心動力。
舉例來說,某人一心想行善,也許他認為,做善事有福報,行善得以消業障,或單純看到別人快樂自己就會快樂,無論何種,這些都是他行動的動機,但真相是:為何他會有這樣的動機?
動機到動作,是「有之以為利」,而最源頭的緣由,是「無之以為用」。
avatar-img
72會員
4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eac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六識打開之時,「神」常一去不復返,透過六識,我們時常在各個地方「留神」,產生在意,時間一過形成記憶,有些記憶會記得,有些會卡在意識深處,無法察覺。
在天之道中,事的功成有其定數,自身盡了力,功成的效果會回饋,這之間有適當的「度」,拿取過多、驕傲自大都是超出了「度」,唯有體悟到「適度」,才是真正的身退。
人看水,水處於低下,而水本身卻無此心,只有順應,上天給它什麼任務它便執行,因為無心,所以海納,能納則廣,加上以柔為本、韌為質及衍生的特性,因此幾近於「道」。
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其不為己而生,所以能長生。 聖人以外在事物為優先,把自己放在最後,反而先收到正向回饋;將自己置之度外,反而成就其身。
「谷」形成空間上的「虛」,虛能納,納則聚,聚精而凝「神」,這是自然生成的精氣,似乎是造就萬物的能量來源。
天地「不仁」並非沒有仁心,而是不以仁心的角度來看待世界,天道循環,萬物自有用處與歸處,天地都知道,看似任其發展,其實是順應自然。
在六識打開之時,「神」常一去不復返,透過六識,我們時常在各個地方「留神」,產生在意,時間一過形成記憶,有些記憶會記得,有些會卡在意識深處,無法察覺。
在天之道中,事的功成有其定數,自身盡了力,功成的效果會回饋,這之間有適當的「度」,拿取過多、驕傲自大都是超出了「度」,唯有體悟到「適度」,才是真正的身退。
人看水,水處於低下,而水本身卻無此心,只有順應,上天給它什麼任務它便執行,因為無心,所以海納,能納則廣,加上以柔為本、韌為質及衍生的特性,因此幾近於「道」。
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其不為己而生,所以能長生。 聖人以外在事物為優先,把自己放在最後,反而先收到正向回饋;將自己置之度外,反而成就其身。
「谷」形成空間上的「虛」,虛能納,納則聚,聚精而凝「神」,這是自然生成的精氣,似乎是造就萬物的能量來源。
天地「不仁」並非沒有仁心,而是不以仁心的角度來看待世界,天道循環,萬物自有用處與歸處,天地都知道,看似任其發展,其實是順應自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道法之處,強調了看不見、聽不見、摸不到的微妙之處,並提到了失業、職場、心態等現象,最後還關連到了科技及大數據的應用。整篇文章充滿了哲學的思考與深刻的觀察。
Thumbnail
原文:三十輻共一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這一段講的是有是無,無是有;有與無,無與有;有跟無,相輔相成。今天有,明天無。今年有,明年無。所以要時時想著無,才會有。   這幾天和方格子格友討論:南懷瑾
Thumbnail
當人活得其所,在其肉身,不做損毀身體之事,在其心念,不受紛雜訊息污染,身體強健、心靈開闊,一念一動,沉穩內斂、渾厚有力,卻是量力而行、不虛妄,因合度而與道合,即使身死,意識仍在道中。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Thumbnail
原文:道沖,而用之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光。   道本是虛空的,又無窮盡,萬物深淵啊,消磨他的銳角和光芒,拂塵之後,它依然存在,我不知道是誰發明的,好像地球開始就存在了。   這一段大概是說虛無飄渺的道之存在,有時候你不
Thumbnail
很多時候都不能有所行動! 因為主動出擊,也要等待時機、靜候佳音,而被動觸發,是等待成熟、沈潛出生命無限覺醒的精彩可期。 「無為」因主動而落寞,因被動而興奮,所以自然中庸平衡,因志氣而更能生機蓬勃。 無為而治就是這麼地至高無上,宛如每一秒都是神來一筆,卻又悄悄然,宛如一切與自已無關。
Thumbnail
《莊子. 山木篇》說:「直木先伐,甘井先竭。」長得筆直的樹木總是最先被砍伐,因為不需耗費太多後天的加工就可做為房子的頂樑柱,甘甜的井水總是先被汲取用盡,因為好喝,當然很快枯竭。其結論是「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道法之處,強調了看不見、聽不見、摸不到的微妙之處,並提到了失業、職場、心態等現象,最後還關連到了科技及大數據的應用。整篇文章充滿了哲學的思考與深刻的觀察。
Thumbnail
原文:三十輻共一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這一段講的是有是無,無是有;有與無,無與有;有跟無,相輔相成。今天有,明天無。今年有,明年無。所以要時時想著無,才會有。   這幾天和方格子格友討論:南懷瑾
Thumbnail
當人活得其所,在其肉身,不做損毀身體之事,在其心念,不受紛雜訊息污染,身體強健、心靈開闊,一念一動,沉穩內斂、渾厚有力,卻是量力而行、不虛妄,因合度而與道合,即使身死,意識仍在道中。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Thumbnail
原文:道沖,而用之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光。   道本是虛空的,又無窮盡,萬物深淵啊,消磨他的銳角和光芒,拂塵之後,它依然存在,我不知道是誰發明的,好像地球開始就存在了。   這一段大概是說虛無飄渺的道之存在,有時候你不
Thumbnail
很多時候都不能有所行動! 因為主動出擊,也要等待時機、靜候佳音,而被動觸發,是等待成熟、沈潛出生命無限覺醒的精彩可期。 「無為」因主動而落寞,因被動而興奮,所以自然中庸平衡,因志氣而更能生機蓬勃。 無為而治就是這麼地至高無上,宛如每一秒都是神來一筆,卻又悄悄然,宛如一切與自已無關。
Thumbnail
《莊子. 山木篇》說:「直木先伐,甘井先竭。」長得筆直的樹木總是最先被砍伐,因為不需耗費太多後天的加工就可做為房子的頂樑柱,甘甜的井水總是先被汲取用盡,因為好喝,當然很快枯竭。其結論是「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