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的第二天開始的)日日更新挑戰-第1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隔離的日子裡,多了很多貼近地面的時間,躺在瑜珈墊上耍廢、滑著手機上或許不會再想起的內容,吃飯睡覺打電動(順便偷渡一下我喜歡的podcast>///<),然後今天再過不到3個小時就要變成明天了,拖延真是一件不用什麼努力就能做到的事情呢~
趁著血液裡還有一點下午叫外送的飲料的糖分,來記錄一下關於快樂這件事。
《更快樂》,嗯,這是一本出版了一段時間的書,也是我前陣子看的「庫存」,就是要用在這種抱佛腳的時候。
Baby U look happier~ㄅ是,他們只是有著相同的名字。
以下是關於這本書,作者說的話中,我自己想留下的印象:
(出了非常多天才的雙魚座的)愛因斯坦說,困境中隱藏著機會。
「有時候我們在悲傷時期仍會保有快樂的感覺」。
快樂是一個「終點」嗎?這段旅程到達之後便結束?如果我們認為快樂很重要,應該養成讓我們樂在其中的生活習慣。
我要吃快樂開朗型的漢堡,不,是薯條,快樂開朗型的薯條,既享受當下趣味,將來也會產生滿足。達到目標的「解脫感」不等於「快樂」,可以說是負面的快樂,因為來自於壓力與焦慮。
極樂是自願將身心擴展至極限地進行艱難而有意義的事情。拼命三郎落入了目標的謬誤。取捨與選擇,知道為了什麼而做,為了現在的利益或是未來的成果?快樂來自於爬向山頂的過程。
快樂是,大體上能從生活中體會到樂趣意義的一種感受。他不是某一特定時刻的感受,而是諸多心理感受的總和,有時痛苦中仍會有快樂。
情緒是人類行為動機之母。不需要源源不絕地擁有正面情緒
蕭伯納:人類最大的喜悅,就是能善用自己認定的偉大目標。擁抱理想財務務實行為。懷有使命感。
關於生活目標的小插曲,時距今日約九個月前,當時莫大的痛苦或許是來自於原先生活目標的被迫消除,我想對療癒系的自己說,你好快就又站起來了,好棒,但更重要的是,不管你跌倒幾次,我都會跟你一起躺在地上聞聞草香,看看繁星,夢會乘著夏夜晚風,夢裡什麼都有。謝謝你。
好,繼續。體會生存意義和正面情緒,兼顧現在和未來利益。
對生活大小趣事心存感謝。藉此感謝宇宙賜予我的幽默感。
嘗試與犯錯,並且注意心情起伏變化。勇敢傾聽自己的真正想法。我現在做的事情對我有意義嗎?那些事情有樂趣嗎?我是否應該善用時間做別的事?我必須改變生活嗎?心與腦,感情與理智,聽從他們的指示。
記錄每周活動,並將運用時間的情形寫下來,製作表格,內容、時間,以及帶來的意義和樂趣(可列等級1-5) ,註明想增加或減少該項活動的時間+或-,不變則是=。誠實面對自我。表裡如一,認知行為一致。
我要不負責任跑走ㄌ...明天見(又不負責任
avatar-img
1會員
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4601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早上視訊問診完,躺在藍色的瑜珈墊上看黃色的《焦慮的人》,腦中冒出一個想法,ㄟ?七天自己的時間?不然我來做個日更挑戰好了。
天亮前人生故事,生活的各種可能,如果能重來,我們會做出比較好的選擇嗎?所有的懊悔都能彌補?所有的關係都能修復?所有的夢想都能抵達嗎?什麼又是「比較好」呢?
覺得自己好辛苦的你,覺得自己還不夠辛苦的你,很累對不對?把精神和力氣都放在外面的世界,看著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獎盃,腳下是偽裝成現實,卻虛無飄渺的跑道,不斷消耗已然力竭的自我,雙手大幅擺動,像要將自己甩出去,跑啊!因為我還不夠好......
  用茄子取名的小國那須美,再也不必扮演任何人了,想像自己是翠綠的新芽,迎接失去意識後的新的開始。她閉上眼睛,在宇宙中化身為一滴小水滴,在她曾走進的、其他人的生命之湖溫柔地畫出波紋。   妹妹月美感覺自己只是一塊不斷被消耗的肥皂,卻因為那須美最後的告別,明白自己能夠為自己祈願。
人活著是為了承受痛苦嗎? 12歲的艾德華是一起空難事件中唯一的倖存者,他以瘦小的身體面對殘酷的課題,經歷通苦失落,用自己的每一天體會失去爸爸、媽媽、哥哥的事實,像將要溺水的孩子不斷掙扎,嗆到水、不知道手指何時才能觸到岸邊.....
如果你的生活正被某事困擾,如果你也感覺精神不太好,想不想,一起來為自己做點什麼呢? 一、好可愛的一本書! 二、誰是我的當事人? 三、兒童自我狀態 四、受害者遊戲好玩嗎? 五、你怎麼回答呢?
早上視訊問診完,躺在藍色的瑜珈墊上看黃色的《焦慮的人》,腦中冒出一個想法,ㄟ?七天自己的時間?不然我來做個日更挑戰好了。
天亮前人生故事,生活的各種可能,如果能重來,我們會做出比較好的選擇嗎?所有的懊悔都能彌補?所有的關係都能修復?所有的夢想都能抵達嗎?什麼又是「比較好」呢?
覺得自己好辛苦的你,覺得自己還不夠辛苦的你,很累對不對?把精神和力氣都放在外面的世界,看著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獎盃,腳下是偽裝成現實,卻虛無飄渺的跑道,不斷消耗已然力竭的自我,雙手大幅擺動,像要將自己甩出去,跑啊!因為我還不夠好......
  用茄子取名的小國那須美,再也不必扮演任何人了,想像自己是翠綠的新芽,迎接失去意識後的新的開始。她閉上眼睛,在宇宙中化身為一滴小水滴,在她曾走進的、其他人的生命之湖溫柔地畫出波紋。   妹妹月美感覺自己只是一塊不斷被消耗的肥皂,卻因為那須美最後的告別,明白自己能夠為自己祈願。
人活著是為了承受痛苦嗎? 12歲的艾德華是一起空難事件中唯一的倖存者,他以瘦小的身體面對殘酷的課題,經歷通苦失落,用自己的每一天體會失去爸爸、媽媽、哥哥的事實,像將要溺水的孩子不斷掙扎,嗆到水、不知道手指何時才能觸到岸邊.....
如果你的生活正被某事困擾,如果你也感覺精神不太好,想不想,一起來為自己做點什麼呢? 一、好可愛的一本書! 二、誰是我的當事人? 三、兒童自我狀態 四、受害者遊戲好玩嗎? 五、你怎麼回答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幸福】 ●幸福的定義? ●怎樣的人容易獲得幸福? ●人在什麼時候感覺最快樂呢?
Thumbnail
《發現快樂》是我年度花最久時間讀完的一本書。通過書中的四條快樂真理,作者帶領我們思考成長、與他人的關係以及自我認知。這些真理啟發了我在生活中的改變,並且提醒了我們要珍惜當下,讓自己和他人都能快樂。
Thumbnail
製造快樂的第一步,是走進痛苦。 這話千萬別被叔本華聽到。他在《人生智慧箴言》主張, 人不應專注於快樂,而是要盡量避免痛苦。更指出「約束造就幸福」,表示一個人若見識越廣,其操心、願望與恐懼也隨之增加;而一個人若見聞越少,則越幸福。 當然,趨樂避苦是人性之一,但逃避不應被作為幸福學格言。安慰時我們
前言 小時候許的願望,總有一個會是能夠一直快快樂樂。等到獨立生活後,才漸漸地發現,比起一直快快樂樂,我其實更希望能時時感到平靜。 而這本書正是由內而外的帶領你找到自己的平靜! 裡面有很多實際可以運用的方法、可以練習的技巧。令我覺得驚訝的是書中其實涵蓋了很廣的生活的面向,像是生活、職場、人生意義,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以為日子在過就是前進?? 把一個問題搞懂是我建立的快樂原則之一,可人會有人心想這是什麼奇怪的原則 這跟快樂會有什麼關係? 直到我開始發現許多時候事件是會循環的,只是會用不同的方式來到你的身邊,破不了這關 下次還是會再來,這種感覺其實有點悶,這些事會一直影響我的心情。 一直以為的不計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快樂生活的提案,介紹了作者在精神體力、社交連結、運動、大自然等方面尋找快樂的經驗,並計畫在年底完成這個提案。文章強調了活力、自我成長、意義的弱連結以及接受愛等元素對於快樂生活的重要性。作者打算穩定自己,並每週發布2篇文章紀錄快樂生活提案的過程。
Thumbnail
通過經歷低潮,我發現自己最大的問題是裹足不前。在細讀《底層邏輯》後,我領悟到了放棄的智慧,並且選擇了開始行動。我將嘗試《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中的概念,並在暖身的四月思考未來七個月的重點。最後,我總結了自己對快樂的理解和所需的努力。因為心情沒有不好,不等於快樂,所以快樂是需要下功夫的。
追逐理想本身,就會擁有快樂;追逐快樂本身,遲早擁有理想。 才發現! 自己已經在良性循環裡,如果不在良性循環裡,那麼透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能讓世界擁有這樣的循環。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快樂的定義,分享作者的感受和想法。文章指出,快樂不一定是遙不可及的,而是身邊的小事和所擁有的珍貴。作者藉由自身的經歷,分享瞭如何通過對世界抱持善意,來感受當下的快樂。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幸福】 ●幸福的定義? ●怎樣的人容易獲得幸福? ●人在什麼時候感覺最快樂呢?
Thumbnail
《發現快樂》是我年度花最久時間讀完的一本書。通過書中的四條快樂真理,作者帶領我們思考成長、與他人的關係以及自我認知。這些真理啟發了我在生活中的改變,並且提醒了我們要珍惜當下,讓自己和他人都能快樂。
Thumbnail
製造快樂的第一步,是走進痛苦。 這話千萬別被叔本華聽到。他在《人生智慧箴言》主張, 人不應專注於快樂,而是要盡量避免痛苦。更指出「約束造就幸福」,表示一個人若見識越廣,其操心、願望與恐懼也隨之增加;而一個人若見聞越少,則越幸福。 當然,趨樂避苦是人性之一,但逃避不應被作為幸福學格言。安慰時我們
前言 小時候許的願望,總有一個會是能夠一直快快樂樂。等到獨立生活後,才漸漸地發現,比起一直快快樂樂,我其實更希望能時時感到平靜。 而這本書正是由內而外的帶領你找到自己的平靜! 裡面有很多實際可以運用的方法、可以練習的技巧。令我覺得驚訝的是書中其實涵蓋了很廣的生活的面向,像是生活、職場、人生意義,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以為日子在過就是前進?? 把一個問題搞懂是我建立的快樂原則之一,可人會有人心想這是什麼奇怪的原則 這跟快樂會有什麼關係? 直到我開始發現許多時候事件是會循環的,只是會用不同的方式來到你的身邊,破不了這關 下次還是會再來,這種感覺其實有點悶,這些事會一直影響我的心情。 一直以為的不計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快樂生活的提案,介紹了作者在精神體力、社交連結、運動、大自然等方面尋找快樂的經驗,並計畫在年底完成這個提案。文章強調了活力、自我成長、意義的弱連結以及接受愛等元素對於快樂生活的重要性。作者打算穩定自己,並每週發布2篇文章紀錄快樂生活提案的過程。
Thumbnail
通過經歷低潮,我發現自己最大的問題是裹足不前。在細讀《底層邏輯》後,我領悟到了放棄的智慧,並且選擇了開始行動。我將嘗試《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中的概念,並在暖身的四月思考未來七個月的重點。最後,我總結了自己對快樂的理解和所需的努力。因為心情沒有不好,不等於快樂,所以快樂是需要下功夫的。
追逐理想本身,就會擁有快樂;追逐快樂本身,遲早擁有理想。 才發現! 自己已經在良性循環裡,如果不在良性循環裡,那麼透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能讓世界擁有這樣的循環。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快樂的定義,分享作者的感受和想法。文章指出,快樂不一定是遙不可及的,而是身邊的小事和所擁有的珍貴。作者藉由自身的經歷,分享瞭如何通過對世界抱持善意,來感受當下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