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5|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一週一練習,一年學會冰山理論(Week3)

    第3週 《運用好奇》
    上週的覺察功課,
    老師說,即使全部都是4種應對姿態,
    也要為自己感到開心,因為我們已經開始覺察了,
    而覺察、看見,就是改變的開始。
    無須因為自己的慣性應對姿態而自責,
    如果我們不喜歡被他人用4種應對姿態對待,
    那麼也請停止用在自己身上。
    這便是接納的開始,是一種愛自己的方式。
    接納、包容、看見,即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
    而這份尊重,才能真正使生命做出改變。
    (老師的話好溫柔,也好有力量喔~)
    誠實覺察自己的狀態與應對,是基礎,也需要持續的練習。
    【老師談好奇】
    一、好奇是人的天性 當我們無法好奇,通常是因為...(以孩子玩電腦為例)
    1.心中已經認定答案。(孩子就是不守約定、沒有自制)。這會引發對方的防禦機制,使得對話無法順利。 2.以往的應對方式,習慣了期待很快被滿足。(罵了孩子,孩子就會乖乖照做),一但這個期待失落(孩子藉口一堆或不遵守),無法自我安頓,對話亦無法順利進行。
    二、好奇帶來療癒 佛洛伊德曾說『敘述帶來療癒』。
    與孩子的對話不僅止於給答案,更需要連結, 一來一往的對話,可使右腦的情緒開始流動,大腦神經才能發展,身體裡的能量也能流動。
    而四種應對姿態都在切斷彼此的連結,當情緒無法流動,容易產生負面的想法、自我認同與行動。
    麥特醫師在「創傷的智慧」中說過,一個孩子受創,不是因為受傷,而是因為無人述說而須獨自面對。
    三、好奇帶來理解
    理解他、靠近他、陪伴他。
    老師常說,我的目標是靠近一個人, 不是解決問題,不是改變他。
    四、好奇帶來覺知
    老師在課堂上曾說過,『好奇,是由我來引導對話。』 如果我的內在擁有更多的安穩、愛與接納, 對話便能為彼此帶來更多的覺知。
    【功課】
    練習在對話中提出10個好奇。 (不要在問題裡好奇,先在一般閒聊中嘗試)
    我的紀錄1:好奇老公對於運動二字的想法
    幾年來因爲擔心老公的體重,
    經常提醒(嘮叨)關於飲食與運動的建議,
    又擔心惹他反感,表達方式總顯得小心翼翼, (寫到這裡發現我真的很討好耶!我聽過有些人會直接吐槽另一半太胖了~)
    不然就是默默看不順眼或生悶氣。
    那天突然發現自己的心態一直都是「我認為這樣做比較好、比較對」
    也從沒跟他核對過對自己體重的想法,
    重點是:他有想減重嗎?!
    難道根本是,有一種胖,是老婆覺得你胖!
    於是決定先對他坦誠,關於我對他的體重與健康的擔憂,
    這部分是我自己要去安頓的,
    一直以來卻希望他滿足我的期待去控制飲食與運動,
    把責任推給他,這樣我就不用擔憂。
    「所以,你自己有想減重嗎?」
    「當然!」
    於是我繼續問「那你有想過 為自己的健康、為減重這件事做點什麼嗎?」
    老公頓了一下,然後回答「沒有耶!」
    我把話題停在這裡。
    過二天晚上老公跟我要了跳繩,說要去社區樓下跳繩,
    幾天下來除了下雨,都有持續。(不用10句,短短的對話威力這麼大!!!)
    夥伴回饋
    這個話題,6個夥伴裏頭居然5個人都表示有同樣的困擾與經驗,太可愛了!
    另有夥伴提到,我將對話停留的這個決定,讓他覺察到,如果是自己這樣對話,應該會繼續「說道理」或「給建議」。(欣賞夥伴的認真傾聽與內在覺察)
    其實,對話到這裡的時候,我感覺彼此都有了「覺知」。
    老公的覺知是甚麼,我不能肯定。
    我倒很訝異老公原來沒想過要做點什麼,那麼我的好心建議與叮嚀真的很囉唆呢!不過後來我再想,其實他有嘗試減少飯量與消夜點心、也會找機會拉拉筋。只是沒有固定運動的習慣。
    紀錄2:(朋友某日在訊息裡寫下)
    友: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正想著還沒機會練習這週作業,於是我回)
    我:你從什麼時候開始想這麼深奧的問題?
    (這是薩提爾學習者都很熟悉的起手式)
    友:哈,開車的時候。昨天晚上就開始在想,如果有天……了,我是不是就要一個人…,一個人…,往後的日子~日復一日
    我:關於"一個人"三個字,有什麼感覺嗎?
    (因為我對這3個字有些感覺升起)
    友:我們生來就是一個人啊,走的時候也是,無論我們身邊有誰,最後都是一個人走
    我:這是心智認知,你對這3個字的感覺是?用你的身體感覺、內在感覺,可能會是另一個答案的入口。
    友:獨立的存在,神性。
    我:當你看著"一個人"這3個字,身體的感覺是神性?
    (好友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呢!神性的感覺是甚麼,我咀嚼著這幾個字)
    友:身體的感覺是空性
    我:我對空性2個字不太了解。如果一個人,我的感覺是害怕、孤單。
    (因爲是好友,真心的想傾聽與陪伴,於是不匡住自己一定要做功課繼續好奇下去。我分享自己真誠的想法。)
    友:為什麼要害怕跟孤單?
    我:我想到如果我一個人生活,會有這種感覺。至於活著的意義,對我來說是體驗與學習。昨晚身體很不舒服,夜裡1點多有個念頭讓我嚇醒,乾脆起來不睡了.....起來看書,看到2點又去睡。睡得還不錯,只是早上醒來累累的,身體的不舒服還隱隱約約。
    (這邊我分享的事件就是我所說的體驗與學習)
    友:什麼念頭?
    我:我會不會是心臟病、主動脈剝離之類的......
    友:想太多⋯⋯恐懼⋯⋯
    我:我知道。但也是有可能發生的,只是我怎麼看待這個念頭。起來看的書是托勒的「一個新世界」,讀著讀著心就安穩下來了。嚇醒的念頭是「也許下一秒就會面臨死亡」,還有「我甚麼都沒準備好」(是要準備什麼??哈)。想著這個時間去醫院很麻煩,醫療的一切很折磨。然後覺察到自己已然被恐懼擄獲,所以起來清醒一下。恐懼,是我一直想面對甚至"克服"的問題,但我發現我無需"克服"它,我需要"接納"它是我的一部分。
    友:不用接納他,因為不存在。
    我:你說的是對的,但對我而言還沒。
    友:哈哈哈那為什麼不假裝他不存在?
    我:我不想假裝自己沒有,身體不說謊。
    友:身體不是妳,身體腐爛潰敗了長蛆了~~~還是妳嗎?燒掉了~~那妳還存在嗎?
    我:以目前的狀態,身體就是我。但我也能了解,我不只是我的身體。如果,我一直不承認身體是現在的我的一部分,這個信念會帶我們去哪裡?這又回到你一開始提到的,活著的意義是甚麼?是否等同"擁有身體"的意義是甚麼?
    友:真的,這倒是很有趣
    (沒想到聊著聊著又兜回一開始的話題,真有意思!)
    這個對話會被記錄下來,是因為這週剛好在做好奇的功課,平時我不會刻意做記錄。我很喜歡跟好友聊天,可以整理自己的思緒。在對話的同時,若我能覺察自己、靠近自己,往往也就與對方更靠近。我很喜歡這樣的感覺。
    越來越感覺到,當我無須"求生存"(辯駁或說服)的時候,我便自在了,清明了。所以現在我做出慣性回應時,會先覺察自己是否處在求生存狀態,以及問自己「現在需要求生存嗎?」
    紀錄3 :(好友的抱怨)
    友:我被樓上鄰居吵到睡不著,雖然不想跟著親人的憤怒波動,但還是很生氣。
    我:你允許自己生氣嗎?
    (這邊又想練習好奇,但是回頭看,需要嗎?其實我也不知道)
    友:生氣啊!然後讓生氣出來,但我要練習。
    (好友略知薩提爾模式,所以會有這樣的自我覺察,很可愛~)
    我:練習什麼?
    友:我可以生氣,我是生氣的。把生氣發出來,製造噪音~反擊
    我:也是一個方法,這樣做會讓你舒服一點嗎?把生氣發作出來,跟允許生氣,好像還是有點不一樣。
    (可以看出我還在努力好奇中!!嗯...3句)
    H:至少沒悶著,舒暢多了
    S:很長時間了嗎?真的會精神耗弱耶!不過說真的,樓上很吵這種事,一定會生氣,而且允許了、表達了,如果情況沒改善,還是很不爽。買個耳塞比較實際。
    (這邊我理解到,有些事情與情緒只是想舒發,沒有要探索解決什麼。一直在情緒裡探問下去,會不會反而讓朋友認爲,我覺得她的情緒是不對、不必要的。於是我感覺自己真正想做的,是同理她、陪她一起罵)
    後來我分享另個朋友的例子,他如何被樓下鄰居堅定持續的抱怨與騷擾,後來困擾不已只好決定搬家。這種事情雙方都不願意的吧!也鼓勵他試著去溝通表達,不要悶著。
    隔天,朋友說她跟家人找了社區管理物業的經理出面,與對方談話。如何堅定自己的立場與要求,並表明若未改善就會報警。
    「當晚就安靜多了。」他說。這倒是我意料之外的後續。
    阿建老師曾說,對話帶來覺知。
    好奇則讓對話更豐富。
    我發現,好像還是會在問題裡做好奇對話的練習,真是為難自己…
    如果與家人做好奇的練習,很容易因為老師說的二個原因卡住,
    慣性應對與無法安頓自己的情緒。
    夥伴們的分享也是類似,
    暫時可以做到覺察自己的慣性姿態,努力提醒自己好奇,卻總是卡住。
    看著螢幕裡的夥伴們,升起欣賞與感動。
    我們都在這裡開始練習了呀!真了不起!
    提醒自己,不要吝於給自己一些肯定與鼓勵。
    今年開始覺得內在對自己有了更多的愛與接納,
    可能是鏡子練習讓我更常欣賞感謝鏡中的自己,
    也花較多時間陪伴內在小孩。
    生活中依舊會面臨 關係 與 情緒上 的卡關,
    但是因為對自己多了一份慈悲,
    對自己的表現、對 對方的情緒,也就能很快接納了。
    就如同夥伴分享的,在幸福與贏之間,
    我要選擇幸福,選擇去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