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3/0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失落調節器》

寫於2020.3.7
前陣子荔枝因為忘記帶腳踏車去共學而陷入一個懊惱想哭又不要別人看見她哭的局面,好想回家拿腳踏車又認清沒辦法回家,這讓她心情很低落。
我跟夥伴一起同理她,後來開始說了腳踏車會不會也在家裡呼喊荔枝的故事,她短暫的笑了,但想一想又想哭,但想哭就再也不想跟任何人對到眼了,我後來想想決定不提太多建議了,一方面心裡帶著好奇這個小孩會怎麼走過這個忘記帶東西的失落感,另一方面覺得有自己的方法走過這種感覺是件很重要的事。
她請我抱她散步,因為她不想被別人看見她哭,我抱著她走一走,她開始跟我說她很想要有很長的辮子,我跟她介紹了魔髮奇緣的動畫,問她想不想聽歌,我們放了音樂一起散步,她好奇歌詞,我跟說了Repunzzle在塔裡都在做些什麼事,她開心多了,繞到斜坡處,她說要下來玩,然後跟我說:「下次一定一定要記得帶腳踏車出門。」我說好喔!
下次一定要記得喔!
下次一定要記得喔!
那天去上了李正源老師的情緒工作坊,課堂上說到一個讓我豁然開朗的重要觀點。其實我們常把失落誤認為生氣,要別人為自己的生氣負責,可是其實那最原始的情緒是失落,並不是生氣。
真正的生氣是他人侵犯到自己的界線,包括身體和意志的界線,譬如沒問過你就動了你的東西,或是你明明沒做的事情說你有做之類的。
失落是一種預期落空的感覺,其實原始的情緒是難過,但人容易因為期待落空開始有小劇場,認為是我不好、我不重要、我無能,然後產生了羞愧感,接下來就生氣了,這種情況就是誤以為失落是種傷害,導致自己站在受害者的角度,要別人為自己的情緒負責。譬如小孩都不聽你說話,吃飯要叫一百次這種事,或是預期老公會在生日送上什麼浪漫的禮物,結果並沒有。
失落需要的是一個自我調節器,越能接納失落的人,心理環境越健康,孩子也是,所以陪著孩子一起去辨認情緒,把這個失落調節器安裝好,可以讓我們都越來越健康,這超划算!
#媽媽需要寫日記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