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1|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閱讀心得】書名:我們與動物的距離-在動物身上發現無私的人性

 〞人類與巴諾布猿有某些共同基因是黑猩猩所沒有的;
  人類與黑猩猩有某些共同基因是巴諾布猿所沒有的。”
〞我們人類是「兩極化的猿類」~
   心情好的時侯就像巴諾布猿一樣善良;
   心情不好的時侯就像黑猩猩一樣跋扈且暴力。〞
****************
書名:我們與動物的距離-在動物身上發現無私的人性
英文:In Search of Humanism Among the Primate: The BONOBO and The ATHEIST
作者:法蘭斯 德瓦爾(FRANS DE WAAL)(註1)
出版社 馬可孛羅文化 2021/12
**********************
本書作者想從巴諾布猿(BONOBO)的行為與無神論觀點上,探索靈長類身上的人道主義。
#這本書在探討什麼呢? 
我們知道猿類族群並沒有發展宗教。命題一:「假如上帝真的存在,上帝無所不能,那麼牠們因為從未接受宗教教化,所以應該沒有神來指導道德行為吧」。命題二:「人類與巴諾布猿(BONOBO)的基因相似度達98%,那麼到底咱們的人類祖先在沒有宗教出現之前,是否就已「道德」性?換言之,道德是後天來的嗎?需要藉由宗教來啟迪嗎? 假如可以從靈長類身上找到證據的話,那麼似乎可以推論道德、同理心、感情連結是先天就俱有的。如果是先天就擁有這些基因,那麼後世發展的「宗教的出現與存在」仍有意義嗎? 它是否仍然有助於道德的展揚嗎? 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說過一句話:「人只是上帝無心釀成的錯誤嗎還是說,上帝人無心釀成的錯誤?」。無神論者認為宗教無法用科學在驗證!所以沒有神的存在。可是,「就算科學證明無神論,就能代表一切了嗎?科學能夠萬事全包嗎?全部解釋嗎?能夠說明人性本質嗎? 」。書中提到「看不見並不代表真象不存在!」,只是在目前科學水平上仍無法解釋萬物諸相而已。科學用途並非在闡釋生命的意義,知識的成長擴張了人類能做的事,但不會改變人類的本質!
#從觀察巴諾布猿(BONOBO)的行為開始
巴諾布猿(BONOBO)的身體比例-雙腿較長且窄肩,相對較小的犬齒,外型似猩猩,但相對於黑猩猩而言,體積較小,體態較優雅,且較能直立,個性上也比較溫和且有同理心,直到1920年才被認定與猩猩不同類,被獨立出來,被公認是所有動物界中被認定與人類思考行為最相近的物種巴諾布猿(BONOBO)族群中以雌性主導,是母系社會,作者揶揄公猿幾乎是「媽寶」,母系社會的好處是更能保護幼仔,若與黑猩猩在爭地盤爭端的凶殺行為相比,巴諾布猿(BONOBO)卻更慣於在地盤邊界從事性行為,母猿會到對方地盤與對方公猿交合,或騎在對方母猿上恩愛。由於很難一邊性交仍一邊戰爭!因為透過交合,很快地消弭戰爭轉成社交行為。作者的觀察是巴諾布猿(BONOBO)是相對愛好和平,性行為非常隨性,充分整合在社會生活中,性行為具有其他非生殖方面的功能,包括問侯興化解衝突。廣泛的性行為,使得每一頭公猿都有可能是任何一頭幼仔的父親,有保護幼仔不被成猿殺害的優點。當巴諾布猿起了衝突事件後,牠們會安慰落敗的一方,會相互摩擦生殖器,短暫交合,或者用手指摩擦生殖器。相對的其他猿類如黑猩猩並不會這樣做,黑猩猩僅藉由單純的觸碰達到安慰的效果。
#靈長類沒有宗教,但也發展出社群關懷。
雖然人類吹噓我們的大腦比黑猩猩大三倍,但是我們人類的前額葉皮質(註2)和其他靈類相比,大小差不多,並沒有特異之處。猴子、猿與人類都一樣,一樣地追逐權力、享受性交、渴望保障與情感,也會為了領域相互殘殺,並且也一樣重視關懷、信任、和諧與合作。作者認為人類與靈長類本質上就已有道德情感與直覺,非透過理性思考從無到有發展出道德。
#科學與宗教間的關係向來十分複雜
「上帝已死,還是只是陷入昏」,對無神論者而言,除非科學證據能夠證實。但作者引用英國哲學家約翰格雷(John Gray)的論點:「科學不是巫術,知識的成長擴張了人類能做的事情,但是仍不會改變人類的本質」。況艾倫狄波頓在2012年的專書中提到「論宗教,例如去質問宗教是不是真的?是非常無聊且毫無效益的事」。科學與宗教之間包括了衝突、相互尊重,以及教會也對科學資助等。
不可諱言的,科學也像宗教一樣,經常是奠基在我們想要相信的事物上,因為科學家也是人,不免也易產生「確認偏誤」或者「失驗偏誤」。(註3)
大衛.休謨說:「理性是感情的奴隸」,我們不是透過理性思考從無到有發展出道德,我們人類一開始便有道德、直覺與情感,作者亦不認為科學能夠填補完教對道德的影響力。作者認為前者如道德比宗教發起更早,也與宗教是否成立無關,事實上有了道德律,宗教才依附上去。但是若將宗教排除於社會之外,就無法張揚宗教鞏固道德規律的功能。
#利他的行為 不一定帶有私心 是先天的本質 是道德的表現
在傳統的物競天擇理論的假設中-天擇就是自私的行為。但近來的動物研究中,「利他作為」普遍存在哺乳類的撫養天性,具先生性的獎賞,關懷心也是利他的回饋。同理心需要對別人有所認知,並且對別人的需求懷有敏感度,那麼其他靈長類呢?談道德不能只看情感層面,也要證明能夠產出「不直接涉及自己行為利它性」。
我們觀察到動物間似乎有利他行為的出現,那可能僅只是「表象」,但最重要的是看行為下的「背後動機」:例如昆蟲間(例如蜜峰或螞蟻)的彼此雖然也善於合作,但那是「自然的演化」,並沒有感情及同理心考量。打個比喻,人類與人工智慧下圍棋比賽,雖然表面所下的棋步一致,但背後邏輯方式完全不同。
但是哺乳類的利他動機,確被證實是具有先天性的同理心。自然界對已知對於他者的投資行為中,哺乳類動物的母性關懷是成本最高且持續時日最長的一種。
#道德的中「同理心」、「社群關懷」,與群體規範準則,
愈來愈多對動物神經科學同理心的研究中顯示,人類與動物情緒間沒有明顯的分別。所謂同理心是會從一個身體傳到另一個身體,舉例而言,一個細針剌進一位女子的手臂中,她先生看到這一幕時,腦中疼痛中心也活躍了起來,彷彿先生也被剌中一樣。在靈長類中也有同理心,所以在這本書中舉了非常多的例子來描述黑猩猩或者巴諾布猿,甚至是大象等動物,在群體中對同伴受傷或困難時的同理心。
在群體中,道德發展源自感受到其他動物的存在與需求,靈長類或大部份哺乳動物顯現出若要獲得團體生活中的利益,就必須妥協,必需關注別個個體的需求。(不是所有動物均具有這種感知,像食人魚或鯊魚等,就算有人類般的聰明,但絕對沒有產生社會準則,牠們傷害其他物種是豪無顧忌的)
在所有靈長類(包括人類)的群體中,成長學習歷程中,從幼小做什麼都可以,到隨著年紀愈長時,其可被接受範圍會愈來愈小,換言之,各群體中有約制的機制,從正面獎勵到負面的懲罰都是道德體系中很重要的準則。人有理想,動物也有理想。例如蜘蛛為什麼想要補修自己的結網?就是有自己理想的網,動物有修補及矯正行為。
結語:
這本書所要闡述的精神就是我們人類與動物的距離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遠。
大家感覺黑猩猩力大無窮,似乎常靠蠻力凶悍地爭權力、爭地盤,大聲嘶吼,那是因為我們不了解牠們,我們人類何嚐不是也辭殘暴的一面;相對的,所有靈長類也會同情弱者、幫助弱者,也會對死亡者哀悼,彼此間也會合作。就本書作者的研究,在哺乳類是有同理心等道德行為。
我們之所有覺得牠們有些行為粗野,那是因為我們不是牠們。我們慣用我們的思維研究牠們,得到不正確的結論。書中有舉一個笑話,想要研究大象的智力如何,設計一個很高的地方位置食物,給大象有幾個解決工具,例如「箱子」、「長木棒」。。。作者在笑: 大象不可能選長木棒,原因是大象的鼻子有很精密的神經元,用來偵測環境之周,不可能去捲長木棒去勾食物的。
又例如也許有人會用人類的道德準則看巴諾布猿放蕩雜交的性行為?但作者也提多很多篇幅去辯解,牠們有牠們生存的準則,就算人類中的紐因特人也有交換妻子的行為,那是會在惡劣大自然環境下會維持物種下來生存的方法。作者也提出當今人類社會較習慣一夫一妻制,跟精準確定下一輩,會願意努力付出,培育傳承下一代人選。所以,物種發展的行為,都是會了適應環境特質而衍生出對應的方式。
今天我們很幸運地擁有智能去觀察與我們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其他物種,了解牠們再回頭檢視自己,我們清楚了我們與牠們之間的距離?我們能夠更理解牠們與發揮了我們的同理心,其實物種都在努力地生存著,只是各發展的方式而已。很慶幸地,我們人類充滿著智力,也是激情洋溢的動物,人類演化背景為道德提供了很大的助力,如果沒有這樣背景,我們絕對沒有辦法符合道德期待的那條曲折大道上,走得那麼順遂了。
註1:
作者簡介:法蘭斯 德瓦爾(FRANS DE WAAL)-全球知名動物行為學家與靈家類行為學家。2007年入選時代(Time)雜誌世界最具影響百大人物。2011年入圍探索(Discover)雜誌史上最偉大四十七位科學思想家。其中暢銷書《黑猩猩政治學》翻成二十種語言出版,使他成為全世界最耀眼的生物學家之一。
註2:
前額葉皮質負責調控專注力、計畫、決策、想法、判斷以及提取記憶等,是最高認知能力的控制中心。 它也是最晚才演化出現的腦區,甚至對於每天短暫出現的焦慮與不安都很敏感。 正常情況下,前額葉皮質有如控制中心,會抑制較基本的情緒與衝動。
註3
「確認偏誤」:證據如果支持研究者的觀點。就會產生特別喜歡的傾向。
「失驗偏誤」::證據如果不利研究者的觀點。就會產生眨斥的傾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