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愛情與責任,真的是互相排斥的嗎?:讀馬賽爾的《人性尊嚴的存在背景》(下)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馬賽爾的愛:「和音」的奧祕

第二條誡命也一樣重要;你要愛鄰人,像愛你自己一樣。( Matt 22: 39)
不過,誰是我的鄰人呢?我要從誰開始,來實行我的愛呢?其實,正當我們說一個人是「我的鄰人」的時候,這個時候,他就已經被引入我的生命中、與我有一種「特殊」的關係了。
所以,如果我們細細的讀某些齊克果對「特殊的愛」的批評,再加上我們對自己生活的反省,我們可以發現:齊克果講的,也不一定是對的。因為,即使是照齊克果說的:我有一種對「鄰人」的愛,這種愛對每一個人都一樣;但是,對我來說:人實際上能夠「愛」的鄰人,那也只能是出生在與我同一個時代、與我的空間和人際關係,以某種方式連結在一起的人。
即使這裡說的「鄰人」,只是在路上湊巧遇到、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但是我和他,畢竟也已經在時空與生命的限制中,產生了一種特殊的、與其他人並不一樣的關係;他對我來說,已經是一個有面孔、或有名字的人。
齊克果把「對鄰人的愛」講得太過抽象、太過著重普遍性的一面,讓我感到相當不安。他這樣講的用心,我們似乎也可以理解:他是希望讓「愛」能夠穩定的、不變的推擴到每一個人身上;以免愛情在情感波濤洶湧的海岸中,不斷的搖動、墜落,還沾沾自喜的以為:自己聰明的得到了享受,避開了付出。但是,齊克果觀點的缺點似乎在於:他在不知不覺間,把「我的鄰人」,講成是彷彿沒有面孔、沒有名字的人。
就我而言,我會更傾向於馬賽爾對「愛」的想法。馬賽爾並不打算取消愛的具體性與特殊性,他說:
我豈能不將這些友誼和相遇在我一生中所佔的地位標示出來呢?事後回想起來,這些遭遇經常如從我的真己中換取出來一般;因而在這樣一個範圍內,外在的和內在的分別已變得毫不重要,或者更正確一些,被吸入於一個和諧且更為豐富的實在之中。我覺得這些豐富我們生命之組織的遭遇,可以透過音樂創作中一主旋律喚起另一主旋律的現象之類比而了解。
讓我們考慮一下這個「音樂」的類比:兩個擁有特殊關係的人,「如果他們之間真的有互相的開放、臨在於對方的生命之中」(這個條件句很重要:因為並不是現實中的友情、愛情,特別是那些愛得死去活來的情侶,就一定具有互相開放與臨在的關係),那麼他們將會「內在的」改變整首樂曲。這種改變並不只是某些條件的改變,而是在兩個人之間締結了一種「你在我面前存在,我在你面前存在」的關係;馬賽爾稱之為「臨在」。
這樣講似乎很玄妙:「臨在」就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在我的生命中;但卻很難清晰的去描述它。但是,我們可能可以從臨在「不是」什麼,去瞭解它。臨在「不是」只把人看成優點或缺點;臨在「不是」只把人看成我關係中的對象,而忽視他是一個具體的、活生生的人;臨在「不是」只把人當成理想或數字。馬賽爾引導我們,從「揣度、猜測」的角度來思考臨在:
以消極的方式思考,反而會使我們易於接近積極的本質,這倒是反省應該運作的方向。如果我與另一人在一起時,我的腦海中溢滿了有關他的種種揣度,或,如果,還是同樣意思,我把我對自己的揣度投射到他身上,〔…〕當下,他停止對我而有的臨在,而且相互的情況發生了,我也不再臨在於他。
這樣來說,如果「特殊的愛」(對親人、伴侶、朋友的愛)是「臨在」的話,似乎就不會引發齊克果的憂慮了。因為「臨在」所締結的特殊關係,非但不與「普遍的愛」(對鄰人的愛)互相衝突,而且讓我們以一種更深刻的方式,體會到「普遍的愛」。因為在臨在中,我們以一種具體而且無法取代的方式,體認到對方是一個有著自己的面孔、名字、和他的獨一無二的存在。
而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鄰人,不論我們認識或不認識,他們本來就有著面孔、有名字;並且,獨一無二的生存著。
圖片來自Unsplash,由Scott Jackson提供,特此致謝
2022/10/23
參考文獻
齊克果著.林宏濤譯:《愛在流行》,臺北市:商周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0年
馬賽爾著.項退結編訂:《人性尊嚴的存在背景》,臺北市:東大圖書,1988年
馬賽爾著.陸達誠譯:《臨在與不死》,臺北市:心靈工坊,2021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68會員
142內容數
對有興趣的哲學論題進行科普,希望吸引大家來一起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傅元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著迷在自己的付出之中;我們竟然只是愛上了在對方的愛中,我自己的愛的影子。
我應該學會忍耐。即使對前進有疑慮,那也不該逃走;那就站穩,站在原地。不要自己去把想要的事物推開。
你的一舉一動,你的微笑、生氣、緊張、悲傷,還是作為幻象,彷彿實實在在的不斷浮現在我眼前。再見到你,也許會勾起我們兩個人的遺憾。
有些人受到了對錯誤的「強制力」的印象的挾制,害怕自己也可能失控,於是放棄了「力量」,不敢或是沒有足夠的力量去選擇、去生活、去愛。但是,「力量」並不只有這樣的;只要運用得當,「力量」將可以是生命與愛情之穩固的支撐。
掠過我們人生的,儘管只是一次,也一定會留下永不磨滅的痕跡。
我著迷在自己的付出之中;我們竟然只是愛上了在對方的愛中,我自己的愛的影子。
我應該學會忍耐。即使對前進有疑慮,那也不該逃走;那就站穩,站在原地。不要自己去把想要的事物推開。
你的一舉一動,你的微笑、生氣、緊張、悲傷,還是作為幻象,彷彿實實在在的不斷浮現在我眼前。再見到你,也許會勾起我們兩個人的遺憾。
有些人受到了對錯誤的「強制力」的印象的挾制,害怕自己也可能失控,於是放棄了「力量」,不敢或是沒有足夠的力量去選擇、去生活、去愛。但是,「力量」並不只有這樣的;只要運用得當,「力量」將可以是生命與愛情之穩固的支撐。
掠過我們人生的,儘管只是一次,也一定會留下永不磨滅的痕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我有一個聽起來比較偏激的觀點。 分手也能做好朋友,是檢驗真愛的重要標準。 因為真正的愛,是不會隨著一段關係的結束而消失,會消失的只是人慾望的投射。
Thumbnail
生命除了處理個人的課題,最與生活切切相關的即是人際關係的經營,阿德勒曾說「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被討厭的勇氣》給予人們勇氣成為自己,接受自己被討厭的事實,對於與人相處也給予了課題分離的重要分界,這也是本影響我非常深的書,人際關係尤關著健康的心靈,而通過人際關係,可以建立強大的內心支柱。
Thumbnail
許多人會來到我們的生命中,有些人是我們的摯友、親人或重要伴侶,而有些人是過客。本文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為什麼不需要討好那些與我們無交集的人。
Thumbnail
真正的愛,都不是出於人,因為凡是出於人的愛,多少含有私情親誼、自逞英雄的虛榮心、或自我表彰的成分;然而神的愛,却完全沒有目的性,全然為人著想。就連當他變得極不可愛,仍能愛他,甚至可以為他犧牲,這就是真正的愛了。
Thumbnail
6.〈社會分子與鄰居〉   何謂人?呂格爾欲從人與人最直接的關係找出人的圖像。聖經說:「愛鄰如己」,人與人的關心先於社會角色,呂格爾提出社會人(歷史人)與鄰人(遺憾的人)辯證關係,兩者為歷史的兩個層面。從上一篇談論歷史意義是隱蔽的,轉向歷史神學,本篇再轉向慈善神學。如果歷史有意義的話,
Thumbnail
每個人都是獨立而完整的,整個宇宙都存在於我們之內。真正的愛自己是讓我們內心深處的愛源持續地流動在我們自己身上,讓愛充實我們,同時,我們也能在他人、自然界的美麗、山川大地中看見自己。當我們充分愛自己,我們才能真切地感受他人,並認識愛的真諦。然而,我們有時會忘記這愛,並創造各種愛的對立體驗,如恐懼、孤獨
Thumbnail
我們常誤以為愛是來自遇到一個特別的人,那個人美麗可愛、帥氣聰明、善良天真、等等特質,於是欣賞他思念她... 愛=陷落=掉入愛Fall in love! 從能量運行的視角來釐清情感關係。愛的甜美變苦澀,甚至走向反目成仇,關鍵來自於兩個人彼此間能量流通的變化。 真實情況是,你遇到了一個人,通常過去世
Thumbnail
愛的真諦是一個深奧且個人化的概念,它可以根據不同的文化、哲學、宗教和個人經歷有不同的解釋。愛的多個層面,包括無條件的接受、奉獻和承諾、同理心和理解、成長和發展、信任和安全感等,愛情的真諦是多面且主觀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我有一個聽起來比較偏激的觀點。 分手也能做好朋友,是檢驗真愛的重要標準。 因為真正的愛,是不會隨著一段關係的結束而消失,會消失的只是人慾望的投射。
Thumbnail
生命除了處理個人的課題,最與生活切切相關的即是人際關係的經營,阿德勒曾說「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被討厭的勇氣》給予人們勇氣成為自己,接受自己被討厭的事實,對於與人相處也給予了課題分離的重要分界,這也是本影響我非常深的書,人際關係尤關著健康的心靈,而通過人際關係,可以建立強大的內心支柱。
Thumbnail
許多人會來到我們的生命中,有些人是我們的摯友、親人或重要伴侶,而有些人是過客。本文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為什麼不需要討好那些與我們無交集的人。
Thumbnail
真正的愛,都不是出於人,因為凡是出於人的愛,多少含有私情親誼、自逞英雄的虛榮心、或自我表彰的成分;然而神的愛,却完全沒有目的性,全然為人著想。就連當他變得極不可愛,仍能愛他,甚至可以為他犧牲,這就是真正的愛了。
Thumbnail
6.〈社會分子與鄰居〉   何謂人?呂格爾欲從人與人最直接的關係找出人的圖像。聖經說:「愛鄰如己」,人與人的關心先於社會角色,呂格爾提出社會人(歷史人)與鄰人(遺憾的人)辯證關係,兩者為歷史的兩個層面。從上一篇談論歷史意義是隱蔽的,轉向歷史神學,本篇再轉向慈善神學。如果歷史有意義的話,
Thumbnail
每個人都是獨立而完整的,整個宇宙都存在於我們之內。真正的愛自己是讓我們內心深處的愛源持續地流動在我們自己身上,讓愛充實我們,同時,我們也能在他人、自然界的美麗、山川大地中看見自己。當我們充分愛自己,我們才能真切地感受他人,並認識愛的真諦。然而,我們有時會忘記這愛,並創造各種愛的對立體驗,如恐懼、孤獨
Thumbnail
我們常誤以為愛是來自遇到一個特別的人,那個人美麗可愛、帥氣聰明、善良天真、等等特質,於是欣賞他思念她... 愛=陷落=掉入愛Fall in love! 從能量運行的視角來釐清情感關係。愛的甜美變苦澀,甚至走向反目成仇,關鍵來自於兩個人彼此間能量流通的變化。 真實情況是,你遇到了一個人,通常過去世
Thumbnail
愛的真諦是一個深奧且個人化的概念,它可以根據不同的文化、哲學、宗教和個人經歷有不同的解釋。愛的多個層面,包括無條件的接受、奉獻和承諾、同理心和理解、成長和發展、信任和安全感等,愛情的真諦是多面且主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