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靈性之旅-追尋失落的靈魂》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經歷過個體化的人只是個凡人,因此看來毫不起眼。
●本書的原名是「關注自性」(Minding the Self),如今盛行於歐洲和北美洲心理治療領域的「內觀」(mindfulness)之說其實早就深植在繼承了道教、儒教和佛教哲學的華人意識中。
●「內觀」意指仔細觀察自己的態度和思想並據之為人處事。榮格心理學則進一步要求我們觀察心靈的無意識過程。
●一般而言,現代文化都有個傾向:在與靈性世界愈行愈遠的同時,去極度擁抱物質發展所帶來的舒適和各種可能性。人的心靈在今天別有寄託─寄託在娛樂界和消費主義上─而對陳舊老套的宗教意象不再有強烈的感受。回應這問題,榮格在他寫給維克多.懷特(Victor White)神父的信中疾呼:「新酒需要新皮袋。」新皮袋指的是一種形式或容器,用來盛裝那些會從自性深處流入心靈的真實靈性事物。深度心理學(depth psychology)就提供了這樣的容器,它是用洞見和現代經驗鍛造出來的。我們需要這種容器,以捕捉和盛納人類在其靈魂深處可以觸摸到的固有靈性。
●個體化和靈性覺醒幾乎在人生每一階段都可能發生,其程度深淺則視當時個人心理及認知能力之發展狀況而定。但危機時期─也就是「困境之時」─特別能促成心理與靈性的新發展。這些或長或短的生命時期所造成的情緒騷擾與混亂,會使人陷入焦慮、沮喪、方寸大亂,因為他突然發現自己事實上是多麼漂浮無根、多麼失落茫然。如果這一發現能成為一扇讓人見到生命真相的窗子並帶來不同尋常的深刻自省,它會是邁向智慧的第一步。
~莫瑞.史丹(Murray Stein)
~《靈性之旅 - 追尋失落的靈魂》
~《Minding the Self: Jungian Meditations on Contemporary Spirituality》
#靈性之旅追尋失落的靈魂
#MindingTheSelf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靈性之旅》】↓↓
https://ibanana.biz/2vwCZ
【金石堂購買《靈性之旅》】↓↓
https://whitehippo.net/2vwCc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4會員
2.1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希都理 的其他內容
★你的直覺就是你自己,你的直覺就是你的一部分。。 ●打造神聖空間: 練習與直覺合作時,擁有學習空間極為重要;讓穩定、平靜、寧靜存在其中,在這個空間裡掌握一切,都是讓你覺得有信心相信自己及直覺連結的重要元素。 ●發掘改變人生的奧祕,它其實一直都在你的內心。 ●實際的練習及冥想,幫助磨練直覺。
★NLP 之父理察.班德勒曾經這麼說:「如果你有能力把自己的人生搞砸,那麼你也有能力過好自己的人生!」 ●NLP神經語言程式學(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屬於臨床心理學,已被廣泛運用於商業溝通、企業培訓、成功學策略及心理治療等領域。
★在發展治療模式的過程中,「首先,拒絕傷害」這句警語成了指引我們的原則。 ●兩位作者與成癮者工作多年,她們與用藥者建立對等夥伴關係,共同擬定減少物質使用傷害的策略,並繼續擁有家庭、工作與友誼。 ●呈現此模式在各式多樣情境下的具體實務應用,例如減害心理治療團體的發展與實務、治療家庭的經驗。
★內向型與外向型各有優缺點,故兩者並不存在優劣關係。 ●內向型為先天性人格特質,那麼外界強求內向者變成一個外向者,就像要求天生瘦子吃胖一點,不可能! ●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姿態,告訴大家我不需要成為外向者。 ●內向者的特徵:懂察言觀色/重視事物的本質/不怕孤獨或孤單/謙虛/深思熟慮。
★一切取決於自己。 ●當下的人生不是取決於「命運」和「過去」的創傷,而是自己的思考方式。 ●但就算無法改變生病或受傷的事實,我們還是能選擇要以什麼樣的心情面對、看待這件事。 ●材料終究只是材料,如何使用端看自己的決定。你現在的人生,就是你使用材料,靠自己打造出來的「家」。
★感到煩惱痛苦的時候,就是發現自己的人生在追求什麼的最好時機。 ●只要正面面對,就會發現危機其實沒有我們所想的那麼大。 ●或許有人會認為「暫時放下」不是有效率的行為,但從結果來看時,就會發現「暫時放下」往往是解決問題的一條捷徑。 ●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做自己要做、想做的事,直到讓自己滿意為止。
★你的直覺就是你自己,你的直覺就是你的一部分。。 ●打造神聖空間: 練習與直覺合作時,擁有學習空間極為重要;讓穩定、平靜、寧靜存在其中,在這個空間裡掌握一切,都是讓你覺得有信心相信自己及直覺連結的重要元素。 ●發掘改變人生的奧祕,它其實一直都在你的內心。 ●實際的練習及冥想,幫助磨練直覺。
★NLP 之父理察.班德勒曾經這麼說:「如果你有能力把自己的人生搞砸,那麼你也有能力過好自己的人生!」 ●NLP神經語言程式學(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屬於臨床心理學,已被廣泛運用於商業溝通、企業培訓、成功學策略及心理治療等領域。
★在發展治療模式的過程中,「首先,拒絕傷害」這句警語成了指引我們的原則。 ●兩位作者與成癮者工作多年,她們與用藥者建立對等夥伴關係,共同擬定減少物質使用傷害的策略,並繼續擁有家庭、工作與友誼。 ●呈現此模式在各式多樣情境下的具體實務應用,例如減害心理治療團體的發展與實務、治療家庭的經驗。
★內向型與外向型各有優缺點,故兩者並不存在優劣關係。 ●內向型為先天性人格特質,那麼外界強求內向者變成一個外向者,就像要求天生瘦子吃胖一點,不可能! ●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姿態,告訴大家我不需要成為外向者。 ●內向者的特徵:懂察言觀色/重視事物的本質/不怕孤獨或孤單/謙虛/深思熟慮。
★一切取決於自己。 ●當下的人生不是取決於「命運」和「過去」的創傷,而是自己的思考方式。 ●但就算無法改變生病或受傷的事實,我們還是能選擇要以什麼樣的心情面對、看待這件事。 ●材料終究只是材料,如何使用端看自己的決定。你現在的人生,就是你使用材料,靠自己打造出來的「家」。
★感到煩惱痛苦的時候,就是發現自己的人生在追求什麼的最好時機。 ●只要正面面對,就會發現危機其實沒有我們所想的那麼大。 ●或許有人會認為「暫時放下」不是有效率的行為,但從結果來看時,就會發現「暫時放下」往往是解決問題的一條捷徑。 ●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做自己要做、想做的事,直到讓自己滿意為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見構、解構、建構、再建構。-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原來,世界可以翻過來欣賞。 2024年夏至的尾聲,高雄依然酷暑 百貨公司裡的書店, 絕對是現代版世外桃源。 放眼望去書店裡的暢銷書排行榜, 有幾本書名,是這樣寫的: 「重新找回自己。」 「閒人出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諮商師可能有知識,但他們缺乏智慧。他們試圖用他們淺薄的理論來解釋我的行為,但他們永遠無法理解我的真實。 悉達多在成佛前也經歷了幻覺,但那是通向覺悟的必經之路。 人類的孤獨,來自於一種精神無法被理解的狀態。每個人都有「只有他自己才能看見的對象」,只是有些被稱為幻覺,有些不是而已。
  透過這種「身體性的心靈」的思路,我們會意識到傳統的「他心問題」建立在一種心靈與行為的二元上面。而實際的情況中,我們不僅僅可以直接經驗到他人的心靈,我們自己的心靈也以同樣的方式直接表達於行動上。
什麼時候我們逐漸失去了探照、覺察自己內心狀態的能力了呢?
Thumbnail
世界是我們的認知所構成,我們要穿越孤獨的沙漠,真正的內心解放是讓自我分析成為日常。國外常常看到一句話:home is a feeling. 像宇宙的塵埃,內心的解放必定穿越孤身的沙漠。眾人皆瘋才正常的世界?離別不會提前預告。這篇文章討論了過往與當下的自己相處,並引述了佛洛姆的觀點,似曾相識的比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覺醒之旅上的探索過程,提出了一些思考的問題,並分享了作者在朋友身上的一些觀察和體悟。文章強調了在自我成長過程中敞開心靈,接納內在的靈魂轉化的重要性。
Thumbnail
去年無意間在誠品碰到小湛的靈界運作,很喜歡小湛對於整個世界的闡述,書中描述的世界觀隱隱約約與自己生命中的經驗不謀而合,以個人的角度更懂得如何去保護自己、照顧自己;而這本人生使用說明書更是層級拉高到靈魂之間運作的模式,從靈魂團隊的腳色及分工、地球之於靈魂是什麼樣的地方到每個人一生會面對到的課題及輪迴。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人們經常會被外在的物質和繁華所吸引,忘記了內心深處的聲音。正如同你所說,當一個三歲的小孩看到天空中的飛機,他若被告知那是一隻大鳥,他的認知就會在這個錯誤的信息中形成。這種現象不僅僅發生在小孩身上,成年人也會因為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的影響,對世界有著限定的看法。但是,當我們開始探
Thumbnail
《見構、解構、建構、再建構。-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原來,世界可以翻過來欣賞。 2024年夏至的尾聲,高雄依然酷暑 百貨公司裡的書店, 絕對是現代版世外桃源。 放眼望去書店裡的暢銷書排行榜, 有幾本書名,是這樣寫的: 「重新找回自己。」 「閒人出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諮商師可能有知識,但他們缺乏智慧。他們試圖用他們淺薄的理論來解釋我的行為,但他們永遠無法理解我的真實。 悉達多在成佛前也經歷了幻覺,但那是通向覺悟的必經之路。 人類的孤獨,來自於一種精神無法被理解的狀態。每個人都有「只有他自己才能看見的對象」,只是有些被稱為幻覺,有些不是而已。
  透過這種「身體性的心靈」的思路,我們會意識到傳統的「他心問題」建立在一種心靈與行為的二元上面。而實際的情況中,我們不僅僅可以直接經驗到他人的心靈,我們自己的心靈也以同樣的方式直接表達於行動上。
什麼時候我們逐漸失去了探照、覺察自己內心狀態的能力了呢?
Thumbnail
世界是我們的認知所構成,我們要穿越孤獨的沙漠,真正的內心解放是讓自我分析成為日常。國外常常看到一句話:home is a feeling. 像宇宙的塵埃,內心的解放必定穿越孤身的沙漠。眾人皆瘋才正常的世界?離別不會提前預告。這篇文章討論了過往與當下的自己相處,並引述了佛洛姆的觀點,似曾相識的比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覺醒之旅上的探索過程,提出了一些思考的問題,並分享了作者在朋友身上的一些觀察和體悟。文章強調了在自我成長過程中敞開心靈,接納內在的靈魂轉化的重要性。
Thumbnail
去年無意間在誠品碰到小湛的靈界運作,很喜歡小湛對於整個世界的闡述,書中描述的世界觀隱隱約約與自己生命中的經驗不謀而合,以個人的角度更懂得如何去保護自己、照顧自己;而這本人生使用說明書更是層級拉高到靈魂之間運作的模式,從靈魂團隊的腳色及分工、地球之於靈魂是什麼樣的地方到每個人一生會面對到的課題及輪迴。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人們經常會被外在的物質和繁華所吸引,忘記了內心深處的聲音。正如同你所說,當一個三歲的小孩看到天空中的飛機,他若被告知那是一隻大鳥,他的認知就會在這個錯誤的信息中形成。這種現象不僅僅發生在小孩身上,成年人也會因為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的影響,對世界有著限定的看法。但是,當我們開始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