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三】原生的面向 作者:近十二

  非方格子用戶投稿 作者:近十二
長得更大以後,我開始不斷地問自己,什麼是家?家的意義又是什麼?  
  我相信每一個家都擁有自己的故事,也許我的家庭沒有經歷失和、分居,或是種種破碎的故事,我的家在外人眼中很完整,甚至可以說很幸福,然而,它也發生過很多的事情。
  我的原生家庭是一個壓抑的所在,我的父母是職場上的強人,母親是學校的老師,父親是一位建築設計師,他們因為負責的個性在裡裡外外,都能打點地非常妥當,因此許多的工作都會落在他們的身上。
  也許正是因為負責,因此對於情緒的收放,我的父母在這一方面是相當不自然的,不能在工作領域太過張揚自己的情緒,回到家面對我和妹妹,又提醒著自己不能把工作中的情緒帶到家裡,如此壓抑的情緒控管,導致我的父母其實過得不太快樂,有的時候會有如同火山爆發的爭執,某種程度來說也合情合理。
  父母對待我和妹妹,比起和我們同齡同學們的家庭,來得相當嚴格,我是一個纖細敏感的人,所以常常對於父母的要求常常感到不悅甚至是受傷。或許是因為期待著自己的孩子將來也能成為認真、負責的人,所以父母在我們大大小小的事上都會要求,小至拿起碗筷不能掉到地上,大至在人生規劃上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至今,我能理解父母的要求,卻也是因為走了好長的一段和解之路。
  從我的高中到大學,在一次次和心理師的晤談中,我知道父母曾經在我生命中最脆弱的時候缺席,我在最難過的時候,父母仍然用嚴格的標準要求我,我感到非常痛苦,但是心理師同時也帶著我思考父母當時的處境,在一次又一次的談話中,我也才漸漸地明白,所有人都會是第一次當父母,如果換作是我,我其實也不見得會做得比較好,每個人在當時的處境都會有即刻的應變方式,在我覺得父母對我「嚴格」的時候,我同時提醒自己,我是否也過於嚴格地對待我的父母?
  在所有人各退一步時,我們才會看到問題,我要怎麼愛我的家人、同理我的家人?並且我要如何分開我的情緒和父母的情緒?也許纖細與敏銳是上帝給我的天賦,那麼我應該要如何運用這份天賦?我想,這是上帝給我的考驗,同時也是我和心理師現在正在共同努力的吧。
  原生家庭也許帶來創傷,然而不可遺忘的是,我們有力量重新詮釋這段傷口,傷心失望中,隱藏最多成分的是愛,因為愛,所以我們相聚,成為一家人,所以不要忘記愛,因為那是改變原生家庭傷害最重要的力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