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最近閱讀了丹尼爾席格(腦神經專家)的書。
內容提到:
易怒、不耐煩是「過去包袱」的行為表象,正視它才能不受操控。
當我們心煩意亂時,總是試圖去控制孩子的情緒和行為,但事實上,引發我們情緒的往往不是孩子的行為,而是受自身的內在經驗所綑綁。
「孩子的某些狀態會喚起我們難以忍受的情緒反應!」這段話讓我開始思考並試圖拆解孩子的哪些舉動是我容忍度極低的情況:
1、掉頭就走
這在2-3歲時很常發生,小孩碰到沒興趣的事的自然反應,當下會讓大人很錯愕,常常問不出個所以然,但這時期,孩子的大腦發展程度正圍繞著自我中心,而且也是正在認識自己情緒的萌芽期,根本不care也無法懂旁邊大人的心情與需求,當我理解了之後就比較能釋懷了。
2、不聽不理我
如果我一直叫小孩,但他都不回應我的時候,我會大聲吆喝住他,看著他的臉,講出我要講的話,在快要生氣之前我會先想想,自己的狀態是因為覺得不被重視、尊重嗎?再看看小孩的狀態,是因為專注在其他事情嗎?是故意不甩我嗎?為什麼我的感覺會那麼糟?有種媽媽處處為你想,但卻有著被辜負的失落感嗎?
3、東西翻倒在地上
現在這件事,我已經免疫了!我總會說:沒關係,再擦乾淨就好!但是在以前,我是會碎唸小孩:怎麼不小心一點,我要清理很麻煩耶!或是指責的口吻:你是故意的嗎?幾次之後,發現小孩只要打翻東西都會很害怕我生氣,那份恐懼已經模糊事件本身了,小孩完全無法去思考為何會翻倒東西,只會在當下害怕得先說:我不是故意的!我不是故意的!我不禁連結到自己小時候也常因為翻倒食物被罵,這份恐懼一直留在心裡,以致於現在的我對這件事情無法忍受,但捫心自問,這其實只是一件小事,真的就是擦乾淨就好,沒有人會故意把想喝或想吃的東西弄翻阿!當我意識到並釐清這樣的情緒是我自己的內隱記憶在作祟之後,就比較不會責怪小孩了!
4、哭鬧
一般的父母能夠接受小孩哭鬧多久?伴隨著哭鬧的不合理舉動總會令人抓狂?!哭、生氣就是不好的不對的嗎?一定要馬上制止嗎?小孩有生氣的權利嗎?大人能否接納小孩的各種情緒表現?尤其是他們自己也還在探索的階段?小孩的哭鬧是否讓我作事不方便?(都已經在趕時間了怎麼處處不配合?怎麼那麼愛生氣?動不動就生氣?)轉移注意力或是各種威脅利誘有用嗎?刻意避開或是讓小孩忽視自己的情緒真的好嗎?
以前的我,總是用大人的角度看待孩子,但是後來我學到必須蹲下來,用對等的高度講話,把自己調到跟他相同的頻道(回到自己小時候),試著理解他的心情(各種大人習以為常的事物,對小孩來說卻是無比的新鮮和需要時間適應),陪他哭一段時間,讓他知道媽媽也了解你的感受,想哭就盡情哭吧!媽媽陪你一起哭,情緒總會過去,哭夠了,我們一起討論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小孩越來越好溝通,你們之間不會再有強迫和不舒服,有的只是願意體諒和理解彼此的默契。
5、暴力
不論是我的小孩被打或是打別人或是打我,都會引起我強烈反彈的自然反應,常常自己克制不住就是秒爆炸!秒爆的意思就是我會產生一種自然防衛機制,罵回去或是打回去!這樣的事情發生幾次之後,我忍不住問自己:怎麼了?受了什麼委屈嗎?明明知道打人是不對的,為何還是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種方式?我在為小時候被打卻無力反抗的自己打抱不平嗎?我察覺到自己會不會把這種心情一併加諸到別人身上了呢?既然已經發現了,那下次如果再發生類似的事情,我是不是就有可能不要那麽快反擊?
6、買玩具
我總會告訴旬旬,媽媽買玩具給你不需要任何理由,也沒有任何目的,更不會說,你要很乖很聽話媽媽才會買玩具給你。我覺得有一部分可能是從小一定要考試考好或是表現很好才能得到想要的玩具或獎勵,聽起來好像是理所當然,但其實我內心深處真的無法認同這種賞罰分明的方式阿!我只知道為了獎勵我才會認真讀書或在意分數,變得不會去思考讀書的真正意義是什麼,當我想讀和不想讀書時的原因究竟是什麼?事情的本質已經被獎勵模糊掉了!我多麼希望大人買玩具給我只是因為愛我,希望我開心,這樣就好!
現在的我會跟孩子說:媽媽就是很愛看你玩玩具的開心模樣,於此同時,我的內在小孩也被療癒了阿!
7、我的權益受損時
例如為了照顧小孩的需求導致自己無法好好吃一頓飯。張羅小孩吃飽之後,好不容易輪到我可以好好吃飯時,小孩又突然有別的需求需要幫忙或是開始吵著要我陪玩,我曾經大聲得怒吼:可以等我吃完嗎?你吃飽了我還沒吃飽耶!
小孩應該很錯愕:媽媽幹嘛生那麼大的氣?事後回想,我生氣的原因是因為我總是習慣把小孩優先擺在自己前面,所以在沒有把自己照顧好的情況下,很容易把責任歸咎在孩子身上,而事實上,孩子現有的能力就是比大人弱,的確很多事情需要大人的幫助,但是隨著時間,他的能力一定會越來越好,所以一定要提醒自己,在帶孩子的過程當中,必須先把自己照顧好,媽媽快樂,孩子也才會快樂啊!
以下摘要讓我感受很深的讀書筆記:
反思自己的人生故事,可以深化自我認識,幫助我們把情感融入生活中,並尊重這種有價值的理解方式。當思維隨著自我反思產生變化時,也許會發現我們和孩子的相處狀態也改變了。
心智模式及其產生的心理狀態,是內隱記憶的重要組成,即使我們注意到它們帶來的心理效應(例:看到貓而感到害怕,因為曾被咬過),卻未必會意識到它們產生的具體原因。過去的議題會影響我們現在的生活,以及對外界和自我感知的方式,進而影響我們的行為。
內隱心智模式對我們的心理決策和生命故事所產生的陰影,可以透過專注的自我反思而呈現出來。當你意識到這個過程,就能深化自我了解,改變心智模式,進而打開生活的成長之門。
自我了解會讓我們擺脫過去所禁錮的陰影,但前提是我們必須反思這種覺知的偏誤和行為衝動,是如何成為我們根深蒂固的心智模式和僵化思考的一部分。
看完書之後,我深刻體會到,帶孩子的這幾年,發生了許多讓我不得不去反思的狀況。透過不停的反思,我發現開始慢慢能洞悉孩子在想什麼,聽見自己內在的聲音是什麼,甚至可以真正的感同身受,進而理解彼此,然後在孩子和自我的拉扯之間逐漸達到一個平衡狀態。
後記:
有次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兒子跑過來說:「麻麻,你看完這本書就不會對我生氣了嗎?」
「對啊!」我回答。
「那你可以繼續看了!」
於是,兒子又跑走了!
#讀書筆記
#丹尼爾席格
20220303_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會員
3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an L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小孩今天突然說想要畫「烏克蘭戰爭」。 拿著雙刀的人 趴在地上的人 受傷的人 一個大大的炸彈 破了一個洞的高樓 著火的房子 坦克車 飛機 腦神經專家曾說:藉由跟孩子一起覆述、回顧故事是一種化解恐懼的方式。(整合左右腦) #拇指畫
起床後旬旬邀請我一起打太鼓達人的遊戲,他想展示他的破關技術而且嚷著要教我怎麼打鼓! 吃完早餐之後,旬旬再度邀請我一起看「動物戰隊」的電影,他之前就看過了!但覺得太好看了,想找我再一起看一次! 以上大概花了快3小時的時間,關掉電視,我說那我要去洗碗,做自己的事嘍! 旬:可是那不是陪我玩阿!
我的孩子是一個做任何事,玩任何東西都很有主見,眉眉角角很多的人,他也總能發明出很多自己的玩法! 那天在大都會公園,旬旬玩跳跳床的方式也跟其他小孩不一樣,他會從很遠的地方助跑,擺一個帥姿,跳進跳跳床然後再彈跳出去! 問題來了! 這時候,身為孩子的媽,你會怎麼做? 問題是:你知道你的孩子很委屈嗎?
睡前,跟孩子的例行聊天時間,旬旬突然講起了兩個月以前發生的事情⋯。 「就是你很生氣那一次啊!過年的時候,我們在河邊丟石頭,然後準備開車回去,你一直叫我,要我去廁所,我都不理你那次啊!」 「喔喔!我想起來了!」我回答。 這小子瞬間講了那麽長一串條理清晰的話,而且還是那麼久以前的事,讓我熊熊嚇一跳。
「過年」 這次除夕我留在台北和我最親近的家人媽媽和妹妹一起度過,有超過五年了吧!都是跟著老公回去南部過年,我想謝謝妹妹的邀請和提醒,讓我發現原來自己忽略了原生家庭的感受那麼久了。 好像原本做的事情和理所當然的觀念都是正常照這樣運作的,讓我忘記去思考這一切的為什麼?! ✿ 「旬旬看牙醫」 ✿ ✿
小孩今天突然說想要畫「烏克蘭戰爭」。 拿著雙刀的人 趴在地上的人 受傷的人 一個大大的炸彈 破了一個洞的高樓 著火的房子 坦克車 飛機 腦神經專家曾說:藉由跟孩子一起覆述、回顧故事是一種化解恐懼的方式。(整合左右腦) #拇指畫
起床後旬旬邀請我一起打太鼓達人的遊戲,他想展示他的破關技術而且嚷著要教我怎麼打鼓! 吃完早餐之後,旬旬再度邀請我一起看「動物戰隊」的電影,他之前就看過了!但覺得太好看了,想找我再一起看一次! 以上大概花了快3小時的時間,關掉電視,我說那我要去洗碗,做自己的事嘍! 旬:可是那不是陪我玩阿!
我的孩子是一個做任何事,玩任何東西都很有主見,眉眉角角很多的人,他也總能發明出很多自己的玩法! 那天在大都會公園,旬旬玩跳跳床的方式也跟其他小孩不一樣,他會從很遠的地方助跑,擺一個帥姿,跳進跳跳床然後再彈跳出去! 問題來了! 這時候,身為孩子的媽,你會怎麼做? 問題是:你知道你的孩子很委屈嗎?
睡前,跟孩子的例行聊天時間,旬旬突然講起了兩個月以前發生的事情⋯。 「就是你很生氣那一次啊!過年的時候,我們在河邊丟石頭,然後準備開車回去,你一直叫我,要我去廁所,我都不理你那次啊!」 「喔喔!我想起來了!」我回答。 這小子瞬間講了那麽長一串條理清晰的話,而且還是那麼久以前的事,讓我熊熊嚇一跳。
「過年」 這次除夕我留在台北和我最親近的家人媽媽和妹妹一起度過,有超過五年了吧!都是跟著老公回去南部過年,我想謝謝妹妹的邀請和提醒,讓我發現原來自己忽略了原生家庭的感受那麼久了。 好像原本做的事情和理所當然的觀念都是正常照這樣運作的,讓我忘記去思考這一切的為什麼?! ✿ 「旬旬看牙醫」 ✿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兩歲的小小孩,因為語言發展尚未成熟,無法拿捏身體的協調性,社會化也較不足,與外界的互動還不夠,尚處於「自我中心」發展階段。文章提供了父母應對小孩打人行為的方式,建議利用模擬遊戲與情緒卡等方式來理解小孩的想法和情緒,並引導小孩找出打人行為背後的真正意涵,以及替代行為的方式。
孩子2~3歲的時候 開始進入不要不要期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有時候生氣還會亂丟東西和打人
Thumbnail
有天帶著兩個孩子外出吃飯時,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這一幕讓我回憶起孩子小時候,跟所有的孩子一樣,他們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孩子好像天生就知道,對於不尊重,父母毫無招架之力。孩子說出對父母不敬的話,把父母逼到忍耐的邊緣讓父母失控…用這樣的方式控制我們。」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正為著孩子偶爾的出言不遜苦惱,丹尼.席克認為有比「發飆」更好的應對方法。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兩歲的小小孩,因為語言發展尚未成熟,無法拿捏身體的協調性,社會化也較不足,與外界的互動還不夠,尚處於「自我中心」發展階段。文章提供了父母應對小孩打人行為的方式,建議利用模擬遊戲與情緒卡等方式來理解小孩的想法和情緒,並引導小孩找出打人行為背後的真正意涵,以及替代行為的方式。
孩子2~3歲的時候 開始進入不要不要期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有時候生氣還會亂丟東西和打人
Thumbnail
有天帶著兩個孩子外出吃飯時,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這一幕讓我回憶起孩子小時候,跟所有的孩子一樣,他們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孩子好像天生就知道,對於不尊重,父母毫無招架之力。孩子說出對父母不敬的話,把父母逼到忍耐的邊緣讓父母失控…用這樣的方式控制我們。」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正為著孩子偶爾的出言不遜苦惱,丹尼.席克認為有比「發飆」更好的應對方法。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