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4/07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深藏不露與鋒芒畢露

    深藏不露,大前題必須要有本事;鋒芒畢露,就是沒多少才要盡露。
    《道德經》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老子說:已經完全了解大道,而如愚若晦,自然而然地表現得好像不知道、不了解一樣,平平無奇。不是偽裝的,而是真正的大智若愚,沒有成見,沒有預設立場,這是最高明的。
    相反的,根本不了解大道,而卻要自炫自耀,表現得好像已經完全了解一樣,這就是心裡有病。
    常人說:知道、知道。就是指了解、明白、感悟到那個道,這才叫做知道。當你真正知道,與此同時,你也知道還有很多很深的,甚至是不同觀點的,你是不知道的。
    相反的,你根本是不知道,或且只是知道其皮毛,水過鴨背,筲箕打水;但一有機會,就吹虛,就包裝,就張揚,就炫耀,就借名師出高徒,來自抬身價。其實,這就是病,自欺欺人的心病。
    按正常的邏輯,你越知道得多,那不知的部分理應是越少的;但,一個謙虛求道的人,一個潛心做學問的人,你越知道得多,卻發現所不知道的更加多。
    其實,人一開始,通常就覺得自己知道;可是,當經歷過一段時日的修煉,又好像不太知道;但再經過一段時日的沉澱反思,自然覺得知道與不知道,都不必知道。(遲些,有機緣的話,會跟大家分享青原惟信禪師的人生的三重境界。)
    語云:「世人笑我太瘋癲,我說世人看不穿」。為什麼要守愚如晦?為什麼要自隱無名?為什麼要以知為不知?是深藏不露?明哲保身?
    在孔老夫子的人格世界裡,他既不會鋒芒畢露,但也不會深藏不露。他曾對著學生說:「吾無隱乎爾」,我沒有什麼好隱惜的;而只是坦誠地一句話——吾有知乎哉?無知也。
    (寫於2022年3月30日) 下一講:孔子對生命的學問,會留有一手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