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老師忙線中】再不處罰,就會得寸進尺了?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案例

特殊生作業沒有寫完,老師提醒多次後仍然不交,老師覺得不能寬容,不然特殊生永遠學不會準時交作業,無法養成寫作業好習慣,於是祭出了不能下課,留在教室抄寫作業的懲罰。
在校園裡,老師們經常對以下狀況感到疑惑:這位特殊生的能力沒那麼差,那我們到底要要求到什麼程度?太寬容的話又怕他沒進步,太嚴格又覺得沒有善待特殊生。
此時對於特殊生的瞭解程度就很重要,若無法確定是不是能力受到限制而沒有交作業,就直接執行處罰再說,我認為,這真的就是一場代價不小的懲罰。
對待特殊生的問題行為,我會試著思考,我做的事情到底是「積極公平」還是「假公平」。

積極公平

我認為積極的公平應該是,要求特殊生的學習目標可以跟普通班學生一樣,但是過程中提供的方法較多也較彈性。
例如:班上導師希望該位特殊生要準時交功課,可以事先約法三章、可以寫聯絡簿請家長協助提醒、可以帶學生看見沒交作業的後果、可以再次教導完成作業的技巧。如果該項功課真的比較難,老師甚至願意提供範本讓案生參考,給案生彈性,但最後仍然達到跟其他人都一樣的目標:準時交功課。

假公平

假公平則是,我一樣要求特殊生的學習目標要跟普通班學生一樣,但是沒達到就加強處罰,擔心一旦沒有進行處罰,特殊生就會得寸進尺,越長越歪。
例如:老師希望該位特殊生要準時交功課,當老師發現沒有準時交,隨即警告特殊生再不交,就不能下課,原本功課寫一遍,現在要寫三遍。

兩者差別

積極公平在於,我懂你之所以為特殊生的原因,我願意給你彈性跟方法。(我對你的目標一樣嚴格,我只是過程中願意多教你)。假公平當然也可以學習到:「如果我沒有做好事情,就會被懲罰」這個概念。但是,他們是透過大量的負面經驗才學會交作業概念,代價會不會有點大?
今天跟同事談過之後讓我茅塞頓開,當我之後面對特殊生的偏差行為時,我會提醒自己,我現在是積極公平還是只是假裝的公平呢?
採取積極公平需要花費時間及腦力,但是必要且值得。
avatar-img
49會員
82內容數
我是一位特教老師,透過專題紀錄課程、學生們的烏龍事件、家長以及導師們關心的議題。這個專題也提醒自己,對於周遭發生的事物要更有感、減少麻木不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灰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三位自閉症男孩一起埋頭拼拼圖時,你敢直接中斷他們嗎?你相信嗎,他們被中斷後,風平浪靜,沒有任何鬼哭神嚎,到底怎麼回事......
老師充滿疑惑的問:「為什麼大家要配合特殊生?為什麼不是這些小孩配合多數的人啊?」這真的是教學現場很常聽到的疑惑。作者認為,這群亞斯小孩也要學習沒有錯,但是與生俱來的特質,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歷經許多挫折,如果我們也願意一起調整,在過程中會容易一點。
坐在對面的媽媽說,老師,我覺得自閉症這三個字對我家小孩太沉重了,他沒有這麼嚴重啊,還是他其實是亞斯伯格?其實啊,自閉症當中沒有明顯語言以及智能方面的障礙的人,以前我們叫做亞斯伯格症,但是因為自閉症常伴隨著很多種相關的障礙,實在太難區分,現在統一都稱為自閉症譜系障礙了。
請問自閉症要怎麼教?學習障礙要怎麼教?常會遇到導師或家長問類似的問題,但是同樣類別的學生差別之大,其實並沒有固定的教法。我也曾經遇過家長說:老師!你就給我一個sop,我回家就會操練。一來感謝家長展現合作的決心,二來則是感嘆其實小孩並非機器,我們是無法給出教養公式的。
當三位自閉症男孩一起埋頭拼拼圖時,你敢直接中斷他們嗎?你相信嗎,他們被中斷後,風平浪靜,沒有任何鬼哭神嚎,到底怎麼回事......
老師充滿疑惑的問:「為什麼大家要配合特殊生?為什麼不是這些小孩配合多數的人啊?」這真的是教學現場很常聽到的疑惑。作者認為,這群亞斯小孩也要學習沒有錯,但是與生俱來的特質,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歷經許多挫折,如果我們也願意一起調整,在過程中會容易一點。
坐在對面的媽媽說,老師,我覺得自閉症這三個字對我家小孩太沉重了,他沒有這麼嚴重啊,還是他其實是亞斯伯格?其實啊,自閉症當中沒有明顯語言以及智能方面的障礙的人,以前我們叫做亞斯伯格症,但是因為自閉症常伴隨著很多種相關的障礙,實在太難區分,現在統一都稱為自閉症譜系障礙了。
請問自閉症要怎麼教?學習障礙要怎麼教?常會遇到導師或家長問類似的問題,但是同樣類別的學生差別之大,其實並沒有固定的教法。我也曾經遇過家長說:老師!你就給我一個sop,我回家就會操練。一來感謝家長展現合作的決心,二來則是感嘆其實小孩並非機器,我們是無法給出教養公式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老師可能會需要改進的地方 : 尊重學生:老師應該尊重所有學生,避免針對特定學生或群體。 某些學生被老師針對,這是不應該的。 公正公平:老師應該公正公平地對待所有學生。 學生交了作業,但老師卻說沒交,並給你們打了低分,這是不公
  獎懲制度一直都是雙面刃,當我們採用此方法不外乎希望孩子能「主動」去做他本應該做之事。   問題是,既然是「應該做的事」何必有賞有罰?   到底我們是希望孩子「他律」還是「自律」呢?
Thumbnail
特教生因與老師溝通無效而失控的事件引發討論。正向教養與危機處理可以有效減少衝突的應對方法。願我們都有能力成為他人的幫助,並以這樣的態度面對特別的孩子、面對周圍的人們。
承上篇,特殊教育法和鑑定辦法的不明確,令人質疑特教的基礎研究不足以支撐融合教育的理論,也有足夠的理由懷疑,對於特殊學生的鑑定,醫界有誤判的可能。 而融合教育重點將特教生安置在一般生的班級,因為特殊,作業可以減量或調整,可以不守班規校規。 或許融合教育的潛在課程就是:乖學生要守規矩,但有些人不必。
現在國中小的融合教育,主旨是讓彼此熟悉日後如何在社會上相處互動,班上有特殊生的比例非常高。 但所謂特殊生,有這麼多都是並沒有完整的基礎研究支持,連成因都含糊,一切交由醫師鑑定,但未必有共識。 數十年來,醫界和特教雙巨頭的學術研究基礎,如此薄弱? 這會影響國中小所有師生吧? 整個教育這樣也行??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臺北市北投區一所高中發生了特殊教育學生對老師進行攻擊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事件再次凸顯出臺灣特教面臨的挑戰,也促使人們對融合教育的實踐和效果進行了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Thumbnail
在談論本次主題前,我們先來聊聊特教預算。目前的台灣的特殊教育法,規定每年特殊教育預算,不得少於總教育經費的4.5%,對此教育部每年幾乎都是編於4.53%經費在特教預算上。而當前為了符合法規的微薄經費,有一大部分,是直接透過獎學金的方式發放出去,實質上對於改變特殊教育學生的處境,以及達到融合教育的目的
Thumbnail
在一次的輔導研習中,我向講師(精神科醫師)提出了一個問題: 「 我們應該在孩子犯錯之後,給他什麼處罰才不會傷害到孩子、又能達到處罰的目的? 」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老師可能會需要改進的地方 : 尊重學生:老師應該尊重所有學生,避免針對特定學生或群體。 某些學生被老師針對,這是不應該的。 公正公平:老師應該公正公平地對待所有學生。 學生交了作業,但老師卻說沒交,並給你們打了低分,這是不公
  獎懲制度一直都是雙面刃,當我們採用此方法不外乎希望孩子能「主動」去做他本應該做之事。   問題是,既然是「應該做的事」何必有賞有罰?   到底我們是希望孩子「他律」還是「自律」呢?
Thumbnail
特教生因與老師溝通無效而失控的事件引發討論。正向教養與危機處理可以有效減少衝突的應對方法。願我們都有能力成為他人的幫助,並以這樣的態度面對特別的孩子、面對周圍的人們。
承上篇,特殊教育法和鑑定辦法的不明確,令人質疑特教的基礎研究不足以支撐融合教育的理論,也有足夠的理由懷疑,對於特殊學生的鑑定,醫界有誤判的可能。 而融合教育重點將特教生安置在一般生的班級,因為特殊,作業可以減量或調整,可以不守班規校規。 或許融合教育的潛在課程就是:乖學生要守規矩,但有些人不必。
現在國中小的融合教育,主旨是讓彼此熟悉日後如何在社會上相處互動,班上有特殊生的比例非常高。 但所謂特殊生,有這麼多都是並沒有完整的基礎研究支持,連成因都含糊,一切交由醫師鑑定,但未必有共識。 數十年來,醫界和特教雙巨頭的學術研究基礎,如此薄弱? 這會影響國中小所有師生吧? 整個教育這樣也行??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臺北市北投區一所高中發生了特殊教育學生對老師進行攻擊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事件再次凸顯出臺灣特教面臨的挑戰,也促使人們對融合教育的實踐和效果進行了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Thumbnail
在談論本次主題前,我們先來聊聊特教預算。目前的台灣的特殊教育法,規定每年特殊教育預算,不得少於總教育經費的4.5%,對此教育部每年幾乎都是編於4.53%經費在特教預算上。而當前為了符合法規的微薄經費,有一大部分,是直接透過獎學金的方式發放出去,實質上對於改變特殊教育學生的處境,以及達到融合教育的目的
Thumbnail
在一次的輔導研習中,我向講師(精神科醫師)提出了一個問題: 「 我們應該在孩子犯錯之後,給他什麼處罰才不會傷害到孩子、又能達到處罰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