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或過重的人,是很耐餓的

肥胖或過重的人,是很耐餓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肥胖的人餓不死

肥胖的人餓不死

如果肥胖已經是一個問題,你會怎麼做?

你可以少吃、挨餓,盡量減少熱量的攝取。你當然也可以運動,但是運動對減肥的幫助其實非常有限。

很多時候,我們「不要」挨餓,是因為傳統認知(早餐很重要!)就是要一天三餐加下午餐和宵夜;或是「不敢」挨餓,因為怕…

胃潰瘍?
胃酸逆流?
膽結石?
便秘?
低血糖?
焦慮?頭痛?變笨?
營養不良?
肌肉流失?


要回答這個問題,德國有一家百年歷史的醫療渡假診所,Buchinger Wilhelmi,在2016年執行了一個大規模的斷食臨床試驗:在醫生護士的照顧下,進行為期長達20天的(幾乎是)清水斷食。

總共有1422位參與者,分成四組各執行5、10、15、20天的斷食。每人每天僅攝取大約250大卡的熱量(比較:麥當勞早餐豬肉滿福堡熱量290大卡),和3公升水。

結果呢,就算餓了20天,也沒有一個人餓死喔!

所有參與者的體重都減輕了,腰圍都縮小了,而且男性的效果比女性明顯。此外,身體的生理生化指標也都改善了。

所以,如果肥胖已經是一個問題,你會怎麼做?就斷食啊!


avatar-img
周博士的沙龍
15會員
73內容數
生命只是一個隨機過程 Life is a random process 來是偶然,去是必然,苦難中自己找樂子 You have to live, you have to die, and you have to pay tax.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周博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現在我們知道了,其實「誘發白色脂肪細胞表現褐色脂肪細胞的特性」才是真正的作用機制。
但實際上,生酮飲食隱含過量攝取油脂的結果。
長期的低碳《生酮飲食》會增加死亡風險;而現在這篇報告則指出短期的《生酮飲食》也沒有健康的好處。
肥胖就是脂肪堆積,脂肪的來源就是攝取的熱量。沒有熱量,沒有脂肪,就沒有肥胖。
現在我們知道了,其實「誘發白色脂肪細胞表現褐色脂肪細胞的特性」才是真正的作用機制。
但實際上,生酮飲食隱含過量攝取油脂的結果。
長期的低碳《生酮飲食》會增加死亡風險;而現在這篇報告則指出短期的《生酮飲食》也沒有健康的好處。
肥胖就是脂肪堆積,脂肪的來源就是攝取的熱量。沒有熱量,沒有脂肪,就沒有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