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y's blog艾比看看書⟪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讀這本書,覺得作者其實解決了很多疑難雜症。雖然書名是關注在「親子關係」,但我認為,書中提到的重點應用在任何關係都可以。

安全感

每個人都需要安全感,雖然大家都知道,安全感只有自己能給自己。其實這邊要提到相對關係,親子關係裡,能給出安全感的是大人,因為孩子無法自己生存。但若把安全感應用在兩性關係,其實應該是對等的,不管是男生或女生,都需要一定的安全感,你願意先對方安全感嗎?
任何關係,沒有輸贏,不是先放感情、先給安全感的人就輸了。
當你願意先給出全感,我相信對方也必定會給你同樣的回饋。
Are you a giver?or a taker?
如果對方在接收到你的心意後,完全沒有要給與回饋的意思,那麼,原因只有兩個:對方不夠愛你,或是你不夠愛你自己。簡單來說,只要自問,你在照顧對方的同時,有照顧好自己嗎?不先把自己照顧好,你怎麼會有餘力照顧對方?

求關注 刷存在感

書中提到,吵鬧的孩子、討人厭的孩子,其實只是要被你關注而已。你的冷處理,其實沒有意義,只會加劇他繼續變得更討厭而已。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立刻給他需要的關注!(書裡有寫,他達到被關注的目的後,就不會再吵鬧了)
在任何關係(家人、夫妻、男女朋友、朋友......等等)中,有時候我們也會想刷個存在感!只要對方有一定的在乎,一定會給你你要的關注。(相信嗎?有時甚至連鬧脾氣,都是一個刷存在感的方法)

看重現在,不是未來

因為每個階段,都有要面對的問題,先解決當下的問題,默默就會進入下一個階段了。書中這段,針對小孩的問體。而我認為要看事情,比如,存錢,就必須為了未來而存。

請給我面子

書裡提到,當你在大眾面前罵小孩,他本能因為面子問題,只會更加不聽話、更加反抗,當他忙著反抗,他不會聽到你要他聽的東西的。
這點在任何關係都適用啊!被責備,本身就是屬於比較羞恥的事件,所有人都需要面子,需要被尊重。

溝通再溝通 我對你的愛不會改變

溝通何等重要。
如果孩子還小,你可以下達清楚的指令。
比如你正在忙,可以用「去看書」、「去玩玩具」取代「不要來吵我」。(不然孩子不知道該做什麼,只會學你的動作,看你收拾櫃子,他也學你把櫃子裡的東西拿出來,你會更煩!)
以語言來表達感受,有助於改善行為。
不要羞辱,不要威脅,孩子是看到你顧及他的感受,才因此學會顧及他人的感受。(p.250)

對待發脾氣的孩子

書中提供的解決方法,是試著從孩子角度看問題,安慰他而不是懲罰他。大人這種安撫方法,會讓孩子慢慢學習控制自己的感受。

愛和界線 可以同時存在

界線的表達,語氣冷靜、溫和、堅定,始終如一。
界線的存在,是在保護你自己的感受。
表達自己出自己的界線,就是說出自己的感受。你騙的了別人自己沒事,但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心很累。何必呢?好好說出來吧。

青春期的叛逆

孩子進入青春期時,覺得有必要與父母分離,自己會建立一個圈子或加入新的社交圈。等孩子覺得覺得他已經建立了一個有別於父母的獨立身份時,它就不會那麼叛逆了,一切都會緩和下來。(p.263)
所有人從生下來,就一直在學習。
我們從被別人對待的方式,學習該如何對待別人;也有可能,我們從被別人對待的方式裡察覺,應該要如何對待別人比較好。
這本書主要是在說父母親的身教、言教,對孩子有一定的影響;但其實當我們長大,有自己的思考後,我們一定都會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應付外界的社交系統。(所以人家說,30歲前的臉是父母給的,30歲後的臉才是你真正的樣子🙂)
YSS studio藝水型手創坊

🌱
喜歡艾比的文字嗎?
歡迎追蹤藝水型手創坊YSS studio的IG/FB
內容除了艾比設計的羊毛氈飾品外,艾比的部落格也看得到喔!😉
藝水型手創坊YSS studio的IG:
藝水型手創坊YSS studio的FB: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多年前寫毛筆字那種自由的感覺,延伸到羊毛氈上了!感覺,是可以找回來的。😌 知道書法比賽要注意的事情是什麼嗎? / 墨水 / 時間 / 寫字用的墊子(原因請詳看全文😂)
香港對台灣很友善~ 創立YSS studio的第一年,收到來自香港的格子趣邀約; 再來就是今年,收到香港小編寫專欄的邀請。 都是強心針,謝謝!😊
突然發現,養了快10年的 小孩,其實是別人的孩子,而自己的孩子,被別人養了快10年,你會怎麼做? 1、繼續養,過著往常的生活。 2、繼續養,甚至不惜打官司把跟自己有血緣的小孩拿回來。 3、和另外一邊的父母說好,孩子彼此週末交換住。 4、彼此兩家人不見面,當作沒這回事。 你的選擇會是哪一個?
因為前幾天收到鼓勵,對方說喜歡我的手作、還主動幫我分享,覺得感動又開心!❤️所以晚上就打了這篇文章,打完重看,覺得自己都要掉眼淚了......😂(尤其是把失敗品丟進垃圾桶那邊)
36年前的《捍衛戰士1》,聽說開啟了美國青年報考空軍的熱潮,就知道當時這部有多轟動!我沒看過第一集,不過在看了第二集後,的確有想補上第一集。(已補上!😁) / Don't think. / It's time to let go. / 我不會再錯過妳
多年前寫毛筆字那種自由的感覺,延伸到羊毛氈上了!感覺,是可以找回來的。😌 知道書法比賽要注意的事情是什麼嗎? / 墨水 / 時間 / 寫字用的墊子(原因請詳看全文😂)
香港對台灣很友善~ 創立YSS studio的第一年,收到來自香港的格子趣邀約; 再來就是今年,收到香港小編寫專欄的邀請。 都是強心針,謝謝!😊
突然發現,養了快10年的 小孩,其實是別人的孩子,而自己的孩子,被別人養了快10年,你會怎麼做? 1、繼續養,過著往常的生活。 2、繼續養,甚至不惜打官司把跟自己有血緣的小孩拿回來。 3、和另外一邊的父母說好,孩子彼此週末交換住。 4、彼此兩家人不見面,當作沒這回事。 你的選擇會是哪一個?
因為前幾天收到鼓勵,對方說喜歡我的手作、還主動幫我分享,覺得感動又開心!❤️所以晚上就打了這篇文章,打完重看,覺得自己都要掉眼淚了......😂(尤其是把失敗品丟進垃圾桶那邊)
36年前的《捍衛戰士1》,聽說開啟了美國青年報考空軍的熱潮,就知道當時這部有多轟動!我沒看過第一集,不過在看了第二集後,的確有想補上第一集。(已補上!😁) / Don't think. / It's time to let go. / 我不會再錯過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家人的語言暴力可能是導致創傷的原因之一,長期下來讓人產生「活得好累」的感受。另一個讓人「活得好累」的原因是,從小就得學會如何當「好孩子」,長大後卻依然如此。本文列舉了好孩子常見的行為和人際關係變得輕鬆的心法。作者還分享了「從今以後,我只為自己呼吸」抽書活動的詳情。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你是否注意到,當孩子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笑容,他們的小世界可能正面臨著挑戰? 親愛的父母,當孩子在人際關係的迷宮中徘徊,我們如何成為他們的燈塔,引導他們找到溫暖的港灣? 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溫柔的對話,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照亮孩子成長的路。 父母如何溫柔探索孩子的人際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家庭聚會中兩種不同的人-專門找怒點的人和專門找笑點的人。作者分享了父母的教養方式,以及如何自我肯定與放鬆。文章中提供了韓國精神科醫生金旼慶的建議。通過實踐建議中的心法,我們可以在人際關係中更好地肯定自己,放下討好他人的壓力。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家人的語言暴力可能是導致創傷的原因之一,長期下來讓人產生「活得好累」的感受。另一個讓人「活得好累」的原因是,從小就得學會如何當「好孩子」,長大後卻依然如此。本文列舉了好孩子常見的行為和人際關係變得輕鬆的心法。作者還分享了「從今以後,我只為自己呼吸」抽書活動的詳情。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你是否注意到,當孩子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笑容,他們的小世界可能正面臨著挑戰? 親愛的父母,當孩子在人際關係的迷宮中徘徊,我們如何成為他們的燈塔,引導他們找到溫暖的港灣? 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溫柔的對話,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照亮孩子成長的路。 父母如何溫柔探索孩子的人際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家庭聚會中兩種不同的人-專門找怒點的人和專門找笑點的人。作者分享了父母的教養方式,以及如何自我肯定與放鬆。文章中提供了韓國精神科醫生金旼慶的建議。通過實踐建議中的心法,我們可以在人際關係中更好地肯定自己,放下討好他人的壓力。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