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網路還沒真的普及,出版管理自國防部指揮的警備總司令部移交民政單位方10年(還要另一個10年才有真正的出版自由),建築資訊的取得管道就是相對少數的進口圖書、進口與國產雜誌,還有更為少數的專業書籍;即使如此,仍會在事務所打工時聽到老師感嘆著:被一堆雜誌追著跑。
現在,上面提到的雜誌選擇多了至少5倍。書籍,不論是供專業者或非專業者閱讀的國產建築類圖書更可以在誠品直接佔滿2到3個書櫃;西文書更不用說了,日文與境外的中文進口書籍也是。這是書籍與刊物。
網站、論壇,尤其是經各式app所提供的線上資訊服務,比如說pintrest、instagram、twitter(與類似的tumblr或plurk)、facebook、youtube,帕播(podcast)與netflix上的報導、紀錄片或實境節目。當然還有方格子上的《Q&A》與其他繼承了部落格精神的書寫平台。除此之外,線上教學服務,hahao、udemy跟teach:able上應該也有不少建築相關的訊息。
更不用說幾乎到處都是隨時都有的展覽了。
那麼。這麼多的資訊。許多人考慮所謂的時間成本時一定會問:那要/該看哪個?很像備考時的高中生會問的。
這是個錯誤的假設與提問。錯誤的假設在:時間不夠,錯誤的提問則在:看哪個展覽哪個網站哪本書「正確」「值得」或「有效」。
即使如此,這心態仍滋養了研究生的恆常願望:老師/學長姊可不可以告訴我要回顧哪份文獻(畢竟想在一年內畢業)?
那麼,就該好好的在下學期的文化與軍事地景調查實務這堂課裡學習了。
這堂課將教會大家不再被上面的錯誤假設與提問所束縛,教會大家在短時間裡吸收大量的資訊並歸納。
這將讓各位有辦法:
在1天快閃台北的3個展覽,並得出感想、在1個禮拜內讀過國內現代主義建築的研究,並得出感想、在1個月內完成碩士研究第一階段的文獻回顧,並著手進行下一階段的研究工作;或是在未來前往東南亞調查前,完成先期調查,當然也包括了,在畢業設計進行的同時,完成相關案例回顧。
好讓大家創作時對自己的作品有更清晰的視野。
請實驗室研究助理璐丟可繼續說明課程內容:
哈囉,這裡是小璐,大家好。我是實驗室的研究助理,虛擬的;其實名字裡是碌不是璐(哭哭)。
助理小碌心の俳句
這次的調查實務將會帶著大家練習文獻回顧的重點與技巧(
簡單示範)。回顧的方向預計會有5個。藉著數個階段的示範與練習,希望修課的同學可以藉此類比案例分析與看展的技巧;這技巧也可以讓各位未來當上地方或中央公僕時不至於壯志未酬。
下學期,也就是111學年度第2學期,實驗室的課程,不論是以跑現場為主的東南亞建築史學(
課程說明)或是以高階/數位設計操作為主的文化細節創作(
課程說明、
線上課程、與
課程成果),都需要回顧前人已經累積的成果,包括研究成果或是設計成果。
操作過畢業設計的學長姐相信可以理解。正在執行公家案而狂寫計畫書與報告書的學長姐也是。
所以說,
- 如果修過傳統建築測繪(二下),歡迎選修文化與軍事地景調查實務;
- 修過文化與軍事地景調查實務,第2學期再請選修文化細節創作(預計調高到4學分)。
2023-24年計畫預告:希望那時候疫情已經受到控制。預計,112學年度的第2學期將按延宕了4年(了吧)的安排,前往馬來西亞吉隆坡進行南方現代建築史調查,並與我們的合作校系馬來亞大學建築調查學系交流;或者,前往雅加達。如果那時又有新的病毒從某實驗室野放到地球生態圈裡......,那......就請大家加強詛咒那個實驗室的力道囉。
如果希望文化與軍事地景調查實務調整到下學期,請在此留言討論。不過先說明一下為什麼要排上學期(秋冬)的原因:這堂課的操作內容之一是軍事地景的調查,如課程名稱所說,而如果是夏天(第2學期)進營區的話,一身汗不必說了,說不定草密到連進去都沒辦法。所以維持第1學期會比較適合。
另一個討論就是,那麼,是否下學期的哪堂課調整為學碩一貫呢?東南亞建築史學?文化細節創作?どっ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