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因法師隨緣法談》0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密勒日巴大師傳》談注意緣起

密勒日巴:
「我向上師頂禮,把買來的大銅燈供養給上師。上師手裡拿著銅燈,閉著眼默思了一會兒,不禁流下淚來。他很歡喜、很感動的說道:『緣起太好了!這是供養大梵學者那諾巴上師的。』
上師結印作了供養之後,用棍子把銅燈敲了敲,銅燈發出鏗鏗的聲音來。上師把銅燈拿到佛堂去,在銅燈裡裝滿了酥油,裝好燈心,把燈點了起來。
接著,開始艱辛的蓋房子、拆房子過程 ........................」

瑪律巴上師:
「你把我給你的酒都喝完了,把田耕得一點不剩,這是你將領受口訣成為法器,達到圓滿大覺的徵兆。
後來,你供養了我一個有四個柄的銅缽,這是表示你將成為我四大弟子之一。
銅缽上毫無一點破隙,表示你煩惱垢輕,身享『拙火定』大暖樂的徵兆。
你用空缽來供養我,表示將來在你修行的時候,會有食物困難,遭受饑餓的痛苦。
我為了使你的後半生與你的弟子法統得大受用的緣故,又為了使有根器的弟子依著口訣的精要生起喜樂的原故,我就裝滿酥油在空缽中,燃成明燈。
為著使你生起廣大的名聲,所以我敲銅缽讓它發聲。
為著淨除你的罪業,所以我叫你來建築息、憎、懷、誅的房屋。
我把你從灌頂的會座中趕出去,又做了很多不合情理的事情,可是你不起絲毫的邪見;這表示將來你的弟子和法統,學道時能具足信心、精進、智慧、慈悲等一切弟子應具的條件。修道之時,皆能於此生無大貪著,有忍苦精進修行的毅力;最後生起覺受證解,具足慈悲和加持,成為圓滿具相的上師。
我此口授傳承法統將會發揚光大,
如月輪增長,光輝無限。
兒呀!你要高興啊!」
《密勒日巴大師傳》
良因曰:《大寶積經》: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因為一切法都是緣起的,所以緣起很重要。
第一次面對善知識時的態度,首次聞法時是否恭敬,剛起步做定課時的態度是否虔誠.....這些初次,外表看似無關緊要,但實際上卻決定了未來學佛的前途;同時,也決定了此生,是否真正得到解脫。
因此,就一個初學的人,每個起步都要好好掌握住,先放空自己的心,並抱持虔誠的態度,如饑似渴,生起對法的好樂,以求得良好的緣起。有了良好的緣起,就像花種,漸漸會開花結果的。
如果是一位老修行,仍應注意:因為緣起,所以無常;縱然先前有好的開始,也應當經常的保任,使之不失。莫學流俗之人,將佛法的學習,僅僅做為茶餘飯後,老參間聊天的話題,或者文字遊戲的素材。
總之,我們學佛希望能夠離苦得樂,就要注意腳下,每一步都要踏的穩,並且如朝聖般的虔誠,一直向前邁進。不然,學佛再久,也是無根的浮萍,沒有一個(家),來庇護這不安的心靈啊。
不要僅僅將學佛當成時尚,要用(心)去學佛!用生命去實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以前我師父就跟我們說,一天當中行解二門,行七解三。行門要占百分之七十,解門占百分之三十。因為如果沒有行門的這種堪能性的時候,第一個你聽的經沒有辦法攝持;第二個,聽久了你能夠攝持一點道理,但是有可能產生錯解。就像這個世間的,我們講個比較明顯的例子,像世間的做學術研究的人,他對佛法有興趣,他做學術的佛法
如果心一直往外耗損的時候,心就很難定下來。同時表現在外就是常常忘東忘西,這個忘記、那個忘記,這個就是平常心光外泄,習慣了。就算沒有攀緣外境,也是在裡面想東想西,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想了一大堆。所以你能夠修止的話,第一個愛——能夠珍愛你的心識,讓你的心能夠得到徹底的休息。
這個就是我們前面講的(自淨其意),(自淨其意)的最極致處就是涅槃真法,這個是我們要契入的終極目標。契入方法很多種,八萬四千法門,無量的三昧、無量的陀羅尼法門。但是(論其急要),無量法門當中最重要的,(不出止觀二法)。
我們講《小止觀》,就是為了要成就止觀的力量,是為了這個。有止觀的力量,才能夠成就證量——調伏煩惱,乃至斷煩惱的證量,那才能夠真正地真實地自利與利他。不然說得天花亂墜,這個都是空的、都是虛的。說食不能數寶,必須要有止觀的力量。我們接著講坐禪。這個(坐),狹義地來說就是坐,腿一盤——單盤或者雙盤。
我們學過死無常——三根本、九因相,這些文字你要記下來。你剛開始如果記不下來的話,就先作個小抄。因為等到全部背下來再修觀,有時候要背很久。你就作個小抄,把重點寫下來、大綱寫下來、重要的語句寫下來,然後拿個經架放在前面,打坐、靜坐的時候先修止,止修完之後,就根據小抄的文來觀修。
修止觀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要修觀,我們前面修止的目的也是為了要修觀。因為我們剛才講,你修止了之後,你心中有堪能性,你心能夠很寂靜,而在這種寂靜心當中,你能夠攝持修觀的文字跟義理——文跟義能夠攝持於心。這個時候你再去思惟,才有辦法產生一種很好的效果,甚至產生覺受。
以前我師父就跟我們說,一天當中行解二門,行七解三。行門要占百分之七十,解門占百分之三十。因為如果沒有行門的這種堪能性的時候,第一個你聽的經沒有辦法攝持;第二個,聽久了你能夠攝持一點道理,但是有可能產生錯解。就像這個世間的,我們講個比較明顯的例子,像世間的做學術研究的人,他對佛法有興趣,他做學術的佛法
如果心一直往外耗損的時候,心就很難定下來。同時表現在外就是常常忘東忘西,這個忘記、那個忘記,這個就是平常心光外泄,習慣了。就算沒有攀緣外境,也是在裡面想東想西,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想了一大堆。所以你能夠修止的話,第一個愛——能夠珍愛你的心識,讓你的心能夠得到徹底的休息。
這個就是我們前面講的(自淨其意),(自淨其意)的最極致處就是涅槃真法,這個是我們要契入的終極目標。契入方法很多種,八萬四千法門,無量的三昧、無量的陀羅尼法門。但是(論其急要),無量法門當中最重要的,(不出止觀二法)。
我們講《小止觀》,就是為了要成就止觀的力量,是為了這個。有止觀的力量,才能夠成就證量——調伏煩惱,乃至斷煩惱的證量,那才能夠真正地真實地自利與利他。不然說得天花亂墜,這個都是空的、都是虛的。說食不能數寶,必須要有止觀的力量。我們接著講坐禪。這個(坐),狹義地來說就是坐,腿一盤——單盤或者雙盤。
我們學過死無常——三根本、九因相,這些文字你要記下來。你剛開始如果記不下來的話,就先作個小抄。因為等到全部背下來再修觀,有時候要背很久。你就作個小抄,把重點寫下來、大綱寫下來、重要的語句寫下來,然後拿個經架放在前面,打坐、靜坐的時候先修止,止修完之後,就根據小抄的文來觀修。
修止觀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要修觀,我們前面修止的目的也是為了要修觀。因為我們剛才講,你修止了之後,你心中有堪能性,你心能夠很寂靜,而在這種寂靜心當中,你能夠攝持修觀的文字跟義理——文跟義能夠攝持於心。這個時候你再去思惟,才有辦法產生一種很好的效果,甚至產生覺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 (龍德上師) 在《佛王誓約》書中開示,佛光普照十方法界,又怎麼會需要我們點燈供養呢?事實上,需要被點亮的是我們自己的心燈。我們的凡夫肉眼看不清楚世情世境,對於出離解脫三界的勝法更是不能明見,實在是太需要光明了。所以佛家語云:「一燈能破千年暗。」佛前供燈能點亮我們的自性燈。
Thumbnail
20240803 寫在< 普巴金剛佛 >布施供養迴向之後 那年,本尊練習完成後的某天夜裡,在山上的鐵皮屋,接受大善知識的指導。 他說:你應該開始學習「不空成就佛」的法門了。 我:啊?不空成就佛?為何? 大善知識依著往常的習慣,吸了一口煙,沒有任何回答,只是看著我,淡淡笑了一
Thumbnail
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的祖師 依怙主 究給企千法王,在尼泊爾的祖寺「彌勒大慈寺」,供奉一尊大概有兩、三樓高的當來下生 彌勒尊佛聖像。為什麼這麼多的祖師大德都會供奉 彌勒菩薩的聖像?因為 彌勒菩薩是未來佛,祖師大德現在廣修供養,準備將來在 彌勒佛下生的時候,「龍華會上再相逢」
Thumbnail
對治邪見最好的方法就是請佛住世。《金光明最勝王經》中說:「於諸經中一句一頌為人解說,功德善根尚無限量,何況勸請如來轉大法輪,久住于世,莫般涅槃。」憑藉勸請的因緣,此後佛陀轉法輪以及眾生因了知法理而行持的一切善法,都有我們的一分正因,所以請轉法輪的功德非常大,能迅速積累資糧。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導讀:   【然燈佛】:《大智度論》云:「如然燈佛,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然燈太子。作佛亦名然燈,舊名錠光佛。」然燈佛與釋迦牟尼佛以及彌勒佛,分別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佛
Thumbnail
老法師跟大家講一個寓言故事。佛陀時代,有一位貧婆,每到黃昏就會看到許多人捧著油燈供養佛,心中很是羨慕,她只能雙手合十,讚嘆別人供燈的隨喜功德。這位貧婆一身破爛,身無分文,但是貧婆決定剪掉留了數十年的長髮跟老闆換一點點油來供佛,老闆換給她一點點的油,她滿心歡喜。 貧婆在人群中捧著油燈,突然來了一
Thumbnail
佛塔是佛意的所依物,若建造可謂是功德無量,若損毀則過患無窮。思惟此理,甚至對別人建造的佛塔,無論是大小、形式、美觀與否,都不能妄加評價,更何況是毀壞呢?若重新修復破損的佛塔也有大功德。
Thumbnail
「一切世間諸安樂,皆由供養三寶生,故當恆勤供三寶。」天眼第一的 阿那律尊者是如何修得天眼的呢?往昔,人壽四萬歲時,正值 拘留孫佛涅槃舉行法會,許多盜賊來到那裡。盜賊首領的鞋子破了,看到佛塔內殿裡燃著油燈,祂走進去補鞋子。這時,酥油燈變暗,於是祂將燈芯挑高,使燈光更加明亮...從而於許多世中獲得天眼。
Thumbnail
新的一年,觀音山眾弟子秉持往年傳統,依循尊貴 龍德上師教示,願以萬盞心燈化為盞盞燈火,追憶偉大祖師金剛持 究給企千法王及慈悲祖師 阿貝仁波切,遙念兩位祖師傾盡畢生致力弘法,利益無數有情眾生,驅走黑暗邁向光明解脫大道。敬邀全球十方善信法友供燈供佛,共同供養臺灣薩迦寺僧團,成就福田妙果,福不唐捐!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 (龍德上師) 在《佛王誓約》書中開示,佛光普照十方法界,又怎麼會需要我們點燈供養呢?事實上,需要被點亮的是我們自己的心燈。我們的凡夫肉眼看不清楚世情世境,對於出離解脫三界的勝法更是不能明見,實在是太需要光明了。所以佛家語云:「一燈能破千年暗。」佛前供燈能點亮我們的自性燈。
Thumbnail
20240803 寫在< 普巴金剛佛 >布施供養迴向之後 那年,本尊練習完成後的某天夜裡,在山上的鐵皮屋,接受大善知識的指導。 他說:你應該開始學習「不空成就佛」的法門了。 我:啊?不空成就佛?為何? 大善知識依著往常的習慣,吸了一口煙,沒有任何回答,只是看著我,淡淡笑了一
Thumbnail
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的祖師 依怙主 究給企千法王,在尼泊爾的祖寺「彌勒大慈寺」,供奉一尊大概有兩、三樓高的當來下生 彌勒尊佛聖像。為什麼這麼多的祖師大德都會供奉 彌勒菩薩的聖像?因為 彌勒菩薩是未來佛,祖師大德現在廣修供養,準備將來在 彌勒佛下生的時候,「龍華會上再相逢」
Thumbnail
對治邪見最好的方法就是請佛住世。《金光明最勝王經》中說:「於諸經中一句一頌為人解說,功德善根尚無限量,何況勸請如來轉大法輪,久住于世,莫般涅槃。」憑藉勸請的因緣,此後佛陀轉法輪以及眾生因了知法理而行持的一切善法,都有我們的一分正因,所以請轉法輪的功德非常大,能迅速積累資糧。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導讀:   【然燈佛】:《大智度論》云:「如然燈佛,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然燈太子。作佛亦名然燈,舊名錠光佛。」然燈佛與釋迦牟尼佛以及彌勒佛,分別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佛
Thumbnail
老法師跟大家講一個寓言故事。佛陀時代,有一位貧婆,每到黃昏就會看到許多人捧著油燈供養佛,心中很是羨慕,她只能雙手合十,讚嘆別人供燈的隨喜功德。這位貧婆一身破爛,身無分文,但是貧婆決定剪掉留了數十年的長髮跟老闆換一點點油來供佛,老闆換給她一點點的油,她滿心歡喜。 貧婆在人群中捧著油燈,突然來了一
Thumbnail
佛塔是佛意的所依物,若建造可謂是功德無量,若損毀則過患無窮。思惟此理,甚至對別人建造的佛塔,無論是大小、形式、美觀與否,都不能妄加評價,更何況是毀壞呢?若重新修復破損的佛塔也有大功德。
Thumbnail
「一切世間諸安樂,皆由供養三寶生,故當恆勤供三寶。」天眼第一的 阿那律尊者是如何修得天眼的呢?往昔,人壽四萬歲時,正值 拘留孫佛涅槃舉行法會,許多盜賊來到那裡。盜賊首領的鞋子破了,看到佛塔內殿裡燃著油燈,祂走進去補鞋子。這時,酥油燈變暗,於是祂將燈芯挑高,使燈光更加明亮...從而於許多世中獲得天眼。
Thumbnail
新的一年,觀音山眾弟子秉持往年傳統,依循尊貴 龍德上師教示,願以萬盞心燈化為盞盞燈火,追憶偉大祖師金剛持 究給企千法王及慈悲祖師 阿貝仁波切,遙念兩位祖師傾盡畢生致力弘法,利益無數有情眾生,驅走黑暗邁向光明解脫大道。敬邀全球十方善信法友供燈供佛,共同供養臺灣薩迦寺僧團,成就福田妙果,福不唐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