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生的面向 作者:近十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非方格子用戶投稿
作者:近十二
長得更大以後,我開始不斷地問自己,什麼是家?家的意義又是什麼?  
  我相信每一個家都擁有自己的故事,也許我的家庭沒有經歷失和、分居,或是種種破碎的故事,我的家在外人眼中很完整,甚至可以說很幸福,然而,它也發生過很多的事情。
  我的原生家庭是一個壓抑的所在,我的父母是職場上的強人,母親是學校的老師,父親是一位建築設計師,他們因為負責的個性在裡裡外外,都能打點地非常妥當,因此許多的工作都會落在他們的身上。
  也許正是因為負責,因此對於情緒的收放,我的父母在這一方面是相當不自然的,不能在工作領域太過張揚自己的情緒,回到家面對我和妹妹,又提醒著自己不能把工作中的情緒帶到家裡,如此壓抑的情緒控管,導致我的父母其實過得不太快樂,有的時候會有如同火山爆發的爭執,某種程度來說也合情合理。
  父母對待我和妹妹,比起和我們同齡同學們的家庭,來得相當嚴格,我是一個纖細敏感的人,所以常常對於父母的要求常常感到不悅甚至是受傷。或許是因為期待著自己的孩子將來也能成為認真、負責的人,所以父母在我們大大小小的事上都會要求,小至拿起碗筷不能掉到地上,大至在人生規劃上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至今,我能理解父母的要求,卻也是因為走了好長的一段和解之路。
  從我的高中到大學,在一次次和心理師的晤談中,我知道父母曾經在我生命中最脆弱的時候缺席,我在最難過的時候,父母仍然用嚴格的標準要求我,我感到非常痛苦,但是心理師同時也帶著我思考父母當時的處境,在一次又一次的談話中,我也才漸漸地明白,所有人都會是第一次當父母,如果換作是我,我其實也不見得會做得比較好,每個人在當時的處境都會有即刻的應變方式,在我覺得父母對我「嚴格」的時候,我同時提醒自己,我是否也過於嚴格地對待我的父母?
  在所有人各退一步時,我們才會看到問題,我要怎麼愛我的家人、同理我的家人?並且我要如何分開我的情緒和父母的情緒?也許纖細與敏銳是上帝給我的天賦,那麼我應該要如何運用這份天賦?我想,這是上帝給我的考驗,同時也是我和心理師現在正在共同努力的吧。
  原生家庭也許帶來創傷,然而不可遺忘的是,我們有力量重新詮釋這段傷口,傷心失望中,隱藏最多成分的是愛,因為愛,所以我們相聚,成為一家人,所以不要忘記愛,因為那是改變原生家庭傷害最重要的力量。
avatar-img
67會員
237內容數
女子,拆為女與子,合為好字。想和大家一起透過每期不同主題、不同角度探索,儘管不依附任何關係也能看見自己的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漫游人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哈囉大家,這期的主題是「原生」。提到原生家庭,你會產生什麼樣的印象呢? 記得國中的時候,社工姐姐給了我一張可以自己填色的黑白畫,畫的中間是一棵巨大的樹,許多人以不同的姿勢,或坐或站待在樹上或者大樹旁。 「假如你的家庭是這棵大樹,那你覺得哪一個人會是你呢?」
周圍的環境變得猶如泛黃的照片,帶著一種模糊又熟悉的感覺。
「醒來吧!」 我循著聲音,緩緩的睜開雙眼,眼前看來一片漆黑,只有一道閃著亮光的大門,以及正在流動,晃著星辰光芒的流域。
我無法親口對著鏡子裡的人道歉或道謝,話到了嘴邊,無聲無息地,只能嚐到鹹味。
非方格子用戶投稿 作者:近十二     
回想看看,有多長時間沒有關掉手機濾鏡、來到鏡子前,細細看著那些腦海中定義著不好看、不喜歡的自己,對她說聲:「妳很漂亮,這樣的妳很棒。」
哈囉大家,這期的主題是「原生」。提到原生家庭,你會產生什麼樣的印象呢? 記得國中的時候,社工姐姐給了我一張可以自己填色的黑白畫,畫的中間是一棵巨大的樹,許多人以不同的姿勢,或坐或站待在樹上或者大樹旁。 「假如你的家庭是這棵大樹,那你覺得哪一個人會是你呢?」
周圍的環境變得猶如泛黃的照片,帶著一種模糊又熟悉的感覺。
「醒來吧!」 我循著聲音,緩緩的睜開雙眼,眼前看來一片漆黑,只有一道閃著亮光的大門,以及正在流動,晃著星辰光芒的流域。
我無法親口對著鏡子裡的人道歉或道謝,話到了嘴邊,無聲無息地,只能嚐到鹹味。
非方格子用戶投稿 作者:近十二     
回想看看,有多長時間沒有關掉手機濾鏡、來到鏡子前,細細看著那些腦海中定義著不好看、不喜歡的自己,對她說聲:「妳很漂亮,這樣的妳很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是否有一種感覺,身在外地時渴望家的歸屬感,但一旦回到家卻感到莫名的壓力與煩躁?」這種矛盾的情緒在許多成年子女的生活中反覆上演。小時候,我們的DNA刻畫著對家的深刻依戀,那是無條件的依附。而長大後,當我們逐漸形成自己的行為模式與價值觀,回到家卻往往因生活習慣產生摩擦。
Thumbnail
明白 對自己和原生家庭關係這幾年似乎更加膠著,過往自己依循他們所希望樣子成長與生活,前幾年走入找尋自己的路,參加各式療癒、認識自我相關工作坊,發現原來從小到大有好多話、好多情緒都沒有說出口和看見,過往風平浪靜的日子也只是...
相信許多人對原生家庭的詞並不陌生,但原生家庭會影響的層面可能就不是這麼多人熟悉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我自己是受原生家庭影響很大的人,如果沒探究根源無法改變我的心理情況。 「沒有過去的你,就沒有現在的你」這是我的想法,詳情可回顧前面「回憶的意義」一文。而原生家庭也是過去的一部分,也是根源之一,沒有他們就沒有你。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你們和家人的關係如何呢? 我從小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就很微妙,雖然從外觀來看,我應該是個幸福的孩子,從小到大我家從來沒給我經濟壓力,甚至我的零用錢都比同齡的人多;爸媽平常雖然工作忙碌,但假日還是會陪我們,帶我們出去玩;我家每天開火,甚至到現在出社會了,我媽還會替大家帶便當,總而言之,在這樣環
Thumbnail
我的原生家庭是屬於能量比較沉重的那一種,我感覺此生應該有一部份的任務是要療癒家族所攜帶的沉重能量,我與家庭成員之間的主要業力關係感覺已經差不多了結了,目前的階段需要我協助的主要是其他成員之間的關係,這次的春節假期引爆了一個存在很久一直被刻意忽視的課題......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是否有一種感覺,身在外地時渴望家的歸屬感,但一旦回到家卻感到莫名的壓力與煩躁?」這種矛盾的情緒在許多成年子女的生活中反覆上演。小時候,我們的DNA刻畫著對家的深刻依戀,那是無條件的依附。而長大後,當我們逐漸形成自己的行為模式與價值觀,回到家卻往往因生活習慣產生摩擦。
Thumbnail
明白 對自己和原生家庭關係這幾年似乎更加膠著,過往自己依循他們所希望樣子成長與生活,前幾年走入找尋自己的路,參加各式療癒、認識自我相關工作坊,發現原來從小到大有好多話、好多情緒都沒有說出口和看見,過往風平浪靜的日子也只是...
相信許多人對原生家庭的詞並不陌生,但原生家庭會影響的層面可能就不是這麼多人熟悉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我自己是受原生家庭影響很大的人,如果沒探究根源無法改變我的心理情況。 「沒有過去的你,就沒有現在的你」這是我的想法,詳情可回顧前面「回憶的意義」一文。而原生家庭也是過去的一部分,也是根源之一,沒有他們就沒有你。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你們和家人的關係如何呢? 我從小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就很微妙,雖然從外觀來看,我應該是個幸福的孩子,從小到大我家從來沒給我經濟壓力,甚至我的零用錢都比同齡的人多;爸媽平常雖然工作忙碌,但假日還是會陪我們,帶我們出去玩;我家每天開火,甚至到現在出社會了,我媽還會替大家帶便當,總而言之,在這樣環
Thumbnail
我的原生家庭是屬於能量比較沉重的那一種,我感覺此生應該有一部份的任務是要療癒家族所攜帶的沉重能量,我與家庭成員之間的主要業力關係感覺已經差不多了結了,目前的階段需要我協助的主要是其他成員之間的關係,這次的春節假期引爆了一個存在很久一直被刻意忽視的課題......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