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6|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負責與自責的差別?妳該自責一輩子嗎?

  這次突然在 粉專-米爾貓回歸之旅 發個短文,請大家留言,雖然只有三則留言再加一則私人訊息,卻意外的剛剛好,集合了四個程度與方向的探討,如果使用四則留言的比例,從停滯、自我傷害的自責,到流動、改變現況的負責,來排行:
  1. 想負責,卻只能自責
  2. 自責比較多
  3. 同時並行
  4. 先自責再負責
  想探討的起因大約是,太多人都混淆了「負責」與「自責」,好像沒有自責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負責,只是敷衍或演戲,又或者,最好一輩子自責到死才對得起受害者、對得起這個社會一樣,甚至要求受害者也必須自責,簡直莫名其妙。
  簡單來區分,負責是一種態度與行動,願意改變自己,但自責是一種情緒,怪罪自己,而往往是沒有根據或習慣性的後悔,同時也是一種慢性的自我傷害。
  為了避免被斷章取義,這邊需要先特別強調,自責本身並沒有不好,任何時候會感到自責也是非常正常的反應,請放心接納自己的自責。這邊要討論的是,如何不陷入自責的漩渦裡無法自拔,讓自責從吞噬自己轉為改變生命的力量。
-

【不要指望,所有的事情都完美無瑕】

  「想負責,卻只能自責」通常是一種較為無力的狀態,可能也是長期累積的結果,一個人若能對自己的行為舉止負責,也就是擁有選擇權,就會產生力量,但一個人如果只能被迫承受,而衍伸的自責,就像拿刀子一直捅自己。
  先不說是否有具體的受害者,大多時候人們會感到自責,通常也不是因為自己傷害了誰,僅是認為「會發生這樣的事,都是我的錯」,非常遺憾且令人難過的事實,大多數懷抱自責的人,都不是施暴者或加害者,反而都是受害者。
  特別是從小開始累積的陰影與習慣,打翻了飲料是我的錯、尿褲子是我的錯、父母親打我是我的錯、父母吵架了也都是我的錯……不管發生了任何事情,可能是自己造成的,也可能與自己無關,總之都是我不好,都是我的錯。
  另外一種則是,偏向於「後悔」的自責,不滿足現狀,總是期待能夠回到過去,相信現在的自己能夠做出比當時更好的決定或選擇,如果可以改變過去,現在的一切也都會更好,以至於深陷於過往,甚至完全停留在過去,但事實上,不說是否能夠回到過去,其實每一個人在那一個當下,都會做出對於當時的自己而言最好的選擇,就算真的能夠回到過去,也只會做出一模一樣的選擇。
  這兩種狀況,都是屬於「對自己感到失望」類型,需要設立界限與接納自己。他人與過去都無法改變或控制,我們也不需要為誰負責,我們能夠掌控與調整自己,也只需要為了自己而負責,不只是怪罪與否定自己,而是接納這樣的發生,更實際的釐清整件事情,從中找到自己可以努力的部分就好。
-

【比起歸咎,不如一起改善】

  為什麼總忍不住要怪罪誰,好像總是要有一個人是錯的、另外一個人就會是對的,但其實發生一件爭執或是糟糕的事情,可以說是兩個人都有錯,也可以說是彼此都沒有錯,只是立場不同,而我們很難跳出這種是非對錯的思考框架,好好的看待事件、自己與對方。所以只要當妳感到抱歉,或是對方的指責讓妳無法反駁,就很容易陷入自己是錯的或落入犯人的角色,開始懷疑自己,責備自己。
  分享一下,米爾貓以前工作的經驗,剛開始出社會在餐飲業,待過餐飲業就會知道,大多數餐飲業人的情緒,只有很暴躁跟超級爆躁,做錯事情就是罵,慢一點也罵,主管自己心情不好繼續罵,特別是一些所謂老師傅,罵起來真的非常不堪入耳,罵到妳懷疑人生,逐漸地變得不能容許錯誤,緊繃的神經,惡性傳承的對著後輩、新人開槍。
  而後來,米爾貓換到科技業,無塵室作業員,有一次犯了一個重大失誤,雖然很快就強制停止機器的運作,但還是損失了一片晶圓五十萬元,當下非常的自責、懊悔到不行,同時卻冒出一種不滿,想要防備、保護自己的情緒,因為某個程度上,大家都覺得米爾貓很無辜,但很可惜最後確認者的姓名是米爾貓。
  然而,奇妙的是,在整個過程中,從領班、主任、副理都沒有人指責我或罵我,領班一開始頂多就是哎呀呀、怎麼辦呀怎麼會這樣的轉來轉去,其他主管階級也都過來看一下,確認幾個問題就沒了。
  最後,被廠長約談的時候,還是做了最壞的心理準備,沒想到廠長走進來,面帶微笑的坐下來,還跟我說不用緊張,沒有談論對錯,只是很平淡的確認整個事件發生的過程,甚至詢問我覺得該怎麼改善會更好,如果可以怎麼做會更好。
  這個經驗,衝擊了米爾貓的價值觀,從原本在餐飲業根本個人情緒化就能隨便飆罵別人的程度,一直到一個小失誤就五十萬起跳卻沒有被誰責備,而是好好分析,找到問題發生的原因,以及共同討論如何改善這件事情,避免未來再次的發生。
  說真的,能夠遇見這位廠長,是米爾貓認為人生中非常幸運的事情之一。米爾貓成長於一個把事情做好是很基本的高標準家庭,只要做錯了或是沒那麼完整、不符合標準,就好像妳根本不該存在一樣,比豬還不如,每天都會聽到各種貶低的話語,覺得自己很糟糕,看不見自己的價值,開始自我憎恨。
  米爾貓連小學二年級打翻了一個蛋糕,就耿耿於懷了十年以上,悔恨的感覺,不時地從雙手傳來,為什麼沒有拿好的責備與痛恨揮之不去,從來沒想過,只是共同的討論,就可以感覺到自己其實很有力量。
  雖然也不是說什麼就此改變人生,但這是米爾貓人生第一次,覺得自己是一個完整且獨立的個體,被認真的看見與對待,居然還可以為自己負責,相信自己之後可以做得好,有能力去改變什麼事情,而不只是繼續被人擺布,抹滅存在。
  對待別人或是對待自己都一樣,一味的謾罵無法改變任何事情,只是剝奪與削弱當事者的力量,反而讓她更不相信自己有力量可以改變什麼。
-

【每個人都該為自己負責,但從來都不該為誰負責】

  那要如何從自責慢慢的轉變成負責呢?如同一開頭說的任何時候會感到自責也是非常正常的反應,自責是一種自然產生的情緒,意味著妳希望事情或是自己能夠做得夠好,不需要抗拒,請放心接納與覺察自己的自責。
  只是妳需要好好的思考,哪些自責其實不是妳造成、與妳無關或是妳無法改變,就先放到一旁,等有餘裕的時候再來了解,先將重心放在那些屬於妳,或是有妳可以改善的部分,只要好好專注在這裡,付諸努力就好了。
  每個人都該為自己負責,但從來都不該為誰負責,為自己負責,妳會越來越覺得自己有力量,因為這是妳可以掌握,而且很實際可以看見的改變,但為別人負責,妳會覺得自己越來越耗損,好像做什麼都不會有所改變,能量逐漸的被掏空了。
  說到這裡,有時候又不免得需要牽扯「心牆」與「界限」的問題,許多人都會覺得設立界限就好像築起了一道厚實高大的城牆,阻擋了所有人,但其實並不是,要妳不為別人負責,不代表妳必須拒人於千里之外,只用眼白看人,不管其他人死活,而是明白,每一個人都是獨立且自主的個體。
  如果用一句話來示範界限不明,最常見的說法就是「這麼簡單的事,為什麼我做得到,妳卻做不到?」這就是把大家都統一化,而且是以妳個人的標準來統一,忽略了他人與自己的不同,用自己的優勢來矮化其他人。
  這邊扯遠了,但某個程度上,如果能夠明白彼此的個體化,知道每個人都該為自己負責,也能夠為自己負責,更加重視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平等,就比較不會總是把自己放在內疚、自責、需要怪罪什麼的情境當中。
  當對錯都消失了,情況才會開始改變。
  不要再怪罪自己了,請相信,妳值得更好的生活,為了自己的人生努力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是米爾貓,內在世界的嚮導。相信最強大的力量,源自於個人的內在,米爾貓是陪伴者,也是旅途中的路牌,運用催眠探索潛意識,協助妳傾聽與接納自己的獨一無二。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