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1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情緒」的質地-臨床心理觀點

「好了啦,你不要生氣啦」,我們常聽人們這樣說,以為情緒是我們自己能控制的部分。殊不知這樣講法,對於身為臨床心理師的我來說,可能有一些盲點。因為情緒的質地在某部份來說,它不是那麼可控制的,但在某部分又可控管。
情緒(Emotion)是什麼呢?有人說它相對於理性,是人有別於電腦的一部份,是情感(Affect)的一部份,又有人認為這是神經生理變化引起的心理狀態‥等等。這些定義,並沒有統一的科學定論。
若從我一個臨床心理師來說,它最初是一種心境,有點像哲學家海德格說的境遇感(state of mind),在我的解讀上,是人面臨某些處境時自然相應而生的感受,這種自然相應而生的感受,產生的非常快速,幾乎不受我們內心的控制,但是當然跟我們內在的經驗與認知有關,我們卻沒有意識到、來不及意識或不存在意識的層面上,它可能儲存在潛意識的層面。舉個例來說,當發生地震時,你瞬間生起一股恐懼的情緒,可是你發現你的朋友相當鎮定,你朋友襁褓中的嬰孩仍然眼睛流轉微笑以對,沒有哭鬧。你的恐懼情緒是源自於你自動化辨識「地表搖晃=地震=災難=生死一線間」的腦袋歷程,這種知識是個人經驗而學習來的,但在意識層面上,不會慢慢等你辦識上述歷程,它是潛藏在下意識層面的,化做「自動化歷程」,我認為是儲存在潛意識中。情緒智商(EQ)的作者丹尼爾.高曼曾在他的書中舉一例,因為這種情緒自動化歷程,使得美國有一戶人家,爸爸誤殺了女兒,女兒惡作劇躲在衣櫃中,爸爸以為是熊入侵家中,當一個黑影從衣櫃跳出時,爸爸來不及辨識是女兒,而在緊張的情緒下開了槍。像這種情緒的發生,瞬間產生的境遇感,很難被我們控制,更遑論一般所說的「情緒管理」,這個階段的情緒質地,先於意識上的認知,而且可能是存在於我們的潛意識中,遍佈整個身體。比如說,我曾經遇過一個案主,他說不知道為什麼,他看到連續劇有關孤兒、母親與孩子分離的場景就全身發抖、很想掉眼淚,後來晤談中發現他本身小時候就被送養,他潛在的意識中一直對此事存有疙瘩(心結),只是時間久了他遺忘了,但躲進在他的潛意識中卻沒遺忘,以至於影響到現在的親密關係的互動。所以「你不要生氣啦」這種話對這階段發生情緒的鮮少有效用。
但是「情緒」一旦冒出頭來,浮現在我們意識層面時,經過「覺察」(awareness)後,自己發現自己目前在被某種情緒包覆之後,或驅動之後,是可能納入控制與管理的,我們一般的「情緒管理」在這個階段,這時候的情緒浮現在我們意識面上,經過覺察後,它變成對象化,使得我們可以較輕易控制它,納入意識層面整合起來,這時候的情緒質地是可控管的。覺察的工作有很多方法,可以粗略區分為「自我覺察」及「他人幫助覺察」,後者就是心理師面對案主時的工作之一。因為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案主有時不易覺察他在何種情緒中。心理師藉由適當問話,讓案主覺察到現在所處的情緒,當然這個問話,是基於對案主的深度觀察而來。比如說,案主談到過往父親死亡時,音調變得哽咽,語速放慢,不太能敘說下去,‥。心理師藉由適當的問話或反映,讓案主理解到他和父親的分離哀傷一直都存在,雖然物理時間-案主父親的過世時間,已經過往多年了,但他和父親的心理依存未曾離開過。心理師據以進行進一步心理處遇,比如說,和父親好好道別等。
因此,可知情緒的質地,有兩種面貌,在第一階段瞬間產生時,難以即時控管;而第二階段,較易於管理。當你發現情緒來臨時或觀察到他人有情緒時,不妨判斷一下這是在哪一階段的情緒?可以管控嗎?當處於在第二階段的情緒,若不進行控管,就是自我放縱在情緒中,那是另一種心理意義。
(相似內容發表在「康健」雜誌)
點擊有劃底線的字即可連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