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養野生酵母|Nr66 全麥鄉村 Nr67 裸麥鄉村|水果系魯邦|成就感從哪來|水始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成就感從哪來,得先認同自己
要指導別人,先讓自己過得好
拿著威權,只會讓人更看不起
夜晚的台南,雖說涼了一些
終究還是熱的
在日本,已經到了『水始涸』這個節氣了
也是秋分的最後一個節氣,準備進入寒露
此時,稻田裡的水已經差不多乾涸,即將進入稻米收割的季節了

然而,筆者終於能連續產出穩定形狀的鄉村麵包了
目前手邊的器具還不完全是歐式麵包使用的器具
但關鍵是如何判斷麵團的狀態,其烘焙參數的搭配

來說說這週的兩顆麵包,由於鑄鐵鍋的預熱,必須將烘焙分成兩天
真的好想要有半盤烤箱啊 (還不會跑就要飛嗎?)
分別是Nr66 全麥鄉村 和 Nr67 裸麥鄉村

先前對以發酵液起種的魯邦種非常感興趣在風味上的變化
上週養了一些檸檬酵母和蜂蜜檸檬薑酵母,來試試看吧

做麵包的前兩天,將魯邦種取出需要的量
加入酵母液和設計好比例的高筋麵粉
混合好之後,將蓋子蓋上,以隔絕外界的方式發酵兩天
其中在使用前要將酵母回溫並長高至原本的2-3倍高的高度才使用
有兩種風味的酵母液,分別是檸檬酵母液和蜂蜜檸檬薑酵母液
餵養的魯邦種,分別有淡淡的檸檬香和蜂蜜甜薑的風味
和葡萄乾種相比,風味相對淡雅

Nr66 全麥鄉村使用檸檬魯邦,使用法國粉和高筋麵粉,加一些全麥粉增加風味
麵團的特性和先前的稍有不同
翻面翻了幾次發現麵團有點黏手
可能水分稍微超過負荷了,趕緊補點麵粉
幸好麵筋和組織還是順利形成了
調整翻面的手法後,麵包發酵的形狀好了許多
雖然只是中型的圓形歐包,沒有複雜的形狀
整形手法比較熟練之後,割線的狀況也有進步

筆者說:這真的是 太好了

來看看成品
彈性的口感
Crust的部分有著微微的檸檬香

和先前的魯邦種風味不同
不容易描述差異,非常微妙

麵包體的表面多了一層釉彩
是之前的烘焙看不到的
Nr67 裸麥鄉村,嘗試用高筋麵粉取代法國粉,裸麥粉的比例為18%
法國粉的灰份比較多,而高筋粉的質地比較細緻
高筋麵粉的蛋白質含量和十八麥高筋差不多
有趣的,手感不太一樣,麵團非常有彈性
沒有因為裸麥粉的比例拉高而有癱軟的狀態
麵筋很強壯,翻折時需特別注意鬆弛麵團

想到的事情是,關於踏實感這件事情
藉由麵團的觸感,了解麵團的狀態
或許是隔絕的雜亂的聲音,給予自身安全感

大部分的,必須依賴環境給予安定感
包含『被託付感』,『成就感』
『社會共識』下的『共感』,讓這類微乎其微的成就感無法被感知或是無法發聲
用更為簡化的詞句描述便是
這些成就感是來自於對其他事物的『掌控感』,而非『共存感』
再者,『社會共識』下的『共感』,更多地描繪的所謂的生活該是怎麼的樣子

如果沒有按照共感的樣子生活,就會遭受『這種樣子』的眼光呢
對了,就是『被眼神殺死』的那種感覺
是所謂的『三等親以上』一干人等人
但實務上,『一等親』更可能有這樣的行為呢,他們只是『擔心』
心理層面上,便是 無法相信對方能做得到

真實的,就是不照這些『O等親』的期待而產生的違和感
雖說可能這些期待是來自於他們自身的經驗
然而,一模一樣就真的過得會好嗎?
還是說沒有按照共感或期待的樣子生活這樣的狀態
無法得到『掌控感』呢?

即使是不同的狀態,很多只是看起來安定,其實一點都不安定
『共感』和『期待』給了虛假的穩定感,人真的是很複雜的生物呢

如果覺察到這件事實

“選擇與『真實的不安』共存,還是夢在『虛假的共感』和『虛偽的期待』裡
抑或帶著覺察,在準備好之後,與真實共存”

說多了,筆者說的話實在無法理解 (笑)

來看看成品吧
相較於Nr66
上色更深,釉彩的亮度也更亮
耳朵也開的不錯
內部的大孔洞穩定的膨脹
並撐起麵筋組織

相較於檸檬魯邦
風味不太一樣 差異微小






接下來便是必須放大酵種
調整組織的口感
讓更多的孔洞同時張開
希望能出現更空氣感的鄉村
如果說這是練功,是從零開始的練功
有了開始之後,接下來的能每步都踏實的進行
雖然每次所得到的看起來不多,總和起來便會不少
也是為了下階段準備
宜蘭外澳,2013

感謝在珍貴而有限的時光裡,依然抽空看完本文的你
如果喜歡我的創作,期待你能幫我點擊文末小愛心
以及按下綠色手掌按鈕,給我五次的LIKE吧
如果還有餘裕,也能點擊 ”贊助” 按鈕,支持創作有價
鼓勵我持續創作
有任何想對我說的,歡迎留言給我
如果對陶鍋咖啡烘焙有興趣,歡迎您訂閱 付費專題 咖啡-陶鍋烘焙咖啡
定期更新陶鍋烘焙紀錄
祝福您 歲月 靜好 日日 好日
By Esteban Chou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會員
129內容數
陶鍋烘焙咖啡及家庭風手作麵包紀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steban's Studio 的其他內容
秋分,接住我的那位說,最近我的話好多 是不是好市多,還是好事多? 原來是有海地的咖啡呀,久違的海島咖啡
天氣比較涼了,秋天常常會有身體病痛,微恙 常聽到人說 『每天都是這樣過啊,哪有什麼』 身為聽眾的你,聽到了什麼
跟酵母天天說話,會有所回應的 然而過了中秋,夜裡的風開始涼了
如何把罐裝玉米粒最後一顆都吃完(Gossip) 這件事,芝麻蒜皮
秋分,接住我的那位說,最近我的話好多 是不是好市多,還是好事多? 原來是有海地的咖啡呀,久違的海島咖啡
天氣比較涼了,秋天常常會有身體病痛,微恙 常聽到人說 『每天都是這樣過啊,哪有什麼』 身為聽眾的你,聽到了什麼
跟酵母天天說話,會有所回應的 然而過了中秋,夜裡的風開始涼了
如何把罐裝玉米粒最後一顆都吃完(Gossip) 這件事,芝麻蒜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蘋果麵包口感跟平常做的日式麵包不太一樣,質地比較紮時但彈性非常好,壓下去會回彈,因為食材簡單,味道很單純沒有什麼特別的,但很奇怪就是越嚼越好吃。可以順便做另一個小時候的回憶—草莓麵包!把蘋果麵包橫剖切開,塗上自己的草莓果醬,就是小時候很常吃的草莓麵包了!
雖然對自己動手做麵包沒什麼期待,但我很好奇三小時的麵包課會怎麼教?尤其目的是要做食農教育而不是培養麵包職人,如何透過簡單扼要的手作體驗傳遞理念? 而且地點是一個農場,聽起來像郊外,實際上搭台北捷運就能到,出北投站後大概走個十分鐘,那麼近的一個台北市的農場。 更好奇這個新誕生的主辦單位「北
Thumbnail
​你會怎樣形容揉麵,柔美,優雅,有勁,神奇?真正的手法,都不是,當把所有東西準備好後,就是把它們揉成一團麵,水多了,太濕,水少了,基本上揉不起來,就這麼用手的揉勁,跟上半身的力量,腰的力量。好像上瑜珈課,明明什麼都沒做,可渾身汗,特別是還沒學會如何使力的時候。做麵包亦是如此。特別是和麵,揉麵。 它
Thumbnail
稻穗要去糠才能吃,去糠的過程也是磨,磨一遍得糙米,想要吃到潔白細緻的白米,就得再一道「砂輪」手續將糙米表層磨削掉。碾米的過程就像每一個人的命運,都要經過磨礪才會圓潤光滑。 有的人不堪苦來磨,命運就止在糙米階段,且戰且走,吃苦當作吃補,可是苦沒有出口,沒有見苦知福、做中覺的機會。也有一些人認份,
Thumbnail
麵粉是製作麵包的基本食材之一,而選擇不同的麵粉將影響烘培結果。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選擇麵粉,以及製作麵包的過程中與人與人關係的相似之處。文章涵蓋了從選擇麵粉到烘焙完成的所有步驟,並適應生活心態與情感體驗。
Thumbnail
好久沒有做麵包了,朋友說要做麵包,想一下那就做吧!清理大理石檯面,擺出所有的道具和食材,今天要做個最單純的,麵包。攤上麵粉或水,然後開始的攪拌。這是基本功,要有耐心。慢慢來,才不會失敗。 另一種就交給後面小機器去做,小小的一台,不過效果還蠻好。能夠把麵體做得很均勻。前提是要把所以食材都弄對了,一口
Thumbnail
我吃一般的麵包容易湧胃酸,但又很難完全不吃麵包,解決之道就是學習培養酸酵種,自己做酸種麵包。自從成功培養出酸酵種之後,過去一年多來,我們得以在家做美味又健康的酸種麵包吃,真覺得很幸福。為了健康,我們在家烘製的糕點,凡需要用到泡打粉、小蘇打粉和速發酵母等的食譜,一律會嘗試用酸酵種代替。
Thumbnail
星期一晚餐,是我們家的麵條日。正男一放學回家,開心的說要自己做麵條,二廚阿妮馬上拿出工具、麵粉、過篩用的篩網、有機甜菜根汁、擀麵棍;兩雙小手忙著加麵粉、加甜菜根汁、加點鹽巴、加點油、揉一揉、搓一搓,揉出的甜菜根麵團好漂亮;正男堅持還要揉另一個原味麵團,紅白麵條真讓我和把拔期待。我和把拔沒和他們一起忙
Thumbnail
有人覺得雨天浪漫,一定是有雨天才能享受到的特定之事或心情吧?怕冷的我,終於也能在冷氣團來襲時抱著浪漫情懷接待了,因為終日超低溫很適合做奶油酥皮食譜,順應著天氣做可以做的事,就容易靜下來發現其中的美好。
Thumbnail
麵包類的在家自己製作,面對的第一個困難就是麵團揉不出薄膜,導致做出來的麵包口感不是很好。在家自行製作,要嘛用雙手,要嘛用家用揉麵機,相較於外面店家用的是專業的揉麵機,如果按照食譜直接製作,通常很難做到想要的成果,因此需要一些小技巧,來協助你做到差不多的效果: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蘋果麵包口感跟平常做的日式麵包不太一樣,質地比較紮時但彈性非常好,壓下去會回彈,因為食材簡單,味道很單純沒有什麼特別的,但很奇怪就是越嚼越好吃。可以順便做另一個小時候的回憶—草莓麵包!把蘋果麵包橫剖切開,塗上自己的草莓果醬,就是小時候很常吃的草莓麵包了!
雖然對自己動手做麵包沒什麼期待,但我很好奇三小時的麵包課會怎麼教?尤其目的是要做食農教育而不是培養麵包職人,如何透過簡單扼要的手作體驗傳遞理念? 而且地點是一個農場,聽起來像郊外,實際上搭台北捷運就能到,出北投站後大概走個十分鐘,那麼近的一個台北市的農場。 更好奇這個新誕生的主辦單位「北
Thumbnail
​你會怎樣形容揉麵,柔美,優雅,有勁,神奇?真正的手法,都不是,當把所有東西準備好後,就是把它們揉成一團麵,水多了,太濕,水少了,基本上揉不起來,就這麼用手的揉勁,跟上半身的力量,腰的力量。好像上瑜珈課,明明什麼都沒做,可渾身汗,特別是還沒學會如何使力的時候。做麵包亦是如此。特別是和麵,揉麵。 它
Thumbnail
稻穗要去糠才能吃,去糠的過程也是磨,磨一遍得糙米,想要吃到潔白細緻的白米,就得再一道「砂輪」手續將糙米表層磨削掉。碾米的過程就像每一個人的命運,都要經過磨礪才會圓潤光滑。 有的人不堪苦來磨,命運就止在糙米階段,且戰且走,吃苦當作吃補,可是苦沒有出口,沒有見苦知福、做中覺的機會。也有一些人認份,
Thumbnail
麵粉是製作麵包的基本食材之一,而選擇不同的麵粉將影響烘培結果。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選擇麵粉,以及製作麵包的過程中與人與人關係的相似之處。文章涵蓋了從選擇麵粉到烘焙完成的所有步驟,並適應生活心態與情感體驗。
Thumbnail
好久沒有做麵包了,朋友說要做麵包,想一下那就做吧!清理大理石檯面,擺出所有的道具和食材,今天要做個最單純的,麵包。攤上麵粉或水,然後開始的攪拌。這是基本功,要有耐心。慢慢來,才不會失敗。 另一種就交給後面小機器去做,小小的一台,不過效果還蠻好。能夠把麵體做得很均勻。前提是要把所以食材都弄對了,一口
Thumbnail
我吃一般的麵包容易湧胃酸,但又很難完全不吃麵包,解決之道就是學習培養酸酵種,自己做酸種麵包。自從成功培養出酸酵種之後,過去一年多來,我們得以在家做美味又健康的酸種麵包吃,真覺得很幸福。為了健康,我們在家烘製的糕點,凡需要用到泡打粉、小蘇打粉和速發酵母等的食譜,一律會嘗試用酸酵種代替。
Thumbnail
星期一晚餐,是我們家的麵條日。正男一放學回家,開心的說要自己做麵條,二廚阿妮馬上拿出工具、麵粉、過篩用的篩網、有機甜菜根汁、擀麵棍;兩雙小手忙著加麵粉、加甜菜根汁、加點鹽巴、加點油、揉一揉、搓一搓,揉出的甜菜根麵團好漂亮;正男堅持還要揉另一個原味麵團,紅白麵條真讓我和把拔期待。我和把拔沒和他們一起忙
Thumbnail
有人覺得雨天浪漫,一定是有雨天才能享受到的特定之事或心情吧?怕冷的我,終於也能在冷氣團來襲時抱著浪漫情懷接待了,因為終日超低溫很適合做奶油酥皮食譜,順應著天氣做可以做的事,就容易靜下來發現其中的美好。
Thumbnail
麵包類的在家自己製作,面對的第一個困難就是麵團揉不出薄膜,導致做出來的麵包口感不是很好。在家自行製作,要嘛用雙手,要嘛用家用揉麵機,相較於外面店家用的是專業的揉麵機,如果按照食譜直接製作,通常很難做到想要的成果,因此需要一些小技巧,來協助你做到差不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