摯友來問「藉」的讀音,他事前也查考過,也提出一些疑問。
簡覆如下:
①粵音借,例如:藉口、憑藉、慰藉、藉使。
②粵音直,例如:聲名狼藉、人言藉藉、藉田。
但在香港不少人反而全讀「直」。故此,在讀音上,我個人認為約定俗成也無所謂。
不過,在古籍裡,「藉」與「籍」有時候是相通的,例如:狼藉,亦作狼籍。藉田,亦作籍田。藉藉,亦作籍籍,例如:人言藉藉。正因為「藉」與「籍」有時相通,故而「藉」有時亦讀作「籍」。當然,在現代語文,則有區別,不可互用,否則錯別字就越多了。
提起「籍籍」,香港有位已退休的大教授,當年經常標榜讀「正音」、用「正字」,他卻用了「籍籍無名」一詞,於是觸發起文化界一些前輩的質疑。
前輩質疑謂:籍,盛也,大也,多也。籍籍,是疊詞加強語氣。既然「籍籍」解作盛大出名,何以又會無名?而應為「無籍籍名」。
民初,北大校長蔡元培也曾替年輕的胡適說句話,他說:只是老輩皆已成名成家,新人(指胡適)卻籍籍無名。
此外,臺灣教育部近年重編的《國語辭典》,也用上了「籍籍無名」一詞,形容沒有名氣,不為人所知。
這個界義,顯然矛盾,既然名聲盛大(籍籍),何以又會無名?
教育部的解釋:「籍籍無名」極可能為「無籍籍名」之誤用…雖為誤用,但「籍籍無名」一詞已廣為大眾所使用,為了反映語言的實際情況,所以本辭典收錄此詞。
或問:辭典是語文的導航呢?抑或民眾是辭典的指標呢?
那麼,究竟能不能用「籍籍無名」呀?
有網絡文章為此而辯護,說:籍,就是典籍,而籍籍,意指本本典籍,亦即指本本典籍都無名,名不見經傳,那就是「籍籍無名」呀!
然而,在古籍中出現「籍籍」,其詞義均與「籍」的本義(典籍)無關;也就是說,籍籍,並非指本本典籍。相反的,「籍籍」作形容詞,均與「藉藉」互通,可以說是同音假借。故此,在詞書同時都可以找到「籍籍」與「藉藉」互通。
籍籍,語聲眾多的樣子,例如:人言籍籍。
藉藉,雜亂眾多的樣子,例如:人言藉藉。
「籍籍」與「藉藉」互通,故「藉」亦讀作「籍」,這種情況,自漢代就出現了,一直到魏晉南北朝,以致到宋代都有出現,而直至明代的小說,則出現「寂寂無聞」。清人顧嗣立編《元詩選》,其中收錄了「清名寂寂無名叟,白髮蕭蕭有髮僧」,詩中的「寂寂」和「無名」雖然不是同一詞組;但從詩意來看,也可以借用「寂寂無名」,以代替「籍籍無名」。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祈請仁人君子指正!
2023-3-20