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好時光】從一盆植物養出孩子的責任心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開學前總急著想早一步了解攜帶物品的清單,個別物品的準備需要花時間蒐集,有的網上訂購,有的去實體店面,有的可以借到,不太是臨時抱佛腳一個晚上就全部辦到的事。然而,看到清單裡要帶一盆植物,我笑了。
浮現我腦海中的,是一段蒙特梭利教室中,孩子照顧盆栽的影片。影片中小女孩大約四五歲,拿著澆水與清潔工具,專注而細心的觀察盆栽,並一片片擦拭葉片。每次有機會在旁觀察,孩子那股專注的神情與姿態,總令我莫名感動。
學齡前孩子有動作與秩序的敏感期,熱愛動手操作的活動,也常主動維持環境與物品的原貌。相對之下,小學階段孩子對於秩序的喜愛,轉換成腦中的抽象思考,渴望了解所見事物的來由與世界的運作方式。也因此,同樣一盆植物,小學階段孩子可能更好奇其內部構造、想知道它的學名,或比較各種植物的相似相異性。
提供適合孩子的工具,引導孩子操作與學習完成任務的方法,他們能做到的事常常比父母以為得更多。
原先有些苦惱要讓孩子帶什麼植物去學校,後來決定就帶家裡現成品,疫情期間大家在家時間變長,也跟著注意居家綠意的環境美化,盆栽也跟著多了起來,我讓他帶了一盆我新買不久,也很喜歡的植物。路上也看到各班孩子帶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盆栽,包含一盆仙人掌。孩子回家後,我詢問是否需要換成其他盆,擔心尺寸太小不符合學校期待,結果孩子說不用,也說大家會輪流負責照顧這些植物。
過了幾天,一個到學校的機會裡,我想去看一下家裡植物被照料的如何,發現盆栽下放了一張紙條:「水不夠。」仔細一看,土真的是乾的。我不太清楚孩子們怎麼分工,當下的第一個念頭是趕快找水來澆。
但猶豫了一下,我忍住了。
誰能想到,對孩子的多餘幫助是所有壓抑的首要根源,也是成年人對孩子所能造成的最危險傷害?—摘自童年的秘密,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著。
第一次讀童年的秘密這本書的時候,讀到這段話真是當頭棒喝。許多成人以為的“幫忙“,其實是幫倒忙。如果這一次我插手澆水,代表負責的孩子失去了這個學習的機會,沒有體驗到他行為帶來的後果,以及學習後續如何補救。或許從表象來看,教室裡的植物都能欣欣向榮,反正有人在暗地補救,但這同時,卻搶走了孩子從這個任務中學會負責任的機會。
回到家後,其實還是對我心愛的植物有點念念不忘,會不會我的植物就這麼夭折啦?理性分析,帶去的植物葉片沒有發黃或枯萎的跡象,應該還在安全範圍內,就別自己腦補了。孩子從照顧盆栽的任務裡養成責任心,父母也從中學習放手與信任,避免幫了倒忙。:)
翻譯原文參考:
Who would ever have thought that the useless assistance given to the child is the first root of all repressions and hence of the most perilous injury the adult individual can do to the child? —Dr. Maria Montessori, The Secret of Childhood.
avatar-img
7會員
20內容數
在關係中找平衡——分享親子關係經營心法,讓孩子好、自己也好。 爸媽角色是種甜蜜的負荷,也是重新滋養內在小孩的契機, 擁抱每個純真的當下,跟著孩子的童年步伐,一起快樂長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iC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蒙特梭利教育中,令眾家長印象深刻的,常是櫃子上各式各樣吸引孩子們一再把玩,藉由重複操作來促進學習的教具。七八月在小手天堂親子共學村規劃下,進行了兩場線上的蒙特梭利主題分享活動,其中一場特別聚焦在家可以進行的蒙式教育活動,得到了其中一類回饋是:「哇!老師你教具好多啊。」
從表達的能力來說,每個寶寶身上可說是與身俱來,聽到音樂就手舞足蹈、拿了鼓棒就到處敲打(管他有沒有鼓😎)、有了蠟筆水彩,世界就是我的畫布(包含自己身體跟家裡牆壁😅)。而成人多了觀察與反思的能力,可以更深一層地從這類表達性藝術治療活動中受惠,讓內在孩童重新被滋養。
對母親熟捻的掌中技法心生嚮往,當初挑戰了很久,才把一整套的玩沙包技法練起來,沒想到有一日,可以教給自己年幼的孩子,一起進行這個活動。
睡前,三歲半的小甜心問我: 「媽媽,你以後長大想要成為什麼?」 「嗯~好問題耶,讓我想想。」
以前我會提出所有假設,一一跟他確認,引導他為情緒命名,也覺得找到原因好“對症下藥“。但孩子逐漸大了,我希望從衝突的過程裡,他能慢慢覺察到自己情緒的變化,從中學習去溝通,找到更適當的應對與解決方法。 因此這個過程裡,可以逐漸幫助孩子去了解:
別人拿書來讀,舞蹈治療師骨子裡的愛動愛舞性格,常會患上讀書偏食症,“不小心”多挑上幾本可以親子一起動一動的主題,即使書裡沒有明顯的動作提示,也都會自己加料(聲音、動作、韻律等),讓親子共讀時光更加多元與生動,這裡分享幾種可以用身體延伸的閱讀材料。
蒙特梭利教育中,令眾家長印象深刻的,常是櫃子上各式各樣吸引孩子們一再把玩,藉由重複操作來促進學習的教具。七八月在小手天堂親子共學村規劃下,進行了兩場線上的蒙特梭利主題分享活動,其中一場特別聚焦在家可以進行的蒙式教育活動,得到了其中一類回饋是:「哇!老師你教具好多啊。」
從表達的能力來說,每個寶寶身上可說是與身俱來,聽到音樂就手舞足蹈、拿了鼓棒就到處敲打(管他有沒有鼓😎)、有了蠟筆水彩,世界就是我的畫布(包含自己身體跟家裡牆壁😅)。而成人多了觀察與反思的能力,可以更深一層地從這類表達性藝術治療活動中受惠,讓內在孩童重新被滋養。
對母親熟捻的掌中技法心生嚮往,當初挑戰了很久,才把一整套的玩沙包技法練起來,沒想到有一日,可以教給自己年幼的孩子,一起進行這個活動。
睡前,三歲半的小甜心問我: 「媽媽,你以後長大想要成為什麼?」 「嗯~好問題耶,讓我想想。」
以前我會提出所有假設,一一跟他確認,引導他為情緒命名,也覺得找到原因好“對症下藥“。但孩子逐漸大了,我希望從衝突的過程裡,他能慢慢覺察到自己情緒的變化,從中學習去溝通,找到更適當的應對與解決方法。 因此這個過程裡,可以逐漸幫助孩子去了解:
別人拿書來讀,舞蹈治療師骨子裡的愛動愛舞性格,常會患上讀書偏食症,“不小心”多挑上幾本可以親子一起動一動的主題,即使書裡沒有明顯的動作提示,也都會自己加料(聲音、動作、韻律等),讓親子共讀時光更加多元與生動,這裡分享幾種可以用身體延伸的閱讀材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在建立孩子自信與情緒穩定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僅可以促進精細動作、粗大動作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還能培養社會適應和情緒穩定等能力。父母在孩子的生活自理中可以運用拆解步驟、做好事前準備、瞭解孩子發展、保持正向態度和堅持原則等方法來幫助孩子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Thumbnail
採集花朵對孩子充滿樂趣,賞玩花朵讓孩子親近大自然,心靈也會變美麗.... 花朵是大自然送給我們最棒的禮物,引導孩子欣賞花與植物之美、讚美花朵,甚至可以和植物對話,《植物的秘密生
Thumbnail
在幼兒教育中,將大自然的元素融入教學,不僅豐富了課程,也培養了孩子的創意思維和動手能力。教材的創作也變得更有趣,例如使用植物製作書籤、手環等,這些都是孩子們獨特的想法和作品。幼教工作者應該持之以恆,將自然與學習融合,為孩子帶來更多驚喜與啟發。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教具對於孩子是很迷人的!當孩子因為想家而哭泣時,可以藉由示範教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安靜下來,專注地觀察學習。而教具有以下共同點,一、錯誤控制:讓孩子能自己發現錯誤。二、美觀:色彩形狀適中。三、活動:提供孩子動手做的機會。四、限量:使孩子腦中能條理化。教具如同大自然中美麗的花朵,會吸引不同的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還沒有看過蒙特梭利女士本人的書,僅看過其他人對蒙特梭利教學的看法見解,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可以督促自己看一看本人所著寫的著作。   首先不應該有太多教導式的教育,要知道兒童真正的需要以及童年時期的奧秘。倘若幼兒時期受到不正確的教育,極大可能導致往後的精神疾病,要減少精神疾病須
Thumbnail
  在課堂上我學習到一個觀念,不要用學習筷,學習筷是讓孩子用夾的方式去使用,拿掉學習筷之後反而不會用筷子,而兩歲可練習使用真筷子。剪刀也是兩歲可練習。也學習到可以問孩子對溫度的感覺「很冰嗎?還是一點點冰?」讓孩子回答時能感受自己的感覺,增進語言的表達。以及沙、水、石頭,是孩子不哭的三寶。  
Thumbnail
十一   孩子越能夠專心,就越能從工作中得到平靜,就越能發自內心地紀律或規則。 小心得:這就是為甚麼工作能夠改善問題行為的原因。 十二   要給兒童提供一個使他們得到滿足的環境,必須努力了解兒童的需要。 小心得:應瞭解孩子面臨的發展危機,給足所需。
Thumbnail
一   如果不給兒童提供幫助,如果忽視他的環境,那他的精神生命將會處於持續的危險之中。 小心得:要給孩子提供能夠操作教具,練習專注、獨立、秩序,及協調的環境,這樣他就會往正常化前進,否則不僅是浪費生命,還會造成負面性格的養成。
你知道黃色風信子的花語是什麼嗎?代表『有你相伴很幸福』,是園長跟我爸買的,她特別交代要種黃色風信子,因為幼稚園有小朋友們的相伴,就會很幸福喔!
Thumbnail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在建立孩子自信與情緒穩定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僅可以促進精細動作、粗大動作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還能培養社會適應和情緒穩定等能力。父母在孩子的生活自理中可以運用拆解步驟、做好事前準備、瞭解孩子發展、保持正向態度和堅持原則等方法來幫助孩子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Thumbnail
採集花朵對孩子充滿樂趣,賞玩花朵讓孩子親近大自然,心靈也會變美麗.... 花朵是大自然送給我們最棒的禮物,引導孩子欣賞花與植物之美、讚美花朵,甚至可以和植物對話,《植物的秘密生
Thumbnail
在幼兒教育中,將大自然的元素融入教學,不僅豐富了課程,也培養了孩子的創意思維和動手能力。教材的創作也變得更有趣,例如使用植物製作書籤、手環等,這些都是孩子們獨特的想法和作品。幼教工作者應該持之以恆,將自然與學習融合,為孩子帶來更多驚喜與啟發。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教具對於孩子是很迷人的!當孩子因為想家而哭泣時,可以藉由示範教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安靜下來,專注地觀察學習。而教具有以下共同點,一、錯誤控制:讓孩子能自己發現錯誤。二、美觀:色彩形狀適中。三、活動:提供孩子動手做的機會。四、限量:使孩子腦中能條理化。教具如同大自然中美麗的花朵,會吸引不同的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還沒有看過蒙特梭利女士本人的書,僅看過其他人對蒙特梭利教學的看法見解,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可以督促自己看一看本人所著寫的著作。   首先不應該有太多教導式的教育,要知道兒童真正的需要以及童年時期的奧秘。倘若幼兒時期受到不正確的教育,極大可能導致往後的精神疾病,要減少精神疾病須
Thumbnail
  在課堂上我學習到一個觀念,不要用學習筷,學習筷是讓孩子用夾的方式去使用,拿掉學習筷之後反而不會用筷子,而兩歲可練習使用真筷子。剪刀也是兩歲可練習。也學習到可以問孩子對溫度的感覺「很冰嗎?還是一點點冰?」讓孩子回答時能感受自己的感覺,增進語言的表達。以及沙、水、石頭,是孩子不哭的三寶。  
Thumbnail
十一   孩子越能夠專心,就越能從工作中得到平靜,就越能發自內心地紀律或規則。 小心得:這就是為甚麼工作能夠改善問題行為的原因。 十二   要給兒童提供一個使他們得到滿足的環境,必須努力了解兒童的需要。 小心得:應瞭解孩子面臨的發展危機,給足所需。
Thumbnail
一   如果不給兒童提供幫助,如果忽視他的環境,那他的精神生命將會處於持續的危險之中。 小心得:要給孩子提供能夠操作教具,練習專注、獨立、秩序,及協調的環境,這樣他就會往正常化前進,否則不僅是浪費生命,還會造成負面性格的養成。
你知道黃色風信子的花語是什麼嗎?代表『有你相伴很幸福』,是園長跟我爸買的,她特別交代要種黃色風信子,因為幼稚園有小朋友們的相伴,就會很幸福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