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1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陪伴憂鬱伴侶:我是不是說錯話了?

「我剛剛是不是說錯話了?」
「什麼時候?」
「剛剛他跟我說他覺得那個很不好看,我回他:還好吧。」
「會怎麼樣嗎?」
「你覺得還好嗎?」
「我不覺得怎麼樣啊,你顧慮的是什麼呢?」
「他會不會覺得我很冷漠?」
「喔~原來還有這種解讀方式。」
「我不知道啦。我不確定,所以想問你。」
「我自己不會往那邊想,我覺得你是因為真的覺得沒什麼才那樣說的吧?」
「對!」
「也可能是因為我能理解你,我知道你為什麼那樣說。對方會不會那樣想我不知道哈哈。」
「是喔。那如果單聽下來,你覺得還好嗎?」
「我覺得還好耶~有什麼線索讓你這樣覺得嗎?對方表情怪怪的?」
「也還好,那應該是我想太多了。」
「我自己不覺得怎麼樣,但每個人接收到的語意本來就不一樣,所以也是很難去斟酌別人的想法齁?」
「嗯,也是啦。那就好。」
「就是不帶惡意地說吧?因為很難控制他人怎麼想,問心無愧是自己能做的。」
「謝謝你這麼說,我安心不少。」

她時常問起:我這樣說是不是不好?
在與他人對話後,她會反芻對話的內容,彷彿拿著放大鏡與探照燈,地毯式的搜索任何可疑的痕跡。
在這個時候我應該這樣回的 在那個時候我還沒反應過來 我當下好像誤會他的意思了
曾經她會因為這些過不去的痕跡而焦慮,不斷地否定自己、攻擊在對話情景中的自她。在腦中批評自己很差勁、不適合跟人相處,怎麼說怎麼錯等。
我覺得很有趣,應該說我覺得很可愛,為什麼會有人這麼想呢?這麼做是有什麼需求嗎?
「你很在意別人怎麼想嗎?」我問。
「嗯,不想讓別人誤會。」
「但如果已經展現自己最好的回覆,對方誤不誤會也只能順其自然了吧?這不就是能理解你就相處得來,誤會也只是看你想不想再重新詮釋而已嗎?」
「是沒錯啦,但就是會一直檢討自己。」
「你很厲害耶,反思自己很好呀!」
「但我覺得很痛苦。」
原來反省自己與拿著對話質問自己不同。
前者像是為了讓船航行時更加平穩,而檢查週身,是在不損害本體的狀態下有意識地增減配備,這種開展與包容性是積極的;後者則擔憂船體無法平穩航行,對自我挑起討伐式的清算,這種混亂反而帶來停滯不前、更不平穩,我認為是相對消極的。
每個人的生命歷程本來就不同,感受不同純屬正常。
在知道這麼問的其中一個因素是「在意他人眼光」後,我粗糙地整理了一些想法,在陪伴的過程中會將想法加入對話: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
  • 允許他人有自己的立場看待你所說的話
  • 如果真的很在意,可以詢問當事人的感受
  • 釐清你想在這場對話中的立場
不需要壓抑這份在意,反正壓抑不來

一個沒有心理諮商背景的普通人 陪伴憂鬱伴侶的小記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