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認識「羞辱創傷」▸(二): 既視感

來源:Pexels
來源:Pexels
創傷,是一代傳一代的。
時代的脈瘤寄生在我們父母身上,由於過往經驗使然,父母的父母使用的教育策略靠著模仿而來。更何況資訊沒有現在發達,心理知識的普及能幫助我們自我覺察,但難的是,看著心理學文章仍不自覺地被困住,而無法嘗試站在第三者立場去分析自己。

害怕情緒重現,我們在潛意識裡生出屬於自己的生存策略
有部韓劇《Bad and Crazy》裡面提到:
「 或許過去的記憶你會忘記,沒辦法忘記的是情緒。」
不常覺察自己情緒的人,或是已經熟練迴避負面情緒的我們,本能地使用經驗裡的應對方式。好比面對拒絕的時候,失望或是難過的情緒撲來,採取的安撫自我策略,可略分為攻擊自己或攻擊別人。

自我價值的不確定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我們慣性依照經驗來決定應對方案,如果你常選擇否定自我,對於自我價值不肯定甚至是薄弱的話,是很容易被擊倒的。比如我曾在工作上就有過類似自我價值的混淆,一件事我做錯了,我就會很自責,像是那個錯誤來源就是我;反之,我在某件事情上做對了,除了成就感以外,我也感覺我這個人對了。然而,這樣的混淆是很危險的。在面對大量的新業務,邊做邊學所帶來的多重挫折與無力感顯然在期間裡密集地攻擊了自我價值,而我所提出來的應對方案是,我得繼續努力,我現在不好,要趕快跟上腳步,我想達成那個想像中期待的我。也在幾次的失敗經驗後,努力達成目標後的我,是沒有感覺的,我感受不到一絲成就感,我只是很努力的達成,接著就句點了。
來源:Pexels

恐懼會吃掉所有的情緒,包含愛
攻擊別人,歸咎給外在,是 比較容易的選擇。不想面對真正的情緒,轉而以憤怒來表達同時也是讓自己可以對眼前無力的現況做點什麼,不去轉而思考為何你憤怒。憤怒的背後可能是恐懼,也有可能是焦慮。一個媽媽看見自己的小孩受傷了,不先關心反而怒罵孩子為什麼受傷了,是常見的一個例子。媽媽可以表達自己很擔心對方,是出於愛與關懷,她沒注意到這背後的情緒,可能是害怕孩子有個萬一,而孩子從這經驗中習得的經驗卻是,如果我受傷,媽媽就會罵我,下次我可以更小心,或者我躲起來不讓媽媽發現我的傷口。雖然成長過程,孩子都得逐漸學習獨立,而過於獨立的孩子不輕易接受別人的關心,也不認識依靠,怕給對方帶來麻煩。
事過境遷,每個人都會長大,開始有能力遠離過往的創傷經歷,也因為這樣,好的轉變是我們透過觀察去提前意識到警訊,然而若當時的傷口只是表面癒合,但面臨可能撕扯的情況,沒有辦法意識自己的「情緒重現」而造成過度警覺。

你決定丟出哪個神奇寶貝球呢?
《羞辱創傷 》提到,過度警覺主要會引起的2種防衛機制。戰或避。
戰即指責或是攻擊。在互動過程裡,將單一事件過於擴大感受與延伸非事實,好比對於一個曾有被性騷擾經驗而過度警覺的人,對方稱讚衣著,卻反倒指責對方想入非非可能就過頭了。因為你下意識將兩件事連結在一起,並且類似的經驗喚起你的情緒重現,若你無法分清楚,現在對你稱讚衣著的人和過去給你帶來性騷擾的人是不同的,生活是過得辛苦,而你仍然沒有走出創傷。
避是退縮或麻木。我們在還小的時候,面對權威(可能是父母或是師長等)發現使用憤怒也無法解決眼前的困境,可能轉而逃開,也可能僵住,我們盡可能給自己注射清醒的麻醉藥,心裡想著「只要不感受,那我就不會那麼痛了」。我們轉而把注意力放到愛情、工作、購物、物質、玩樂等等等,為了尋求安全感和平靜,視而不見且關掉感覺,對於採取這策略的人來說,這也只是急救藥,安全感與平靜都是短暫的,更不佳的發展還更可能往癮頭的方向,這也是不樂見的。
否定自己是羞辱創傷最直接的表現。不想給別人帶來麻煩也是一種否定自己,因為否定自己的不安全感和依靠,否定自己的真實情感、情緒,或者否定自己的特質與特色。
-
下次我想以自己的實例來展開否定自我的課題,或許這樣也更能體現《羞辱創傷 》提到的「自厭懲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