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表解講要》0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18溫哥華傳戒弘法之旅
大修和尚 宣講

再來我們看到甲四、婬戒。它也分成八科來說明。
乙一、釋名
我們同樣翻到四十五頁,接著再看第三條、婬戒。婬戒是什麼意思呢?
染情逸蕩,污穢交遘,名不淨行。與己妻之外一切男女,犯不淨行,是名邪婬。受五戒居士應嚴戒之,又居士若自發心,亦可戒正婬,名梵行優婆塞,期間久暫,隨自發心。
這是原文,下面就一一的解釋:染情逸蕩,污穢交遘,名不淨行。有染污的這一念心,不知道要制止,卻隨順它放逸奔蕩這一念情愛的心,乃至於彼此污穢的交合,這個叫做不淨行。跟自己妻子之外的男女,假若是女眾的話,就跟自己丈夫以外的一切男女污穢的交合,犯到不淨行,這個叫做邪婬。
所以受五戒的在家居士們,所戒的就是邪婬,不可以邪婬。在家居士,我們做為一個在家居士,分寸我們要守好,不可以邪婬。換句話說,正式的夫妻開許是可以正婬的,但是不可以做夫妻以外的邪婬,受五戒的居士應當要嚴格的守好它,要好好地戒這個邪婬。
又者居士自己發心,也可以戒正婬。也就是說跟出家的師父學習,出家的師父他們都是守終身的不婬欲的戒法,跟一切的男女都是不干犯的,他都是守清淨的梵行。那我們在家居士也可以隨喜,那怎麼隨喜呢?就是受八關齋。受八關齋戒的時候,我們受八關齋戒這一天,是要完全斷正婬的,一切的婬欲都不許的。受八關齋戒的時間長短也可以隨自己發心,也可以一年、也可以一個星期、三天、五天、一個星期、三個月、或者是一年半載、或者是三年、或終身亦可。
你如果要受五戒的淨行的梵行,也可以在受戒的時候,你自己發心來受,師父為你們作證明。如果是要受八關齋戒的,你也可以自己在佛前自誓受,如果有師父為你授,就為你授;如果沒有,附近都沒有可以為你授八關齋戒的師父,也可以開許自己自誓受,在佛前自誓受。
在佛前自誓受的時候你就說:「我弟子某某,發願受持八關齋戒多久多久。」也可以自己這樣受持,但原則上我們應要依師授,依出家的師父受持,這樣的話,男眾就稱做梵行的優婆塞,女眾就叫做梵行的優婆夷。
乙二、制意‧
佛陀制戒止邪婬的意義。
第一、婬欲能繫縛眾生,不得解脫。令眾生造種種業,受生死苦。為眾惡之源,生死之本。
婬欲它能夠深深地繫縛我們眾生在三界牢獄裡面,使令眾生不能夠解脫生死的苦海。我們眾生之不能夠出離生死的苦海,最大的因緣就在這個婬欲,它是一條無形的、堅固的牢繩,我們眾生要斷這條牢繩,非常難非常難,所以一切眾生都以婬欲而正性命。
眾生會投生到這個娑婆世界就是因為愛情太重了,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而這個愛情要緊的就是婬欲的關係,講穿了就是這件事情。所以婬欲能夠繫縛一切眾生,了它癲狂的造作種種的惡業,而納受無邊的生死的痛苦,它是屬於眾多惡法的根源,也是流轉生死的根本。
在《大智度論》裡面就講到說:婬欲為諸結之本。」婬欲它是一切結使、一切煩惱的根本,你只要有婬欲的心,貪欲,無邊的貪欲、瞋恚、愚癡,無邊的煩惱從這個地方就滾動起來。
在《出曜經》卷四裡面有講道:婬之為病,受殃無量。」婬欲這種病,我們所遭受的災殃,它是無量無邊的,訴說不盡!所以婬欲的過患是極深。
我們現代的人在這個時代,不會把婬欲當作是一種罪惡,反而是把它當作是一種讚歎、鼓勵的事情,這是我們眾生的顛倒,所以難以出離,連知見都錯誤了,更何況說能夠出離,更何況說能夠制止它!
第二、損自德行故。
假若做這種邪婬的話,那就會損害喪失自己貞良德行的緣故。佛法給我們的知見都是端正的、都是清淨的,給我們眾生的知見都是純正的、都是善良的。世間的知見,我們做為一個佛弟子有正見的人,千萬不要去隨順它。我們隨順它,那你只有癲狂地墮落三途、墮落在六道輪迴、三途裡,長劫地受苦。
染心看者,越毘尼罪,何況身犯?
假若我們用染污心來看男眾或者是看女眾,就會犯到越毘尼罪越毘尼罪它是比較小的一種罪過,它是屬於心意的一種罪過,這叫作越毘尼罪,這罪過比較小。以染污心看男女眾都不可以,何況說我們的身體跟他有所干犯,更不可以的。
第三、業道重故。
邪婬的業道罪它是非常重大的緣故。
若犯邪婬,不堪入道。假若我們犯到邪婬,就不堪可入於佛道了。
古德有一句話說:「要趣進妙道,未見情愛封固,而得有證者。」
我們想要趣求精進於無上的菩提道,從來沒有看到情愛堅固的。封固就是很堅固執著放不下的,從來沒有看到情愛堅固執著放不下,而能有所趣證菩提證入妙道的,不可能的!因為這兩件事情完全是相悖的。
法性空寂·法性清淨·法性沒有人我
你情愛堅固,這完全是一種染污、顛倒、無明,怎麼能夠跟法性相應? 不可能的!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的。你想要趣進佛道,情愛這件事情你一定要淡之再淡、淡之再淡(乃至於無)。
第四、亂靜心故。
婬欲它會擾亂我們這一念寂靜的心的緣故。我們眾生這一念心它本來寂靜,但是如果有這些根、塵、識的境界,尤其是婬欲的境界擾亂,整個心性就擾動起來。
欲火喧心。這種婬欲的火現起的時候,會擾亂我們這一念清淨的心。
令失正念、正定。我們修學聖道就是要常常安住在正念裡頭。安住在正念裡頭,或者是專注在號、或者是在止觀上面,這些都是正念。心要常常有定攝心一處,久久它自然就生定,要這樣才好。假若婬欲心重,你的正念正定都被這婬欲心占據了,所以就不得涅槃,障證菩提。不能夠獲得大般涅槃,障礙證得無上菩提。
第五、入魔網故。
假若邪婬的話,就入於魔業羅網的緣故,所以經典說:「此婬欲者,是眾魔境界。」經典上面說:這種婬欲的火,它是屬於眾多魔王、魔子、魔孫的這種境界,是屬於魔的境界。
我們縱然做不到說斷除婬欲,但是我們切莫隨順,切莫去造作邪婬業。要不然你就繫屬於魔了,作魔的子孫了。
第六、三世諸佛法爾不婬欲故。
三世一切諸佛都是自然地不婬欲的緣故。所以在家居士學佛,縱不能夠完全不婬欲,我們應當隨佛教誡,不邪婬。
《紅色字體,點按進去是出處的連結點,阿彌陀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五戒表解講要》06 大修和尚 宣講 師:好,我們繼續早上的課程,諸位請翻到第五十一頁,表解的五十一頁,第二格的戒盜。前面我們講到乙八、這一科戒盜的果報.這個果報提到有五點,第一點我們講過,那再來講 第二點、多人愛念,信任不疑。 第三、善名流布,十方讚歎。 第四、處眾無畏,人不敢欺。
殺生、偷盜這兩種罪業,首先,殺生是傷害了眾生的正報;其次,偷盜是損害眾生的依報。現在反過來,我們要反惡為善,我們要斷除一切惡法,修習一切善法,我們應當順著這個次第,順著這個次序,首先不要傷害眾生的正報,不要去殺生,正報就是他的身體。其次,就是不要損害眾生的依報,依報就是他的生活環境,就包括他所有財物
不與而取他物,名之為盜。 物主沒有給我們,那我們就隨便取用他們的財物,這個就叫做盜。 那盜的種類分有許多種: 第一個、叫做偷取。 偷取就是做小偷,趁著暗夜或者是刮風下雨的時候,或是人家不注意的時候,去偷竊人家的東西,這個叫做偷取。 第二個、就劫取。 什麼叫做劫取呢?就是光天化日之下,去搶劫人家的東西
殺生的果報有八種,犯殺戒的果報是如何呢? 殺生第一個、它會讓我們墮三惡道。 將來會讓我們墮落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當中裡面去受苦。 第二個、若生人中,多病短命。 假若我們轉生,生到人道當中,那他經常會有許多的病痛,而且短命就死去了,所以我們想要長壽的話,就不要殺生,能夠持不殺生戒,那將來就能夠得長壽
《五戒表解講要》02 最近末學跟我們清公和尚有探討這個問題,如果說犯到菩薩的重戒,還有五戒當中的重戒,如果說他沒有辦法拜到見光見華怎麼辦呢? 我們清公和尚他依據古德的立(律)論來加以說明:「你如果說能夠拜到見光見華,見到瑞相,那這個是最好的,代表你這個罪業已經滅除了,那你可以再來重受。」
五戒表解講要—1 第一個、是說明五戒的內涵。這個部份是依懺公·懺雲老和尚所編《五戒表解》,主要再依清公和尚的《五戒表解講要》來說明,同時也參考《五戒相經箋要集註》廣化老法師註,以及《在家律學》來說明,這是我們這次講課的一個主題。 第二個、是總明五戒的罪相,這個地方我們就依弘一大師的《辨相表解》來說
《五戒表解講要》06 大修和尚 宣講 師:好,我們繼續早上的課程,諸位請翻到第五十一頁,表解的五十一頁,第二格的戒盜。前面我們講到乙八、這一科戒盜的果報.這個果報提到有五點,第一點我們講過,那再來講 第二點、多人愛念,信任不疑。 第三、善名流布,十方讚歎。 第四、處眾無畏,人不敢欺。
殺生、偷盜這兩種罪業,首先,殺生是傷害了眾生的正報;其次,偷盜是損害眾生的依報。現在反過來,我們要反惡為善,我們要斷除一切惡法,修習一切善法,我們應當順著這個次第,順著這個次序,首先不要傷害眾生的正報,不要去殺生,正報就是他的身體。其次,就是不要損害眾生的依報,依報就是他的生活環境,就包括他所有財物
不與而取他物,名之為盜。 物主沒有給我們,那我們就隨便取用他們的財物,這個就叫做盜。 那盜的種類分有許多種: 第一個、叫做偷取。 偷取就是做小偷,趁著暗夜或者是刮風下雨的時候,或是人家不注意的時候,去偷竊人家的東西,這個叫做偷取。 第二個、就劫取。 什麼叫做劫取呢?就是光天化日之下,去搶劫人家的東西
殺生的果報有八種,犯殺戒的果報是如何呢? 殺生第一個、它會讓我們墮三惡道。 將來會讓我們墮落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當中裡面去受苦。 第二個、若生人中,多病短命。 假若我們轉生,生到人道當中,那他經常會有許多的病痛,而且短命就死去了,所以我們想要長壽的話,就不要殺生,能夠持不殺生戒,那將來就能夠得長壽
《五戒表解講要》02 最近末學跟我們清公和尚有探討這個問題,如果說犯到菩薩的重戒,還有五戒當中的重戒,如果說他沒有辦法拜到見光見華怎麼辦呢? 我們清公和尚他依據古德的立(律)論來加以說明:「你如果說能夠拜到見光見華,見到瑞相,那這個是最好的,代表你這個罪業已經滅除了,那你可以再來重受。」
五戒表解講要—1 第一個、是說明五戒的內涵。這個部份是依懺公·懺雲老和尚所編《五戒表解》,主要再依清公和尚的《五戒表解講要》來說明,同時也參考《五戒相經箋要集註》廣化老法師註,以及《在家律學》來說明,這是我們這次講課的一個主題。 第二個、是總明五戒的罪相,這個地方我們就依弘一大師的《辨相表解》來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問曰:白衣有妻子,婬欲不除,憑何得成佛? 答曰:只言見性不言婬欲。只為不見性;但得見性,婬欲本來空寂,自爾斷除,亦不樂著,縱有餘習,不能為害。何以故?性本清淨故。 白話註解: 有人問:「在家人有妻子,欲望未除,憑什麼能成佛呢?」回答說:「我們只談見性,不談欲望。因為不見自性,所以有欲望;一旦見
貪求五欲就好像舔刀口上的蜜,雖然只有一點點甜味,卻不知不覺地傷了舌頭,「如蜜塗刀,舐者貪甜,不知傷舌」。 另外又說,我們貪求五欲,求不到很痛苦;得到的時候,卻又很恐懼、苦惱隨時都可能再失去;失去的時候又很懊惱。甚至有的人為了貪欲而失去了寶貴的性命,就好像飛蛾撲火一樣。
由於煩惱──有貪瞋癡的煩惱,而造了業──身口意的業,而感得三界業報身,再來三界輪迴,就在三界裡面一個牢籠換另外一個牢籠,不斷地在三界輪轉。 所以我們必須斷除貪瞋癡等煩惱,去除對色、受、想、行、識的執著,不再造有漏業,才不會感得業報身來三界輪迴;唯有這樣,那才是真正的解脫。
Thumbnail
若能夠完全斷除邪淫,生生世世都可以獲得安樂,現世的生活也會得到眾生的尊重與讚嘆。 「邪淫」廣義而言,幾乎是由貪心所引起的。當然也有少數是為了害他人,而以瞋恨心行淫,會根據其異熟果報墮入相應之三惡趣中。如果有幸獲得人身,也將感受妻子遭他人強搶,或與妻子相處不稱心意,例如:妻子會偷盜、酗酒、脾氣粗暴,
Thumbnail
觀音山 2024年6月30日《妙法蓮華經》祈福除障法會,當日同時恭請慈悲 龍德上師傳戒,歡迎十方善信法友把握殊勝難得的因緣,早上8:00一同線上參與受持一日夜八關齋戒。祈福除障祿位、超薦蓮位恭誦《妙法蓮華經》,登記祈福除障祿位、超薦蓮位
Thumbnail
※經文: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導讀:   【罪業】:罪惡之所作,為感未來苦果之因者。罪業之本性稱為罪性,罪性本空。依罪業而感之苦果稱為罪報,《無量壽經》曰:「罪
Thumbnail
佛陀2500多年前,即慈悲開示了「墮胎」的種種罪過,教導末法時代的人們,如何救護諸童子、胎兒,如何得到長壽滅罪的種種功德,賜予造作墮胎殺業的無知父母一盞解脫的明燈。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記載,有五種惡業即使懺悔也無法滅除︰ 一、殺父。 二、殺母。 三、殺胎。 四、出佛身血。
Thumbnail
「殺害比丘與沙彌、汙尼、毀像塔寺等,發露懺悔近無間。」有犯這一些五無間罪,五大類的無間地獄的罪業,近似無間地獄的罪,是相當重的。犯過這一些的,要深切地向 阿彌陀佛、諸佛菩薩求懺悔,將來才有得生西方淨土的因緣和機會。你對他製造違緣,「違緣」就是讓他修行困難,打擊他的信心,找他的麻煩,這就叫「違緣」
Thumbnail
假如一個人永遠保持清醒,世間無罪惡事,因為人無法永遠清醒,所以才會有所謂的法存在,這個法叫做世間法,由於有世間法的存在讓人與人之間有了約束,彼此互相尊重,合作,生活下去。一旦這個世間法不存在或者被破壞,人就像畜生一樣,自相殺戮,彼此之間不懂得尊重,依我行我素的行為讓這個世間變得人人自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問曰:白衣有妻子,婬欲不除,憑何得成佛? 答曰:只言見性不言婬欲。只為不見性;但得見性,婬欲本來空寂,自爾斷除,亦不樂著,縱有餘習,不能為害。何以故?性本清淨故。 白話註解: 有人問:「在家人有妻子,欲望未除,憑什麼能成佛呢?」回答說:「我們只談見性,不談欲望。因為不見自性,所以有欲望;一旦見
貪求五欲就好像舔刀口上的蜜,雖然只有一點點甜味,卻不知不覺地傷了舌頭,「如蜜塗刀,舐者貪甜,不知傷舌」。 另外又說,我們貪求五欲,求不到很痛苦;得到的時候,卻又很恐懼、苦惱隨時都可能再失去;失去的時候又很懊惱。甚至有的人為了貪欲而失去了寶貴的性命,就好像飛蛾撲火一樣。
由於煩惱──有貪瞋癡的煩惱,而造了業──身口意的業,而感得三界業報身,再來三界輪迴,就在三界裡面一個牢籠換另外一個牢籠,不斷地在三界輪轉。 所以我們必須斷除貪瞋癡等煩惱,去除對色、受、想、行、識的執著,不再造有漏業,才不會感得業報身來三界輪迴;唯有這樣,那才是真正的解脫。
Thumbnail
若能夠完全斷除邪淫,生生世世都可以獲得安樂,現世的生活也會得到眾生的尊重與讚嘆。 「邪淫」廣義而言,幾乎是由貪心所引起的。當然也有少數是為了害他人,而以瞋恨心行淫,會根據其異熟果報墮入相應之三惡趣中。如果有幸獲得人身,也將感受妻子遭他人強搶,或與妻子相處不稱心意,例如:妻子會偷盜、酗酒、脾氣粗暴,
Thumbnail
觀音山 2024年6月30日《妙法蓮華經》祈福除障法會,當日同時恭請慈悲 龍德上師傳戒,歡迎十方善信法友把握殊勝難得的因緣,早上8:00一同線上參與受持一日夜八關齋戒。祈福除障祿位、超薦蓮位恭誦《妙法蓮華經》,登記祈福除障祿位、超薦蓮位
Thumbnail
※經文: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導讀:   【罪業】:罪惡之所作,為感未來苦果之因者。罪業之本性稱為罪性,罪性本空。依罪業而感之苦果稱為罪報,《無量壽經》曰:「罪
Thumbnail
佛陀2500多年前,即慈悲開示了「墮胎」的種種罪過,教導末法時代的人們,如何救護諸童子、胎兒,如何得到長壽滅罪的種種功德,賜予造作墮胎殺業的無知父母一盞解脫的明燈。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記載,有五種惡業即使懺悔也無法滅除︰ 一、殺父。 二、殺母。 三、殺胎。 四、出佛身血。
Thumbnail
「殺害比丘與沙彌、汙尼、毀像塔寺等,發露懺悔近無間。」有犯這一些五無間罪,五大類的無間地獄的罪業,近似無間地獄的罪,是相當重的。犯過這一些的,要深切地向 阿彌陀佛、諸佛菩薩求懺悔,將來才有得生西方淨土的因緣和機會。你對他製造違緣,「違緣」就是讓他修行困難,打擊他的信心,找他的麻煩,這就叫「違緣」
Thumbnail
假如一個人永遠保持清醒,世間無罪惡事,因為人無法永遠清醒,所以才會有所謂的法存在,這個法叫做世間法,由於有世間法的存在讓人與人之間有了約束,彼此互相尊重,合作,生活下去。一旦這個世間法不存在或者被破壞,人就像畜生一樣,自相殺戮,彼此之間不懂得尊重,依我行我素的行為讓這個世間變得人人自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