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群體下的精神疾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學校裡的精神疾病患者就如同小學的特教班同學常常備受歧視,在同儕互動的不經意間被歧視、傷害,甚至排擠。
而教育開始普及精神疾病僅僅只是去年5月的事而已。「一位家人患有躁鬱症的17歲學生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提案,希望讓學生們認識精神疾病與症狀」,在短短兩個月內獲得5,500多份連署,並在4個月後教育部回覆決定規劃精神疾病在課綱的納入(親子天下媒體中心)。
「政策是可以改的,人的觀點卻難以改變」,那些老一輩的思想對於精神疾病的態度保持著不贊同,就好像把有精神疾病的人與瘋子、不正常的人畫上了等號。
多麼的諷刺卻又多麼的真實啊!
誰說學生們知道了精神疾病就能包容他們呢?就好像你知道某個食物很營養,但你依然討厭吃他一樣,想法跟行為這兩個是截然不同的東西。
現今的學生在課業壓力、同儕關係、家庭關係下,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精神疾病是不為人知的,它可能輕可能重,輕的並不會影響什麼,但是重的卻會影響生活、習慣、性格、想法等......,在這個時候就得去看醫生並配合吃藥來治療。
嚴重到要吃藥的精神疾病,是得在藥物的治療及家人的陪伴還有同儕的理解才能漸漸好轉的,三者缺一不可,一旦缺失,就可釀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不是每個學校的老師都能以包容的心態去理解、關懷並接受他們,一旦老師成為那個帶頭歧視的人,被教育的學生又怎能以開放的心態去接受同學有精神疾病的事實?
你仔細想想,當你的孩子擁有精神疾病並且在上學的時候被老師及同學們不當人來對待,你會做何感想?
好一點可能他會變得比較內向,或者是病情好的比較慢,但壞一點可能導致這個生命的消逝。
精神疾病的普及不應該只是在學生身上,老師及長輩都需要去了解,但就算去了解了,也無法去除人們對患者的排他性。
至少我覺得現階段的社會,無法將這種情況改善。
願每個得到精神疾病的人都能被善待直到最後好起來,也希望這種行為,在未來可以完全根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和以往不同的行為,他是怎麼了嗎? 青少年的「憂鬱」常被誤認為「叛逆」的表現,而這兩者應如何分辨? 身為老師,該如何陪伴敏感多愁的憂鬱青少年? 快報名參加特別為教師規劃的課程,引導孩子走出情緒迷宮。 -課程特色及內容- ★專業師資提供協助青少年培養心理韌性之技巧。 ★
Thumbnail
特教生因與老師溝通無效而失控的事件引發討論。正向教養與危機處理可以有效減少衝突的應對方法。願我們都有能力成為他人的幫助,並以這樣的態度面對特別的孩子、面對周圍的人們。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回顧過去接觸過的學生,許多人在情緒壓力下表現出適應上的困難,如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校園心理師分享經驗和觀察,以瞭解學生的內在動機,並提供實際的建議。
Thumbnail
這是一個充滿感動的憂鬱症故事,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以及從中汲取的力量和成長。文章激勵人心,呼籲人們善用語言的力量和同理心,對憂鬱症患者給予尊重和關懷。
Thumbnail
最近,臺北市某高中情障生攻擊老師事件引發社會對情障生教育的反思。這篇文章探討了同儕學習如何能幫助情障生克服攻擊性問題。透過案例和心理學家的研究,給出了教師如何善用班級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如何幫助班上的情障孩子的一些建議。並以作者自身經驗來分享如何處理情障生的問題。
上課時偶爾會有主動坐在第一排的學生。他們通常目光炯炯,專注力極高,尤其問問題還會舉手回答。幾乎是21世紀不可多得的好學生,更是教師提神與心靈寬慰的良藥。 偶爾也會在學期第三週左右收到信件,是輔導室寄來需要關懷的學生名單。核對之後,有七成的機率就是這些給人初時極佳印象的孩子。
Thumbnail
臺北市北投區一所高中發生了特殊教育學生對老師進行攻擊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事件再次凸顯出臺灣特教面臨的挑戰,也促使人們對融合教育的實踐和效果進行了思考。
Thumbnail
臺北市某高中發生特教生上課攻擊老師事件,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本文從心理學家的觀點,探討了早期幹預對治療潛在自閉症患者的效果、情緒障礙的攻擊性行為來自父母的遺傳等觀點,並提出了幫助孩子正確情緒控制的建議。
精神疾病絕對不是只有天生基因,還有,後在環境誘發! 從反省中可以做到的事,多多關心周遭需要幫助的人們,哪怕是透過社福單位、民間力量?!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和以往不同的行為,他是怎麼了嗎? 青少年的「憂鬱」常被誤認為「叛逆」的表現,而這兩者應如何分辨? 身為老師,該如何陪伴敏感多愁的憂鬱青少年? 快報名參加特別為教師規劃的課程,引導孩子走出情緒迷宮。 -課程特色及內容- ★專業師資提供協助青少年培養心理韌性之技巧。 ★
Thumbnail
特教生因與老師溝通無效而失控的事件引發討論。正向教養與危機處理可以有效減少衝突的應對方法。願我們都有能力成為他人的幫助,並以這樣的態度面對特別的孩子、面對周圍的人們。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回顧過去接觸過的學生,許多人在情緒壓力下表現出適應上的困難,如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校園心理師分享經驗和觀察,以瞭解學生的內在動機,並提供實際的建議。
Thumbnail
這是一個充滿感動的憂鬱症故事,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以及從中汲取的力量和成長。文章激勵人心,呼籲人們善用語言的力量和同理心,對憂鬱症患者給予尊重和關懷。
Thumbnail
最近,臺北市某高中情障生攻擊老師事件引發社會對情障生教育的反思。這篇文章探討了同儕學習如何能幫助情障生克服攻擊性問題。透過案例和心理學家的研究,給出了教師如何善用班級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如何幫助班上的情障孩子的一些建議。並以作者自身經驗來分享如何處理情障生的問題。
上課時偶爾會有主動坐在第一排的學生。他們通常目光炯炯,專注力極高,尤其問問題還會舉手回答。幾乎是21世紀不可多得的好學生,更是教師提神與心靈寬慰的良藥。 偶爾也會在學期第三週左右收到信件,是輔導室寄來需要關懷的學生名單。核對之後,有七成的機率就是這些給人初時極佳印象的孩子。
Thumbnail
臺北市北投區一所高中發生了特殊教育學生對老師進行攻擊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事件再次凸顯出臺灣特教面臨的挑戰,也促使人們對融合教育的實踐和效果進行了思考。
Thumbnail
臺北市某高中發生特教生上課攻擊老師事件,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本文從心理學家的觀點,探討了早期幹預對治療潛在自閉症患者的效果、情緒障礙的攻擊性行為來自父母的遺傳等觀點,並提出了幫助孩子正確情緒控制的建議。
精神疾病絕對不是只有天生基因,還有,後在環境誘發! 從反省中可以做到的事,多多關心周遭需要幫助的人們,哪怕是透過社福單位、民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