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3|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撕下標籤,自己定義自己

每當聽到學生說自己英文很差,或是不會畫圖時,我心裡都會百感交集。
聽在耳裡,似曾相似。
我曾經也很喜歡先定義自己。
明明心裡想做一件事,下一秒就像搭上時光機一樣,自動擷取某段經驗,接著就是打著退堂鼓,看著心中的火苗漸漸熄滅。
近幾年才開始認識真正的自己,透過教學和創作。
大學時期的自己,上台報告和試教,是手會抖個不停的害羞男孩。
害羞、內向、溫和
在主流社會中,這些好像都是需要被隱藏的特質,至少在我在學生時期,是一直這麼認為的。
成長過程中,他人的評價和標籤像是魔法控制了自己。
很長一段時間,很想要抹滅這些特質,越是如此,越痛苦,所以我曾經非常用力生活,努力改變自己。
在成為老師之後,我確實在教學過程中,成為那個既定的活潑形象,但幾年下來,常常會覺得那不是我。
某一天,我豁然開朗。
我該做的是撕掉我一直以來被貼上的標籤。
在創作和教學的這些年來,這些特質就是我獨有的禮物。
我可以有更柔軟的心,去傾聽學生的需求。
我可以有更敏銳的心,去收集創作靈感。
我可以有更同理的心,去分享和付出。
當我不再那麼在意我是否擁有這些特質後,「大方」、「外向」、「活潑」也漸漸在我鬆綁自己之後,自然而然展現在我的生活裡。
我不再需要刻意努力維持,好好成為自己就好。
創作也是如此,風格和媒材無法定義我們,心中的聲音才是我們的一部分也是作品中的靈魂。
我清楚知道,我還是很享受獨處的時光,不太喜歡太多人的地方,但這無法定義我是什麼樣的人。
或許沒有人⋯會一直很外向或內向,會一直很熱情或害羞,會一直很嗆辣或溫和。
我們也許都有各種特質,在需要的時候派上用場,可以喜歡,也可以不喜歡,但不要遺棄它們。
沒有那些標籤的我們,才顯得立體。
---------------------------------------
這一系列從今年三月開始寫於粉專和IG(tommywooart),近期慢慢把內容也記錄於此。
🖌「有條小巷叫做我喜歡畫畫」系列
即使走在一條不是屬於畫畫的大路上,但仍然可以開創一條畫畫的小巷。我不是一開始就是本科系出身,也不是全職插畫創作者,但我發現我走在一條小巷,也許沒有華麗的高樓大廈,但有充滿性格的小房子,符合我一直以來在插畫創作上的心情。
我想透過這系列分享一直以來在插畫創作上的心路歷程。
我們,都可以回去擁抱那個曾經喜歡某件事的自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