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因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part8

2021/04/02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良因法師主講淨律佛學院
各位請翻到講義第一面,從上面的部分:
乙二、略述止觀功德
分兩段:
丙一、正明止觀功德
第一段:若夫泥洹真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
這一段我們上次介紹過了。要契入涅槃的這個法門有無量無邊,但這無量無邊的法門總攝起來,最根本的不外乎止跟觀這兩個法門。所以修任何法門都是一樣,都不離開止觀,包括我們修淨土法門也是一樣。不是說止觀是天臺宗的人去修的、修禪宗的,修淨土的不必修止觀,不是這樣的,事實上是全部都不離開止觀二法。等到我們後面慢慢講,各位就應該清楚了,再來看下一段:
所以然者,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
我們上次說,這個地方在讚歎止觀的功德,可以從三點來講:
第一個,因中的斷惡;
第二段,因中的生善;
第三段,果上的功德。
從這三方面來看:

一、因中的破惡。
(止是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
就是說,先講止——伏結。(結)是煩惱,要伏住煩惱,最初的就是修止。
相信我們各位都有這個經驗。比如說我們今天心很煩躁,很煩躁的時候你念念佛,心就不會那麼煩躁了。尤其像這種天氣,很熱很熱你就不要再想:好熱好熱,我很躁很躁,這個就變成負面加持。越是在困境的時候,越是心要往內攝。往內攝的時候你這時候煩惱自然而然就調伏。或者念佛、或者制心止——看住自己的念頭。看住自己念頭的時候,你這個心就安定下來了。
比如說我們快要發脾氣了,快要發脾氣之前,你覺得快要發脾氣的時候,你趕快往內攝,看看自己的念頭,把這個念頭守住,不要讓那個瞋的煩惱去不斷不斷地蔓延。這個時候的瞋煩惱,因為你看著它,它自然就不再蔓延,不再蔓延,自然而然,你不必壓抑它,它自然而然就安定下來了。
所以這個止能夠幫助煩惱伏結,能夠幫助調伏煩惱。幫助調伏煩惱的初門,初門就是說,雖然它不是煩惱的正對治,但是卻對於煩惱的調伏有很大的幫助,就我剛講的這些例子。
所以有事沒事的時候,我們這個心要往內攝,多去看自己的念頭——制心止。多看自己的念頭在哪裡,這時候相對我們的心會安定得多。那不然就是念佛,常常將佛號放在心中,放在心中的時候,這個時候你的心,有佛力的加持也清靜。
再來,(觀是斷惑之正要)。你要斷煩惱的話要修觀。就像我們帶各位觀修的,比如觀修無常無我。我們這念心它是無常的、是無我的,那這樣才有辦法真正地斷煩惱。你如果說只是煩惱來了,那我這個心往內攝,不要隨著煩惱轉。當然,這個時候煩惱它會暫時伏住,但是伏住它只是以石壓草。我們內心的煩惱的種子並不會因此減少,它只是說不再蔓延,但是煩惱種子還是在,這個時候你就必須要配合修觀。
比如說我們平常瞋恨的習氣特別重,你在平常沒有瞋煩惱發動的時候,在靜坐當中你就把這個佛法正念生起。比如說觀察無常無我的智慧,思惟生起。生起之後再以這個無常無我的智慧,去看你這念能夠起瞋恨的心是無常無我。或者你去看你這個瞋的心所,瞋的心所是無常的、是無我的,所以沒有必要去抓著它不放。
今天這樣觀、明天這樣觀,漸漸地我們阿賴耶識裡面這個瞋的種子的力量就越來越弱。因為你每天不斷不斷地在寂靜心當中修止,寂靜心當中去對治這個瞋的種子,慢慢它的種子力量就越來越薄弱。所以(觀是斷惑之正要),真正要斷煩惱要修觀。
我們剛剛講說修止觀對於任何法門的人來說都是一樣。有的人會以為:我修淨土法門,我就一句阿彌陀佛到底就好了。但是你要知道,你如果一路念阿彌陀佛,你都不去思惟法義的時候,有時候只是靠著佛號來壓住煩惱,但等到煩惱現前很厲害的時候,不見得壓得住。而且關鍵是臨終的時候,你那個佛號還能不能壓得住。就像有的人他起煩惱,說:我就到佛堂拜拜佛,拜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我煩惱就調伏了。當然這個方法也是很好,因為止是伏結的初門——伏住煩惱。但是你想我們在臨終時候,那個是短兵相接的時候,尤其這個人在斷氣的那一刹那,是決定是什麼樣的中陰身要成就。如果說一個人在要斷氣的一刹那內心是跟瞋心相應,或跟貪煩惱相應。那這個時候就因為這個力量的加持,就會形成一個三惡道的中陰身。當然不見得馬上投胎,但是三惡道的中陰身就成就了,在四十九天當中,時間到,就去投胎。那相對地,如果你說那個時候心中是人天善業的念頭,那這個時候就結下人天的中陰身,四十九天當中,時間到,就去投胎。那如果更好的,你那個時候心中跟信願行相應,那不用經過中陰身呐,直接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被接走——往生淨土。
所以那個時候是短兵相接的時候,而你平常有沒有去用觀慧去調伏煩惱,這個時候就展現它力量的時候。因為你在那個時候,你不能說我再去佛堂拜佛拜一兩個小時,或者念佛念個幾千聲,讓心安定下來,你不見得有這個機會。
像古德說: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前面那個助念,助念得很好很好很好,但是並不敢保證說,在前面助念得很好很好,你在斷氣的那一刹那就不會有障礙出現,這沒人敢保證。唯一能夠掌握的就是你的正念,不管什麼樣的境界現前,你的心都不動。而你的心都不動的原因,是因為平常不斷地修止觀來調伏這念心。尤其是修觀,當煩惱來了,你常常起的煩惱又現前的時候,你平常就有對治習慣了。這時候煩惱現前,你心中一念對治一下,煩惱就超越了。
就像上次我們跟各位講的那個比丘的故事,那個比丘他去托缽,宰相的女兒,面相很莊嚴!比丘第一念起了欲望,第二念的時候,他看到宰相女兒面帶微笑,那個牙齒露出來,他過去那個白骨觀的善根種子就出來了,他就超越了。當然白骨觀還是屬於是修止啦,還不是說真的屬於修觀,我只是類比。
就是說,你如果平常有栽培這個觀慧的種子的時候,不管是臨終也好,乃至平常煩惱來的時候都一樣,都能夠幫助你超越。比如說你常常修觀,觀察你的煩惱是無常無我,當煩惱再現前的時候,你去把平常用功的那個力量帶動起來,一帶起來,無常無我,這個心就超越了。
再講到更底的、更源頭,就我們剛剛講的,你在靜坐當中不斷地修觀,在止的基礎上,寂靜心的基礎之上修觀,然後漸漸地就破壞阿賴耶識裡面煩惱的種子。所以(觀是斷惑之正要),這對於我們修淨土法門的人來說,一樣是個關鍵。我們臨終帶業往生,但是也不能……,那個是帶業種子,也不能夠業的現前。業的現前那就很危險了!所以,第一個,就破惡來說。
第二個,就生善來說。
(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
(愛養心識之善資)。愛,就是珍愛、珍惜;養,就是長養。
什麼是愛養心識啊?我們從反面上來說,你看世俗的人,都是心光外泄。心一直往外耗損。像前兩天有個居士,他說他聽經的時候都打瞌睡,很快地,沒多久就打瞌睡了。我還在想,他為什麼這麼快就打瞌睡呢?後來他旁邊他那個同參道友就說,因為他每次聽經之前都是看看手機,看了好久之後才開始聽經。我想:難怪聽經打瞌睡!你看完手機之後,那個手機螢幕又小,看了又耗神、耗心力,看完之後再聽經,心力已經耗損很多了,你再聽經那當然打瞌睡,正常。尤其年紀又大了,那一定打瞌睡。
所以,這個愛,就是說你能夠愛習、能夠保護你的心——心光不要外泄。你常常沒事的時候,心往內攝,讓心保持在一個境界上,專一相續安住的習慣。至少心光不是那麼外泄,常常保持心往內攝,專注放鬆、放鬆專注。慢慢地你的心就不會耗散那麼厲害,不會耗散那麼厲害,你就不會覺得那麼疲累。
其實像我看過一篇報導,它說:我們一個人,他體力的勞動跟腦力的耗損相比對來說,腦力的耗損是體力耗損的六倍。所以你看像古代的叢林出家人,他常常勞動,常常勞動但他還是能夠持午。但你看世俗的人,他雖然沒有什麼體力活,沒有體力勞動,但是他持午就很困難,就是因為腦力的耗損,耗損得多。
所以,如果心一直往外耗損的時候,心就很難定下來。同時表現在外就是常常忘東忘西,這個忘記、那個忘記,這個就是平常心光外泄,習慣了。就算沒有攀緣外境,也是在裡面想東想西,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想了一大堆。所以你能夠修止的話,第一個愛——能夠珍愛你的心識,讓你的心能夠得到徹底的休息。所以,你看一個常常修禪定的人,他不但持午沒問題,而且他睡眠時間也可以減少。
這個地方的(養)是長養,更進一步的長養。長養就是說增加心的堪能性。我們心有堪能性的時候,智慧才有辦法真正地生起。
像《遺教經》所說的:(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
智慧就像水一樣,你要把這個智慧的水集聚起來,必須要堤塘,就是水池。這個水池是什麼呢?就是定。
比如說各位,尤其在家居士你都會有個經驗,比如說你一個人,有時候在家裡面,這樣聽經的效果,和你來到山上用用功、拜拜佛,再聽經的效果那不會一樣。或者你一個人在家裡面也是一樣,你心很散亂聽經的效果,跟你行門拜佛、念佛用功了之後,再來聽經的效果那完全不同的。因為當你行門用功之後,你的心的堪能性增加,這種承受力增加。為什麼呢?因為你心是往內攝,心是往內攝的時候得到充分地休息、長養,這個時候心有力量,有力量的時候你聽經就能夠記下來。
我聽說以前在天臺教觀的寺院,那個道場,講經的人是不能動的,聽經的人也不能動,不能做筆記。像古代也沒有錄音設備,怎麼辦?全憑記憶。而且更要命的是什麼呢?聽完之後要複講。那複講一定是你聽的時候很專注,這心就是很空靈、很寂靜,就像鏡子一樣——然後法師講的經,你完完全全地吸收,不敢說每個字,但是要義你都吸收了。這個時候再用這空靈的這個心再複講出來,這就是有止的力量。
像我看倓虛老和尚,他講他們在觀宗別苑的作息,他們上課前都要先修一個小時的止觀,靜坐一個小時修止觀,心很寂靜之後再來聽講。那時候聽講有時候不做筆記,就專心地聽;專心聽完之後,欸,就能夠記下來。
所以這個止會增加我們的堪能性。所以你看很多的在家居士,他聽經聽聽聽到最後,你問他什麼,不要說聽什麼內容不知道,經題都不知道!你說:(你在聽什麼經?)(那個那個…)講不來,突然一下子想不出來這個經題是什麼,更不用說經的內容了。
所以你看尤其像現在訊息越來越發達——網路、手機。訊息越來越發達,人的精神耗散越來越厲害,耗損越來越厲害!以前是老人家記憶力不太好,現在年輕人記憶力也不太好——精神耗損太多了。
所以(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這是就生善來說,你修奢摩他,你的心就能夠(愛),乃至得到(養),心就能夠往內攝,安定下來,甚至你的心的堪能性就能夠不斷不斷地增加,因為心很寂靜。
這種寂靜的心是成就般若波羅蜜的基礎。不是說你聽了很多你就能夠開智慧,不是的。聽了很多當然也能夠栽培善根,也不是完全沒用,能夠栽培善根。但是你般若智慧要生起力量的話,你必須要有一個依止,這個依止就是定。
再講,(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策發),策動發起;(神解),這種微妙的智慧。這種微妙的智慧,所謂神解微妙的智慧,它還不完全是學習而來的。就是說,當然你一定要先學習,學習之後,然後在有一個止的基礎之上,不斷不斷地思惟觀察這個道理,慢慢地你對這個道理的瞭解的深入——第一個;第二個,對道理的覺受就有辦法慢慢地生起。
(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你要真的對法義要能夠深入地瞭解,還有覺受生起,那一定要修觀。就是說,你看我們心很靜的時候,靜的時候你再來思惟法義,你的心就能夠像鏡子一樣。像鏡子一樣,然後,將法義的內容在你的心中深深地刻印下去。所以(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
像我們看《彌陀要解》裡面,蕅益大師說往生極樂世界三資糧:信、願、行。信、願、行三資糧。
從生善方面來說,就可以體會出止觀對信願行三資糧的幫助是多麼樣的關鍵。比如說信願行的(行),就是持佛名號。持佛名號,那你這個名號為什麼在平常的時候,乃至臨終的時候,佛號還能夠相續地生起呢?比如說臨終的時候(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臨終尤其斷氣的那一刹那,一念乃至十念的相續。各位不要覺得很容易啊,你只要想想煩惱現前的時候你心中還有沒有佛號,你就知道容不容易了。比如別人罵我們一句;或者天氣很燥熱,很煩躁,你心中還有沒有佛號?像今天天氣這麼熱,又沒有空調,你坐在那個地方念佛,還念得下去念不下去?那更不要說臨終那個考驗。
所以平常多修止的時候(愛養心識之善資),心的堪能性就慢慢增加,心的穩定性增加。
然後你修觀(策發神解之妙術)。就是說信願,蕅祖說(信願是慧行),你能夠生起對往生淨土的信願之心,信願之心這個不是說你念佛念得多你就會有信願,不是的,你要有慧行,透過智慧的抉擇。信,對名號的信心,對淨土的信心。然後願,(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很多修淨土的人錯認為說:(我念佛念多了,我自然而然我就會有信心),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也不能說完全錯了,而是說這當中會有很大的問題!為什麼呢?如果完全沒有信願的力量,只是(行),你在念佛念得很愉悅,然後那種因為很愉悅所生起的信心,事實上只是個(定)——念佛之後我身心很安樂,然後那種定。那種定並不見得說就能夠引發你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動機,那種信願。各位要去分別,這是不一樣的。就是說你對念佛感覺很好,跟你對往生極樂世界的那個信願的心很強,它這兩個之間不是畫等號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鋼骨佛心
鋼骨佛心
苦志勞筋骨,大任乃克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