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閱讀觀點34】反內捲,除了躺平還有其他選項嗎?--《內捲效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內捲」是這一兩年來興起的詞,看到這詞,西恩第一聯想到的是臺灣的老街,除了極少數有特色的老街外,大部分老街只是名稱不同,賣的東西大同小異,比如用木棒刮青蛙的背可以發出聲響的玩具、復古刮痧板之類的玩意,如果有任意門直接跳到下一個老街,你會以為任意門壞了。
《內捲效應》作者王為給了「內捲」非常精闢的解釋:「外力有限,狹窄競爭。」而且是在狹窄領域內的無效競爭,在這種狀況下,付出很多,但回報卻很微薄。
「讓你加班的人不是老闆,而是其他願意加班的人」-中國經濟學家薛兆豐
職場的內捲,因過度競爭,大家自願加班,壓榨自身價值,以獲取些微競爭優勢;企業的內捲,則導因於大家投入同值性的產品,導致進入價格戰,落入獲利不足,沒辦法研發新產品的惡性循環。人生的內捲,莫過於好好讀書,好好找穩定公司,好好買間房,找個人娶(嫁),好好過一生。
因應內捲,相對應產生「躺平」一詞,只要躺平不參與,自然內捲不到我。不過「內捲」跟「躺平」似乎都太過極端,內捲被迫過度壓榨,但也總不能躺平一輩子。那有沒有可以求取平衡的方式?《內捲效應》提出六點「反內捲」的方法,西恩總結出了解自身使命-從競爭走向賽局邏輯重構與創新借助外部思維三個重點,提供大家參考。

了解自身使命-從競爭走向賽局

就個人層面而言,你理想中的生活,與現實中大眾認知的生活方式一樣嗎?如果不同,你選擇了哪個?相信許多人還是選擇了後者。但唯有正視自己的使命追求,才能找到並實踐真正適合自己的路,以避免陷入內捲漩渦。
這讓西恩想到兩個故事,第一個是《偽魚販指南》作者林楷倫讀到交大,出身魚販世家,最後仍投身賣魚市場。別人問他:「都讀到交大了,為什麼要去賣魚?」他的父親說的卻是:「都要賣魚,書幹嘛讀那麼高?」提到交大,餐策騎職業應該大部分會跟工程師連結在一起,但他最後選擇賣魚。選擇沒有對錯,關乎那是不是你想要的。
第二個是墨西哥漁夫跟美國商人的故事。有一個美國商人去墨西哥度假,發現墨西哥漁夫隨手就能捕獲好幾條高檔的大黃鰭鮪魚,於是問他其他時間都在幹嘛?漁夫回答「每天都睡到自然醒,然後補幾條魚賣完後,回家陪老婆小孩,再跟到村裡喝酒跟哥們鬼混,非常充實。」
美國商人不以為意建議墨西哥漁夫,應該多捕幾條魚,然後買幾條大船,建立自己的船隊,搬到美國建立自己的企業,賺更多錢。墨西哥漁夫反問「然後呢?」美國商人回「就可以在墨西哥買間別墅,每天都睡到自然醒,好好陪老婆小孩,放鬆自己」
「那不就是我現在在做的事嗎?」
就企業層面來說,了解自身使命,可以避免走入競爭的死局,才不會落入「寧可累死自己,也要餓死同行」的局面,轉而邁向賽局的活路,在賽局思維裡,雖然也有競爭對手存在,但目的不在於至競爭對手於死地,而是要組出適合自己的路。
這就像賽門.西奈克所提的黃金圈理論,先問「為什麼」,找出自身的使命後,再問「如何做」跟「做什麼」。

邏輯重構與創新

作者認為,「推陳出新」與「升級更新」都不算是真正的創新,真正的創新應該是「破壞式創新」,而在實際的經營當中,企業必須看到人類與市場的未及之處,以前瞻的思維進行破壞性創新,但也有許多實例顯示,不能走在市場前面太遠,不然曲高和寡也很難獲得成功。
雖然作者強調創新最後要回歸產品本質,但面對有人提問「很多企業並沒有生產業務,該如何創新以保持獨特性跟競爭力?」作者認為,可以從其他層面進行邏輯重構,有生產業務的企業可以對產品進行創新,沒有生產業務的企業,可以從影響力規模的角度著手。

借助外部思維

「內捲」之所為「內捲」,顧名思義就是太過於專注內部視角,比如光看財報只能顯示公司內部存在某種現象,但不能說明原因為何。因此,許多企業現在也透過外部客觀分析,導正內部思維。
以人際關係而言,換位思考可以適時幫助我們借助外部思維,而非以自己的角度看看世界,例如父母不再以他們生長的環境跟經驗,去看現在的小孩不同之處;以個人來說,多閱讀了解與自己類似的人,是怎麼突破窠臼闖出新局,也是一個方式。

西恩後見

看完了《內捲效應》,發現內捲跟紅海的概念有點類似,大家在某個領域中殺得刀刀見骨,但卻沒有真正的贏家。
但反內捲、開創藍海,容易嗎?說真的,不容易。就像很多人為了生活選擇北漂,雖然北漂物價貴房價高,薪水不一定跟得上,但看看身邊許多人好像也是如此,只能選擇繼續下去。
《內捲效應》最讓西恩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王為提到,酣客集團的企業總部,共有五個,分別是生產與製造總部、行政與財務總部、倉儲與物流總部、電商化營運中心與文化教育市場管道總部,最重要的是,這五個總部利用大陸不同城市的優勢,分設在五個不同城市。所以每當有人問,「酣客的總部在哪?」王為總要大費唇舌解釋。
看完這個篇章,西恩第一直覺是「分散在五個地方是要如何整合與溝通?」一個不小心,可就掉進內捲的漩渦裡了。所以反內捲,除了要有實力,還要有勇氣,更重要的是,破除對自己的懷疑。
西恩的文章都是花費時間閱讀、整理與提出心得,如果喜歡或是覺得有幫助到你,可以日行一善,在下方幫我按五下拍手鼓勵(化讚為賞幫助我)、留言(交流內心想法),或是按愛心(讓我知道有幫助到你),一起用實際行動,營造正向力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6會員
141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滾石西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個笑話是,美國人會成功,是因為連我們在睡覺時,美國人也在努力工作。 好不好笑,可能大家各有不同解讀。但這個笑話背後凸顯一個盲點:越努力就會越成功嗎?看似肯定,但作者給出的答案卻是否定的。 公式:壓力+休息=成長 我們如何看待壓力,深深左右壓力如何影響我們 關於休息 切割時間 西恩後見
社群媒體有種永不退流行的貼文--「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麼?」 展示的圖片與答案或許有所不同,可能是老人或小孩,或者是老人的臉或一條魚。有的時候,別人的答案跟你的不同時,心裡會不禁冒出「哪是那個?明明就是我看的那個圖案才對」的念頭;但有時再仔細看,確實能夠看出別人所說的圖案。
很會炒菜的廚師,不見得會管廚房。那管廚房的,一定要很會炒菜嗎? 《燃起主管魂:盛治仁的管理私房筆記》作者盛治仁,曾經擔任2009年台北聽奧總執行長、行政院文建會主委,現為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兼具公部門與民間企業的管理經驗,17篇管理筆記,切中主管領導重點,適合新手主管閱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那種第一印象跟後來相處的感覺差很多的朋友呢? 比如看起來很高傲,相處起來才發現根本少一根筋之類的。 但不可否認,第一印象一旦定型後,要再改變就有一定的難度。畢竟朋友還有機會跟時間可以深入了解(當然也可以選擇不繼續深交),但在職場簡報、面試、會議等場合,第一印象的好壞,就直接判生死。
「他怎麼凡事只問結果?有夠無情」、「他邏輯怎這麼跳?真受不了」、「他怎麼那麼死腦筋,一定要用舊方法做,不知變通?」 人際溝通大師卡內基在《讓鱷魚開口說人話》提到,「我們所交往的對象,不完全是靠理性與邏輯生活的人」,且要以他人的需求出發。以他人的需求出發的第一步,就是要理解對方。
改變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論是改變別人,甚至自己。 不論是明知早起運動看書對自己比較好,最後還是選擇賴床;又或是數據分析顯示這樣做對公司有幫助,但還是說服不了別人。
有個笑話是,美國人會成功,是因為連我們在睡覺時,美國人也在努力工作。 好不好笑,可能大家各有不同解讀。但這個笑話背後凸顯一個盲點:越努力就會越成功嗎?看似肯定,但作者給出的答案卻是否定的。 公式:壓力+休息=成長 我們如何看待壓力,深深左右壓力如何影響我們 關於休息 切割時間 西恩後見
社群媒體有種永不退流行的貼文--「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麼?」 展示的圖片與答案或許有所不同,可能是老人或小孩,或者是老人的臉或一條魚。有的時候,別人的答案跟你的不同時,心裡會不禁冒出「哪是那個?明明就是我看的那個圖案才對」的念頭;但有時再仔細看,確實能夠看出別人所說的圖案。
很會炒菜的廚師,不見得會管廚房。那管廚房的,一定要很會炒菜嗎? 《燃起主管魂:盛治仁的管理私房筆記》作者盛治仁,曾經擔任2009年台北聽奧總執行長、行政院文建會主委,現為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兼具公部門與民間企業的管理經驗,17篇管理筆記,切中主管領導重點,適合新手主管閱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那種第一印象跟後來相處的感覺差很多的朋友呢? 比如看起來很高傲,相處起來才發現根本少一根筋之類的。 但不可否認,第一印象一旦定型後,要再改變就有一定的難度。畢竟朋友還有機會跟時間可以深入了解(當然也可以選擇不繼續深交),但在職場簡報、面試、會議等場合,第一印象的好壞,就直接判生死。
「他怎麼凡事只問結果?有夠無情」、「他邏輯怎這麼跳?真受不了」、「他怎麼那麼死腦筋,一定要用舊方法做,不知變通?」 人際溝通大師卡內基在《讓鱷魚開口說人話》提到,「我們所交往的對象,不完全是靠理性與邏輯生活的人」,且要以他人的需求出發。以他人的需求出發的第一步,就是要理解對方。
改變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論是改變別人,甚至自己。 不論是明知早起運動看書對自己比較好,最後還是選擇賴床;又或是數據分析顯示這樣做對公司有幫助,但還是說服不了別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當代中國與臺灣社會中盛行的「內捲」現象,揭示了其起源、表現形式及對年輕人的影響。透過分析教育體系、職場文化及房地產市場的競爭,加深理解兩地年輕人面對的壓力與挑戰。此外,本文也提出了應對內捲的可能方法,包括教育改革、職場文化調整及多元價值觀的建立,以協助年輕人走出競爭的困境。
Thumbnail
🐉注意: 這“不是”你之前聽過的漁夫與富翁的故事。經團隊提出雙向看法整理,在總結看法處給了雙向思維模式做反向思考,聽過漁夫與富翁的故事的人可以直接阅读尾端總結看法處。背後蘊藏著更深刻的哲理,引領我們思考財富、幸福與內心豐盛的真諦。目的在於開拓人們的思維視野,幫助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品質。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躺平現象的文章,在文章中作者分析了「躺平」和「內捲」的意義與區別,並提出了躺平的好處和理財技巧。文章的主題是讓讀者有空間去發現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Thumbnail
內卷是經久不息的現象和議題。6 月 24 日,北京大學教授姚洋受新京報與今日頭條邀請就當下的教育制度、工作就業等問題進行討論。新京報與今日頭條發佈的訪談視頻中,他奉勸年輕人不要躺平,不是得卷。他說,『 年輕人還是不能躺,得跟著去卷,只有卷,才能出成果,才能成功。你躺平幾天,會發現這個世界離你遠去,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鯰魚理論和工作輪調對於保持組織活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性。通過引入新血液和促進內部交流,這些策略能夠幫助企業應對市場變化,保持競爭力。但企業在實施這些策略時,需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市場環境,平衡變革與穩定之間的關係。
  社會中最常談論生存競爭的那一群人,他們的「內捲式」爭鬥反而是對於生存競爭特別沒有幫助的行為。他們只是在人類這一物種、甚至是與他們有相近思想的文化種群中爭奪資源,透過擠壓了具相同生活模式者的生存空間,他們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這些行為與思路對生存的不利。
曾聽人說,「有錢人愛談賺錢,窮人愛談生活」,不同人群在意的事情不一樣,自然日子也過得不同。
Thumbnail
今天想來推薦一本很適合念給孩子當床邊故事的書,同時也是寫給大人的寓言故事。看完這本書不但能理解經濟是怎麼一回事,還能間接了解官商勾結,官與錢之間...
  在世界的主流文化中,「競爭」是被鼓勵,甚至被保護的。然而,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最終不會成為那「成功」的百分之一。如果身處前段班或許還能壓榨自己拚拚看,但對其他人來說,與其站著妄想這種荒謬的夢,不如閉上黑眼圈濃厚的雙眼,好好睡覺、做真正的夢。「躺平」思想便作為一種「內卷」的對立面應運而生。
Thumbnail
中國網路近年流行兩個用語:「內捲」和「下沉市場」,前者指稱過度惡性競爭,後者原本指中國三到六線的鄉鎮消費者,人口眾多但消費能力有限...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當代中國與臺灣社會中盛行的「內捲」現象,揭示了其起源、表現形式及對年輕人的影響。透過分析教育體系、職場文化及房地產市場的競爭,加深理解兩地年輕人面對的壓力與挑戰。此外,本文也提出了應對內捲的可能方法,包括教育改革、職場文化調整及多元價值觀的建立,以協助年輕人走出競爭的困境。
Thumbnail
🐉注意: 這“不是”你之前聽過的漁夫與富翁的故事。經團隊提出雙向看法整理,在總結看法處給了雙向思維模式做反向思考,聽過漁夫與富翁的故事的人可以直接阅读尾端總結看法處。背後蘊藏著更深刻的哲理,引領我們思考財富、幸福與內心豐盛的真諦。目的在於開拓人們的思維視野,幫助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品質。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躺平現象的文章,在文章中作者分析了「躺平」和「內捲」的意義與區別,並提出了躺平的好處和理財技巧。文章的主題是讓讀者有空間去發現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Thumbnail
內卷是經久不息的現象和議題。6 月 24 日,北京大學教授姚洋受新京報與今日頭條邀請就當下的教育制度、工作就業等問題進行討論。新京報與今日頭條發佈的訪談視頻中,他奉勸年輕人不要躺平,不是得卷。他說,『 年輕人還是不能躺,得跟著去卷,只有卷,才能出成果,才能成功。你躺平幾天,會發現這個世界離你遠去,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鯰魚理論和工作輪調對於保持組織活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性。通過引入新血液和促進內部交流,這些策略能夠幫助企業應對市場變化,保持競爭力。但企業在實施這些策略時,需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市場環境,平衡變革與穩定之間的關係。
  社會中最常談論生存競爭的那一群人,他們的「內捲式」爭鬥反而是對於生存競爭特別沒有幫助的行為。他們只是在人類這一物種、甚至是與他們有相近思想的文化種群中爭奪資源,透過擠壓了具相同生活模式者的生存空間,他們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這些行為與思路對生存的不利。
曾聽人說,「有錢人愛談賺錢,窮人愛談生活」,不同人群在意的事情不一樣,自然日子也過得不同。
Thumbnail
今天想來推薦一本很適合念給孩子當床邊故事的書,同時也是寫給大人的寓言故事。看完這本書不但能理解經濟是怎麼一回事,還能間接了解官商勾結,官與錢之間...
  在世界的主流文化中,「競爭」是被鼓勵,甚至被保護的。然而,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最終不會成為那「成功」的百分之一。如果身處前段班或許還能壓榨自己拚拚看,但對其他人來說,與其站著妄想這種荒謬的夢,不如閉上黑眼圈濃厚的雙眼,好好睡覺、做真正的夢。「躺平」思想便作為一種「內卷」的對立面應運而生。
Thumbnail
中國網路近年流行兩個用語:「內捲」和「下沉市場」,前者指稱過度惡性競爭,後者原本指中國三到六線的鄉鎮消費者,人口眾多但消費能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