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錯指南 : 教你如何在錯誤中學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為什麼承認犯錯這麼難 ?
我們的大腦裡面住了一位迷你的獨裁者,當外界的事實或反對意見要進入我們的心智時,會被它阻擋。
神經科學家也發現,當我們的核心信念受到挑戰的時候,會觸發杏仁核,也就是原始的「蜥蜴腦」,啟動一場激烈的「戰或逃」反應。
所以在面對他人的論點時,我們很容易看到缺點,而對於自己的立場,我們視而不見。
但是,犯錯,也是學習。
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 (Daniel Kahnman) 說 :「想法出錯是我能確定自己有所學習的唯一方式。」
發現錯誤,應該要開心。
當然,我們的目標不是更常犯錯,而是要認清我們都比自己願意承認的更常犯錯,而且我們越是否認,給自己挖的洞就越深。
要如何在錯誤中學習呢 ?
脫離過去的你。
與過去脫離有兩種層面 :
一、把過去的你和現在的你分開
想要改變方向,改變做法,就不要讓過去的你拖住,過去的你和現在的你不是一對長不大的老朋友,老牽著手;
他們應該是蝴蝶與幼蟲,是過去的你變成現在的你。
蝴蝶破繭而出,蛻變成現在的你。
脫離過去的自我,人生的方向可以自己掌握,過去的愚蠢信念也可以拋棄了。
二、把你的看法和你的自我認同分開
我們不是生來就有自己的看法,對一件事的看法,源自於你的生活經驗,以及你相信什麼;
而自我認同,來源於你重視什麼。
以閱讀這件事情來說,要能像讀書萬卷那樣的專家寫出好的筆評及筆記實在太難了,我看到的事實就是這樣,大部分人寫出來的東西都不怎麼樣,包括我自己。
但是,我是一個喜歡閱讀的人,做不了專家不防礙我喜歡讀、喜歡寫,況且,我還在進步。
保持開放心態,才有可能改變你根深柢固的信念。
偉大的人能自在地面對自己的錯誤,是因為他們很擅長犯錯。
與我們不同的是,他們承認錯誤,並且修正自己腦袋裡持有的看法。
閱讀來源 : 《逆思維》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閱讀的價值在於形塑自己的觀點,打造知識框架,擁有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這樣才能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讓我們能更精確地理解問題,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許多人把信心想像成蹺蹺板。得到太多信心,我們會朝自負傾斜 ; 失去太多信心,我們會變得懦弱。 其實信心是敬業的演員,給它什麼角色,它就成為什麼。 信心戴上「謙虛面具」就是自信 ; 信心戴上「無知面具」就成為自負。 有信心、有辦法,就是自信; 有信心、沒辦法,就是自負; 沒信心、沒辦法,就是無知。 自
思考的時候,大腦發生了什麼 ? 我們閱讀的時候,有新的東西進入大腦,一些神經元抓住了它們,開始尋找還有哪些神經元的記錄與它們相關,找到之後,就把它們相連起來,形成新的知識鍊條。 思考的本質,就是大腦的神經元重新連接。 但是有一些不太明顯的力量,阻止了神經元活動。 有些人在讀書的時候會說「這些我早就知
學習的目的是什麼 ? 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學習目標。 就以我們大多人所處的學習階段來說的話,現階段的學習目標應該是 : 知道我們不知道什麼。 為什麼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 ? 因為我們喜歡「不懂裝懂」。 不懂就不懂,為什麼要裝懂,這源自於一種認知偏差 : 越無知越自信。 無知的人,無法認識到自身的無能
我們如何超越聰明人 ? 許多聰明人都有一種毛病 : 先入為主。 或許他們太有自信,眼裡只有自己,與他人意見不合的時候,只會搬出外人聽不懂的專業術語,溝通不在一個頻道,往往用氣勢壓人。 又或許他們以為自己擁有優異的專業能力,就代表對任何事情都有準確的判斷能力,結果常常在不熟悉的領域犯錯,這是聰明
為什麼我們總認為是別人的錯 ? 因為當我們的意見或做法遭到質疑的時候,最常出現這三種心態 : 我是為你好、讓我告訴你錯在哪裡、聽我的不會錯。 《逆思維》一書中分別稱呼這三種心態的人叫做 : 傳教士、檢察官、政治人物。 傳教士心態的人,講話不需要證據,只想著我是在對你好,你應該要明白並接受我的心意 ;
熱情,就是你喜歡做一件事,追逐某一個目標,期待它帶來的滿足感。 所以搞清楚目標是什麼、滿足感從何而來,才知道熱情是不是用錯地方,是不是被熱情沖昏了頭。 有人內心的火是需要外人加柴的,若不及時補充柴火,火就滅了。這種人追求的是外在的認可,一旦糟遇挫折,輕則熱情消退,嚴重的話,人會焦慮,甚至不擇手段
許多人把信心想像成蹺蹺板。得到太多信心,我們會朝自負傾斜 ; 失去太多信心,我們會變得懦弱。 其實信心是敬業的演員,給它什麼角色,它就成為什麼。 信心戴上「謙虛面具」就是自信 ; 信心戴上「無知面具」就成為自負。 有信心、有辦法,就是自信; 有信心、沒辦法,就是自負; 沒信心、沒辦法,就是無知。 自
思考的時候,大腦發生了什麼 ? 我們閱讀的時候,有新的東西進入大腦,一些神經元抓住了它們,開始尋找還有哪些神經元的記錄與它們相關,找到之後,就把它們相連起來,形成新的知識鍊條。 思考的本質,就是大腦的神經元重新連接。 但是有一些不太明顯的力量,阻止了神經元活動。 有些人在讀書的時候會說「這些我早就知
學習的目的是什麼 ? 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學習目標。 就以我們大多人所處的學習階段來說的話,現階段的學習目標應該是 : 知道我們不知道什麼。 為什麼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 ? 因為我們喜歡「不懂裝懂」。 不懂就不懂,為什麼要裝懂,這源自於一種認知偏差 : 越無知越自信。 無知的人,無法認識到自身的無能
我們如何超越聰明人 ? 許多聰明人都有一種毛病 : 先入為主。 或許他們太有自信,眼裡只有自己,與他人意見不合的時候,只會搬出外人聽不懂的專業術語,溝通不在一個頻道,往往用氣勢壓人。 又或許他們以為自己擁有優異的專業能力,就代表對任何事情都有準確的判斷能力,結果常常在不熟悉的領域犯錯,這是聰明
為什麼我們總認為是別人的錯 ? 因為當我們的意見或做法遭到質疑的時候,最常出現這三種心態 : 我是為你好、讓我告訴你錯在哪裡、聽我的不會錯。 《逆思維》一書中分別稱呼這三種心態的人叫做 : 傳教士、檢察官、政治人物。 傳教士心態的人,講話不需要證據,只想著我是在對你好,你應該要明白並接受我的心意 ;
熱情,就是你喜歡做一件事,追逐某一個目標,期待它帶來的滿足感。 所以搞清楚目標是什麼、滿足感從何而來,才知道熱情是不是用錯地方,是不是被熱情沖昏了頭。 有人內心的火是需要外人加柴的,若不及時補充柴火,火就滅了。這種人追求的是外在的認可,一旦糟遇挫折,輕則熱情消退,嚴重的話,人會焦慮,甚至不擇手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就算洗過上百次碗,總會不小心打破一兩只;就算自己的名字簽過上千次,總會有那麼一次走筆到一半突然歪了。人在職場上操作自己的專業,不管再多次,總會有那麼一兩次會意外​腦廻路斷線,出錯了。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面對錯誤的心理反應與成長經歷,尤其是如何擺脫對錯誤的恐懼,並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藉由個人經歷,說明認識與承認錯誤的過程,讓我們更能欣賞錯誤的意義與成長機會。本文鼓勵讀者重新定義錯誤,並以正面的心態迎接未來挑戰。
Thumbnail
不可避免的經歷 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犯錯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經歷。從小學校園中的測驗到成年後的職場挑戰,錯誤總是如影隨形。許多人因害怕犯錯而裹足不前,然而,真正的智慧在於認識到錯誤的價值,並從中學習和成長。 錯誤是學習的催化劑 當我們還是小孩時,跌倒和磕碰是學會走路的必經之路。每一次跌倒
1. 不接受建設性的反饋: - 要從失敗中提高,必須有“反饋”,而且這種“反饋”一定要“對事不對人”。人的習慣思維總是指責“人”,如果自己做錯事,就指責自己。不管是對別人還是對自己,都不要因為一件事否定一個人。只有對事不對人,才能從錯誤中獲得教訓並改進。 2. 過於在意個人成敗: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十二、十三、十四章 (摘錄)
Thumbnail
錯誤是不可避免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錯誤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無論是小至不經意的失誤,還是大至影響深遠的錯誤。然而,錯誤並不是我們的終點,相反,它們是我們成長的重要一環。如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提升自己,才是我們需要重視的關鍵。 認識錯誤的重要性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錯誤的
Thumbnail
我接到財務部門的電話,某項費用的預估與實際支出對不上,而且落差頗大。 怎麼會?我心裡很驚訝,那個項目事關重大,離手之前,還經過再三檢查。 懷抱著不祥預感,把申請單找出來一看,天啊,我是豬嗎?真是羞愧得想一頭撞死,居然沒注意到單位的欄目錯誤,才硬生生搞出這麼大的落差。
Thumbnail
我之前常說投資要保持"正面能量"沒信心就算運氣來了你也把握不住 很多的事件就像"草船借箭"就坐在那邊等十萬支箭的籌碼 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耐心,容易慌張懷疑 就像蔡瑁和張允 聽到擂鼓聲都沒看到敵人霧大看不清就亂指揮下命令 他們都不是新兵是將軍,還善打水戰且熟悉荊州氣候,他們犯錯的原因就是"情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就算洗過上百次碗,總會不小心打破一兩只;就算自己的名字簽過上千次,總會有那麼一次走筆到一半突然歪了。人在職場上操作自己的專業,不管再多次,總會有那麼一兩次會意外​腦廻路斷線,出錯了。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面對錯誤的心理反應與成長經歷,尤其是如何擺脫對錯誤的恐懼,並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藉由個人經歷,說明認識與承認錯誤的過程,讓我們更能欣賞錯誤的意義與成長機會。本文鼓勵讀者重新定義錯誤,並以正面的心態迎接未來挑戰。
Thumbnail
不可避免的經歷 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犯錯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經歷。從小學校園中的測驗到成年後的職場挑戰,錯誤總是如影隨形。許多人因害怕犯錯而裹足不前,然而,真正的智慧在於認識到錯誤的價值,並從中學習和成長。 錯誤是學習的催化劑 當我們還是小孩時,跌倒和磕碰是學會走路的必經之路。每一次跌倒
1. 不接受建設性的反饋: - 要從失敗中提高,必須有“反饋”,而且這種“反饋”一定要“對事不對人”。人的習慣思維總是指責“人”,如果自己做錯事,就指責自己。不管是對別人還是對自己,都不要因為一件事否定一個人。只有對事不對人,才能從錯誤中獲得教訓並改進。 2. 過於在意個人成敗: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十二、十三、十四章 (摘錄)
Thumbnail
錯誤是不可避免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錯誤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無論是小至不經意的失誤,還是大至影響深遠的錯誤。然而,錯誤並不是我們的終點,相反,它們是我們成長的重要一環。如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提升自己,才是我們需要重視的關鍵。 認識錯誤的重要性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錯誤的
Thumbnail
我接到財務部門的電話,某項費用的預估與實際支出對不上,而且落差頗大。 怎麼會?我心裡很驚訝,那個項目事關重大,離手之前,還經過再三檢查。 懷抱著不祥預感,把申請單找出來一看,天啊,我是豬嗎?真是羞愧得想一頭撞死,居然沒注意到單位的欄目錯誤,才硬生生搞出這麼大的落差。
Thumbnail
我之前常說投資要保持"正面能量"沒信心就算運氣來了你也把握不住 很多的事件就像"草船借箭"就坐在那邊等十萬支箭的籌碼 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耐心,容易慌張懷疑 就像蔡瑁和張允 聽到擂鼓聲都沒看到敵人霧大看不清就亂指揮下命令 他們都不是新兵是將軍,還善打水戰且熟悉荊州氣候,他們犯錯的原因就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